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这三首唐诗,用方言朗诵才押韵,不知您是否能用家乡话试试

这三首唐诗,用方言朗诵才押韵,不知您是否能用家乡话试试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押韵的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这三首唐诗,用方言朗诵才押韵,不知您是否能用家乡话试试和乡音未改鬓毛衰正确的读音是哪个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这三首唐诗,用方言朗诵才押韵,不知您是否能用家乡话试试
  • 乡音未改鬓毛衰正确的读音是哪个
  • 古人作诗方言不同,如何压韵?如何吟诵?
  • 《回乡偶书》中,是“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字拼音是什么?
  • 一、这三首唐诗,用方言朗诵才押韵,不知您是否能用家乡话试试

    大部分古诗词用普通话朗诵都是押韵的,但也有一些并不押韵,比如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中的“者”和“下”普通话的韵母不同,分别是“e”和复韵母“ia”,按中华新韵分属二波和一麻,也不算押韵,但按平水韵这两个字则都属于上声二十一马,当然算押韵。而用潮州话朗诵,这首诗也是很有韵味的,其中“者”读为“zia2”,“下”读为“hia6”,韵脚相同。

    再如以格律严谨著称的杜甫,他有一首五律《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按平水韵这首诗用韵平声十一尤,但按中华新韵则是七尤,其中第四句的“浮”是十四姑,不押韵,而如果用广府白话来读第二、四、六、八句的尾字,“楼”读“lau4”,“浮”读“fau4”,“舟”读“zau1”,“流”读“lau4”,韵脚也是相同的。

    而中华新韵十一庚中很多字虽算押韵,但以普通话读起来韵味却很淡,比如白居易的这首《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这首诗用韵平水韵八庚,如以闽南话朗诵押韵是没有问题的,“成”、“声”和“明”分别读为“sing2”、“sing1”和“ming2”。

    以上三首唐诗,不知您的家乡话朗诵起来是否押韵?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一、乡音未改鬓毛衰正确的读音是哪个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乡音未改鬓毛衰正确的读音以供大家学习。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篇《回乡偶书》(其一)已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有初等文化水平的人大都能背诵,但对“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读音往往拿不准,或有不同的看法。这里谈点个人的意见。

      “衰”字在现代普通话里有三种读音:

      1.读suō,同“蓑”。《说文·衣部》:“衰,草雨衣”。经传古籍多作“蓑”,本是以草编成的雨衣,南方多用棕榈毛制作,俗称“蓑衣”。“衰”字这一音义,现代口语里已不用了,完全为“蓑”字所替代。

      2.读cuī。常用的意义有二:一是指旧时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后来又写作“缞”。《广韵·灰韵》:“缞,长六寸博四寸,亦作衰。”一是用于“等衰”,即由大到小依一定等级递减的意思,如《左传·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乡置侧室,丈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引申为减退。《广韵·支韵》:“衰,小也,减也,杀也。”这些用法多见于古典诗文,现在也很少用了。

      3.读shuāi。衰微、衰落、衰弱等的意思。《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广韵·脂韵》:“衰,微也。”这也是现代常用的音义。

      那么,“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读音又是什么?读shuāi,还是读cuī?此处“衰”字的意义很明白,是指鬓毛减少,疏落,而不是衰老的意思。再从整首绝句的韵脚来看,与“衰”字相押的是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和末句“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来”。此三字在“诗韵”即“平水韵”中属同一灰韵,它们的韵腹(主元音)和韵尾本相同,大抵都是ai,唯韵头(介音)开合有别。宋元以后,由于语音发生演变,北京话和其他许多北方话原灰韵的开口(即《广韵》的哈韵)字,如“该、开、、孩、皑、哀、胎、台、来、哉、猜、才、鳃”等,其韵母变读为-ai;而合口(即《广韵》的灰韵)字,如“瑰、盔、灰、回、桅、摧、衰、堆、颓、雷、杯、裴、胚、梅”等,其韵母则变读-ui或-ei。

      因此,无论从字的意义或全诗的用韵来看,这句诗中的“衰”字自然当读为cuī。不仅我们在课堂上这样讲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的中学语文课本初中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的《唐诗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68页)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1983年12月第1版,52页)也都注读cuī。

      有人说,“衰”念cuī,虽与“回”字同韵,但与“来”字韵腹不同,不能相押。这是现代读音的不同,如上所说,是语音演变的结果。而在贺知章所处的唐代无疑是同韵相押的。这种古代诗韵本来很谐和,由于历史发展,变得不相押,是很普遍的现象。例如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三:“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韵脚“花、家”和“蛇、赊”,在唐韵里本同属麻韵,今普通话和一些方言里也分化为不同的韵母了。

      有人说,把“鬓毛衰”的“衰”读作shuāi或读同“揣”(chuāi),这首绝句就押韵了。这种主张显然有问题,既不符合字义,也背离古韵及其演变规律。因为古诗韵“平水韵”的灰韵合口字,今普通话没有读-uai韵母的,况且灰韵属蟹摄一等韵,无知、照系声母,因而不可能有演变为卷舌声母的字。只有止摄脂韵合口字,今有读-uai韵母的,如“揣、衰(~老)、帅、率(~领)”等。而这首诗押的是灰韵,而不是脂韵,而且还有“回”字,普通话也不念huái。

      有人说,用方言念这首诗的韵脚“回、衰、来”就押韵了,因为方言里保存较多的古音,比如山西平遥话。但我国方言复杂,发展不平衡,各地方言所保持的古音成分也颇不一致。读起古诗来究竟该按哪种方言呢?如用你的平遥家乡话,读贺知章这首《回乡偶书》,是和谐了。但读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三就不见得押韵了,因为平遥方言里“花、家”和“赊、蛇”韵腹也不一致,属于不同的韵(参看侯精一、温端政主编《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然而,南方某些方言区的人读来又相谐了。又如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韵脚“原”和“昏”在平水韵中属元韵,自然相押,而现代南北许多方言(包括普通话和平遥话),二字韵母都不同了。主张用方言读古诗的先生又如何改读才相押呢?

      所以,我们赞同国家教委的决定: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在各级各类学校里提倡学习普通话。特别是语文教学,无论念课文(包括古今散文)、朗诵古代诗歌都应该用普通话。凡遇有韵而读来不相押的地方,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古今音的不同。诗歌韵文的时代越古,现在读来不相押的地方也越多,不足为奇。由此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

      至于个人喜欢用自己的方言读古诗,闭门高声吟诵,那是个人的爱好和自由,旁人听不懂无关紧要;犹如我们国家推行简化字,你个人习书法,喜欢写写繁体,也悉听尊便,但不能强求别人跟你去学平遥家乡话。

      原文阅读推荐: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二、古人作诗方言不同,如何压韵?如何吟诵?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孤平和三平调】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三、《回乡偶书》中,是“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字拼音是什么?

    事实上,各有见解,下面是两个人的分析,都有一些道理,你参考一下吧。我个人习惯念“cuī”

    文一: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读“cuī”还是读“shuāi”?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回乡偶书》是贺知章的名作,虽时隔千年,但今天读来仍感人至深,并且它一定会继续留传百世。诗作真切地表达了诗人老年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语言是那么的朗朗上口且发自肺腑、真切自然。我们从呱呱坠地、呀呀学语就开始朗诵这首诗,直到今天的中学课本,还在上,还在学,其间的书几易版本,有的版本就把“衰”的读音注为“shuāi”,有的版本则又把“衰”的读音注为“cuī ”,甚至是去年的课本注为“shuāi”,今年的课本又注为“cuī”,不知明年的课本又将会注什么读音,令基层师生无所适从。

    它到底读作“cuī”,还是读作“shuāi”?“衰”的意思在诗中很明了:衰退、疏落。“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就是乡音没有什么改变而两鬓的毛发已经斑白疏落了。不同的版本释义基本相同,注音何以如此迥异?

    首先翻开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衰shuāi衰弱:盛~/年老力~/风势渐~。”“衰cuī ①等衰:等次。②同‘缞’;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很显然“鬓毛衰”的意思只能取shuāi的意思,而“cuī”的两种意义无法解得通。

    再翻开商务印书馆2004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衰shuāi①衰退、衰弱、衰老。《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战国策·赵策四》:‘而臣~。’②减少。《战国策·赵策四》:‘日食饮得无~乎?’(每天饮食没有减少吧?)③cuī(崔)。等级次第的差别。《左传·桓公二年》:皆有等~。④cuī(崔)。通‘缞’。古代丧服的一种。《荀子·礼论》:‘无~麻之服。’”很显然“鬓毛衰”的“衰”无法取“cuī”的意思,只能取“shuāi”的意思。

    另外,纵观古代格律诗,押韵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四句诗大多是一、二、四句或二、四句押韵,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等等,俯拾即是。而标准的为人所共认的一二句或三四句押韵的格律诗的确罕见,真正是鲜为人知,恕我孤陋寡闻,实在找不到。八句诗大多是二、四、六、八句或二、四、六句押韵,如“《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因此,对于诗作,古人所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虽然是指近体诗诗行中的平仄要求,但好像也概括了押韵规则。我想贺知章是唐代诗人,深谙此道,大概不会违背人们所共认的押韵规则,偏偏要去做人们不大认可的事——在一二句押韵,且意思又说不通。所以从押韵的角度看,也只有读“衰(shuāi)”才合常理。很明显“shuāi”与“lāi”韵腹相同,正好押韵,且分别在二四句末尾,完全符合格律诗押韵规则。

    再则,请看《广韵》:衰,微也,所追切。折合成今音,应读“ shuāi”。还有,我们都知道“焜黄华叶衰”,“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衰”都读“shuāi”,这是无庸置疑的,那为什么“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不能读作“shuāi”呢?

    综上所述,不论从古今意义,还是从押韵规则,本人拙见:“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都应读“shuāi”。而最新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却又将它注音为“cuī”,的确是叫人无所适从。或许他有独到的见解和有力的证据吧?

    文二: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读音
    选自《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唐作藩,语言学家。

    唐作藩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篇《回乡偶书》(其一)已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有初等文化水平的人大都能背诵,但对“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读音往往拿不准,或有不同的看法。这里谈点个人的意见。

    “衰”字在现代普通话里有三种读音:

    1.读suō,同“蓑”。《说文·衣部》:“衰,草雨衣”。经传古籍多作“蓑”,本是以草编成的雨衣,南方多用棕榈毛制作,俗称“蓑衣”。“衰”字这一音义,现代口语里已不用了,完全为“蓑”字所替代。

    2.读cuī。常用的意义有二:一是指旧时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后来又写作“缞”。《广韵·灰韵》:“缞,长六寸博四寸,亦作衰。”一是用于“等衰”,即由大到小依一定等级递减的意思,如《左传·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乡置侧室,丈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引申为减退。《广韵·支韵》:“衰,小也,减也,杀也。”这些用法多见于古典诗文,现在也很少用了。

    3.读shuāi。衰微、衰落、衰弱等的意思。《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广韵·脂韵》:“衰,微也。”这也是现代常用的音义。

    那么,“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读音又是什么?读shuāi,还是读cuī?此处“衰”字的意义很明白,是指鬓毛减少,疏落,而不是衰老的意思。再从整首绝句的韵脚来看,与“衰”字相押的是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和末句“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来”。此三字在“诗韵”即“平水韵”中属同一灰韵,它们的韵腹(主元音)和韵尾本相同,大抵都是ai,唯韵头(介音)开合有别。宋元以后,由于语音发生演变,北京话和其他许多北方话原灰韵的开口(即《广韵》的哈韵)字,如“该、开、、孩、皑、哀、胎、台、来、哉、猜、才、鳃”等,其韵母变读为-ai;而合口(即《广韵》的灰韵)字,如“瑰、盔、灰、回、桅、摧、衰、堆、颓、雷、杯、裴、胚、梅”等,其韵母则变读-ui或-ei。

    因此,无论从字的意义或全诗的用韵来看,这句诗中的“衰”字自然当读为cuī。不仅我们在课堂上这样讲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的中学语文课本初中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的《唐诗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68页)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1983年12月第1版,52页)也都注读cuī。

    有人说,“衰”念cuī,虽与“回”字同韵,但与“来”字韵腹不同,不能相押。这是现代读音的不同,如上所说,是语音演变的结果。而在贺知章所处的唐代无疑是同韵相押的。这种古代诗韵本来很谐和,由于历史发展,变得不相押,是很普遍的现象。例如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三:“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韵脚“花、家”和“蛇、赊”,在唐韵里本同属麻韵,今普通话和一些方言里也分化为不同的韵母了。

    有人说,把“鬓毛衰”的“衰”读作shuāi或读同“揣”(chuāi),这首绝句就押韵了。这种主张显然有问题,既不符合字义,也背离古韵及其演变规律。因为古诗韵“平水韵”的灰韵合口字,今普通话没有读-uai韵母的,况且灰韵属蟹摄一等韵,无知、照系声母,因而不可能有演变为卷舌声母的字。只有止摄脂韵合口字,今有读-uai韵母的,如“揣、衰(~老)、帅、率(~领)”等。而这首诗押的是灰韵,而不是脂韵,而且还有“回”字,普通话也不念huái。

    有人说,用方言念这首诗的韵脚“回、衰、来”就押韵了,因为方言里保存较多的古音,比如山西平遥话。但我国方言复杂,发展不平衡,各地方言所保持的古音成分也颇不一致。读起古诗来究竟该按哪种方言呢?如用你的平遥家乡话,读贺知章这首《回乡偶书》,是和谐了。但读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三就不见得押韵了,因为平遥方言里“花、家”和“赊、蛇”韵腹也不一致,属于不同的韵(参看侯精一、温端政主编《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然而,南方某些方言区的人读来又相谐了。又如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韵脚“原”和“昏”在平水韵中属元韵,自然相押,而现代南北许多方言(包括普通话和平遥话),二字韵母都不同了。主张用方言读古诗的先生又如何改读才相押呢?

    所以,我们赞同国家教委的决定: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在各级各类学校里提倡学习普通话。特别是语文教学,无论念课文(包括古今散文)、朗诵古代诗歌都应该用普通话。凡遇有韵而读来不相押的地方,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古今音的不同。诗歌韵文的时代越古,现在读来不相押的地方也越多,不足为奇。由此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

    关于押韵的诗的问题,通过《古人作诗方言不同,如何压韵?如何吟诵?》、《《回乡偶书》中,是“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字拼音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押韵的诗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押韵的诗(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