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民间故事:黄河大王借路发水和黄河古道诡异事件真相,真有黄河大王这神灵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民间故事:黄河大王借路发水
黄河里的大王爷,有些日子没出门了,慢慢老百姓不给他烧香摆供了。大王爷就想叫黄河改改道,再给百姓点脸色看看。
这一天,大王爷备了一壶酒、四个菜,把考城县的土地爷请到内河堤上,俩神仙边喝边谈。大王爷说:“土老兄,我想从你这考城县借条路,你看中不中?”土地爷一听就觉着不对劲儿:大王爷到哪儿水跟到哪儿,要是借路闹了灾,百姓骂,上神怪罪,我可是吃罪不起呀。.就对大王爷说:“大王老兄,我这考城县道不平,不好走;百姓穷,也拿不出啥好东西敬奉您。您还是到别处借路吧。”大王爷脾气冲,眼一瞪说:“咋着,不借?我选中你这儿,是看得起你!好地方多啦,请我我还不去呢!”说着说着两人就吵起来,接着又动手打开了。打了一天一夜,也没分胜败。大王爷心生一计说:“这样吧,咱叫百姓评评理。我要是输了,情愿不从这儿借路。”土地爷想:本地百姓只能向着我这本方土地,哪儿能向你黄河大王呢?就说:“好吧。”
俩神仙变成两个老头儿在河堤上吵着,等着过路的百姓评理。有个拾粪老头儿起得早,见俩老头儿吵架,就走了过去。大王爷对拾粪老头儿说:“我从这儿走,他不让过。你评评,俺俩谁占理?”老头儿指着土地爷说:“你这个老头儿糊涂哇,常言说大路通天,各走一边。河堤就是路,你咋不让人家过呢?”土地爷想给拾粪老头儿说实话,又怕泄露天机,气得“哼”一声,甩手走了。大王爷胜了,赶天明,黄河大堤就开口子了。这天是六月二十一日。
黄河才开口子时水不大,百姓报给了考城县县官儿。这个县官儿是江南人,不知道黄河大王的厉害,不敬河神,也不修堤。他听老百姓说黄河开口子了,就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开口子的地方瞧稀罕。到这儿一看,他哈哈大笑说:“这点水算啥?还没有我在家放鸭子的水多,少见多怪了。”说罢打马要回县城。大王爷一听火啦:好你个胆大的南蛮子,敢小看我黄河大王,把令旗一摆,几丈高的水头冲出了大堤,紧追着县官儿的马尾。马和水头同时进了县衙,县官儿一家人全都淹死了。大王爷消了气,可老百姓都跟着遭了殃。
后来,黄水退了,老百姓就编了一首歌:
六月二十一,
黄河决了堤。
先淹考城县,
后淹小宋集。
堤西积的是沙土,
堤东积的是胶泥。
平地搭高整六尺
老百姓淹死三千余。
这个歌儿至今很多人还会唱呢。
一、黄河古道诡异事件真相,真有黄河大王这神灵吗
黄河是中国最能折腾的一条大河,也是中国邪乎事情最多的一条长河。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溢的就有543年,决溢次数达1590次。我们再看看和它同一级别的长江,自公元前185年到公元1911年的2096年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共发生大小洪水灾害214次,所以说河兵虽然名义上什么洪水都去防,其实绝大部分的人力还是用在堵黄河的枪眼上。在黄河里,什么不可能的事情都能发生,黄河古道几十米深的淤泥里,也是什么邪乎物件都有可能挖出来。
大家都知道黄河泛滥,一次要死掉成百上千人,但是大家却都不知道,每年清理黄河古道时,从厚厚的淤泥里挖出来的诡异物件才瘆人呢!黄河改道,一泻千里,所到之处,人或成鱼鳖,那厚厚的淤泥下,不知道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往事。
这些秘密包含了太多的禁忌,太多的古怪,诡异的让人简直不敢相信。关于黄河古道的怪事太多了,就说一些近代的怪事吧。
在五十年代初,黄河改道,河工扒开了干涸的黄河古道后,发现了一截锈迹斑斑的铁管,铁管初时只有胳膊粗细,越往下越粗,往下挖了七八米,那铁管有水缸粗细,周身白亮,就像用砂纸打磨过一般。河工们不敢再挖,等专家第二天来了后,却发现那原本干涸的河床一夜水满,浑浊的黄河水中再也找不到那截铁管了。
在六十年代,清理黄河古道时在淤泥下发现了一个十几米高的铜钟,钟口用铁汁给封住了,打开一看,铜钟里全是密密麻麻的骷髅头,骷髅头里盘着各种黄橙橙的小蛇,怎么也不肯出来。
专家考察了一番,怎么也想不通这口大钟是干什么用的,还有蛇怎么能在封闭的大钟里存活那么多年,最后只能将大钟原样沉在了河底。
在那口大钟沉到水底之后,连续七天,家家户户都听到了铜钟敲响的声音。且不说黄河古道,就说解放前,负责治理黄河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都里外透露着诡异。那时候,黄委会的委员长是孔向荣,他是着名的孔子孔圣人的后代,孔氏家谱中记载着他是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后代。
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当时四大家族孔家孔祥熙的堂哥。据说当时孔氏家谱中本没有孔祥熙这一脉,孔祥熙为了让自己能进入家谱,拼命讨好孔向荣,后来才借助他的力量,在修家谱时把自己家也给修了进去。
就说这个孔圣人的后代,大官僚的堂哥,竟然非常迷信河神,他在工地上修建了大王米庙,供奉了黄河中的大王和将军,在贯台堵口时,他又亲迎虎头将军,焚香祭奠河大王。
不仅仅他这样,当时河南省主席刘峙更是恭恭敬敬护送黄河大王——一条金色的小蛇入水,希望大王可以保佑黄河两岸黎民。他的这件事,还被收录进了上海书店1992年出版的《中州轶闻》一书中。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刘峙一定是个蠢且迷信的贪官。但是,不是。
刘峙是一个民国时期少有的好官,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也不讲排场。他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也是一个河南人民敬重的好官。
他很重视教育,主政期间修建了河南体育场,还有河南大学标志性的礼堂。在他调离河南时,仅在郑州一地,就有两万多人为他送行。
刘峙是一个民国时期少有的好官
抗战胜利后,刘峙由南阳抵漯河主持第五战区受降仪式,沿途百姓到处摆香案,燃爆竹,夹道欢呼。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就想问了,为什么这些人如此迷信黄河古道传说?
那些所谓的黄河大王,又都是迷信吗?还是那句话,黄河古道里的那些事吧,说不清楚。也许就是因为黄河的古怪,我祖上立下重誓,老白家每代只准一个做河兵,也必须有一人做河兵。为什么要这样说,各位看官且耐心往下看就知道了。
俗话说天下行业分为三百六十行,这三百六十行中就有金门一行,这也是一门手艺,也有门派,有特别的规矩和秘法。中国的手艺人讲究拜祖师爷,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小偷的祖师爷是时迁,挖参行的祖师爷是孙良,这金门一派的祖师爷是马小三马师爷。
这马小三出身穷苦,却是一个天生的金客,颇会使一手寻金点脉之法,后来就演化成点石成金的祖师爷了。
这寻金之事,古已有之,人类最开始利用的金属就是金,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就有意识的采金了,最开始采金都是政府行为,政府强行征招农民去,后来这些采金人将采金之术传承给了后辈,就这样代代相传,逐渐发展成了水金、山金、渊金、云金四脉,形成了独特的金门一派。
这金门一派,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也有了特定的口诀和秘法,有观金山,分金水,寻金线,走金脉,炼金汁一说,后来金门一派发展成为了“河、山、渊、云”四脉。
这四脉分别叫做“分水”、“观山”、“探渊”、“凌云”,每一脉有一脉的规矩,也有各自的地盘,“分水”的绝不会去“观山”,同样的,“探渊”也绝不会去找“凌云”的麻烦,这些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子鼠丑牛都有个说法,后辈们当然不能乱来。
这“河、山、渊、云”听起来很神,说白了就是金客各自划分的地盘,有的专门找水金,有人专门寻山金,有人专门探洞金,有的专门找天金,省的以后为了抢地盘打架。那其他三脉都很好理解,不过这天金一脉特别神秘,我一直也搞不明白,按说水里山里找金子都好理解,这天上去哪找金子呀。
不过点金这行虽然富贵,但所谓财不外露,又跟巫、娼、大神、剃头匠、戏子一样是下九流的行业,所以一直都是低调行事,外人多不知。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我们白家祖上古怪的规矩了,为什么每一代都要有一个子孙做河工。
那是因为,我们白家就是金客“分水”一脉,吃的是黄河中的河金,每一代当然就要有人去守护黄河,这叫做盗亦有道,有得有失,这样后人在黄河古道采金时才不会遭遇天灾人祸,让这“分水”一脉彻底断了根。
黄河确实是谜案发生的最多的一条河流,最为着名的一个诡异现象就是黄河青铜水牛这一现象了。难道说黄河的水底真的藏有什么邪乎的东西,所以才导致怪异现象频频发生。关于这些事情,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希望可以早些查明真相。
关于黄河一直就有很多传闻,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这里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关于黄河人们通常认为河底住着一位大王,它掌管着黄河的走势,以及地区的兴旺。
所以关于祭拜黄河的传统一直流传,那真的有黄河大王这个神灵吗?黄河古道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各两个!越短越好
民间故事大禹治水: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鲤鱼跳龙门: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李闯王渡黄河: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神话传说
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神话传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历史人物故事:
大禹治水,如上的民间传说.李闯王渡黄河,如上的民间传说.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成语:
中流砥柱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鱼烂河决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问鼎中原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跳进黄河洗不清 〖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俟河之清 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砺山带河 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砺带河山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河山带砺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河清云庆 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社鸣 《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刘良注:“里社,神祠也.”后以“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人寿 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寿”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难俟 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清海晏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海竭 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汉江淮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河汾门下 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不出图 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海晏河清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负石赴河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带砺山河 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带砺河山 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三、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急急急急就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秦始皇跑马修金堤
河南濮阳南边不远,有一条古黄河大堤,称“金堤”。现在金堤已成了黄河滞洪区的大堤。传说金堤是秦始皇修的。
秦始皇刚统一中国,就提出“南修金堤挡黄水,北修长城拦大兵。”那时候,黄河年年在濮阳一带决堤成灾。秦始皇下旨要在黄河涨水前,修一条黄河大堤,取名“金堤”。然而,在哪儿修呢?秦始皇骑上马,叫监工大臣跟着,马跑到哪里,就修到哪里。他沿着黄河跑了二百多里,马蹄印就成了修金堤的线路。
当时正修着万里长城,天下的青壮男人都被征派走了。修堤监工大臣费尽吃奶的劲,也没找来多少能干的人。后来没法,把那些老老小小的百姓,小脚女人也都强征硬派,逼着到了黄河边。
开工的时候,正是三冬严寒。多年的战乱,把老百姓们折腾得一贫如洗,个个穿着薄衣,又冻又饿,加上活重,“咕咕”“咚咚”地躺倒了许多人。监工大臣看着百姓们怪可怜,就由着民工们慢慢地磨着干活。一冬一春过去了,大堤没增长多少。
秦始皇听说堤修得很慢,下旨杀了监工大臣,又换个新监工大臣。这个大臣见前任被杀,一上任脖子就发麻。他白天思,夜里想,一定得如期交差。他在州州县县,村村镇镇,都贴出告示,要每家每户都必须出人去修金堤,不去就抓。结果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躺在床上哼哼叫的病人,上着学的玩童,刚生了娃娃的妇女,都被抓去修堤。
修堤工地上,挖土、抬筐、打夯,活重得很,每天都有人累死。监工大臣没明没夜地催着快干!快干!堤一天天见长了,高了。修堤的人一天天黑了,瘦了。
汛期快到了,秦始皇又下了圣旨,十天要全部完工,圣旨一到,吓坏了监工大臣。别说十天,再拖一个月也难完工呀!他想早晚是个死,就冒死送上奏章。说十天实难修好金堤。
秦始皇看过奏章,本要再杀这个监工大臣,又一想光杀也不是个办法,天下人还会骂自己残暴哩。但他仍不改限期,并说十天头上他要来察看大堤。
这一下更害苦了修堤的老百姓。每天日夜干,不能歇缓;没几天,堤上累死的人一堆堆一片片。
十天期限到了,秦始皇骑着马来了,问监工大臣:“金堤完工了吗?”监工大臣颤颤惊惊地说:“因没有土,还有几处没有填平。”秦始皇说:“我骑马从西向东看看堤修的怎么样。我的马回来时,金堤要全部修好填平。不然,小心你的头。”秦始皇对监工大臣说完,骑上马,一鞭打下,马向东咴咴地跑了监工大臣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办法。下令把死人填在不平的地方,上边盖些土,就省好些土了。尸体填完了,堤还填不平。监工大臣又下令把病着的,不能动的民工也要填进去。顿时堤上齐哭乱叫,百姓们谁也不愿动手。监工大臣就命士兵下手。堤上哭的哭,喊的喊,士兵们生拖硬拽,把许多活生生的人也填进堤中,盖上了土。 秦始皇骑马很快跑了回来。平坦坦光溜溜的金堤一眼望不到头。他刚过去,老百姓都咬牙切齿地骂个不停。 多少年来,这条金堤挡住了黄河水,减少了水患。要说修金堤是秦始皇的功劳,还不如说金堤是百姓的血汗和尸骨堆成的。
惠农典故 黄河除三妖
相传在很早的时候,惠农区一带是年种年收、草茂羊肥的好地方。
有年夏天,麦香充满村落,飘满山涧。人们品着醉人的香气,借着西边月亮,霍霍磨刀,准备第二天开始收割。突然,从贺兰山的颠顶传来一声炸雷,狂风大作,暴雨泼泻,山洪汹涌。人们借着闪电的亮光,看到西北山梁上有只白虎,呼风唤雨,喷云吐雾;东南角有条黑龙,摇动着尾巴翻江倒海;西南方有条蛟龙推波助澜。雨住天晴后,这里成了一片汪洋,人们纷纷逃难。这时,白虎、黑龙、蛟龙张着血盆大嘴,捕食着逃难的人群。从此,这一带地方成了“三妖之地”。人们处在苦难之中。
这时,有位名叫黄河的青年,怀着满腔的怒火,立志拜师学艺,除掉三妖。他为了学艺,翻三十三座山,涉了六十六条河,整走了九十九天,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派哪咤不但给黄河教了武艺,还给黄河一张震天弓,三枝穿云箭,一双登云鞋。黄河穿上登云鞋,不一会儿回到故乡。他没有休息,来到西北山梁,与白虎交战。他运足神气,举起震天弓,达上穿云箭,对着白虎,猛的一箭,把山射个大洞,白虎坠死在洞底深渊里,那个大洞就是贺兰山的白虎洞。首战得胜,鼓舞了黄河的斗志。他到东南找到黑龙,第二枝穿云箭射中黑龙,黑龙就地沉没在水底,地上形成了一条大沟。
狡猾的蛟龙,看到白虎、黑龙死于非命,慌忙龟缩成一团向西急逃。黄河拔出青锋箭,追上蛟龙战于贺兰山颠之上。蛟龙时而口喷毒火,时而变成罗汉,扬其巨石,雨点般的砸来。黄河抖擞神威毫不畏惧,大战了百十个回合,还不能取胜。这时,黄河想起来亲人惨死、家园毁灭的情景,顿时怒火万丈,对准蛟龙上中下连连进击,一剑追风夺月,二剑飞渡腰断;三剑拔草寻蛇,刷刷刷刷,快如闪电。蛟龙终于毙命,龙头滚下山来,栽进深潭。这潭就是蛟龙口的大水潭。
黄河为民除掉三妖,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但他却因精疲力尽,在贺兰山上咽气了,乡亲们为了纪念英雄,建造了将军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英雄虽然长眠在山涧,但仍不忘保卫披甲仗剑的神武将军,那就是黄河的化身,在监视着一切妖魔的行动。
铁鞭打黄河
相传在很久以前,李耳治水来到河南济源一带。他登上王屋山最高的天坛山,朝四面望去,只见近山连着远山,大岭套着小岭。山上松柏翠绿,山沟里的泉水奔流。景致真是好看。
李耳仔细察看眼前的山山岭岭,发现沿太行山南端的凤凰山和王屋山北端中间,是一条深有万丈的大峡谷。谷底宽敞,谷顶两边是只能看见一线青天的山峡。当时,李耳高兴极了。他看中了这条大峡谷,打算从这里把黄河从山西的龙门引过来,再让它流进河南东部平原。
由于他连日治水,奔波劳累,这时,他想在王屋山休息一下。李耳把刚刚引过来的黄河水拦在凤凰山下,就约了一个跟他一块治水的伙伴,在一个山洞里下起棋来。
李耳和那个伙伴的棋术都很高明,谁也不让谁,下了好久,终究不分输赢。
下着,下着,李耳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把黄河水引过来,便连忙站起来把棋盘一推,下山去了。当他再来到凤凰山上一看,啊呀,不好!原先被引过来拦在凤凰山下的黄河水,已经偷偷地从西面绕过潼关、风陵渡,向东直奔大海。水势汹涌,奔腾咆哮,看样子谁也挡不住它了。李耳一见,心中十分恼怒。他立即生起烘炉,拿起铁锤,在自己的膝盖上打成了一根几十丈长的大铁鞭。接着,他拿着铁鞭,迈开呼呼生风的两腿,很快追赶上了波涛翻滚,奔腾呼啸的黄河水。李耳冲上前去,高举铁鞭,大喝一声:“好你这条野水!”“啪”的一鞭打下去,直震得山摇地动,吓的黄河水打着漩涡不敢再往前流,翻着滚儿发了岔。从此,黄河被李耳用铁鞭打散以后,就乖乖地往东流去。
老年人们传说,现在流经济源的黄河里,有一条十几里长的夹河滩,就是当年被李耳的铁鞭打岔以后留下的。滩北黄河岸上有个镇子,叫野水镇。李耳和伙伴下棋的那座山,叫棋盘山。人们从山上过,还能听见李耳的金棋子在里面当啷当啷响呢!
铜头铁尾豆腐腰
人们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啥是豆腐腰?即是说从花园口向下到台前县孙口,这一段黄河经常决堤泛滥,大堤像豆腐一样松软,经不起风浪。
黄河咋会有个豆腐腰哩?说来话长,传说是共工造成的。
共工是个水神,性情凶狠,处事蛮横。一天,他心血来潮,要用洪水治一治天下的百姓,叫人们尝点苦头,知道他的厉害。他施展神力,呼风唤雨,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原弄得一片汪洋。百姓们哭天叫地,逃难要饭,苦熬日月。
大禹领着百姓治水,把黄河治理到邙山东头,再向东的河道就不好治了。咋哩?有共工在作怪捣乱。
大禹找到共工,说好话求他,劝他不要再呼风唤雨,发洪水坑害百姓,给老百姓留条生路,积些德行。共工不听大禹的好言劝告,说我发我的水,和你有啥关系?大禹不愿和这号人多说,只好水里来,水里去,顶风冒雨,察看地形,寻找黄河向东的出路。
共工看大禹一心要治住洪水,疏导黄河,火气一冒三丈。他借着怒火,大展本领,中原一带的洪水四处漫溢,到处横流,洪水更大了。
大禹东堵堵,西挡挡,这里排水,那里导流费尽了力气,地面上的水却越聚越多,黄河水也是四处八方乱窜。有共工捣乱,黄河没法疏导,洪水没法治,净是白磨鞋,空跑腿。大禹决心打跑共工再治理黄河。
大禹又去找共工,不客气地说:“共工,你赶快离开中原,不准再作恶发水,如果不听劝告,把你碎尸万段。”共工哈哈大笑,他才不把大禹放在眼里呢!只见共工一挥手,又要兴风作浪。大禹举起逼水宝剑向共工刺去。两个人在水中打起来。
大禹和共工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大禹停了手,告诉共工,日后再斗。大禹把随他治水的应龙、黄龙、白龙、苍龙都叫来,要和共工拼个你死我活。平时共工四处作恶,名声不好。老百姓听说大禹要赶走共工,都来助战帮忙了。大禹带着大家在水中拦住共工,双方撕杀起来。
整整斗了一个月,大禹人多势众,轮流上阵;共工渐渐体力不支,败下阵逃跑了。大禹穷追不舍。共工看着自己难逃,回头跪在大禹面前,发誓永远离开中原,再不发水作恶了。大禹心一软,放走了共工。
大禹赶走共工后,一鼓作气,把洪水排完,又马不停蹄地把黄河疏导到东海。大禹怕黄河水不服约束,就用太行山的石头,筑起黄河两边的堤岸。石头筑的黄河大堤,又高又厚,十分坚固,任黄河水再凶也不会把堤岸冲开。
共工跑到很远的地方,老实了没多长时间,恶习重发,一心要报仇。他听说大禹疏导了黄河,中原不再发洪水了,恨得咬牙切齿。他养精蓄锐,苦练神力,收罗一些心术不正专干坏事的小神,伺机再返中原。
过了好些年,大禹治水累得浑身是病,早已年老体弱,白发苍苍。共工趁机杀回中原,
共工下令,叫他的兵卒们跳进黄河,掀起三尺大浪。他沿着黄河堤岸从西向东,大嘴一张,连连吸气,把黄河堤一段一段地吸溜到肚里,过会儿再吐出来。这些年,共工炼成吞石化土神术,黄河大堤的石头吸进了他肚里,再吐出来时,变成了泥土。黄河水浪一翻,泥土经不起冲涮,四处开口,黄河水灌满了中原。
大禹得知共工回来报仇,吞毁了黄河石头大堤,十分气愤,立刻带人马赶来。黄河两岸的老百姓都拿起刀枪、鱼叉,跟着大禹和共工打起来。前前后后,你来我往,大战了半年,共工被打得只剩下独自一个,狼狈逃窜。
打败共工,已是数九寒天。大禹在寒天冻地中,筑堤治理黄河。可惜大禹已没当年的力气,再说石头已无,只有请来许多乌龟,把冲走的泥土驮回来。两岸的百姓一齐动手,用泥土紧紧张张修了两边的堤岸。那时只顾赶快挡住黄河水,修堤时没夯实,又是冻土,就留下了后患。大堤软松的像豆腐,经不起浪击水涌,时常决口,危害百姓。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从前有家姓关的人家,几辈子都过的是贫日子,当家的两口子就给自己的儿起了个名叫“财”。一年年过去了,关财也长大了。他长得很好,而且学什么会什么。
关财八岁这年,遇上天灾,种人家的地,连个粮食粒子也没收到,爹娘都饿死了。撇下关财自己靠要饭为生。关财每天要饭回来,傍黑就在邻居黄员外的墙头下边练吹箫。日子长了,关财吹得大有长进,引来很多人天天听他吹箫。
黄员外闺女,名叫黄河。这个黄小姐整天闲着没事,就天天趴在窗口上听关财吹箫。后来都听迷了,经常差丫环把关财叫到乡楼底下吹。有一回,黄小姐听得入了神,把一方丝帕掉到了楼下,正好落到关财的箫上。关财心想,这肯定是小姐暗中送情,从那就产生了相爱之心。就这样,关财一有空就到黄小姐的绣楼底下吹箫。黄小姐越听越欢心,后来就偷偷地看关财的相貌。
时间长了,这事被黄员外知道了,便派了家丁把关财逮进府来,狠狠地揍了一顿,并告诉他以后不准在小姐绣楼下边吹箫。
关财被打得不轻,回到以后就得了病,一直不好。除了要口饭吃,那还有心去吹箫?后来,关财的病越来越厉害。
黄小姐多天听不到关财吹箫,整天闷闷不乐。这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就瞒着他爹叫丫环去找关财,这才知道关财挨了打,黄河心想:人家是为了我挨打得了病,得想个法子去看看呀!可是家法太严,再说员外家的小姐,怎么去看一个要饭的呢?这个时候,关财的病更一天比一天厉害。可也没有办法,黄小姐只好差丫环一天一趟前去打听消息。
过了几天,丫环到了关财家回来说:“关财的病一天比一天厉害,睡得昏昏沉沉,还一个劲叫你的名字,是因为你把丝帕掉到他的箫上,他才得了相思病,你要不救他,怕他活不成了。”最后,还是聪明的丫环把小姐说通了。
这天,黄小姐偷着去看关财,哪知道在这天清早,关财已经死了。黄小姐来到关财的坟头上,扑上去大哭了起来。小姐的眼泪落到关财的坟头上,就听关财的坟“叭”的一声裂开了。关财终于见到了小姐。
这就是传说的“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李闯王渡黄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
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
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田国舅扒口
田国舅是汉武帝的舅舅。他靠着有个当娘娘的姐姐,有个当皇帝的外甥,在朝中为非作歹,称王称霸,飞扬跋扈。汉武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不敢惹这位舅舅,对他又是封官又是封地。在京城里田国舅有很大的官府,还嫌不够,又向汉武帝伸手要地。汉武帝就在现在的濮阳北边,河南和山东交界的地方,封给田国舅一块风水宝地。
这片封地有良田千顷,打的粮食堆成山。田国舅在封地上修花园,建房屋。又过些年,田国舅当了丞相,更加专横不讲理,横行霸道。
这年,黄河大堤在濮阳一带出了险情。那时的治河官是汲仁和郭昌。两个人在黄河堤上领着河工们抢险固堤,忙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神话传说: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民间故事
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所以处处刁难他。一次他一箭射向女子的父亲,没射中,因为他从来不虚发,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现在滚滚的黄河.
历史人物故事
相传在很多年前,黄河在这里决了一次口。人们费了几年功夫才把决口堵住。堵口修堤的老百姓不少是灾民,早已无家可归,等把黄河水堵住,有的干脆不走啦,住在堵口修堤时盖的临时草庵里。他们在这里开地耕种,成家养孩子,慢慢人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庄,取名叫贵家庄。又过了好些年,从荥阳流出来的涸水在这里流入黄河。这样一来,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成了个热闹的地方
田国舅听说大堤出险的地方,离他的封地不远,急忙离京赶到大堤上。他传来汲仁和郭昌,询问河堤险情。汲仁和郭昌告诉他,南岸大堤没事,北岸大堤险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弄不好就会决口。田国舅犯了嘀咕,北岸一决口,洪水窜出来,若挪屁股功夫就能淹掉他的封地。这可了不得,花了大把大把的白银修起的庄园,咋能叫一道水冲了?田国舅思量后对两个治河官下了命令:拱天戳地想办法,不能叫北岸决口,北岸大堤出了啥事,就拿你俩问罪下狱。
汲仁和郭昌也不糊涂,北边是田国舅的封地,万一黄河决口,两个人真要吃不了兜着走,谁敢惹他。
汲仁和郭昌不敢远离河堤一步,日夜加固大堤。可大堤险情越来越重,愁得两个人日夜不宁,吓得提心吊胆。
这天田国舅又把汲仁、郭昌传去,叫他们想办法保住北岸大堤。两个人说,啥法都用尽了,看来靠不住。田国舅眼一瞪说:“不是没法,是你们不想,还叫我给你们点破?”
汲仁和郭昌相互看看,不知田国舅葫芦里装的啥药,赶块跪下来说:“请大人指点,一定照办。”田国舅便向他俩说透了,叫扒开南岸大堤,洪水一泻出去,北岸还会有啥事?汲仁和郭昌心里打颤,这事千万干不得,一扒堤,不是成心苦害南岸的老百姓!
汲仁和郭昌回去后,俩人犯了愁。郭昌说,咱们不听田大人的,头上乌纱难保呀;汲仁说,就是砍脑袋也不能去扒堤。
第二天,田国舅派人去问汲仁和郭昌,办法想好了没有。这不是明摆着逼人嘛。汲仁和郭昌两个人意见不一样,汲仁说啥不干这伤天害理的事;郭昌说,有丞相作主,干就是干了。晚上,郭昌偷偷去找田国舅。田国舅给郭昌许下愿,事成后保他升官发财。
第二天,郭昌挑了十几个心腹河工,乘船过河,扒开了南岸大堤。黄河水从扒开的口涌出去,一冲一涮,呼呼隆隆,大堤塌了十几丈宽。洪水嗷嗷叫着向东南窜去,转眼,淹了地,淹了村,成了黄水一片。
郭昌带着十几个河工过河回来,刚上岸,被一队官兵拦住。这是田国舅派来的人马,要杀人灭口。官兵不由分说,把十几个河工一一捆住,还倒打一耙,说他们故意扒口,扔进黄河。这可吓坏了郭昌,跪下磕头求饶。
田国舅给汉武帝写了奏章,胡说黄河大堤北岸由郭昌防护,安全无事;汲仁在黄河南岸不尽力护堤,马马虎虎,至使南岸决口。后来,汉武帝下旨撤了汲仁的治河官职,下了大狱,郭昌升为治河总督,又赏白银二百两。
南岸的决口向外哗哗流着水,向东南方向看去,洪水没边没头。汉武帝便要下旨堵口,田国舅却左阻右拦,说东南地势低,河水一流,正好叫黄河改道算了,不让堵口。郭昌掌管了治河大权,事事处处照田国舅的眼色办,不敢去堵这个口。就这样,田国舅利用手中丞相的大权,明里说不行,暗里吓唬人,不准堵口,一流流了二十年。河南岸老百姓可受尽了苦头。
后来,状告田国舅的本章越来越多,汉武帝看着再不堵口要坏大事,就下旨堵口。汉武帝又查明了汲仁是受冤下狱,把他放出来,又任他为治河官,去堵口治水。很快汲仁堵住了这个流了二十年的决口,洪水退了,老百姓回了家园。
关于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的问题,通过《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各两个!越短越好》、《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急急急急就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