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端午节手抄报模板可收藏备用

端午节手抄报模板可收藏备用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端午节手抄报第一名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端午节手抄报模板可收藏备用和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看10张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端午节手抄报模板可收藏备用
  • 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看10张
  • 传统节日端午节手抄报
  •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
  • 一、端午节手抄报模板可收藏备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今天和指手画脚一起来画第三款端午节手抄报吧,简单又漂亮。

    一、首先绘出主题元素爱国诗人屈原。

    二、绘出龙船和浪花。

    三、绘出标题和三个竹叶子。

    四、上色:为爱国诗人屈原的长衫涂上蓝色,给下摆、领子和袖口涂上黑颜色。

    五、给龙船和龙头涂上黄红两种颜色。浪花用深蓝色,

    六、给三个竹叶涂上绿色的颜色。

    七、给标题涂上红色的颜色。角落添上小粽子,画出竖的文字格,加上小雨滴。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大家的肯定是我更新的动力哦!

    一、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看10张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端午节 手抄报 ,供大家参考。

    ↓↓↓点击获取“端午节”相关内容↓↓↓

    ★ 端午节英文手抄报内容 ★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

    ★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简短 ★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端午节的 故事

    1.纪念屈原

    传说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4.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5.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 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 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6.恶日禁忌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7. 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 中国传统节日 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而众多说法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端午节的习俗

    躲午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挂蛋袋

    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到端午节便要溜到下界害人,其中受害者多为小孩,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母亲们纷纷到女娲庙里烧香磕头,祈求消灾降福。

    女娲听闻后便找瘟神论理:“今后不准许你伤害我的嫡亲孩儿。”瘟神自知不是女娲的对手,便问道:“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女娲一笑:“每年端午节,我会让我的嫡亲孩儿在胸前挂上一只蛋兜,你就不许对他们胡来。”从此,端午节挂蛋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每到这天,母亲们便将煮熟的咸蛋挂在孩子胸前,祈求平安。后来,挂蛋习俗逐渐发展为亲友邻里间相互送蛋,意为送蛋送福气。

    挂艾草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 其它 原因。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吃五红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在江南一带,还要吃一个“五”打头的东西,目前说法很多,有“五红”“五黄”,甚至“五毒”一说,而仅仅是五红组合也有多个说法。

    最初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饭桌上红苋菜正当上市的季节,菜场里,一两块钱就可以拎上一斤,蒜泥炒制,粉红的汤汁极其诱人,用来伴米饭最合适不过;红心咸鸭蛋价格不高,一般的菜市场里也就一块五一个,超市里精心包装的则买到两三块一个,但是如今和粽子放在一起包装成礼盒,身价迅速蹿高。最好的咸鸭蛋红心流油,是夏日补钙之上品;过去五红中的虾子应该是河虾,买回家用油炒后,虾壳红通通的红光油亮,成为一红。但是近年来,龙虾越来越受欢迎;烤鸭则更加平民,南京城里随便一个大型的居民小区都有一个很有名的烤鸭店,到店里斩个脯子或腿花费不多,但是味道不错,配料最重要的是一兜红卤,略甜微酸,鲜咸适度。

    只是相比之下,雄黄酒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传说雄黄酒颜色有点橙红,因此被作为五红之一。最初由于雄黄作为一种中药,可以做解毒剂、杀虫剂,于是古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五毒,事实上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有较强致癌作用,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所以现在已退出五红,被黄鳝所取代。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端午节 作文

    又快到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了,这勾起了我对端午节习俗的回忆。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的来源是祭奠一位爱国志士。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大臣,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提出了好多对祖国有益的建议,但却遭到贵族的反对。后来因为一些人的诬陷,被罢了官,赶出了京城。他在流放期间,因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一天天的侵略,心如刀绞,于是便于五月初五跳江自杀。刚开始人们在水里投放饭团、食物认为只要让鱼虾吃饱了,它们就不会伤害屈大夫的尸体,而且还经常划着小船在江边寻找屈原的尸体。最后,五月初五这一天渐渐变为了一个节日,而这些习惯也渐渐变为了赛龙舟,吃粽子,饮黄酒等习俗。  

    今天,人们还保留着佩香囊,带五彩绳,插艾蒿的习俗。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和吃粽子。  每到端午节,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就会去买粽叶,糯米,大枣,有时还买一点儿五花肉,然后回家自己动手包粽子。我们都非常高兴,快乐,一家人其乐融融。待粽子熟了之后,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这时,我们就会团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有声有笑,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啊,对了,这一天,我的姥姥还会给我编五彩绳,给我做香囊。  

    我们家在那一天,还会在门上插艾蒿。我曾经问过姥爷,为什么要插这种有独特香味儿的植物,姥爷告诉我,因为插上它有可以祛百病的寓意。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还会看赛龙舟的比赛。还会为他们加油,助威。  

    端午节是我们的 传统 文化 ,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璀璨的明珠,我们一定不能让它丢失,要将它好好的流传,发扬光大!


    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看相关 文章 :

    ★ 端午节手抄报六年级漂亮精选5张

    ★ 端午节手抄报七年级简单5张

    ★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看2021

    ★ 端午节手抄报小学生别致精选5张

    ★ 端午节手抄报初中生好看5张

    ★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端午节手抄报初中生特别精选5张

    ★ 端午节手抄报小学生简单好看精选8张

    ★ 2020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2020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二、传统节日端午节手抄报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传统节日端午节手抄报吧。

    传统节日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挂艾草、佩香包来过端午节。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包粽子了。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投江自尽后,楚国人民不想屈原被鱼吃掉,就划龙舟,把糯米扔下江去,让鱼虾吃,后来演变成吃粽子这种风俗了,一直流传至今。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把糯米用水泡起来,总共泡了两三个小时,妈妈将粽叶洗干净,五花肉切块后用酱油腌了一晚上。

    我先看妈妈包,只见她先将两片粽叶重叠,最下的一片折叠一部分,卷一个圆锥形,接着放入一层糯米,又放了一块肉,还放了一层糯米,然后把粽叶往下卷起来,最后用准备好的.线把粽子包紧,就完成了。

    我看完一遍,也开始包了。我按妈妈的方法,先把两片粽叶重叠,接着放入一层糯米,再放入一块肉,又放入一层糯米,满满地填馅米。然后粽叶往下卷起来。最后用线包紧。就这样,我和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足足包了一大盆。

    开始煮了,妈妈把粽子放入高压锅中,加水后煮十几分钟就好了。我迫不急待地拿了一个粽子就开始剥,我解开绳子,把它倒到碗里,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中午的时候,妈妈把系了红丝带的艾草挂在门上,绿绿的艾草看了就喜欢。妈妈说:“它有辟邪的作用。”我觉得很漂亮,就说:“让它一直挂在这里吧!”

    下午,外婆拿了一个香香的小袋子给我,说:“这是香袋,能辟邪驱瘟。”香袋里面有朱砂、雄黄、香药,外面是丝线,用五彩丝线扣成索,结成一串,正面是一个“福”字,反面写着“方回春堂”。

    晚上,全家人在客厅里,爸爸、爷爷、奶奶和外公津津有味地喝着黄酒,我小心地夹起一块黄鱼肉,轻轻地咬了一口,软软的,香香的,真好吃!

    通过这次端午节的活动,我更加了解了端午节,更加敬佩屈原了。

    三、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那么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大家知道要怎么制作了吗?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简单漂亮】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1

      【端午节的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2

      【端午节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3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240-约299)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王溥(922-982)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他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唐书�6�1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880-956)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 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李淖(约八八○以后在世)的《秦中岁时记》记载:“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溤贽(约九○四前后在世)的《云仙杂记》卷一引《金门岁节记》也说:“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约803-863)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公,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的端午节物,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1147)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


    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第一名的问题,通过《传统节日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手抄报简单漂亮》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第一名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端午节手抄报模板可收藏备用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端午节手抄报第一名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端午节手抄报模板可收藏备用和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好看10张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
    • 2022年中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氢元素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端午节手抄报第一名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2022年中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氢元素和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年级手抄报一等奖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