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语文试题训练(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题训练(七年级期末)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塞翁失马阅读答案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语文试题训练(七年级期末)和七年级语文期末训练试题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语文试题训练(七年级期末)
  • 七年级语文期末训练试题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试题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阅读专题训练题
  • 一、语文试题训练(七年级期末)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同学们:走过懵懂的童年,和着青春的节拍,你们叩响了《春》的大门,迎来了《济南的冬天》。你们带着《秋天的怀念》告别了《在山的那边》,感悟到实现理想的艰辛,却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念和决心。此刻,相信沉着自信的你一定会为自己新的成长画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里将是你腾飞的起点!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力。

    ②我听见有人chuò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③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jī,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④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2.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成熟的稻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

    A.谦虚 勤劳 坚韧

    B.谦让 勤劳 坚强

    C.谦让 勤俭 坚韧

    D.谦虚 勤俭 坚强

    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过去的201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梦想星搭档》因其以“为了孩子”为主题的公益性比其他同类的歌唱选秀节目更胜一筹

    B.汉字听写大赛真是对基本功的大考验,看到冠军们得意洋洋的笑容,不得不为他们鼓掌。

    C.面对考试成绩,我们既不能沾沾自喜,也无须灰心丧气,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把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加的一丝不苟

    4.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呼朋引伴地卖弄自己清脆的喉咙。(卖弄:炫耀显示,但此处不含贬义。)

    B.对于那些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无病而呻:这里比喻文学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C.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D.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天然存在。)

    5.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成语“教学相长”出自《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B.《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C.清代小说家吴承恩著的《西游记》第五回把孙悟空塑造成了一个有情有义、神通广大、无所顾忌的英雄形象。

    D.《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在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

    7.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每错或漏1字,均不得分。)

    (1)在巴西国会演讲的最后,习近平主席引用了《次北固山下》中的“ , 。”以景化情,来表达中巴未来像在开阔的江中一样,要把帆高悬顺风行船,驶向美好未来。

    (2)《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 。”

    (3)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6)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如梦令》)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8. 近年来,香味橡皮、荧光笔、修正液等“香艳”文具受到了中小学生的热捧。事实上,这些文具很有可能危害人的健康。今年10月,某中学小记者团发起了一次“关注书包中的‘香艳’文具”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采访探因】根据以下材料,探究“香艳”文具进入学生书包的原因。(2分)

    材料一:在一家文具店里,店主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喜欢颜色鲜艳、外形可爱、带有香味的文具,有些学生对荧光笔和修正液的购买欲比较强。”店主还坦言,价格低和样式新是他们进货时主要关心的问题,至于安全性问题则没有考虑那么多。

    材料二:接受采访的家长中,绝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国家对文具的安全有强制性标准。他们普遍表示,带孩子买文具都是先看款式,然后试试能不能用,至于文具是否安全则基本没考虑过。

    (2)【现场纠偏】小记者们邀请某专家于10月22日下午4∶00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文具安全知识讲座”,他们拟写了一则海报张贴在校园内。看到海报(见右图)后,你会提醒他们在海报中添加哪些内容?(2分)

    (3)【板报宣传】某班级出了一期黑板报,下列材料中能为“文具使用小贴士”栏目所用的两项是(2分)

    A. 尽量不要将荧光笔、油画棒等文具往身上涂画。

    B.香味橡皮等“香艳”文具充斥我市大小文具店。

    C.国家质检总局抽查发现,很多文具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

    D.拆开文具包装,若发现有刺鼻的气味,就应立即停止使用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虽有嘉肴》《河中石兽》与《智子疑邻》,完成9—13题。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3】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9.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寻/十余里/无迹

    C.暮而果/大亡其财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0.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不知其

    ②山门于河

    ③不亦

    ④不必将有盗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之谓乎/邻人之父亦云

    B.非木杮/日中不至则无信

    C.疑邻人之父/人不知不愠

    D.闻笑曰/而疑邻人

    12. 翻译句子(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13. 第二个文段中,写到了讲学家的“笑”,你怎样理解其中的意味?(3分)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4分)

    秋夜拾取 程魁星

    ①听!在秋的深处,在夜的深处,在梦的深处,秋虫们仍在不知疲倦地歌唱。我要感谢这些大自然的宠儿,是她们给了我们以季节的唤醒。

    ②与孩提时代相比,现在的季节变化似乎没有明显的界限,特别是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它或是拂过你身上的一丝凉爽的夜风, ,或许就是这乡野里的一地虫鸣。炎热的夏夜,除了能听到蝉的长鸣,还能听到操场边草丛里那断断续续的虫儿的鸣叫,小声低吟,弱弱的,柔柔的,好似含羞的处子,只是简单的一两个音符,不作声响的藏匿自己。但是立秋一过,这些虫儿心急火燎地扯开了大嗓门,波浪似的虫鸣如潮水般地漫过了秋天的夜。

    ③在这样一个秋夜里,我总有一个嗜好,到远离喧嚣的乡野田地里,去静心倾听秋虫们吟唱出的一曲曲动人的田园诗章。

    ④踏着薄薄的月色,今夜我又来到了城郊的竹山里,站在路边的田埂上,我终于又听到了这些可爱的秋虫们的交响曲。夜是这些虫子们的舞台,它们相聚而歌,在田地里,在草丛中,在庄稼上,到处洒满了欢乐的音符。

    ⑤聆听秋虫,秋虫也给了我长长的记忆,让我想起了童年。那时,小小的我对这些善于鸣叫的秋虫充满了好奇。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偶尔回家,便带着我在老屋的墙沿下寻找一只叫声清脆的蟋蟀,然后告诉我会唱歌的蟋蟀尾巴很长,不会唱歌的很短。父亲的神情专注而仔细,把对我浓浓的爱落在了这样一件玩事上。如今,父亲老了,每天接送小孩,或出去打打麻将,对蟋蟀的兴趣全然没有了,可蟋蟀们还一如30年前那样,弹着青春的琴弦,吟唱着从前的歌谣。

    ⑥我还能记得少年时的秋夜里,我与小伙伴们一起在小城郊外的野地里捉蝈蝈,然后用稻草给这些小生灵编织一个小小的笼子。淡淡的月光映照着我们黑亮的皮肤,少年的朗朗笑声传的很远、很远。过往的日子在不经意间轻轻划过,仿佛也就是昨晚美丽的一瞬。

    ⑦儿时在老家,我有过一只黑色的陶制瓦罐,一对灰黑色的蟋蟀被我逮住了放在这只陶罐中,晚上睡觉时,我把陶罐放在床下,可在黑乎乎的老屋里,这两只胆怯的蟋蟀只是偶尔鸣叫几声,便长久沉默。奶奶说这罐可不是它们的家,离开了泥土和田野,它们就是没有家的孩子了,让它们回家吧。我极不情愿地在门前的菜地里将这对蟋蟀放生了。真的,那个夜晚,从菜地里传出了蟋蟀有力的鸣叫,我不知道这声音是不是那对蟋蟀发出的,但枕着清亮的虫鸣,我的耳边仿佛有一首悠悠的催眠曲飘过,那夜,我睡得很香。

    ⑧听!在时光的深处,秋虫们仍在乐此不疲地歌唱。没有了这些秋天的精灵,我想地球的滋味会逊色很多吧?

    14.“聆听秋虫,秋虫也给了我长长的记忆”,联系上下文,说说秋虫带给了作者哪些回忆? (3分)

    15.请参照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结合上下句,在横线上仿写一句话,使句子语意连贯。(2分)

    16.请你说说文中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秋虫怎样的内心情感?(3分)

    17.结合第⑦段内容,说说“那夜,我睡得很香”的原因。 (3分)

    18.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朱自清因勃勃生机而赞春,程魁星因秋虫的吟唱而恋秋,老舍因温晴而喜济南的冬天……你喜欢那个季节?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3分)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 ”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有删改)

    19.作者以“ ”为线索勾勒出 和 两个故事,赞美了 。(4分)

    20.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21.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结构作用是什么?(2分)

    22.第②段和第⑨段里都有一个词语“花招”,“花招”的原意是“欺骗人的狡猾手段、计策”,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文中“花招”的理解。(3分)

    23.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2分)

    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

    五、作文(30分)

    水井旁,老师的引导让无知的海伦凯勒理解了文字的奥秘,找到光明;困境中,母亲的守护让绝望的史铁生看到了生活的色彩,走出封闭。孩子们,度过了十余个春秋,生命中可曾有过让你心怀感激的人或物?请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②有必要的细节;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七上语文答案(2014.12)

    2、A 3、B 4、 D 5、B 6、C 8、(3)A D 9、D 11、C

    1.①shè ;②啜 ;③稽;④quán

    7、

    (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3) 开轩面场圃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烟笼寒水月笼沙

    (6)沉醉不知归路

    8、

    (1)学生喜欢“香艳”文具;店主进货、家长与学生购买文具大多关注文具的款式等,基本没有考虑过文具的安全性。

    (2)在“时间”后添加“下午4:00”;增加“地点:阶梯教室”。

    10、(1)甘美(2)倒塌(3)通“癫”,疯狂(4)修补

    12、

    (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采分点“虽” “至道”“弗” “善”字)

    (2)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采分点“阅” “求” “于”“竟”字)

    13、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1分)和一种自信(1分),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1分)

    14、(3分)①父亲带我在老屋的墙沿下寻蟋蟀,教我辨别会唱歌的蟋蟀。②我与小伙伴们在野地里捉蝈蝈,编织笼子。③我听奶奶的话,把捉的灰黑色蟋蟀放生。(每点1分)

    15、(2分)示例:或是老树枝头悄然落下的一片黄叶。(句式和内容符合就行)

    16、(3分)“这些虫儿心急火燎地扯开了大嗓门”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波浪似的虫鸣如潮水般地漫过了秋天的夜”采用了比喻的修辞。这几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虫鸣声之大之多,表达了作者对秋虫的喜爱之情。(修辞手法两个各1分,作用紧扣“对秋虫的喜爱之情” 得1分,共3分)

    17、(3分)我把两只蟋蟀放生了。夜晚,从草地里传出了蟋蟀有力的鸣叫,虽然不知道这声音是不是那对蟋蟀发出的,但作者让它们回家了,心里安稳了,踏实了,所以他睡得很香。(紧扣“蟋蟀放生”、“听到蟋蟀鸣叫”、“心里安稳了、踏实了”等词语)

    18、(3分)言之成理,语句通顺。

    19、花边饺子/“我”小时候吃母亲包的饺子/母亲过生日时吃“我”包的饺子/人间亲情的伟大或母子间的深厚情感。(意近即可)(每空1分)

    20、(2分)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21、(2分)承上启下(或过渡)。

    22、“花招”本是贬义词,文中的“花招”不含贬义,(1分)是指“我”和母亲瞒着对方,在肉饺子、糖饺上做了记号的巧妙方法。(2分)

    23、(2分)示例:我用您当年的办法让您吃到了糖馅饺子,您能一直开心快乐下去,是做儿子最大的心愿。(言之有理即可,人称使用错误扣1分)

    24、作文略

    免责声明:如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

    或在后台留言,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一、七年级语文期末训练试题

       选择题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栖(xī)息 嫌恶(wù) 头晕目眩(xuàn)

      B、厄(è)运 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

      C、湛(zhàn)蓝 静谧(bì) 更胜一筹(chóu)

      D、伫(zhù)立 御聘(pìn) 苦心孤诣(yì)

      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 (2分)

      A、海枯石烂 千姿百态 惊慌失措 历历在目

      B、黯然缥缈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

      C、骇人听闻 诲人不倦 随声附和 莽莽榛榛

      D、踉踉跄跄 塞翁失马 爱慕虑荣 更胜一畴

      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B、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

      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6、下列说法错误的— 项是( )(2分)

      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C、《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的一种解释。

      D、《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7、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鱼船上。

      C、有一言,可以终身行者乎?

      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2分)

      A、新时期的学生要学会关怀父母,这是一种美德。

      B、 你下班回家,顺便采购两条鱼回来。

      C、你的心意我领了,礼轻情义重嘛,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D、今天是母校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我校,表示祝贺。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2分)

      ① 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 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 他们在工厂里 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分)

      A、与友期行( 约定 ) B、去后乃至(离开 )

      C、相委而去( 丢下 ) D、下车引之( 引见 )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南宋彭 城人。

      B、《咏雪》中小女孩的回答令人叫绝,后用“咏絮”比喻女子才华过人。

      C、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D、蒲松龄在《山市》里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奇异的图画。

      1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2分)

      A、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B、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C、尊君在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突出强调了“信”是立世之本。

      B、《陈太丘与友期》一文通过人物的鲜活对话来展示人物正直不阿的品质。

      C、《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精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世笔记体作品影响深远。

      D、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善讲动物故事。

      B、《皇帝的新装》是希腊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他的作品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C、《天山的街市》寄予了诗人郭沫若美好的社会理想。

      D、流沙河在《理想》中使用了大量的判断句,多角度的揭示了理想的内涵。

       阅读下文,回答16-20题

      天上的云, 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 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 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6.本文的中心句是( )(2分)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7.本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 、比喻、排比、拟人、对比 B、夸张、比喻、引用、对比

      C、比喻、排比、引用、夸张 D、排比、拟人、借代、引用

      18、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19、这段文字结构上的特点是( )(2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20、对课文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2分)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21-25小题: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____(①嫌恶 ②憎恶 ③憎恨)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____(①可怜 ②可恶 ③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 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①蜷缩 ②瑟缩 ③萧瑟)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 ,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0)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____(①哀痛 ②悲伤 ③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21、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的应是( )(2分)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____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①嫌恶 ②憎恶 ③憎恨)

      (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着。(①蜷缩 ②瑟缩 ③萧瑟)

      (3)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____的。(①可怜 ②可恶 ③可鄙)

      (4)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____。(①哀痛 ②悲伤 ③悲哀)

      A、② ① ③ ③ B、① ③ ② ②

      C、① ② ③ ③ D、① ② ③ ②

      22、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动词应是( )(2分)

      ①拉 ②抓 ③掷 ④扔 ⑤踩 ⑥踏

      A、② ③ ⑥ B、① ④ ⑤

      C、② ④ ⑥ D、① ③ ⑤

      23、联系上下文,下列各项对加点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分析:“精神的虐杀”具体是指“我”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B、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分析:“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极度后悔、内疚、自责,心情感到万分沉重。

      C、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分析:后悔自己不该看那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使自己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D、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

      分析:“生”一指脸上 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24、不能直接表现出小兄弟确实受到了“精神的虐杀”的一项是( )(2分)

      A、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B、失了色瑟缩着

      C、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D、苦心孤诣地来偷做

      25、找出下列对《风筝》一文分析不当的一项( )(2分)

      A、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B、作者对故乡二月风筝季节佳境的诗一般的描绘和着意渲染,既是作者追求美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一种反映。

      C、《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深情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散文。

      D、《风筝 》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主题明确,思想深 刻,情词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膀收敛(liǎn)了,身躯微微颤(chàn)动,没有声响。

      B.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chóu)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cuàn)夺了你的名声!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īn)的笑容,就要绽(dìng)开似的。

      D. 这对于一班见异( )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bǐ)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喜出望外 情不自禁 不求甚解 寥廓

      B.津津有味 一丝不苟 随声附合 依恋

      C.疲倦不堪 蛛丝马迹 恢心丧气 迸溅

      D. 洗耳恭听 头晕目炫 不可救药 宽敞

      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俩像亲姐妹一样,总是形影不离,令人羡慕不已。

      B、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C、屠呦呦研究青蒿素失败了190多次,但仍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5年10月5日荣获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D、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我们要努力增强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给高端餐饮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5~8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友期行 (约定)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相信)

      C.非学无以广才 (增长)

      D.国人道之 (讲述 )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含义相同的是

      A.曲肱而枕之 闻之于宋君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可以为师矣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人不知而不愠

      D. 恐前后受其敌 回也不改其乐

      7.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译文:(父亲的)朋友很惭愧,从车上下来用手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头也不回就扭头进屋里去了。

      B.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十二章)

      译文: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译文:“过度享乐就不能振奋精神,危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D.“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译文:“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8.下列对于文中词句及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A.“陈太丘与友期行”,交代了全文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是说到了约定的时间友人未到,陈太丘就先离开了。

      B.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他到了约定的地点后,陈太丘没有等待友人到来就离开了,是陈太丘不守信。

      C.陈太丘的儿子元方面对友人对父亲的`指责,指出是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

      D.短文记述了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讲礼貌,否则会失去友谊。

       三、古诗词(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 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则)

      (2)请默写的《天净沙秋思》全诗。(4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10分)

      陪母亲过年

      母亲在哪,哪就是家。一个好友告诉我说,能和母亲一起过年很幸福。于是,我第一次异地过年,就把母亲接到我工作的城市。

      我带母亲去超市办年货,其实就是想带她出去转转,顺便给她买套新衣服。小时候,是母亲给我买新衣服穿,现在,我大了,工作了,该回报她老人家了。如果让她出去买,她会觉得什么都贵,最后什么都不买。

      一路上,我小心翼翼地牵着母亲的手,如小时候她牵着我一般,边走边聊些无关紧要的事儿。母亲很开心,脸上洋溢的淡淡幸福,漫过丝丝皱纹。自从父亲走后,我们很少见母亲笑,笑得这样幸福还是第一次。

      我带着母亲去了一家老年服装店。母亲在一件暗红色冬衣前站着看,又用手摸摸布料,在店主的鼓动下,她才同意试穿衣服。衣服很合身,母亲很喜欢,脸上泛着些许羞涩。但是,一问价格要两百多元,母亲想都没想,就把衣服脱下来又放回去。

      店主忙告诉她,现在正打折,只需要一百元就可以买到。母亲还嫌贵,但我已经将钱给了店主,让她开单子。我告诉母亲,现在单子都开出来了,没办法退的。母亲一边责备我,一边又将衣服换上,然后说了一句:“其实,穿着还是挺舒服的,就是贵了点。”

      我仔细看了母亲一眼,衣服真的很合身,母亲显得年轻了10岁。我说:“妈,你穿这件衣服看起来年轻许多呢。”她瞪了我一眼,又欣慰地笑了。

      回到家时,已是傍晚。我从屋子里拿出一双灰布鞋给母亲,说:“我知道你不喜欢穿皮鞋,专门托人在老家给你带来一双布鞋,尺寸都是合适的。待会儿你先洗脚,然后换上新鞋,咱们去看烟花。”

      我去厨房打了热水,试好水温后,端给母亲。母亲洗脚时,眼睛一直看着我,我发现,母亲的眼中有泪光闪动。母亲洗了很久,直到水有些凉了,才轻轻地把脚拿出来。我帮母亲把脚擦干,给她穿上那双灰布鞋。此刻,母亲的脸上竟挂满泪水。

      晚上,我和母亲一起看春节晚会。其实,我并不喜欢看春晚,但母亲喜欢,我就陪她。快凌晨的时候,我先跑到楼顶把凳子放好,然后牵着母亲到楼顶。不一会儿,烟花在天空中散开,紧接着就是阵阵欢呼声和爆竹声——又一个新年到了。

      看到母亲脸上写满的幸福,我就知道朋友没有骗我,和母亲一起过年真幸福。

      (选自《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10.本文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分)

      文章顺序

      11.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6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12.从文中摘录两个直接描写“陪母亲”的句子。(2分)

      (1)

      (2)

       五、作文(60 分)

      13.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取得超人的成绩,是惊喜;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是惊喜;体会到一种真情,是惊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发现,是惊喜……惊喜,源于坚持,源于智慧,源于热爱……

      请以“惊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和戏剧外);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三、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阅读专题训练题

    七年级语文 的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在准备期末考复习时,同学们要准备哪些阅读专题训练题来练习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阅读专题训练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阅读专题训练题:
      一、文言文阅读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字词。

      (1)邑人:

      (2)利其然:

      (3)扳:

      (4)环谒:

      2、给下列 句子 中画线的字注音。

      (1)不能称( )前时之闻

      (2)泯( )然众人矣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 故事 ,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二)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虽人有百手,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会宾客大宴   宴:

      ②.几欲先走   走:

      ③.宾客意少舒  少舒:

      ④.奋袖出臂  奋:

      6.理解填空。

      ①.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

      ②.文段中描写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

      ①②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 ”一词可以看出。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几句为什么不能删去?

      8.试比较画“—”与画“~”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评析。

      (三)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9、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10、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1、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雄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将横线上的诗句补写出来。

      1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 木兰不用尚书郎

      14、由最后一段引申而成的一个 成语 是 ;你能用该成语造一个句子吗?

      15、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像花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你能举出一二例吗?

      二、现代文阅读

      (五)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16.这段文字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

      17.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后为什么会变得“脸色惨白”?

      18.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起来?

      19.语段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描写 方法 。

      20.韩麦尔先生最后“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这一举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①贝多芬神往地说:

      ② “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③他接着说:

      ④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⑤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⑥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⑦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和巴赫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⑧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⑨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21. 说说 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2)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22.第⑥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段末加点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23.假如你是贝多芬最后一次指挥的音乐会观众,当时会有什么感受?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24.第⑨节中贝多芬为什么会说“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谈谈你的理解。

      (七)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 )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2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 时 写的诗句,引用这两句诗的效果是

      26、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字)

      27、“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28、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这一句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29、“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指(不超过30字)

      30、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1、第二段中括号内应填的标点是 ,作用是

      32、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 标语 。(不能摘录原文中的语句)

      ①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②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33.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34.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

      35.“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 舱、 舱和 舱。

      36.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八)

      ①“滴水见精神”,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人民群众评价为官者的品行,常常就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来判断的。郑培民同志就是一个十分注意小节的人。他在最后的工作中因急性心肌梗塞突发赶往医院,途中,他虽已无力地倒在秘书的肩膀上,嘴里却在嘱咐司机:“别闯红灯……”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注重小节到了如此地步,有人觉得未免过于苛刻,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领导干部应当着眼于大事,而不应拘泥于如此小节。其实不然, 。

      ② 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同理,小节不检会摧毁人思想上的防洪堤,使人前途断送甚至跌入罪恶的深渊。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清朝巨贪和珅,其贪婪成性仅仅是从几根上等楠木开始的。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的堕落,最初就是从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开始,直至发展到见利就上、有利必争,将手中的权力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工具,中饱私囊,成了人民痛恨的大贪官。

      ③“小节”能坏干部,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住自己,维护自身形象,但在小节上,漫不经心,疏于防范:有的警惕性不高,认为吃请一顿饭、喝一瓶酒、拿一条烟是区区小事,无伤大雅;有的心存侥幸,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出点小问题,组织会宽容、原谅;还有的心理不平衡,认为别人恣意腐败能“逍遥自在”,自己捞点小惠小利,是“小巫见大巫”,不足挂齿。诸如此类,其结果常常是小节不保,导致大节丧失,最终为人民所唾弃,悔之晚矣!

      ④俗话说:“笼中的鸟儿就是因为几粒小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作为人民公仆,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更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安于清贫,耐得清苦,时刻严于律己,防微杜渐,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唯如此,才能真正“不愧党、不愧民、不愧己”!

      37.“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句中“试金石”的意思是

      。

      38.给 文章 第①段末尾补上一句 总结 性的话。(不超过20字)

      39.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写郑培民十分注意小节与有些人认为“行大事不拘小节”形成正反对比论证,显得是非分明,说理有力。

      B.第②段运用古今两个典型事例,从反面鲜明有力地论证了“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所产生的危害。

      C.第③段作者从“警惕性不高”、“心存侥幸”、“心理不平衡”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节不保的原因,加强了论证的针对性。

      D.第④段 “笼中的鸟儿就是因为几粒小米而失去了整个天空”一句中,“几粒小米”喻指小节,“整个天空”喻指大节。

      (九)半亩方塘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往往蓄了半塘的水,摇曳着几柄荷叶,散着清香。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 。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②农人操心的是让田地长出丰收的庄稼,塘操心的是让自己四季满盈。下雨的时候,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己,拥抱每一颗雨滴。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泥水更是流归到这田野的大海。带泥的 雨水 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的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但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澄明如镜。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如果秋天的雨水还不能让她蓄满,还有冬天飞雪的晶莹。枯草上的积雪融化。冰凉而洁净的雪水又悄悄溶进了塘水中,涟涟的水波是清冷的光影。

      ③正是这一塘的清水,浇灌了一亩又一亩的庄稼。春天到了, 。清亮的塘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流尽自己最后一滴水。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④ 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的藕。

      ⑤ 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

      ⑥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如果有人路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40.文中两处 内依次选填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①塘堤上是一处处踩跨的蹄痕 ③人们就会抽取她一年的积蓄

      ②一处处踩跨的蹄痕在塘堤上       ④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1.注意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简要分析每组两个句子间的关系。

      (1)①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

      ②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

      (2)①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②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

      42.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结合对文章第④段的理解,你能发现方塘与松树有什么共性?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20字)

      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选自陶铸《松树的风格》)

      43. 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原”,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100字左右)

      (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相当清澈。随着她儿女的增多,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河底泥沙越来越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河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 渠道 。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并非不受其害,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又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44.阅读第1自然段,概括说明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答:

      45.第2自然段中说到黄河“新的问题”是指 ,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 。

      46.文中划线部分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47.从全文看,黄河问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

      答:

      (十一)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①一位名牌大学的 毕业 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 面试 ,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③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⑾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⑿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⒀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⒁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48.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

      4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 教育 作用之大。

      C.第④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50.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51.“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2.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

    关于塞翁失马阅读答案的问题,通过《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阅读专题训练题》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塞翁失马阅读答案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语文试题训练(七年级期末)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塞翁失马阅读答案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语文试题训练(七年级期末)和七年级语文期末训练试题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