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史部目录源流考略

史部目录源流考略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晋书文苑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史部目录源流考略和资料 |《四库全书》书目(之一)——史部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史部目录源流考略
  • 资料 |《四库全书》书目(之一)——史部
  •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里具体类是怎么分的
  • 中国古代目录学分类体系
  • 一、史部目录源流考略

    史部是古典目录学四部分类体系当中的一大部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叙述这一部类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指出史部目录形成于《七略》、形成于《中经新簿》,最后确立于《隋书·经籍志》,并确立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史部目录始得以逐渐完善。

    清代著名目录家王鸣盛曾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事,必须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王氏学术成就卓著,其言可谓经验之谈。无数事实表明,研读古籍、通晓目录之学,读书,则可以循序渐进;研究,则可以得心应手。同样的道理,阅读历史典籍、研究历史科学,首要之务,就是通晓史部目录。史部目录的形成,又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历史发展过程。

    1 史部目录起源于《七略》

    历史典籍的分类,起源于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七略》早在唐代就已经失传,但班固在修《汉书·艺文志》时,将《七略》的内容基本上保存了下来。《七略》七卷,是刘歆简略其父刘向的《别录》而成。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全部藏书.也反映了当时学术流派。《七略》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为了从学术体系说明群书,按照书的内容性质,除辑略外,分为六略(六类);六略之下分三十八种(小类);种下分六百零三家,家下列书,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

    一、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

    二、诸子略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种。

    三、诗赋略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种。

    四、兵书略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

    五、数术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六种。

    六、方技略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

    纵览上述.六艺略主要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学习六经的基础读物。汉武帝崇尚儒术,因而六艺略置于六略之首;诸子略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书。刘歆认为:诸子百家学说乃是“六经之友与流裔”,故置于第二。同时又因儒家于道为最高,所以儒家又列诸子之首。赋是当时特别盛行的一种文体,汉武帝时曾设乐府,专采歌谣,故诗赋略仅次于诸子略;兵书略收军事著作,武帝好大喜功,常常用兵,籍以巩固政权,加之春秋战国以来,此类书也较多,故将其置于数术、方技之前;数术略包括天文、历法、占卜星相方面的书:方技略是指医药卫生方面的书;而辑略则分别说明六略、三十八种大小类目的意义和学术源流.阐述六略的相互关系及书籍的用途,成为六略之关键、诸书之总要,故置于六略之先。

    《七略》虽然早佚,但其影响极为深远:一、校书。开校雠学之先河,东汉一代、三国韦昭、西晋苟勖、北齐樊逊等,皆遵其方法校书。二、编目。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大体上是照般《七略去》而成:删除辑略,保留了其中的内容。辑略中总序列于六略之前,大、小序列于六略及三十八种之后。三、分类。班固《汉书·艺文志》,保留了《七略》中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王俭《七志》中,经典志即《七略》六艺略,诸子志即《七略》诸子略,文翰志即《七略》诗赋略,军书志即《七略》兵书略,阴阳志即《七略》数术略,术艺志即《七略》方技略。另外阮孝绪的《七录》、许善心的《七林》也承其遗风。四、科研。传播古文经的优点,对附会迷信的今文经学以抨击,推动了郑(玄)学的形成。五、著录。《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书籍,基本上是《七略》所著录的图书。所以,通过《汉书·艺文志》,可了解西汉国家藏书的概貌。史志目录编目原则、体例、方法,可以说皆从《七略》中吸取了营养。已故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汉后期,继司马迁而起的大博学家刘向、刘歆父子,做了一个对古代文化有巨大贡献的事业,就是刘向创始刘歆完成的《七略》。”当然,史书在汉代不能独立成类,不仅是因为史书不多,还因为经史尚没有严格区分,史书只是作为经书的附庸而存在。汉人把史书同经书都看作是六艺的一部分,把经与史放在同等地位加以讨论。这样,史书附人“书”和“春秋”两小类,列人“六艺略”,就是很自然的了。这种分类,一方面反映了汉代以前的史书尚欠丰富,史学不够发达,未能摆脱“附经立说”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历史学的发展认识不足。

    2 史部目录形成于《中经新簿》

    四部分类肇始于魏秘书郎郑默所著《中经》,其后晋秘书监苟勖在《中经》的基础上更著《新簿》。据载:“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苟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隋书·经籍志》所述更详:“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根据《隋志》的记载,其分类体系为:

    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

    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诸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家书。

    如果对其类目内涵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甲部收录内容同《七略》的六艺略,相当于后世之经部;乙部收录内容同《七略》的诸子、兵书、数术、方技,相当于后世之子部;丙部包括《七略》春秋类目所附历史书籍,相当于后世之史部;丁部同《七略》的诗赋略,相当于后世之集部。简言之,甲、乙、丙、丁之次,即经、子、史、集之次。

    丙部所记《皇览》一书,是我国最早的类书,依今日看自当别为一类,但那时是当作历史资料汇集看待的,列之于丙部并不误。丁部所录“图赞”是诗歌的一种,依类相从,故人丁部。“汲家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六艺、诸子书,又有史书、文集,本应归人四部有关各类。但是,在《中经新簿》中,苟勖却将“汲家书”归人丁部,列于诗赋、图赞之后。可以看出,虽然与后来的四分法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苟勖已将分为四部的大框架定了下来.为四部法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这一分类法把史学从经学中划分出来,承认史学是学术中的一个重要独立部门,从而表明史学的兴盛发展,已经在学术领域中取得了足以与经学、诸子、文学分庭抗礼的地位了。

    到了东晋,著作郎李充又以四部分类法编制图书目录《四部书目》。《隋书·经籍志》载:“东晋之初……著作郎李充,以助旧簿校之,其见存者,但有三千一十四卷。充遂总没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自尔因循,无所变革。”李充依照《中经新簿》的分类体系,将群书分为四部,但在类目次序上作了调整,将史书归人乙部.子书归人丙部,即五经为甲,史记为乙,诸子为丙,诗赋为丁。至此,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顺序完全确立下来。《晋书·文苑列传·李充传》称“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史部由丙部升至乙部,与经部仅有伯仲之分,也说明其地位的日益重要。

    3 史部目录确立于《隋书·经籍志》

    李充以后,四部分类的类目次序正式确定了下来,但仍只是以甲乙丙丁标识类名,与《七略》、《七志》等相比,还不够完善。魏征、李延寿等人依据隋唐时的国家藏书,又参照前代有关书目编撰而成《隋书·经籍志》,沿用苟勖、李充等开创的四分法,将群书分为四部.并正式冠之以“经”、“史”、“子”、“集”之名。

    《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学著作。正史二十五部,有经籍志或艺文志的只有《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七部。其中《汉志》至《宋志》兼收前代书目,《明、清史艺文志》则断代为书,只记一朝之典籍,而《隋志》以其著录之丰富、分类之精当、体例之完备.备受后世目录学家的重视。《隋书·经籍志》的撰写.在目录学发展史上,是一巨大贡献,为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重要史志目录。

    《经籍志》是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计著录存书三千一百二十七部,三万六千七百零八卷,佚书一千零六十四部,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九卷。其类目是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小学。史部: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法、刑法、杂转、地理、谱系、薄录。子部: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法、天文、历数、五行、医方。集部:楚辞、别集、总集。道经:经戒、饵服、房中、符录;佛经:大乘经、小乘经、杂经、杂疑经、大乘律、小乘律、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记。西晋时苟勖在《魏中经簿》的基础上写成《晋中经簿》,首先创立了新的四部分类法。《隋志》总序载其四部:“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这种分类方法较为合理,但《晋巾经簿》这本书著录极简.对于记录的书,只有书名、卷数、撰人,而无解题或叙录。东晋元帝时,李充作《晋元帝四部书目》,这部书收录战乱后残余的书三千多卷,由于书太少.只分了甲、乙、丙、丁四类,大类之下不再分小类。他的主要贡献是将《晋中经簿》的四部顺序及内容排列作以调整,把五经列为甲部,史记列为乙部,诸子列为丙部.诗赋列为丁部,这就开创了后来经、史、子、集之先河。后来南北朝时的官修书目基本沿用此四部.魏征把《七录》的子兵录、技术录,合并为子部,其它三部均同其性质,只是大类标以名称不同。从而在荀勖《晋中经薄》、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中,按甲、乙、丙、丁为序的四部分类的基础上,在历史上第一次首创经、史、子、集之类目名称,以概括各部所收录图书的内容性质.其书共分为四部四十类,另附佛、道两类图书,著录书籍14466部,89466卷一这一细目的划分,比起荀勖将史部书籍仅分作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四小类丰富细致了许多,大体按照史籍的体裁来分类,将纪传体史书称为“正史”,将编年体史书称为“占史”,并且把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历史类文献基本都包括了进来。白此以后,一般的历史学家、目录学家、国史艺文志的编者,对于史籍的分类,虽或有增减改并,但大体上是沿袭了《隋书·经籍志》,直到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史部也只分为十五类,与《隋书·经籍志》相比,变动极小。

    因此可以说,《隋书·经籍志》的出现标志着史部目录的最后确立。同时《隋志》编写中取长补短,从上到下,逐层划分,在四大类下严密的分了小类,其经部为十类.史部十三类,子部十四类,集部十三类,共四部四十类:后附以道经、佛经目录,道经分四类,佛经分十一类,合于四部,共五十五类。《隋书·经籍志》,至今仍不失为考证唐以前古籍的参考资料,特别是其总序.是后世研究古代目录学和目录学史的重要文献。(李云霞)

    一、资料 |《四库全书》书目(之一)——史部

    《史记 第一册》 [汉]司马迁
    《史记 第二册》 [汉]司马迁
    《史记集解 第一册》 [南朝宋]裴駰
    《史记集解 第二册》 [南朝宋]裴駰
    《史记索隐》 [唐]司马贞
    《史记正义 第一册》 [唐]张守节
    《史记正义 第二册》 [唐]张守节
    《读史记十表》 [清]汪越
    《史记疑问》 [清]邵泰衢
    《前汉书 第一册》 [汉]班固
    《前汉书 第二册》 [汉]班固
    《前汉书 第三册》 [汉]班固
    《班马异同》 [宋]倪思
    《後汉书 第一册》
    《後汉书 第二册》
    《补後汉书年表》
    《两汉刊误补遗》 [宋]吴仁杰
    《三国志》 [晋]陈寿
    《三国史辨误》 [ ]不著撰人
    《三国志补注》 [清]杭世骏
    《诸史然疑》
    《晋书 第一册》 [唐]房玄龄
    《晋书 第二册》 [唐]房玄龄
    《晋书音义》
    《宋书 第一册》 [梁]沈约
    《宋书 第二册》 [梁]沈约
    《南齐书》 [梁]萧子显
    《梁书 全书》
    《陈书》 [唐]姚思廉
    《魏书 第一册》 [北齐]魏收
    《魏书 第二册》 [北齐]魏收
    《北齐书》 [唐]李百药
    《周书》 [唐]令狐德棻
    《隋书》 [唐]魏征
    《南史 》 [唐]李延寿
    《北史 第一册》 [唐]李延寿
    《北史 第二册》 [唐]李延寿
    《旧唐书 第一册》 [后晋]刘昫
    《旧唐书 第二册》 [后晋]刘昫
    《旧唐书 第三册》 [后晋]刘昫
    《旧唐书 第四册》 [后晋]刘昫
    《新唐书 第一册》 [宋]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 第二册》 [宋]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 第三册》 [宋]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 第四册》 [宋]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 第五册》 [宋]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纠谬》 [宋]吴缜
    《旧五代史 第一册》 [宋]薛居正

    《竹书纪年》 [梁]沈约
    《竹书统笺》 [清]徐文靖
    《前汉纪》 [汉]荀悦
    《後汉纪》
    《元经》 [隋]王通
    《唐创业起居注》 [唐]温大雅
    《资治通鉴 第一册》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第二册》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第三册》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第四册》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第五册》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第六册》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第七册》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考异》
    《资治通鉴目录》
    《通鉴地理通释》
    《通鉴释文辨误》
    《通鉴胡注举正》
    《稽古录》 [宋]司马光
    《皇王大纪》 [宋]胡宏
    《中兴小纪》 [宋]熊克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一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二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三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四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五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六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七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八册》
    《续资治通鉴长编 第九册》
    《纲目续麟 》 [明]张自勋
    《纲目分注拾遗》 [清]芮长恤
    《纲目订误》 [清]陈景云
    《大事记》 [宋]吕祖谦
    《大事记通释》
    《大事记解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第一册》 [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第二册》 [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第三册》 [宋]李心传
    《九朝编年备要》 [宋]陈均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西汉年纪》 [宋]王益之
    《靖康要录》 [宋]不著撰人
    《两朝纲目备要》 [ ]不著撰人
    《宋季三朝政要》 [元]不著撰人
    《宋史全文 第一册》 [元]不著撰人
    《宋史全文 第二册》 [元]不著撰人
    《资治通鉴前编》

    《通鉴纪事本末 第一册》
    《通鉴纪事本末 第二册》
    《通鉴纪事本末 第三册》
    《通鉴纪事本末第四册》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宋]章冲
    《三朝北盟会编 第一册》 [宋]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 第二册》 [宋]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 第三册》 [宋]徐梦莘
    《蜀鉴》
    《炎徼纪闻》 [明]田汝成
    《宋史纪事本末》 [明]冯琦
    《元史纪事本末》 [明]陈邦瞻
    《平定三逆方略》 [清]勒德洪
    《亲徵平定朔漠方略 第一册》
    《亲徵平定朔漠方略 第二册》
    《钦定平定金川方略》 [清]来保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
    《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 第一册》
    《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 第二册》
    《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
    《平定两金川方略 第一册》 [清]阿桂
    《平定两金川方略 第二册》 [清]阿桂
    《钦定临清纪略》
    《钦定兰州纪略》 [清]阿桂
    《钦定石峰堡纪略》 [清]乾隆四十九年
    《钦定台湾纪略》 [清]乾隆五十三年
    《绥寇纪略》 [清]吴伟业
    《滇考》 [清]冯甦
    《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
    《绎史 第一册》 [清]马驌
    《绎史 第二册》 [清]马驌
    《绎史 第三册》 [清]马驌
    《绎史 第四册》 [清]马驌
    《左传纪事本末》 [清]高士奇
    《平台纪略》 [清]蓝鼎元

    《逸周书》 [晋]孔晁
    《东观汉记》 [汉]刘珍
    《建康实录》 [唐]许嵩
    《隆平集》 [宋]曾巩
    《古史》 [宋]苏辙
    《通志 第一册》 [宋]郑樵
    《通志 第二册》 [宋]郑樵
    《通志 第三册》 [宋]郑樵
    《通志 第四册》 [宋]郑樵
    《通志 第五册》 [宋]郑樵
    《通志 第六册》 [宋]郑樵
    《通志 第七册》 [宋]郑樵
    《通志 第八册》 [宋]郑樵
    《通志 第九册》 [宋]郑樵
    《通志 第十册》 [宋]郑樵
    《东都事略》 [宋]王称
    《路史》 [宋]罗泌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 [宋]叶隆礼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宋]宇文懋昭
    《古今纪要》 [宋]黄震
    《萧氏续後汉书》
    《郝氏续後汉书 第一册》
    《郝氏续後汉书 第二册》
    《春秋别典 》 [明]薛虞畿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第一册》 [清]王之枢 周清原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第二册》 [清]王之枢 周清原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第三册》 [清]王之枢 周清原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第四册》 [清]王之枢 周清原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第五册》 [清]王之枢 周清原
    《钦定续通志 第一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二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三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四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五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六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七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八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九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志 第十册》 [清]嵇璜 曹仁虎
    《补历代史表》 [清]万斯同
    《後汉书补逸》
    《春秋战国异辞》 [清]陈厚耀
    《尚史 第一册》 [清]李锴
    《尚史 第二册》 [清]李锴

    《国语》 [吴]韦昭
    《国语补音》 [宋]宋庠
    《战国策》 [汉]高诱
    《鲍氏战国策注》 [宋]鲍彪
    《战国策校注》 [元]吴师道
    《贞观政要》 [唐]吴兢
    《渚宫旧事.补遗》
    《东观奏记》 [唐]裴庭裕
    《五代史阙文》 [宋]王禹称
    《五代史补 》 [宋]陶岳
    《北狩见闻录》 [宋]曹勋
    《燕翼诒谋录》 [宋]王栐
    《太平治迹统类》 [宋]彭百川
    《咸淳遗事》 [宋]不著撰人
    《大金吊伐录》 [金]不著撰人
    《汝南遗事》 [元]王鹗
    《钱塘遗事》 [元]刘一清
    《平宋录》 [元]刘敏中
    《弇山堂别集 第一集》
    《弇山堂别集 第二集》
    《革除逸史》 [明]朱睦
    《钦定蒙古源流》 [清]蒙古萨囊彻辰

    《太祖高皇帝圣训》 [清]康熙二十五年
    《太宗文皇帝圣训》 [清]世祖
    《世祖章皇帝圣训》 [清]康熙二十六年
    《圣祖仁皇帝圣训》 [清]雍正九年
    《世宗宪皇帝圣训》 [清]乾隆五年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 [清]允禄
    《上谕八旗.上谕旗务议覆》
    《上谕八旗.谕行旗务奏议》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第一册》 [清]允禄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第二册》 [清]允禄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一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二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三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四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五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六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七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八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九册》 [清]雍正十年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第十册》 [清]雍正十年
    《唐大诏令集》 [宋]宋敏求
    《两汉诏令》 [宋]林虙
    《范文正奏议》 [宋]范仲淹
    《包孝肃奏议》
    《尽言集》 [宋]刘安世
    《谠论集》 [宋]陈次升
    《左史谏草》 [宋]吕午
    《商文毅疏稿》 [明]商辂
    《王端毅奏议》 [明]王恕
    《马端肃奏议》 [明]马文升
    《关中奏议》 [明]杨一清
    《胡端敏奏议》 [明]胡世宁
    《杨文忠三录》 [明]杨廷和
    《何文简疏议》 [明]何孟春
    《垂光集》 [明]周玺
    《孙毅菴奏议》 [明]孙懋
    《玉坡奏议》 [明]张原
    《南宫奏稿》 [明]夏言
    《讷溪奏疏》
    《谭襄敏奏议》 [明]谭纶
    《潘司空奏疏》 [明]潘季驯
    《两河经略》 [明]潘季驯
    《两垣奏议》 [明]逯中立
    《周忠湣奏疏》
    《张襄壮奏疏》 [清]张勇
    《文襄奏疏》
    《华野疏稿》 [清]郭琇
    《宋名臣奏议 第一册》 [宋]赵汝愚

    《孔子编年》 [宋]胡仔
    《东家杂记》 [宋]孔传
    《晏子春秋》 [周]晏婴
    《魏郑公谏录》 [唐]王方庆
    《李相国论事集》 [唐]李绛
    《杜工部年谱》 [宋]赵子栎
    《杜工部诗年谱》 [宋]鲁訔
    《绍陶录》 [宋]王质
    《金佗萃编》 [宋]岳珂
    《金佗续编》
    《象台首末》 [宋]胡知柔
    《魏郑公谏续录》 [元]翟思忠
    《忠贞录》 [明]李维樾 林增志
    《诸葛忠武书》 [明]杨时伟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清]不著编人
    《朱子年谱》 [清]王懋竑
    《朱子年谱考异》
    《朱子论学切要语》
    《古列女传》 [汉]刘向
    《高士传》 [晋]皇甫谧
    《卓异记》 [唐]李翱
    《春秋臣传》 [宋]王当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宋]不著编人
    《廉吏传》 [宋]费枢
    《伊洛渊源录》 [宋]朱熹
    《宋名臣言行录》 [宋]朱熹
    《钱塘先贤传赞》 [宋]袁韶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宋]杜大圭
    《庆元党禁》 [宋]沧州樵叟
    《京口耆旧传》 [宋]不著撰人
    《昭忠录》 [元]不著撰人
    《敬乡录》 [元]吴师道
    《宋宝祐四年登科录》 [宋]不著编人
    《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
    《元名臣事略》
    《浦阳人物记》 [明]宋濂
    《古今列女传》 [明]解缙
    《嘉靖以来首辅传》 [明]王世贞
    《殿阁词林记》 [明]黄佐 廖道南
    《明名臣琬琰录》 [明]徐紘
    《明名臣琬琰续录》
    《今献备遗》 [明]项笃寿
    《百越先贤志》 [明]欧大任
    《元儒考略》 [明]冯从吾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 [清]乾隆四十六年
    《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第一册》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第二册》

    《两汉博闻》 [宋]杨侃
    《通鉴总类 第一册》
    《通鉴总类 第二册》
    《南史识小录》
    《北史识小录》

    《吴越春秋》 [汉]赵晔
    《越绝书》 [汉]袁康 吴平
    《华阳国志》 [晋]常璩
    《邺中记》 [晋]陆翽
    《十六国春秋》 [魏]崔鸿
    《别本十六国春秋》 [魏]崔鸿
    《蛮书》 [唐]樊绰
    《钓矶立谈》 [宋]不著撰人
    《江南野史》 [宋]龙衮
    《江南别录》 [宋]陈彭年
    《江表志》 [宋]郑文宝`
    《江南馀载》 [宋]不著撰人
    《三楚新录》 [宋]周羽翀
    《锦里耆旧传》 [宋]句延庆
    《五国故事》 [宋]不著撰人
    《蜀檮杌》
    《马氏南唐书》 [宋]马令
    《陆氏南唐书》 [宋]陆游
    《安南志略》 [元]黎崱
    《吴越备史.补遗》
    《十国春秋 第一册》 [清]吴任臣
    《十国春秋 第二册》 [清]吴任臣
    《朝鲜史略》 [明]不著撰人
    《越史略》 [ ]不著撰人

    《岁时广记》 [宋]陈元靓
    《御定月令辑要》 [清]李光地

    《三辅黄图》 [ ]不著撰人
    《禁扁》
    《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第一册》
    《太平寰宇记 第二册》
    《元丰九域志》
    《舆地广记》
    《方舆胜览》
    《明一统志 第一册》
    《明一统志 第二册》
    《大清一统志 第一册》
    《大清一统志 第二册》
    《大清一统志 第三册》
    《大清一统志 第四册》
    《大清一统志 第五册》
    《大清一统志 第六册》
    《大清一统志 第七册》
    《大清一统志 第八册》
    《大清一统志 第九册》
    《大清一统志 第十册》
    《吴郡图经续记》
    《淳熙三山志》
    《乾道临安志》
    《吴郡志》
    《新安志》
    《剡录》
    《会稽志》
    《会稽续志》
    《赤城志》
    《宝庆四明志》
    《四明续志》
    《海盐澉水志》
    《景定严州续志》
    《景定建康志 第一册》
    《景定建康志 第二册》
    《咸淳临安志》
    《至元嘉禾志》
    《昌国州图志》
    《延祐四明志》
    《齐乘.释音》
    《至大金陵新志》
    《无锡县志》
    《姑蘇志》
    《武功县志》
    《朝邑县志》
    《岭海舆图》
    《滇略》
    《吴兴备志》

    《唐六典》 [唐]张九龄
    《翰林志》 [唐]李肇
    《麟台故事》 [宋]程俱
    《翰苑群书》 [宋]洪遵
    《南宋馆阁录》 [宋]陈骙
    《馆阁续录》
    《玉堂杂记》 [宋]周必大
    《宋宰辅编年录》 [宋]徐自明
    《翰林记》 [明]黄佐
    《秘书监志》 [元]王士点 商企翁
    《礼部志稿 第一册》 [明]林尧俞
    《礼部志稿 第二册》 [明]林尧俞
    《太常续考》 [明]不著撰人
    《土官底簿》 [明]不著撰人
    《词林典故》 [清]鄂尔泰 张廷玉等
    《钦定国子监志》 [清]梁国治
    《钦定历代职官表 第一册》 [清]永瑢 纪昀
    《钦定历代职官表 第二册》 [清]永瑢 纪昀
    《州县提纲》 [宋]不著撰人
    《官箴》 [宋]吕本中
    《百官箴》 [宋]许月卿
    《昼帘绪论》 [宋]胡太初
    《三事忠告》 [元]张养浩
    《御定人臣儆心录》 [清]世祖

    《通典 第一册》 [唐]杜佑
    《通典 第二册》 [唐]杜佑
    《通典 第三册》 [唐]杜佑
    《唐会要 第一册》 [宋]王溥
    《唐会要 第二册》 [宋]王溥
    《五代会要》 [宋]王溥
    《宋朝事实》 [宋]李攸
    《建炎杂记甲集》
    《西汉会要》 [宋]徐天麟
    《东汉会要》 [宋]徐天麟
    《汉制考》 [宋]王应麟
    《文献通考 第一册》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第二册》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第三册》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第四册》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第五册》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第六册》 [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第七册》 [元]马端临
    《明会典 第一册》 [明]徐溥
    《明会典 第二册》 [明]徐溥
    《七国考》 [明]董说
    《钦定大清会典》 [清]允祹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第一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第二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第三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第四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第五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第六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续文献通考 第一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文献通考 第二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文献通考 第三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文献通考 第四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文献通考 第五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文献通考 第六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第一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第二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第三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第四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第五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第六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第七册》 [清]乾隆十二年
    《钦定续通典 第一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典 第二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续通典 第三册》 [清]嵇璜 曹仁虎
    《钦定皇朝通典 第一册》 [清]乾隆三十二年
    《钦定皇朝通典 第二册》 [清]乾隆三十二年
    《钦定皇朝通志 第一册》 [清]乾隆三十二年
    《钦定皇朝通志 第二册》 [清]乾隆三十二年

    《崇文总目》 [宋]王尧臣 王洙 欧阳修
    《郡斋读书志》 [宋]晁公武
    《遂初堂书目》 [宋]尤袤
    《子略》 [宋]高似孙
    《直斋书录解题》 [宋]陈振孙
    《汉艺文志考证》 [宋]王应麟
    《文渊阁书目》 [明]杨士奇
    《授经图义例》 [明]朱睦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 [清]于敏中 王际华 梁国治
    《千顷堂书目》 [清]黄虞稷
    《经义考 第一册》 [清]朱彝尊
    《经义考 第二册》 [清]朱彝尊
    《经义考 第三册》 [清]朱彝尊
    《经义考 第四册》 [清]朱彝尊
    《集古录》 [宋]欧阳修
    《金石录》 [宋]赵明诚
    《法帖刊误》 [宋]黄伯思
    《法帖释文》 [宋]刘次庄
    《籀史》 [宋]翟耄年
    《隶释》 [宋]洪适
    《隶续》 [宋]洪适
    《绛帖平》
    《石刻铺叙》 [宋]曾宏父
    《法帖谱系》 [宋]曹士冕
    《兰亭考》 [宋]桑世昌
    《兰亭续考》 [宋]俞松
    《宝刻丛编》 [宋]陈思
    《舆地碑记目》 [宋]王象之
    《宝刻类编》 [宋]不著撰人
    《古刻丛钞》 [明]陶宗仪
    《名迹录》
    《吴中金石新编》 [明]陈暐
    《金薤琳琅》 [明]都穆
    《法帖释文考异》 [明]顾从义
    《金石林时地考》 [明]赵均
    《石墨镌华》 [明]赵崡
    《金石史》 [明]郭宗昌
    《求古录》 [清]顾炎武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释文》 [清]于敏中 王际华 裘曰修
    《金石文字记》 [清]顾炎武
    《石经考》 [清]顾炎武
    《万氏石经》
    《来斋金石刻考略》 [清]林侗
    《嵩阳石刻集记》 [清]叶封
    《金石文考略》 [清]李光暎
    《分隶偶存》 [清]万经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清]王澍
    《竹云题跋》 [清]王澍

    《史通》 [唐]刘知几
    《史通通释》 [清]浦起龙
    《唐鉴》
    《唐史论断》 [宋]孙甫
    《唐书直笔》 [宋]吕夏卿
    《通鉴问疑》
    《三国杂事》 [宋]唐庚
    《经幄管见》 [宋]曹彦约
    《涉史随笔》 [宋]葛洪
    《六朝通鉴博议》
    《宋大事记讲义》 [宋]吕中
    《两汉笔记》 [宋]钱时
    《旧闻证误》 [宋]李心传
    《通鉴答问》
    《历代名贤确论》 [宋]不著撰人
    《历代通略》 [元]陈栎
    《史纂通要》
    《学史》 [明]邵宝
    《史纠》 [明]朱明镐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第一册》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第二册》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第三册》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前编》
    《续资治通鉴纲目第一册》
    《续资治通鉴纲目第二册》
    《御制评鉴阐要》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

    二、四库全书总目史部里具体类是怎么分的

    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

    《史部》主要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

    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扩展资料:

    1、《四库全书》-《经部》分类

    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2、《四库全书》-《子部》分类

    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

    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

    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3、《四库全书》-《集部》分类

    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

    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三、中国古代目录学分类体系

    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分类法主要是七略和四部两大体系。“七略”是汉代刘歆所创而见于《汉书·艺文志》的分类,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是提要汇集,实际为六大类。六艺略包括后世四分法里的经部、史部;诸子略即子部,兵书略和术数略可归为子部;诗赋略即后来的集部。方技略则主要包括医方医技,后世亦划归子部。四部分类法是由西晋荀勖《晋中经簿》所创,它以甲、乙、丙、丁四部分别代表经、子、史、集,到东晋李充撰《晋元帝四部总目》易乙部为史部,易丙部为子部,四部按经、史、子、集排列。从此,这种分类法便成为官修书目的唯一分类方法。经部主要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谷梁传、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经以及解经的书和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史部主要是纪传体正史及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史书、野史,它如地理、目录、考古、诏令、奏仪等也列入史部;子部指古今诸子,包括《汉书·艺文志》的“十家”以及佛、道、兵书、数书、方技、阴阳、五行等;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论等。除上述两种主要分类法之外,还有九分法、十二部分类法等,但都是大同小异,影响很小。

    关于晋书文苑的问题,通过《四库全书总目史部里具体类是怎么分的》、《中国古代目录学分类体系》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晋书文苑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晋书文苑(1)

    相关阅读

    • 史部目录源流考略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晋书文苑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史部目录源流考略和资料 |《四库全书》书目(之一)——史部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