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投资价值分析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医药行业深度报告:mRNA 核心技术与投资价值分析和华东医药核心价值分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医药行业深度报告:mRNA 核心技术与投资价值分析
(报告出品方/作者:西南证券,杜向阳)
1、 mRNA 的前世今生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市场对于 mRNA 技术的关注度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mRNA 技术凭 借其原理的先进性,在理论上可以生产出任何一种人类所需的蛋白质,不管是预防领域还是 疾病治疗领域,由此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是 mRNA 技术积累的过程,而未来的十年将是 mRNA 行业蓬勃发展的大时代。我们身处时代 更迭的潮流之中,在投资角度需要观察的是企业布局的先进性、独家性以及其技术变现的能 力。
1.1 mRNA 可以从“根”治疗疾病
mRNA 药物与传统药物不同,其既不是化学小分子也不是生物大分子,而是体内细胞 制造蛋白质的指挥官。根据 Moderna 科学日介绍,通过转录,按照双链 DNA 分子的模板机 体生成了 mRNA,而后 mRNA 从细胞核进入细胞基质当中与核糖体结合完成翻译过程,实 现蛋白质的生产,最终蛋白质在细胞内外执行相应的具体功能。
mRNA 可以作为人体的自有“药房”,让人体实现“自愈”。mRNA 的基本技术原理是 编码一种或者多种免疫原的目标转录物然后递送到宿主细胞的细胞基质中,翻译生成蛋白质, 而后蛋白质会完成相应识别、结合功能。而蛋白质在医学领域中对于人体的作用十分丰富, 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和序列分析可以充分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耐药性的成因,进而实 现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理化结构预防和治疗疾病。通过对 mRNA 序列的设计以及优化 mRNA 的物理特性,可以通过几种不同递送方式将 mRNA 传递至细胞内,从而人类可以按需生产 相应蛋白质来治疗预防疾病,这是其他药物目前难以企及的高度,未来 mRNA 技术在人类 健康中的作用潜力巨大。
mRNA 技术属于典型的成长潜力股。从发展历程来看,mRNA 从发现到首个产品上市 用了接近 60 年的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现认识期,从 1961 年 mRNA 的 发现,到 1990 年全球首次发表动物体内描述体外转录 mRNA 的报告,明确了 mRNA 的具 体机制和作用以及其作为“指挥官“的发展潜力。第二阶段为技术积累期,从上世纪 90 年 代到 2019 年,mRNA 技术处于快速技术积累阶段,2009 年实现首次在人体上应用的癌症免 疫治疗,2010 年全球 mRNA 领导者 Moderna 成立,2015-2019 年,LNP 递送技术以及核 酸序列修饰技术的逐渐成熟给 mRNA 行业发展带来充足的动力。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期, 2020 年 mRNA 新冠疫苗问世,成为首个上市的 mRNA 技术产品,mRNA 技术三巨头也于 2019 年前后上市,我国的 mRNA 技术行业也于此开始蓬勃发展,随着前期的技术积累逐渐 成熟以及资本市场的助力,未来的十年会是 mRNA 技术大放异彩的时期。
mRNA 的应用范围极广。根据对所需蛋白质对 mRNA 进行编码设计,目前 mRNA 的主 要应用范围包括三个大方向:免疫疗法、蛋白质替代疗法以及再生医学疗法。其中免疫疗法 中的肿瘤免疫治疗和感染性疫苗的应用是最多也是最为成熟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2020 年 辉瑞/BioNTech 和 Moderna 上市的两款 mRNA 新冠疫苗,且其在同类型疫苗中的保护力最 高,技术优势明显。
癌症与传染病领域 mRNA 临床试验数量占比大。根据 Rosa 等人在 Elsevier 期刊发表 的文章显示,最早使用 mRNA 技术的临床试验开始于 2003 年,至今利用 mRNA 技术来解 决不同疾病的临床试验已经超过 140多项。癌症领域和预防性疾病领域的试验数最多。mRNA 技术应用于癌症治疗得益于发明了基于 RNA 脉冲 DC 细胞的疫苗。
大部分试验处于临床早期,有望借疫情契机加速临床进度。从临床进展上看,癌症领域 的进展速度最快,进入临床Ⅲ期试验的数量最多,其次为传染病领域。从疾病类型上看,癌 症领域中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和脑癌的试验占比合计超过 50%;传染病领域中,新冠病毒、 HIV 占比合计达 59%;在其他领域中以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类型为主。
目前来看预防性疫苗和肿瘤免疫治疗在 mRNA 技术中预计的上市时间是最快的。我们 统计了全球三大 mRNA 企业 Moderna、BioNTech 和 CureVac 的已上市产品和已经进入临 床阶段的在研管线,其中预防感染性疫苗类共计 10 个项目,肿瘤免疫治疗类共 15 个项目, 其他应用领域合计只有 3 个进入临床。同时进入临床Ⅱ期以上的项目共 9 个,相对来说成熟 的品种仍然较少,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
mRNA 技术在不同领域对比其他技术拥有抗原全表位编码、可表达多种蛋白以及研发 生产效率高的优势。在不同领域技术对比上,mRNA 技术有独特优势。在预防性疫苗领域, 以新冠疫苗为例,mRNA 疫苗的保护率最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增且不需要培养病原体, 且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强。
mRNA 技术的研发、生产周期较短,花费较少。根据 Kis 等人在 Wiley 上发表的研究显 示,传统的常规疫苗研发到商业化需要 8-14 年的时间,且需要花费 5-10 亿美元的费用。而 mRNA 疫苗在疫情加快审批流程的加持下可以将整体流程缩短到 0.8-1.5 年。同时在原材料 的生产工艺建设中,传统平台需要 6-9 年,而新技术平台凭借更灵活、所需规模更小、多产 品流程同时进行的特点只需要 2-4 年的时间。在花费方面,传统路线在原材料生产工艺的建 设上需要 4-7 亿美元,而新技术平台只需 0.1-0.5 亿美元。所以总体上,在完成相关的病原 体检测、有效性检测后,新技术路线的生产速度是传统路线的 10 倍以上。(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从具体的研发阶段来看,Ⅲ期临床试验的成本最高,开发时间最长,大约需要 5-10 亿 美元和 2-4 年的研发周期,而Ⅱ期临床试验的失败率往往最高,成功率约为 32%。
1.2 mRNA 技术市场规模巨大,潜力无限
mRNA 技术虽然目前只有两款上市产品,但凭借其潜在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未来的市 场规模巨大,空间广阔。按照 mRNA 技术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 4 个主要市场:1)预防性疫 苗市场;2)肿瘤免疫市场;3)蛋白替代疗法市场;4)再生治疗市场。从各个领域的市场 规模来看,mRNA 技术预计在 2025 年可达到 326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预防性疫苗市场 的占比最大,为 160 亿美元。
1.3 mRNA 技术产业链:中游价值高、壁垒高
中游疫苗企业是产业链中最核心环节,壁垒最高。从 mRNA 技术的产业链来看,主要 可以分为 3 个环节分别是上游原材料、中游生产制造环节以及下游的流通运输。首先从价值 链来看,中游疫苗企业的生产制造因为涉及到核心技术专利(序列设计、LNP 递送系统合成) 壁垒最高,所以在价值链中的占比最大超过 80%。上游原材料、分离纯化耗材以及分装灌装 的成本合计占终端销售价的 12%左右。冷链运输端占终端价的 6.7%。所以布局 mRNA 技术 的国内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难点就是中游的设计生产制造领域。
中游制造设备仍以国外企业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在中游的制造环节,具体的操作 步骤为生成 DNA 片段→生物反应器中生成 mRNA/生成脂质配方→稀释层析过滤→mRNA 与 LNP 的合成→浓缩无菌过滤制剂。主要涉及到的大型仪器设备有:体外转录的生物反应 器,过滤纯化的色谱柱、合成 mRNA-LNP 的加压罐/微流体混合器/喷射冲击混合器以及最后 分装制剂生产线。目前除了 mRNA-LNP 的合成设备以外,其他设备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对于国内企业的来说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凭借价格优势以及售后服务优势加速国产替代的 进程。
在冷链运输方面,根据 WHO 组织的 COVAX数据显示,平均每一剂新冠疫苗的冷链运 输费用为 1.41 美元,约占终端价的 6.7%。针对于 mRNA 新冠疫苗而言,BioNTech 的疫苗 储存条件为-70℃,Moderna 的为-20℃,相较于传统疫苗 2-8℃的条件更为严苛,对于冷链 运输的要求也更高。目前国外的冷链运输企业主要有 DHL、FedEx 和 UPS。
2 mRNA 的核心技术我们以 mRNA 疫苗为例,来从 mRNA 的体外制备到最终的生产配送过程中挖掘其中的 难点所在以及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
首先,mRNA 疫苗从无到实现大规模量产分为三个大步骤,分别是 mRNA 的制备、 mRNA 与递送系统的结合以及最终的扩大化生产环节。第一步,在发现获得病原体的序列结 构后,设计相应的 mRNA 核苷酸序列,并通过构建质粒,再进行电转、增殖、纯化以及酶 切线性化得到线性化的 DNA 模板,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完成体外转录过程得到 mRNA 结构。 第二步,递送系统的制备并与 mRNA 结合形成复合体。第三步,在中试车间中进行疫苗生 产、纯化、制剂和检测工作,并最后进行放大生产,配送至各接种点。
在 mRNA 技术领域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掌握主导权。这其中 mRNA 序列构建的难点有云 计算 mRNA 结构平台、Cap1、ARCA 加帽设计、核苷酸修饰物的设计;递送系统的难点有: 可离子化脂质等 LNP 结构的合成;生产放大的难点有:合成 LNP 的原材料规模化生产难度 大。上述的关键技术是 mRNA 企业实力的体现,也是未来所有 mRNA 企业发展所必须追逐 的方向。
2.1 mRNA 序列:平台计算能力愈发关键
云技术计算平台决定 mRNA“Idea”的生成效率和准确性。生产 mRNA 疫苗首先要找 到抗原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目前蛋白质基因测序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较为关键的是如何 在得到氨基酸序列后设计出最优的 mRNA 核苷酸序列。 密码子的优化程度以及 mRNA 二级结构是影响蛋白质表达效率和 mRNA 稳定性的关键指标。 其中密码子是 3 个相邻的 mRNA 核苷酸,用于翻译形成氨基酸,但随着蛋白质长度增加, 可供选择的 mRNA 序列会呈指数级别增加。根据 Synced Review 的数据,以新冠疫苗的 S 蛋白为例,其包含 1273 个氨基酸,导致候选的 mRNA 序列超过 10 632个。同时 mRNA 的二 级结构改变也会影响蛋白质表达效率,所以基于云端计算的自动设计序列平台是产生“Idea” 的核心壁垒所在。
云计算平台的效率是逐渐累积的过程,头部企业在其中有望实现强者恒强。目前在 mRNA 云计算平台领域较为成熟的企业包括 BioNTech 以及 Moderna 等巨头。平台的搭建 也是技术积累的过程。云计算平台也会有不断改进的规则集,包括公司对 mRNA 设计的累 计学习。以 Moderna 的 mRNA Design Studio 为例,科学家可以通过输入抗原蛋白质的靶标 自动得到初始优化后的 mRNA 序列,之后通过 Sequence Designer 模块,完成从 5’UTR→ 编码区→3’UTR 的整个 mRNA 构建,最后通过专有的生物信息学算法完成最终优化。
DNA 质粒制备技术目前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壁垒不高。完成序列设计之后,要进行 mRNA 的制备。在疫苗学中,首先要进行质粒的构建,将设计好的序列用带有限制酶序列的 引物进行 PCR 扩增抗原基因片段,使其两端带上限制酶序列,而后通过相应的限制酶切割 质粒,之后进行连接反应实现抗原基因整合到质粒的过程。再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大肠杆菌 的质粒 DNA 线性化得到线性的 DNA 转录模板。
四方面决定 mRNA 核酸序列设计的核心壁垒。在线性 DNA 模板的基础上,通过噬菌体 RNA 聚合酶(T7\T3\SP6)的作用结合核糖体进行翻译蛋白质。在此步骤中提高蛋白质的翻 译效率和 mRNA 的稳定性是关键指标。从 mRNA 的结构入手,主要有四方面会影响 mRNA 的效能:1)5’端的帽子结构;2)UTR 结构、长度以及调节元件;3)编码序列的修饰;4) 3’端 Ploy(A)尾的设计。
5’端帽子结构:Clean Cap AG 共转录加帽最好
根据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胡瞬等人的研究,Cap 结构可以通过与真核翻译起始复合物 eIF4F 结合影响 mRNA 的翻译效率。目前 mRNA 的加帽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是通过基于 重组痘苗病毒的加帽酶的转录后修饰,此方法可以合成传统的帽子结构,Cap0、Cap1 和 Cap2,由于帽子结构 mRNA 5’端没有游离的末端磷酸基团,所以可以降低 mRNA 降解的风 险。同时 Cap1、2 mRNA 后面两个核苷酸上的甲基分别封闭了磷酸酯键上游离的 2’OH 基 团,因而对 RNA 酶 A、T1、T2 都很稳定。
第二是在体外转录过程中添加 cap类似物,此方法更为通用、简便和便宜,并且可以将 各种修饰的帽结构进行多样化设计,但此方法中有部分竞争性 cap 类似物会导致 mRNA 不 完全加帽,同时部分 cap类似物会反向定位到 mRNA 的末端。由此抗-反转帽子类似物(ARCA) 诞生可以确保 mRNA 具有更高的翻译效率。在 ARCAs 中也可进行几种类型的结构修饰,包 括将三磷酸桥的氧分子化学取代为硫、硼烷、硒、亚甲基或 NH-类似物提高对脱帽酶的抵抗 力。有研究表明,经过修饰的 ARCA 帽比 ARCA 帽的 mRNA 稳定性提高了 1.28 倍,对比 未加帽的 mRNA 高 4.23 倍。
5’UTR 和 3’UTR 设计:未来的发展仍需计算平台的优化
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设计高标准的 5’UTR 结构。5’UTR 区域也是影响翻译效率的主要因 素,有研究表明 5’端非结构区不应包含上游开放阅读框,从而可以避免错误翻译启动和替换 阅读框。评价 5’UTR 区域的主要指标有蛋白质的表达量 以及翻译的起始保真度。改进 5’UTR 区域的传统方法包括引入 Kozak 序或者保持短且松散 的设计。但可选的 5’UTR 结构数量可达到 2*109个,筛选的难度很大,由此基于 5’UTR 库 的多核糖体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诞生,可以预测 5’UTR 区域的表达效果,从而大大提升 mRNA 的制备效率和有效性。
目前在此方面的领军者是 Moderna,其与华盛顿大学 Seelig 实验室合作的神经网络模 型在经过筛选后于 mRNA 表达和起始保真度方面均达到了标准以上。
核苷酸类似物设计:尿嘧啶类似物的效果较好、应用最多
mRNA 在进入体内的过程中本身因为可以刺激 Toll样受体从而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被降 解,而核苷酸类似物的设计可以使这一过程不再被激活。其中较为常见的核苷酸修饰物为尿 嘧啶类似物,因为 mRNA 在转录后由无需模板的尿苷化过程形成 3’端的尿苷酸尾,能够被 尿苷酸特异性核酸酶 Dis3L2 识别,引发 3’\5’端降解,而尿嘧啶类似物可以避免这种降解。 具体的例子包括尿嘧啶转变为假尿嘧啶、N1-甲基假尿嘧啶等。 在 Moderna 的序列修饰中就将尿嘧啶修改成了 1-甲基-假尿苷(1mΨ),从显著提高了 mRNA 的稳定性。
Poly(A)尾设计
Poly(A)尾是在 mRNA 的 3’末端添加的非模板化腺苷,在 mRNA 的翻译和稳定性中 起到了关键作用。此部分的难点是其难以排序和准确测量 Poly(A)尾的长度,传统的观点 认为,Poly(A)尾越长保护作用越好,但最新的研究显示,Poly(A)尾的长度会因用于蛋 白质表达的细胞类型而异。根据 Elsevier 杂志上 Kwon 等人的研究显示,目前通常使用 64-150nt 长度的 Poly(A)尾来实现最高水平的蛋白质表达。
Poly(A)尾在生成一般采用体外转录期间共转录进行,由此方法生成的 Poly(A)尾 的长度具有一致性,所以可进行批量控制。我们在此把两款上市的 mRNA 新冠疫苗(BioNTech/Moderna)作为对比,由此验证上 述 mRNA 构建过程的关键步骤和现有仍然存在的进步空间。目前这两款疫苗都在我们提到 的序列设计的关键环节中进行了定制化的完善,目前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终止子的选取上仍 有加强空间。(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mRNA 转录的纯化
在整个 mRNA 结构的构建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酶、核苷、帽子类似物以及 DNA 模板, 所以对于 mRNA 的分离纯化也十分关键。纯化方式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以从转录物 中分离出预期的 mRNA,产生纯化的 mRNA。但是 HPLC 纯化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 作。而大规模的生产纯化可以使用多糖纤维素吸附的 dsRNA(双链 RNA)。
2.2 递送系统:LNP 结构和成分比例决定性能好坏
mRNA 疫苗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挑战包括吞噬作用、酶促降解、蛋白质吸收、非 特异性免疫的发生以及细胞内化障碍。要解决上述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核酸递送系统的构 建。根据 William 等人在 Wiley 期刊上的研究显示,目前主要应用的有两种载体,一种是病 毒载体如腺病毒、逆转录病毒等,此方法需要考虑的是载体病毒的预存免疫情况,而另一种 非病毒载体凭借其安全性和减少给药次数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
非病毒载体是由纳米粒子(NPs)介导的,其主要优势包括:1)保护核酸防止其降解, 并提供多种生物材料选项以克服细胞内化的问题;2)通过表面修饰加强靶向特定的免疫细 胞,且可以通过 pH 敏感材料增强内体逃逸,稳定性更好;3)可以制造鸡尾酒疫苗,增强免 疫协同效应。
纳米粒子(NPs)中包括脂质体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无机物纳米颗粒以及多肽 类纳米颗粒。最常见的是脂质体纳米颗粒(LNP),LNP 中的三个结构是实现其递送功能的 关键,1)由于细胞膜和 mRNA 均带负电荷会产生排斥反应,LNP 的阳离子脂质可以协助 mRNA 进入细胞膜。但早期的阳离子脂质因为具有一定毒性,所以其递送效果不佳。2)可离子化脂质分子的应用则实现了 LNP 技术的突破,它的极性会随 pH 值变化而改变,在生理 pH 值下保持中性,在 LNP 被细胞吞入形成内体后,pH 值会降低,可离子化脂质分子会携 带正电荷,改变 LNP 结构促进 mRNA 释放到细胞基质内完成抗原蛋白翻译。3)聚乙二醇 修饰的脂质分子可以有效防止 LNP 聚集,控制 LNP 大小以及防止 LNP 最初被人体免疫系统 识别。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mRNA 的序列设计和递送系统的构建是 mRNA 技术平台 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全球 mRNA 企业中能够得到技术验证的也只有 BioNTech 和 Moderna 上市的 mRNA 新冠疫苗,两款疫苗的保护率均达到 90%以上,而 CureVac 的新冠疫苗在最 新的临床试验中保护率仅为 47%,我们分析了 CureVac 疫苗失败的主要原因。
造成三家企业成功的与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随疫情发展,变异毒株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变多,对疫苗保护率的考验更大。 BioNTech 和 Moderna 进入三期试验的时间较早,而 CureVac 较晚,在 CureVac 的试验中至少存在 29 个变异株,同时原始的武汉株几乎彻底消失。在测序的 124 例中,有 57%是由 Variants of Concern(较高传染性、更容易引发重症、难以被 免疫系统和疫苗中和的变异毒株)引起的感染,其余的病例大多数也是由特征性更 少的毒株引起的,包括 21%秘鲁的 C.37 以及 7%加州的 B.1.621。
2) 中和抗体对比之下产生较少。在之前的 phase 1 期实验中显示最高剂量组的中和 抗体 GMT为 113,与非住院组患者的水平一致,而与住院组的中重症患者(640) 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同时 CureVac 的疫苗显示出剂量增强效应,对比辉瑞和 Moderna 的疫苗,来看 CureVac 的接种剂量只有 12μg,所以保护率不高的原因 有一部分是剂量不足。
2.3 规模化生产:LNP 合成以及 mRNA 加帽是生产放大难点
更快、更好、更灵活是 mRNA 疫苗在生产过程中的吸睛之处。我们要明确的是 mRNA 疫苗对比传统路径的灭活/减毒疫苗在生产层面具有多项优势,传统的基于细胞的表达技术需 要在大型生物反应器(2000L)中培养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证严格的生物条件。而 mRNA 疫苗的生产是无细胞化的,只需要在 30L 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转录即可得到相应模板,其具 有以下六方面的优势。
mRNA 疫苗的每剂剂量差异可能会导致生产资源成本的显著差异。根据 Public Citizen 杂志上的 Kis 和 Rizvi 的研究显示,80 亿剂的 mRNA 疫苗可以满足基本的群体免疫,在单剂 剂量不同的情况下,总成本会显著不同,以 Moderna 100μg、BioNTech 30μg 和 CVnCoV 12μg 为例,预计生产 80 亿剂疫苗需要分别花费 228 亿美元、94 亿美元和 44 亿美元。
3 从海外合作角度看 mRNA 技术的投资价值3.1 Moderna:他山之石的成功之路
Moderna 作为海外 mRNA 巨头中成立最晚的一家,但是其最新市值已经超过 1500 亿美 元,远超另外两家 BioNTech 和 CureVac。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创始人团队聚集了灵感、技术与资本的特质
管理者的眼光决定了企业的上限。Moderna 的成立源自于创始人对于新技术的敏感度和 前瞻性。在加拿大科学家 Derrick 的研究下,发现了 mRNA 在诱导干细胞中的作用,从而将 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了更高层次的学术领军人物 Robert,Robert 基于自身的深厚研究敏感的 捕捉到了 mRNA 技术的商业潜力,而资本的注入则是研发的助推剂。以上三个部分缺一不 可,而 Moderna 正是于成立之初就具备了技术+资本的基因,才能在 mRNA 领域上突飞猛 进。
深耕 mRNA 在不同领域的协同作用明显。Moderna 对于 mRNA 技术的理解从成立之初 就已经确立,Moderna 认为 mRNA 是“生命的软件”,人体用来驱动生物学各个方面功能的 蛋白质都可以利用 mRNA 制造。公司是从底层架构上来确定发展战略的企业。另一巨头 BioNTech 的宗旨是为每一位癌症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二者的立足点不同,Moderna 是专注于利用 mRNA 技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BioNTech 是专注多平台布局全方位为病人提 供未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底层技术即 mRNA 技术的深耕可解决的场景和范围更 高、更广。
2)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才是立足之本
我们在第二章提到了 mRNA 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包括 mRNA 的序列设计以及 LNP 递送 系统的合成。而平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上述技术的自有专利。从专利数量上来看, Moderna 已经在全球多个地区获得了 240 多项专利,同时有数百项在等待通过专利申请。以 mRNA 新冠疫苗为例,Moderna 在疫苗的各个环节均已经实现了自有专利的布局。
3)资本注入叠加合作外延疾病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任何创新技术企业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但“有前景的新花样”保证才能持续吸引资本 进入。Moderna 在 2010 年成立之时就得到了风投公司 Flagship 的资助,持续在 mRNA 领 域深耕,在经历了 18 个月的韬光养晦之后,于 2012 年 12 月 6 日,首次与市场见面就给予 了市场极大的惊喜——Moderna 在此时已提交了 80 多项专利申请,引用了 4000 多项权利 要求,技术平台覆盖了 RNA 工程、配方、物质组合等多个方面,在治疗领域建立了肿瘤、 遗传病、血友病和糖尿病等多个临床前项目。由此资本市场对于 mRNA 技术的关注度日益 增长,Moderna 的融资金额也一直水涨船高。2012 年至今累计获得资本市场近 30 亿美元。
从合作的模式看,Moderna 的合作主要包括里程碑式付款以及收入分成两种模式。其中 Moderna 的职责主要是在研发层面,而临床化、商业化等后续步骤由大药企承担的较多。
里程碑式付款的好处在于 Moderna 承担的风险较小,于较早期就能收获资本回报。大 药企的临床经验和商业化能力优势较强,跨国药企在新技术助力下发展速度可以有快速飞跃。 以 2013 年 Moderna 和 AZ的战略合作为例,AZ支付 2.4 亿美元的预付款来获得 mRNA 技 术 5 年内在心脏、代谢、肾脏以及肿瘤学中任意靶点的独家开发权。绑定式的合作关系也在 企业的研发进展中起到了协同效应。
收入分成的好处在于可以进行成本摊销,参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后期的商业化进 程中吸收成熟企业的管理运营经验。以 2017 年 11 月 Moderna 与 AZ 签订的针对于心力衰 竭项目,按约定利润对半分配,共同负责美国区域的营销,海外区域则由 AZ负责。 从达成交易的主要条件和驱动因素来看,对于 mRNA 技术提供企业来说,对方的专业 化资源平台是关键;对于合作方来说,能利用 mRNA 技术解决企业战略发展的困难是关键, 不一定要最难的,需要的是最适合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mRNA 企业相较于成熟的药企来说,发展时间较短,在多适应症领域布局、产品放大生 产以及销售渠道铺开等多个方面仍未实现自主可控,所以对于 mRNA 企业来说,药企的资 源属性更为强烈。比如 Moderna 与全球最大的 CDMO 公司 Lonza 签订的 10 年战略协议就 是看中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工厂产能建设能力,最终允许每年产出 10 亿剂 mRNA 疫苗;与 Medison Pharma 合作则是看中其在中东欧、以及以色列市场的商业化能力;与 MSD 合作, 研发 mRNA 疫苗与 K 药共用产生协同效应,则是看中 MSD在 PD-1药物中绝对的龙头地位。
大药企的战略发展一般都是致力于解决全人类的健康问题,所以对于可预见的变革性新 型技术的布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药企在选择 mRNA 企业的时候,关注的是 mRNA 企业 本身的技术能力和现有布局情况。除了 mRNA 关键技术壁垒的递送系统和序列设计是每家 药企的必争之地外,疾病领域的布局也是药企纳入合作考虑的因素之一。如 Moderna 和药 企的合作项目多以预防性疫苗为主,而 BioNTech 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布局则更为广泛。
3.2 国内 mRNA 企业抓住机遇,驶入发展快车道
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显示,2021H1 全球在 mRNA 领域共有 10 家企业获得融资,中国 企业有 5 家,分别为嘉晨西海、艾博生物、启辰生生物、传信生物以及斯微生物。斯微生物 的融资金额最大,接近 2 亿美元。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对于 mRNA 的热度仍然在持续保持 高水平。
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注重资源积累与发展合作。国内最早成立的 mRNA 企业 也是 2016 年的斯微生物,国内 mRNA 企业在技术实力、生产能力以及资源合作投入上与国 外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加强不同细分领域的行业合作是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方法;2)自主 可控才是生存之道。国内企业在递送系统、生产放大的核心专利上能做到完全自主的企业非 常少,未来的发展重点则是努力突破专利壁垒。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一、华东医药核心价值分析
随着现在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的改革已经实施后,和进一步的开始推广仿制药集中采购政策,部分医药行业的利润遭到压缩,有一部分小伙伴也逐渐变得"谈医色变",但现在的细分行业,政策调控对他不受影响,行业发展的早期当中,从长远角度看又十分具有潜力。这实际上就是在消费上更升了一级的医美,而华东医药作为国内医美龙头企业的其中一个,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一下分析~
在进行对华东医药的分析之前,我帮整理了医美龙头股名单,现在呈现给大家,点击下方就会获取它: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
公司主要有三块业务,那么三块业务都分别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跟医美产业,经过了长期的进步,下面的这两点就是公司的核心看点,其一的话是公司的医药工业,这个是公司利润的一个主要来源,贡献占比高达80%以上,其实这个业务也就决定了公司的下限;第二个的话就是公司即将迎来的第二增长曲线,医美业务,虽说现在的占比较低,不过未来很可期,这个的话能够决定公司的上限。
在简单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概况后,我们根据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具体聊聊公司的投资价值。
亮点一: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推进制药业务创新转型
公司的医药工业在国内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但是医药采集等政策难免不会影响到这块业务,给公司的业绩形成了极大的压力,但公司不能因为这样就消极怠懈了,一定要积极面对,一定要将研发的力度,进一步的投资,慢慢地推进制药业务的发展以及创新,公司研发支出这一块,要比之前多花了有三倍多,公司在推进制药这一方面的决心很大。
与此同时结合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产品授权引进等方式,在做着深耕自身优势领域糖尿病治疗药品领域的同时,在肿瘤、自身免疫等领域进行布局,跟国际知名药企的合作也达成了,这样的话也很快可以丰富创新药管线了。
亮点二:医美产品布局最齐全,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旗下医美产品组合覆盖面部填充剂、身体塑形、埋线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已形成差异化透明质酸钠全产品组合、A型肉毒素、埋植线、能量源设备等的综合化产品集群,实现无创+微创的医美产业链全布局。
而且,公司聚焦美学领域的不断革新,旨在提供完善、科学的美学产品。拥有独立的研发部门,包括全资子公司Sinclair、HighTech以及参股公司美国R2、Kylane四个研发中心,并在全球拥有以下五个生产基地:荷兰、法国、美国、瑞士和保加利亚,核心产品现在也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上市了。
公司目前是国内医美产品布局最齐全的公司,同时它也是一家少数具备国际化实力的公司,大家都非常看好公司未来在医美行业的腾飞。
当然,公司还有很多投资可圈可点之处,篇幅有规定,更多关于华东医药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已经提前整合到这篇研报里了,快点来看看吧:
二、行业角度
人的天性就是爱美,据数据统计,2014年从中国到韩国做整形手术的人数高达5.6万人,与过去5年相比,增加了20倍。依照新氧2018年大数据显示,中国对医美持正面态度的群体达到了66%,其中可以接受微整的部分为37%,24%对此表示欣赏,大概5%的人对手术类项目调整表示接受,可以看到,医美消费的认知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随着"颜值经济"的崛起和未来居民能够支配的收入增加,医美行业必将迎来属于它自己的时代。
三、总结
总的来看,华东医药不但自身有强大的医药工业,大力进军医美行业,相信在医美行业这么飞速的发展下,公司也将跟着医美发展得到快速进步。但是文章是有一些延迟的,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华东医药未来行情,戳一下下方链接,选择购买股票时,有专业的投顾帮你,在华东医药估值方面是否高了或是低了:
应答时间:2021-09-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二、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怎么写?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可以写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低污染的特征。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很高。
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
生物医药趋势
高风险就是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孕育着较大的不确定风险,新药的投资从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实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实验、生物利用度测试直到用于人体的临床实验以及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一系列步骤,可谓是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
任何一个环节失败将前功尽弃,并且某些药物具有“两重性”,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要重新评价。一般来讲,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仅有5—10%。时间却需要8—10年,投资1—3亿美元。
另外,市场竞争的风险也日益加剧,“抢注新药证书、抢占市场占有率”是开发技术转化为产品时的关键,也是不同开发商激烈竞争的目标,若被别人优先拿到药证或抢占市场,也会前功尽弃。
三、斯微生物:全面评估自身优劣势、有针对性改进才能在mRNA领域领先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逾两载,病毒不断迭代变异,传播力显著增强。面对奥密克戎毒株席卷全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强大的免疫屏障和医疗资源,才能抵御奥密克戎变异株等的威胁。信使核糖核酸(m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携带遗传信息并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在生命的遗传信息传递和生理活动调节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mRNA疫苗是参照生理性mRNA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将合成的mRNA分子通过脂质纳米颗粒等技术递送到细胞中,促使细胞生成通常由病原体或癌细胞产生的特定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反应,从而识别和摧毁相应的病原体或癌细胞。
作为平台性技术, mRNA运用场景广泛,目前主要用于开发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或药物。将mRNA用于编码不同蛋白,能够用于肿瘤治疗、罕见病治疗、基因编辑、蛋白补充疗法、传染病预防以及免疫治疗等等领域。现在,全球累计有超150种mRNA疫苗及药物研究管线,主要针对传染病、肿瘤疾病、蛋白质替代与基因治疗,目前大多数管线处于早期或临床实验阶段。
在全球范围内, BioNTech和Moderna公司在第一时间启动mRNA疫苗的研发。两家公司均采用脂质体包裹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mRNA的疫苗设计,当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即可通过导入的外源mRNA合成大量病毒蛋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该蛋白并产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以抵抗病毒感染。
2020年12月2日,辉瑞与BioNTech合作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BNT162b2在英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成为全球首个获得使用授权上市的新冠疫苗,具有里程碑意义。12月11日,BNT162b2获得了美国FDA批准的紧急使用权。2020年12月18日,Moderna也获得了美国FDA批准的紧急使用权。不久前, 辉瑞公司CEO阿尔伯特·布尔拉 (Albert Bourla)公开表示,该公司研发的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异性疫苗将于今年3月准备就绪。
斯微(上海)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斯微生物”)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中国率先开展mRNA药物研发生产的平台型企业之一。2021年6月,斯微生物完成新一轮融资,用于加快新冠疫苗临床研究、GMP生产车间的建设以及扩充研发管线等。苏州艾博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艾博生物”)于2019年1月成立 。同时,中国涉足mRNA疫苗研发的还有丽凡达、深信生物、蓝鹊生物、瑞吉生物、厚存纳米、美诺恒康等企业。
2020年底,全球有两款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mRNA-1273和BNT162b2)获批紧急使用授权。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预防有症状新冠疾病的有效性高达94%以上。二者的免疫剂量,储存条件和适用人群等有所不同。与免疫100μg mRNA-1273疫苗相比,免疫30μg BNT162b2 mRNA疫苗的副作用更低。Pfizer-BioNTech疫苗在全程免疫14天后对B.1.1.7和B.1.351感染保护效力分别为90%和75%;该疫苗对严重、危重或致命疾病100%有效。
事实上, 从2020年7—8 月间,斯微生物就清醒地认识到: 首先, 国际上Modrrna 和辉瑞普遍采用的最先进的抗原设计:前融合技术,prefusion P2 , 是mRNA 疫苗技术产生高效抗体的关键,于是率先下决心设计研发一款迭代苗,不但应用P2 技术,还加上了Novovax 的fusin 突变,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设计之一。
同时,斯微生物意识到,病毒一定会发生变异,因此根据当时的英国株(D614G ),设计了针对变异株的疫苗。虽然此后新冠病毒产生了多种变异,包括delta ,omicron,但D614G 的成分都在里面。这就是斯微的迭代苗能抵抗delta ,omicron变异株的原因。
疫情肆虐,中国的新冠mRNA疫苗的研究时不我待,在斯微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李航文看来,抢占先机固然重要,但全面评估自身优劣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才是在mRNA赛道上保持领先、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的核心理念。
在新冠mRNA疫苗研发赛道上,加快新冠疫苗产品的研发,中国企业还有机会。因为在这些领域欧美并没有成熟产品上市; 加速产能的建设,形成真正的工业化能力,才能真正解决国产化供应链的问题;与此同时,应该加强专利工作,进而真正解决专利问题。李航文认为,新冠之后,欧美对专利的要求必将严苛,中国企业需要加强真正自主创新专利的研发。
mRNA作为创新药物,具有一些传统药物种类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个性化疫苗技术的日趋成熟也使mRNA药物炙手可热。作为mRNA技术平台创新企业董事长,李航文认为,mRNA 目前正与疫苗技术、纳米递送、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密切结合在一起,为人类解决传染病、癌症以及遗传性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李航文详细解释:首先,mRNA疫苗安全性高,其具有非感染性、非整合性等特征,mRNA不需要进入靶细胞的细胞核就可以在细胞质中翻译成蛋白质发挥作用,因此不存在潜在的宿主感染风险或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诱变风险;其次,mRNA疫苗效果好,不仅可以诱导机体的体液免疫还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同时避免了持续性抗原表达可能导致的T细胞功能衰竭;第三,mRNA疫苗易于生产,具有生产快速、低成本和可迅速扩大产能的潜力。
鉴于 mRNA 疫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今后, mRNA 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发必将进入异军突起阶段,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斯微生物是mRNA平台性、技术性企业,新冠mRNA疫苗只是斯微生物众多研发管线中的一个。对mRNA疗法未来发展前景上,斯微生物决策层的看法清晰而冷静:mRNA 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应用到药物研发上大有前景,可以运用mRNA 技术开展全部药物治疗,比如:替代治疗、改造car-T治疗等。可以预见,未来很大比例的药物会是mRNA 药物。
李航文说,欧美等国的政府和企业已经在mRNA技术研究领域投入重金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未来 mRNA 疫苗领域可能会涌进更多的中国研发企业。mRNA技术研发将不仅局限于传染病领域,也会在肿瘤疫苗、蛋白质替代疗法、罕见病治疗等多方面快速发展。
“递送技术是mRNA 行业的核心壁垒,如何精确地将体外转录 mRNA 输送到特定类型的细胞处,即靶向给药、吸入给药等,仍需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李航文指出,欧美企业普遍具有较完备的递送系统专利,同时也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研发新专利。据了解,除了基于mRNA的候选因子过表达技术,基于mRNA的基因编辑也越来越受到科学研究的重视。
事实上,目前,传染病疫苗成为各生物医药企业的主要方向和支柱产品。同时,各公司都在大力发展肿瘤类产品、抗体类产品、基因治疗产品等。 国际上mRNA产能已发展到百克至公斤级,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成为趋势,纳米制剂技术趋向于采用新工艺,上下游产业链趋向于聚集和整合。李航文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规模化生产工艺仍是瓶颈,原料及耗材的成本仍然非常高,原料的供给也是规模化的一个挑战。
在mRNA疫苗的设计制备过程中,利用修饰核苷等技术能够显著抑制机体对外源mRNA的免疫识别从而降低毒副作用,并提高mRNA的表达效率。此外,体外合成mRNA的纯度十分关键,尤其在mRNA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双链RNA杂质会被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识别,从而产生不必要的非特异免疫反应并抑制候选免疫原的产生。李航文直言,在修饰核苷减少副作用方面,中国企业总体仍然处于跟踪国际的水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苷修饰方法及专利保护。同时,mRNA疗法的临床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反应的关系尚缺乏大规模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
在李航文看来,以上种种虽然可能是未来中国mRNA疗法发展的困难,但也将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努力和研发的新方向。
关于投资价值分析的问题,通过《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怎么写?》、《斯微生物:全面评估自身优劣势、有针对性改进才能在mRNA领域领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投资价值分析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