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2019年冬至时辰几点几分几秒 12月22日今年冬至具体时间点

2019年冬至时辰几点几分几秒 12月22日今年冬至具体时间点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2019冬至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2019年冬至时辰几点几分几秒 12月22日今年冬至具体时间点和每年的冬至是几月几日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2019年冬至时辰几点几分几秒 12月22日今年冬至具体时间点
  • 每年的冬至是几月几日
  • 今天冬至几点几分?
  • 今年冬至时间:冬至是什么时候 哪一天
  • 一、2019年冬至时辰几点几分几秒 12月22日今年冬至具体时间点

    新华社天津12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2月22日12时19分迎来“冬至”,标志我国迎来“数九寒天”。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冬至这天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天,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所以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即冬至为阴阳交替的时刻,从此阴气盛极转衰,阳气开始萌生,是冬尽春来的标志。

    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为什么用“九”来计算最寒冷的日子呢?罗澍伟解释说,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九,在数字里是最大的阳数,不断地数着一九、二九等,意味着冬日的阴气逐渐消减,阳气逐渐回升,累至九次便到头了。

    也有人认为,从气象的角度说,大致每九天就会出现一股寒潮,而且往往发生在前一个九最后一两天;从心理方面谈,“九”与“久”谐音,意为冬天漫长,盼望春天早点降临。

    一、每年的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 节日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下面是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每年的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2017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0:27:53,农历2017年十一月(大)初五

      2018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6:22:38,农历2018年十一月(大)十六

      2019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2:19:18,农历2019年十一月(小)廿七

      2020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8:02:12,农历2020年十一月(小)初七

      2021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59:09,农历2021年十一月(大)十八

      2022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5:48:01,农历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1:27:09,农历2023年十一月(大)十一

      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7:20:20,农历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02:48,农历2025年十一月(大)初一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 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冬至习俗

       一、吃饺子。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二、九九消寒。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三、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各地冬至习俗盘点

       潮汕人冬至吃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客家人冬至节气吃酿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四川冬至吃羊肉汤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专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湖南冬至吃赤豆糯米饭

      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于产妇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诗词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谚语

      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冬至作为我国重要的节气之一,关于冬至的谚语自然也不少。冬至的谚语饱含着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对农事的观察与总结,一起看看关于冬至的谚语:

      1、冬在头,卖了被置头牛;冬在腰,冻死猫;冬在尾,冻死鬼。

      2、晴冬至,年必雨。

      3、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黑,指下雨)

      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5、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6、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7、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

      8、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9、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10、冬至南风百日阴

      11、阴过冬至晴过年

      12、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13、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14、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15、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二、今天冬至几点几分?

    2019冬至是2019年12月22日,农历冬月廿七,星期日,12:19:18。

    冬至这一天,太阳黄经为270°,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

    三、今年冬至时间:冬至是什么时候 哪一天

    今年是2019年,2019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每年冬至的时间在公历是固定的。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出来的节气,它诞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还有“亚岁”、“数九”等叫法。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

    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也是24节气中第一个被确定的,在古代的时候就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不过农历的日期则是变化的,有的年份冬至在农历11月上旬,有的年份在11月中旬,还有的年份则是在11月下旬,今年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十六日。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扩展资料

    冬至的发展史

    中国冬至的起源是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关于2019冬至的问题,通过《今天冬至几点几分?》、《今年冬至时间:冬至是什么时候 哪一天》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2019冬至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2019冬至(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