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王翰的《凉州词》:不似边塞诗的荒寒雄浑,而传达及时行乐的意味

王翰的《凉州词》:不似边塞诗的荒寒雄浑,而传达及时行乐的意味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凉州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王翰的《凉州词》:不似边塞诗的荒寒雄浑,而传达及时行乐的意味和《凉州词》的诗意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王翰的《凉州词》:不似边塞诗的荒寒雄浑,而传达及时行乐的意味
  • 《凉州词》的诗意
  • 读了王翰的凉州词,你有什么体会
  • 王翰的《凉州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一、王翰的《凉州词》:不似边塞诗的荒寒雄浑,而传达及时行乐的意味

    本文乃楷哥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之前提过,王翰和王之涣都写过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七绝《凉州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赏析王翰的《凉州词》。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果说,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抒情主人公是诗人自己,是作者直接站出来发感慨,那么,王翰的这首绝句,则是通过戍边者的自白,传达出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这首诗的第一句,不象王之涣的那一首,以状写景物,烘托气氛开头,而是一开篇,就卓然地摆出两件物品:葡萄酒与夜光杯。

    “夜光杯”是西域的地方特产。在这里,是指精美的酒杯。西域盛产葡萄,葡萄酿酒自然是当地的又一特产了。而且,“葡萄酒”又冠以“美”字,这真是美酒精杯,多么诱人啊诗人在第一句中,虽然只提到两种物品,然而,却达到了渲染西北地方色彩的目的。诗歌讲究精炼,要用尽可能少的字、词表达丰富的含义。这就要求所选择的字、词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从艺术上讲,就是要求形象具有概括力。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正是遵循了这条诗歌的创作规律。貌似无意,实为颇具匠心地拈出两件物品,概括了西北边塞的地方风俗与特色,确是有“一以当十”的艺术功力。

    美酒由谁来享受呢?这就自然地引出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诗人画出了这样一幅图景:战罢凯旋的将士纵辔而归,也许是为了解乏,或者是为了庆功,他们打算酣饮一通。正在这时,军中传来琵琶的弹奏声,好不热闹。这乐声告诉将士们,酒筵已经摆好了,快去畅饮吧!这句中的“催”字是催饮的意思。王翰的“欲饮”一句,不仅有“催饮”之意,还可以使读者想见在那欢快、急促的音乐伴奏下,将士们一杯接一杯,或是一碗接一碗不停地啜饮的样子。如果我们再深一层地玩味此句,就会感到,由于诗人运用了“催”和“欲”这两个动词,也折射出将士战罢而归,酒兴遽起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在一、二两句诗中,我们看不到如同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那种荒寒的边塞景象,也感受不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雄浑的气势……这里所出现的是热烈、欢快的景象,诗句则富于流畅、跳跃的动感和韵律。

    我们还可以发现,诗人在这首诗中,是捕捉到戍边将士生活的一个侧面——饮酒,这里的人物,是公开出现在诗中;而王之涣的那一首,人物则被一些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如“孤城”、“羌笛”等所替代,由诗人站出来抒发出自己的感兴。由此,我们说,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从宏观的角度,铺开来写,写一片;王翰的这一首,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撷拾生活的某个侧面,写一点。多才多艺的盛唐诗人,虽然选择同样的诗题同样的题材,却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和追求。

    诚然,一、二两句渲染了热烈的气氛,已如上述。但三、四两句,诗的情感色彩却发生了变化,显示了多层次的特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戍边将士的话。这两句的意思是:请您不要笑话我们畅饮后醉倒在边塞战场上吧,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人有几个能生还呢?言外之意是说,今天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万幸了,难道不该庆贺,一醉方休吗?

    这是表层的意思,那么,在它的下面,又暗含着什么潜在的思想、情感呢?对此,注释者多有不同的见解。一种如《岘佣诗话》对这两句是这样说的:“作悲伤话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两句诗表达的是无可奈何,听凭命运安排的情绪;再有,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中认为诗句流露了“消极意味,然而全诗的情调不是伤感的”。

    我们认为,这两句诗表达了多层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这里有消极的及时行乐的意味,也有暗自伤悲的情绪,同时,还有感叹命运无常,悲极而乐,貌似达观的自嘲和自我安慰。我们应该看到,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生与死的问题总是象悬在人们头顶上的利刃,时时威胁、纠缠着参战者,人们不可能象生活在和平、安全的环境中那样,保持心境的平和与单纯,而是内心充满了紧张、矛盾、复杂的情感。

    然而,正如《唐诗选》所解释的,通观全诗,“情调不是伤感的”。这正说明了诗的基调,也就是将士们情感的基调不是伤感的,而是具有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彩。在这一基础之上,诗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层次,传达出诗的主旨:一方面,并不是简单地反对一切战争,对盛唐时,唐王朝反对外族入侵,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给予肯定,对参加战斗的将上,表示敬佩,诗歌的基调正印证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作者又对离乡背井,远戍边塞的将上们充满了理解、同情之心,因而,赋诗句以丰富,复杂的心理内涵。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诗人擅于选择概括力较强的物、事来渲染气氛。如“葡萄酒”、“夜光杯”、“琵琶”,都是西北民族的物产,拈入诗中,使地方色彩顿见浓厚。再者,诗人从战争生活的一个侧面写来,没有去正面写战场的厮杀,然而,却写出了参战者的心理和情感。这说明,表现生活是有多种角度的,在大的题材之下,诗人们又依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与发现,选择独特的视角去反映生活。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使我们听到了将士的自白,这是语言的表达,但由此,我们却似见到一幅活生生的“醉翁图”。第四句的夸张性的反问,更使这画面上的人物增添了几分“酒后吐真言”的醉态。这种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是高超的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诗歌又要求语言精炼,要求以简省的词句,表达丰富的内涵,达到耐人寻味、咀嚼再三的艺术效果。三、四两句确实有这样的功夫。尤其第四句,用了反问句,更能引发读者的思索,也使诗意更为含蓄。本诗韵律流走,一气呵成。然而,其中又有转折、跌宕,从一、二两句热烈的气氛,突然转入三、四两句的深思的诗境,更显得意味无穷。

    一、《凉州词》的诗意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译文: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二、整体赏析

    其一: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

    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

    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

    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二、读了王翰的凉州词,你有什么体会

    我体会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

    一、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创作背景

    这是一组边塞诗,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三、王翰的《凉州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关于凉州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的问题,通过《读了王翰的凉州词,你有什么体会》、《王翰的《凉州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凉州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