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凉州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七绝之最《凉州词》,到底好在哪里,为何能超越王昌龄《出塞》?和凉州词和出塞有什么异同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七绝之最《凉州词》,到底好在哪里,为何能超越王昌龄《出塞》?
明代的文学家李攀龙认为:王昌龄《出塞·其一》,是唐诗中的七绝第一。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在《艺圃撷余》却说:“以语人,多不服。”
王世懋的意思就是说,你李攀龙一家之言,说给别人听,人家都不服气。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唐诗七绝第一呢?
王世懋认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可以并列第一。
到了清代,因为诗歌评价体系完善,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又甩掉了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独占唐诗七绝鳌头。因此之故,近代章太炎先生说,王之涣《凉州词》是七绝第一。
同样是写边塞军旅诗,王之涣并没有从军经历,为什么他的《凉州词》反而盖过了有从军经历的王昌龄的《出塞·其一》呢?
这是因为,王之涣《凉州词》在艺术表现手法和切入角度,以及意象的丰富性上,完全盖过了《出塞·其二》。喜欢王昌龄《出塞·其一》的朋友,先不要激动,请听我慢慢道来。
一、《凉州词》的宏大视野与“空间想象力”《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要说明《凉州词》的艺术魅力,就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诗中第一句到底写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写的“黄沙直上白云间”。一字之差,就会让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大打折扣。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黄河”应该是“黄沙”二字在传抄中产生的讹误。他们觉得这首诗,应该是写凉州的实景。当时在凉州,是不可能看到黄河的。
但是,这首诗传播到了后期,大多数的学者和唐诗选本,都选择了“黄河”二字,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只有选择“黄河”二字,才能够体现出这首七言绝句视野的宏大。
诗人先从一个较远的地方去观察凉州上的一座孤城,再在孤城的基础上把视线横向展开,看到了周围的万仞高山。
最后,诗人通过空间想象力,打破了视野上的局限,看到了远方的黄河,从青海高原上奔腾而下。
由于此时作者心中的“视线”,是从地面开始往上升的,所以产生了黄河从地上流向高空的场景。这是作者在“心中造景”,“纳万里于尺幅”的高超艺术表现手法。
同样的手法,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已经用过了一次,就是那句“黄河入海流”。当时王之涣在楼上,面对的是中条山,同样不可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场景,可是他就这么写了。
明代的学者普遍认为,写诗就应该这样“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纯粹写实,反而会失去了诗的“神韵”。因为诗歌本来就是激发读者想象的东西,作者本人自然应该有丰富的想象力。
另外,“黄河”在华夏文明中有特殊的含义。这里用“黄河”,就是对祖国壮丽山川的歌颂与赞美,这样才能与后文中“何须怨”的情感表达产生联系。
“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就该怨,为什么王之焕要说“何须怨”呢?这是因为,为了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土,为了这一片壮丽的河山,这样做是值得的。这一点,后面我还会再详细说明。
王昌龄《出塞·其一》最为人称道的“秦时明月汉时关”,虽然也有出色的时空想象力,但是和张若虚“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要表达的意思差不太多。
因此,就原创性来讲,始终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来得震撼。
二、《凉州词》与《出塞·其一》的切入点《出塞·其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们看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其一》,会发现他是从一个“集体”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历史大事件的。
这首诗讲的是,自从长城建成以后,从秦代到唐代,一代一代的将领和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那种场景。
“万里长征人未还”是说很多人都因此牺牲了,从情感上来说还是非常悲壮的。
可是从叙事的角度来讲,它的切入点,是从一个集体的角度,讲得比较笼统,比较模糊。
诗的最后两句,寄希望于出现李广、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人物来保护这个国家,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要守住我们的长城防线,必须要君臣一心,全家上下齐心合力,才可以达成。给你十个卫青、霍去病,没有足够多的精兵、没有充足的粮草和优良的装备,有什么用呢?
当然,怀念英雄本来没什么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王昌龄这首诗,叙事上缺乏细节和张力。
王之涣《凉州词》则不一样,他有个异常宏大的开头,但是它同时也有近镜头的细节描写。
王之涣没去描写边塞军人,血流成河的拼杀场面。反而是让一名士兵吹起了《折杨柳》,借以表达全境边关将士因长年戍守在外,有家归不得的苦楚。
王之涣的《凉州词》带着对底层将士人性关怀。他笔下的士兵在吹《折杨柳》,他在思念家乡,他在怨恨,因为战争爆发,他不能自由地和家人通信。
这个时候,将士们在惦记家中的情况,但是王之涣却说:“何须怨”。前面我们曾提到过,诗中第一句,一定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因为作者是想表达对祖国山川的歌颂和热爱。
所以,诗人看到士兵在“怨”,他就说“何须怨”。“春风不度玉门关”,那皇帝的恩泽过不来。同时,将士的家人对他们的“关心”(家信)也没有了。
可是作者却说,我们心中不要有怨恨。因为我们守边,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我的国,我的家,为了我们热爱的祖国的壮丽河山。
三、《凉州词》的意象更加丰富古代人写诗,注重意象的表达,追求一种朦胧的美感。也就是说,诗歌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让读者回味无穷。
诗是作者写的,但是读诗的人,也会参与到诗歌“创作”之中。因为诗中的遣词造句,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凉州词》里面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什么呢?
这个“春风”,有人说就指皇帝的恩泽。皇帝把战士们派到边关去,但是自己却留在京城里面享福,有好事从来都想不到前线的将士们,所以说“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是同时,这个“春风”又可以是指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为战争的阻隔,象征亲情的“春风”,同样吹不到边关。
诗的倒数第二句说,“羌笛何须怨杨柳”。传统的《折杨柳》曲调,代表战士在思乡。他在思考,家里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家人没有给他通信。
王之涣说,春风吹不过来。没有春风,杨柳就不会抽条;杨柳不抽条,人们也就不能够用“折柳”的习俗为亲人送别。所以,这里是暗指不能互相传信。
《凉州词》表达的内涵,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理解。“春风不度玉门关”,看似在对对统治阶级进行控诉。因为戍守边关将领,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但是“何须怨”又表达出另一层意思。
这些将士在得到不公的待遇之后,他们仍然意识到保家卫国,责任重大。于是诗的后两诗中,悲凉而慷慨的情绪就表达出来了。只有这种自我牺牲的悲壮感觉,才能和开头两句的壮丽景色相映衬。
王昌龄《出塞·其一》表达感情是比较单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战士为戍边而牺牲,但是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害怕过。
如今,我们只是因为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领。如果我们有足够好的将军的话,依然可以像从前一样,不让胡马渡过阴山。
王世懋会说《凉州词》:“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
从立意上来说,《凉州词》是通过正面唤醒,激发出读者悲壮的爱国主义情怀。从音韵上来说,它的音节也是清亮高亢的。从抒情性来说,他写的是铁血战士,表达的却是侠骨柔情。
因此说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写景、抒情和细节描写上,以及意象的丰富性上都是唐诗七绝第一。如此一来,王之涣和王昌龄边塞诗的水平,就高下立判了。
结语有一位学者曾说过,我们在评价王之涣《凉州词》时,必须得先行承认:它的最高审美,是出于历代唐诗选本对这一首诗的改动。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承认,这首诗的第一句,只能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王之涣的这首七绝,才能够称得上是唐人七言诗中,最出类拔萃的一首。
有了第一句,它就拥有了超级宏大的视野和无与伦比的空间想象力。它的艺术创作手法,以及当中悲壮的爱国主义情怀,它的音韵美、画面美,全方位超越王昌龄的《出塞·其一》。
《出塞·其一》“失败”的地方在于艺术表现手法相对单一,而且还缺乏感人的细节,思想性不及《凉州词》。
“万里长征人未还”固然悲壮,但是还是不及王之涣诗中的战士明明知道“春风不度玉门关”,仍然能“不怨杨柳”、坚守职责,来得动人。
尤其是王昌龄在诗中,将边境战争的胜利,寄希望于“超级英雄”的想法,更是过于天真了。
当然,这只是两二首顶级七绝进行角逐的结果,并不是说王昌龄的《出塞·其一》不是一首好诗。而且对于唐诗的解读,也是见仁见智。
一、凉州词和出塞有什么异同
一、描写内容相同
《凉州词》和《出塞》都是描写边关边塞军旅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在写法上都气势恢弘。
二、作者的出发点不同
1、《凉州词》:凉州词更多的体现了对统治者的怨恨和嘲讽,(以民为先,满是苍凉无奈)。
2、《出塞》:出塞更侧重于对国家安全人民安定的期冀。
三、中心思想不同
1、《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2、《出塞》: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凉州词》出自唐·王之涣
《出塞》出自唐朝·王昌龄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出塞》是乐府旧题。秦时明月汉时关所对应的其实有一句歌词:孩子,这是你的家。秦汉以来的边塞,秦汉以来守卫边塞的军人,他们所守的是中原辉煌的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家。
离家万里,不是个人的小家,是从边塞开始,是无故人,多胡语的异地,是传统的化外之地,天下之外的地方。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长安是东方文明的千年古都,世界的中心,唐天子是天可汗,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 在这时如果不是追忆秦汉时的艰难,写唐的胡马南下,简直是杞人忧天。
所以,很大程度上,没有人认识到盛世中的危险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文人乃至兵家对战争都不是向往或鼓励的。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万里所指,是从边塞到远方的战争之地的距离,并不是边塞到军人故乡的距离(这一点极为重要,同时又没有被重视和强调)。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一说山西太原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之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宋荦说:“诗至唐人,七言绝句尽善尽美⋯⋯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
二、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有什么异同之处?
一、描写内容相同
《凉州词》和《出塞》都是描写边关边塞军旅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在写法上都气势恢宏。
二、作者的出发点不同
1、《凉州词》:凉州词更多地体现了对统治者的怨恨和嘲讽,(以民为先,满是苍凉无奈)。
2、《出塞》:出塞更侧重于对国家安全人民安定的期冀。
三、中心思想不同
1、《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2、《出塞》: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三、唐绝第一或七绝压轴之作,是《出塞》还是《凉州词》
(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凉州词》 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赏析
王之涣这首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注:唐诗七绝压卷之说最早提出的是明朝李攀龙,争论很大,前后有李攀龙、王世贞、王士祯、沈德潜、敖英、王世懋、管世铭7位有代表的人物,推出王之涣、王昌龄、王翰、李益、张继、刘禹锡、杜牧、李白、柳宗元等15位伟大诗人的18首代表七言绝句入围,最终的结果是王之涣《凉州词》3票(王士祯、敖英、王世懋)、王昌龄《出塞》2票(李攀龙、王世贞),杜牧《泊秦淮》2票(沈德潜、管世铭)。7位评为评论均关注的边塞题材的作品有: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王翰《凉州词》、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人。从绝句的壮美与深情来及得票多少,王之涣的《凉州词》当之无愧,王昌龄《出塞》只能屈居第二。
关于凉州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的问题,通过《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有什么异同之处?》、《唐绝第一或七绝压轴之作,是《出塞》还是《凉州词》》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凉州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