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为寡妇说情,杜甫写下平生“最烂”的诗,开头14字让人泪流满面

为寡妇说情,杜甫写下平生“最烂”的诗,开头14字让人泪流满面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又呈吴郎翻译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为寡妇说情,杜甫写下平生“最烂”的诗,开头14字让人泪流满面和杜甫 又呈吴郎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为寡妇说情,杜甫写下平生“最烂”的诗,开头14字让人泪流满面
  • 杜甫 又呈吴郎
  • 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
  • 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
  • 一、为寡妇说情,杜甫写下平生“最烂”的诗,开头14字让人泪流满面

    《长安十二时辰》里,有这样一句印象深刻的台词:

    “大鹏展翅九千里,它看不见地下的蝼蚁了。”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蝼蚁。

    蝼蚁的苦难,便不是苦难?

    蝼蚁的泪水,便不是泪水?

    如果说有一个人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蝼蚁的苦难与泪水,那个人一定是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又呈吴郎》

    大历二年(767年),也是杜甫漂泊到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常来打枣,杜甫从来都不干涉。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了一位姓吴的亲戚,自己则搬到别处居住。

    然而,这位姓吴的一搬到草堂,就在草堂四围插上了篱笆,禁止别人打枣。

    寡妇没有办法,只得去向杜甫诉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写下了这首《又呈吴郎》,为妇人说情。

    而这首诗,也被后世评为杜甫平生“最烂”的一首律诗。

    如《汇编唐诗十集》称:“通涉议论,是律中最下乘。”

    《读杜心解》中写道:“若只观字句,如嚼蜡耳。”

    清代文人邵长衡说它:“此诗说有佳者,吾所不解。”

    明代诗人王慎中则直言:“不成诗。”

    然而,就是这样一首被后世“群嘲”的诗歌,却彻彻底底地展现了杜甫的稀缺与伟大,让读懂的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诗歌的头两句,杜甫就开门见山地写道:

    西邻那独居的妇人,从前来我家堂前打枣的时候,我从来都不阻拦。

    只因我知道,那妇人家中境况很不好,她没有食物过活,也没有子女倚靠。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困苦、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

    每一次打枣时,她的心中必定都是怀着恐惧、不安与愧疚。

    正因如此,我们才不但不应该干涉,还要多多表示亲善,让她得以安心地去打枣呀。

    那寡妇见到你在房屋前后插起了篱笆,以为你是不让她打枣了,虽然有些多心;但吴郎你呀,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上篱笆,却也好像真的是要禁止她打枣呢。

    那妇人告诉我,因为官府征租逼税,她的家中已是一贫如洗。

    想到那兵荒马乱的时局,她忍不住涕泪满巾。

    整首诗的主题并不宏大,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它小得可怜,小得不值一提。

    不就是一个寡妇打不上枣吗?

    不就是挨几顿饿吗?

    不就是一阵哭诉吗?

    不就是一些随处可见的眼泪与苦难吗?

    那是安史之乱后的时代,一个曾经万国来朝、光华璀璨的大唐,正无可奈何地走向黯淡。

    你去看一看,遍地的战火烽烟,处处的饿死枯骨,藩镇割据,官吏剥削。

    哪里不是水深火热,哪里没有颠沛流离。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面前,一个寡妇打不打得上枣,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值得你杜甫特地去写一首诗?

    到底是格局小了!

    可是,可是,真的不要紧吗?真的是格局小了吗?

    杜甫要说,不是!从来不是!从来也不该是!

    蝼蚁固然渺小,可你以为那大鹏生活的自然,是由谁组成的?

    不正是由这一个又一个所谓渺小的蝼蚁所建构。

    他们是理所应当被忽略、被轻视、被践踏的吗?

    写到这里,想起曾看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场暴雨过后,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的小鱼,也许有百条,有千条,有万条。

    用不了多久,洼里的水就会被太阳蒸干,所有的小鱼都会死。

    男人望着前面的小男孩,他正费力地拾起一条又一条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男人说:“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男孩说:“我知道。”

    男人问:“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又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许多许多年后,我仍然记得语文课本里的这个小故事。

    此时此刻,这个小男孩,让我想起了杜甫。

    想起了他那些满怀悲悯的、无望的、愤懑的一首又一首诗歌。

    从“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到“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他写新婚第二天就要奔赴战场的丈夫;

    他写垂垂老矣却不得不暮年从军的老翁;

    他写邺城败后还乡却无家可归、重又被征的士兵;

    他写无儿无食、不得已打枣聊赖过活的寡妇;

    ......

    像余秋雨说的:

    “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

    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这些眼泪,这些笔墨,有时就好像小男孩一次又一次拾起小鱼的手。

    小男孩拯救不了所有的小鱼,杜甫的诗歌也挽救不了一个时代的倾塌,挽救不了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万万千人。

    可它们因此就没有意义了吗?可它们因此就不珍贵了吗?

    不是的,因为——

    “一种被关注的苦难就不再是最彻底的苦难,一种被描写的苦难就不再是无望的泥潭。”

    杜甫何以伟大?何以动人?

    便在这一首首小诗里,流露出的丝丝缕缕的善意,慢慢汇聚,长长积累,终成大善大美。

    罗翔说,爱不是爱抽象的概念,是爱具体的人。

    不是爱“人类”,而是爱“人”。

    什么是“爱人”?

    那个写下《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卢梭,据说一想到人类的苦难就会伤心落泪,但他却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都送往了孤儿院。

    而那个大半生都穷困潦倒、仰人鼻息的杜甫,则将爱一视同仁地投给了老翁、投给了士兵、投给了寡妇、投给了孩童,投给了母亲,投给了一切苦难的人、流泪的人、落魄的人、泥潭挣扎的人、无处诉苦的人......

    我永远爱杜甫,我永远尊崇这世间唯一不能从众之事——

    是善,是良知,是爱。

    一、杜甫 又呈吴郎

    《又呈吴郎》

    作者: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
    2、吴郎:作者的一个亲戚,辈分比作者小,郎则是对人的爱称。
    3、扑:打。
    4、任:放任,不拘束。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6、不为:要不是因为。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8、只缘:正因为。
    10、恐惧:害怕。
    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12、即:就。
    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
    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15、便:就。
    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17、甚:太。
    18、征求:指赋税征敛。
    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20、戎rng、马:兵马,指战争。

    翻译: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
    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
    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
    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
    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赏析: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作者:杜甫

    原文: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
    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赏析:

    《短歌行》是乐府旧题,称短歌是指歌声短促,这里可能指音调的急促。王郎是年轻人,称郎,名不详。司直是纠劾的官。代宗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一家从夔州出三峡,到达江陵。这诗当是这年春末在江陵所作。

    上半首表达劝慰王郎之意。王郎在江陵不得志,趁着酒兴正浓,拔剑起舞,斫地悲歌,所以杜甫劝他不要悲哀。当时王郎正要西行入蜀,去投奔地方长官,杜甫久居四川,表示可以替王郎推荐,所以说我能拔尔,把你这个俊伟不凡的奇才从压抑中推举出来。下面二句承上,用奇特的比喻赞誉王郎。豫、章,两种乔木名,都是优良的建筑材料。诗中说豫、章的枝叶在大风中摇动时,可以动摇太阳,极力形容树高。又说鲸鱼在海浪中纵游时可以使沧茫大海翻腾起来,极力形容鱼大。两句极写王郎的杰出才能,说他能够担当大事,有所作为,因此不必拔剑斫地,徘徊起舞,可以把剑放下来,休息一下。

    下半首抒写送行之情。诗人说以王郎的奇才,此去西川,一定会得到蜀中大官的赏识,却不知要去投奔哪一位地方长官。趿珠履,穿上装饰着明珠的鞋。《史记。春申君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仲宣楼,当是杜甫送别王郎的地方,在江陵城东南。仲宣是三国时诗人王粲的字,他到荆州去投靠刘表,作《登楼赋》,后梁时高季兴在江陵建了仲宣楼。送别时已是春末,杜甫用饮佩的眼光望着王郎,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川能够施展才能。眼中之人,指王郎。最后一句由人及己,喟然长叹道:王郎啊王郎,你正当年富力强,大可一展宏图,我却已衰老无用了!含有劝勉王郎及时努力之意。

    这首诗突兀横绝,跌宕悲凉。从拔剑斫地写出王郎的悲歌,是一悲;作者劝他莫哀,到我能拔尔,是一喜。拔剑斫地,情绪昂扬,是一扬,我能拔尔,使情绪稍缓,是一落。抑塞磊落呼应悲歌,我能拔尔照应莫哀。接着引出奇才,以豫章翻风、鲸鱼跋浪,极尽夸饰之能事,激起轩然大波,是再起;承接莫哀,且脱剑佩趋向和缓,是再落。指出得诸侯,应该是由哀转喜,但又转到何门未定,得诸侯还是空的,又由喜转悲。既然我能拔尔,又是青眼相望,不是可喜吗?可是又一转吾老矣,不能有所作为了,于是所谓我能拔尔只成了美好愿望,又落空了,又由喜转悲。一悲一喜,一起一落,转变无穷,终不免回到拔剑悲歌。莫哀只成了劝慰的话,总不免归到抑塞磊落上。正由于豫章两句的奇峰拔起,更加强抑塞磊落的可悲,抒发了作者对人才不得施展的悲愤,它的意义就更深刻了。这首诗在音节上很有特色。开头两个十一字句字数多而音节急促,五、十两句单句押韵,上半首五句一组平韵,下半首五句一组仄韵,节奏短促,在古诗中较少见,亦独创之格。

    杜甫 登高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译文: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
    猿啼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
    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
    层层纷纷撒下;
    无尽长江汹涌澎湃,
    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
    我常到处漂泊;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
    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
    常恨鬓如霜白;
    困顿潦倒精神衰颓,
    我且戒酒停杯。

    赏析: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杜甫 佳人


    《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释:

    1、合昏:即夜合花。
    2、修竹:长竹,与诗中翠袖相映。

    译文: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
    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

    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二、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下面是其文学赏析,欢迎阅读: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杜甫的诗句

    1、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蒹葭》

    2、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

    3、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客夜》

    4、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成都府》

    5、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雨过苏端》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7、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夜宴左氏庄》

    8、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得舍弟消息》

    9、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前出塞其七》

    10、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後出塞其二》

    11、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其一》

    12、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

    13、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丽人行》

    14、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阪》

    15、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瘦马行》

    16、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赠蜀僧闾丘师兄》

    17、冉冉柳丝碧,娟娟花蕊红。《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18、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城西陂泛舟》

    19、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0、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21、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秋雨叹其一》

    22、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咏怀古迹其一》

    23、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24、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25、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26、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文学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杜甫详细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生平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 显示全部

    家庭成员

    祖父 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甫的叔叔杜并年十三,刺杀周季... 显示全部

    典故:愤斥奢靡无耻的皇亲国戚

    唐王朝,尤其是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无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王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韩休等忠心爱国者为丞相,大力整顿相应弊政,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 显示全部

    思想核心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 显示全部

    书法成就

    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 显示全部

    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 显示全部

    后世影响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 显示全部

    文学成就

    文学作品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诗歌地位 在杜甫中年... 显示全部

    出身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一个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他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的祖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唐高宗咸亨... 显示全部

    年谱

    玄宗时期(公元712——公元755年)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公元712年)。杜甫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湖北襄阳。玄宗开元五年,丁巳(公元717年),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开元六年,戊午(公元718年),七岁。始作诗文。玄宗开元八年,庚申(公元720年),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显示全部

    纪念建筑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有二处,分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和甘肃省成县,前者较著名。 杜甫墓,在河南巩义康店邙岭。 少陵台,位于山东省兖州市。 杜工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畔。 杜公祠堂凡有数处,自成都﹑耒阳、夔州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剑门诸祠。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 显示全部

    死因之谜

    多少年来,杜甫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文学、史学界针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种死因: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是这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

    三、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 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 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 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诗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全诗一百二十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关于又呈吴郎翻译的问题,通过《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又呈吴郎翻译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又呈吴郎翻译(3)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