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开题论证谋思路 专家引领促发展和课题开题报告格式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开题论证谋思路 专家引领促发展
——温江特校召开区级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基于课标的培智学校中段劳动技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题论证会
百姓生活讯为认真贯彻执行温江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要求,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指导与服务,达到“做真课题,做实课题,做强课题”的效果,成都市温江区特殊教育学校于6月10日开展了区级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基于课标的培智学校中段劳动技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题论证活动。
活动邀请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专家莅临现场指导工作,他们是教育科研教研员冯文霞老师、特殊教育教研员杨黎老师,参加此次开题活动的还有成都市温江区特殊教育学校陈勇校长,徐秋玲副校长,青年教师专项课题负责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赖明红以及课题主研人员。
会议由课题组主研人员之一刘虹原老师主持,主持人首先介绍了与会专家、领导、参会人员,接着由成都市温江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徐秋玲宣读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基于课标的培智学校中段劳动技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立项通知。
随后,课题负责人赖明红主任进行开题陈述,从课题提出(为什么研究)、研究内容(研究什么)、研究过程(怎么研究)、预期研究成果和效果(研究得怎么样)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在听取了负责人的陈述后,专家就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评议,该课题的选题较好,基于课程标准,解决实际问题;课题立意很新,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研究几乎没有。同时,专家也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先做实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这一部分在开题报告中体现还不够充分;研究目标着眼点应再上位宏观些;就课程的实施方式,可以以“主题教学”的方式开展,将劳动技能课标中“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版块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单元教学主题,在主题活动中体现各版块的目标;课程的实施,可选择中学段某一班级进行试点,以“试点班级+同步推行”的方式开展,等等。
专家们的意见直接到位,极具专业性、针对性,使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后续的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课题研究的重点环节和思路有了更明朗地把握。课题负责人赖明红代表课题组对开题论证专家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总结与表态。她表示,接下来我们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再次梳理研究思路,优化研究路径,修改完善研究方案,使其更具可实施性,为课题研究做好整体规划。
最后,徐秋玲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本次开题论证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为学校的劳动技能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青专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提出在学校正在申报立项的“五育”融合课程建设龙头课题的引领下来进行青专课题的研究推进的方向性建议。
同时,陈勇校长希望全体青专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全力以赴做好青专课题。相信,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成员的精诚协作下,一定会把青专课题的后续研究做实、做好,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来源:成都市温江区特殊教育学校)
一、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课题开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课题名称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正文
一、课题的提出(陈述目的和意义)
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包括课题研究所针对的现状、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的状况),选题的意义,研究价值等。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⑴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包括一些基本变量的辨析、界定等。⑵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⑶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二、课题的界说
对子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逐一定义并简述,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说明,对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加以概括。
三、理论依据
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该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依据(综述现当代国内外相关的重要理论观点,具体到人及代表著作)以及其他理论依据(其它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如哲学方法论、心理学理论、系统论理论、教学法理论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具有可行性。
五、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研究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等。其语言应简明扼要。
六、课题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方法
陈述本课题总体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并对所采用研究方法的落实措施加以叙述。
2、课题实施的大体步骤
即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骤,每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明。分为申报与立项阶段(从课题申报的时间起,到课题批准时间止)、实施阶段、结题阶段逐一叙述,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3、课题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七、课题研究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二)课题研究管理
1、经费管理;
2、科研(教研)管理;
3、课题组自我管理。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综述课题组成员职称状况、学习经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地位等;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校对本课题研究的重视、支持情况,从组织领导、管理、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的保证;课题组自我管理的措施。
九、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已成为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中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研究是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师资培训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方法,它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的案例研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才出现的,有关教学案例研究的书籍不多,特别是学科按内容分类的教学案例研究更为鲜见。总而言之,教学案例研究在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缺乏深度、效度;可行性、权威性不大。但现在开始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它十分适合于一线教师的运用,而被学校誉为“真科研”,被专家认为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新课改以来,我市对教学案例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各学校的课题研究中都少不了教学案例这一载体。我校数学教师在市、区、校的各级教研活动中,大家从“什么是教学案例?怎样写教学案例?…”逐步对“教学案例”一词有了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得失,适时地矫正、调整自己教学行为,为同行间的交流提供了思路和载体。老师们对教学案例的结构、特性、撰写的了解和认识也正逐步趋向成熟。但对案例分系列进行深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案例研究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表现在:
(1)大多是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撰写教学案例,随意性较大,研究性不够。
(2)对同类教学案例的比较剖析,深层面的研究还不完善。
(3)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板块的系统性研究还较缺失。
为此,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大教研氛围下,为更好地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我们想根据数学学科的内容,分版块研究,这样从下到上所有年级段的数学老师就可以围绕一个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教师之间也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研讨的题材,教研活动将更为实效。现集中优势兵力,依据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小板块“数的认识” 切入,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开展典型案例的研究,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能力。特申请《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申请此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促使本校数学教师对该教学内容有着较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同时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他们把握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发挥学校各数学教研组的功能,以促进学校数学教研。2、,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典型即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案例研究的中心词是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教学案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有深刻道理的教学事件。它具有叙事的一般特征:背景、冲突、问题、活动方式及结果。它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效果,包含着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的:1.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2.案例叙述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3.案例的叙述要详细。4.案例具有时代性。5.案例具有有效性。6.案例具有典型性。7.案例不是课堂实录,对课堂信息的摄取有侧重点。
本课题是在“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里,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共性的内容开展相关研讨,以获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分析本校数学教师对有关“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水平的现状。
2、整理相关的教学内容,分年级段确立研讨的实施方案。
3、分析“数的认识”同一类型教学案例的教与学的共性和非共性特点,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的能力,探索总结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有效借鉴。(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五、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
1、对小学阶段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教师构建一个较为完整地“数的认识”内容体系和教学框架。
2、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整理出相关教学内容的教案集或案例分析集。
3、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案例教与学的得失分析,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借鉴现有的教学案例研究成果,边实践边研究,在不断总结实践中探索该内容框架下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检验。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文献综述法:用文献综述法对各年级段的有关“数的认识”教学案例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后在全校数学教师中开展理论学习。
课例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跟踪,对实践活动的教学案例,进行教与学中的问题和成效作共性和非共性分析。
量表调查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前测和后侧,并对其效果进行检测分析。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人员结构:
校教导主任为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有 13 名各年级组教研组长和成员,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课题方案在校各年级组顺利传达实施。从业务角度看,有市骨干教师2 人(含市教坛新星1人),校骨干教师 6 人,省教坛新星1人。从年龄结构看,既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又有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实施。
资料准备:
校图书室的藏书,教学报刊杂志都比较丰富,课题组成员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网上下载资料。
经费保障:
学校提供一切课题所需费用。
八、可能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
1、运用量表的分析需要理论的支持,在科学性的把握上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加强沟通交流。
2、对系列案例的剖析诊断,进行理论的提升,特别需要专家的引领和指导。
3、参加课题研究的都是一线老师,本身的工作繁重,再进行课题的研究,有时会感到有心力不足。这还需要我们的老师有更多一点的奉献精神。
九、课题研究计划
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吴学军 裴振年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文献综述: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研究方案的制定: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分年级段进行研究方案的实施:夏敏 翟 萍 董莉 吴学军 邵中霞 唐娟 何德云 易本贵 叶萍 梅伟正 曹文静
本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 何德云 易本贵 叶萍 梅伟正 曹文静 陶建军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吴学军 裴振年 陶建军
本教学内容分年级段划分:(人教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见附表一
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9.10~2010.2)
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对“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对本校数学教师有关“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相关数学知识以及教材的理解把握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实施阶段:(2010.2~2011.2)
分年级段进行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跟踪及教与学中的问题和成效分析。
总结阶段:(2011.2~2011.7)
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十、成果形式:
典型教学案例集 研究论文集 研究报告
十一、参考文献:
1、《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 ISBN 7-80602-904-4陈亚明编 宁波出版社 2005年9月
2、《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 ISBN 7-5361-2894-0陈清容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基本训练》 ISBN 7-305-04560-8金成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4、《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ISBN 7-80602-610-X/ G?279陈亚明著宁波出版社 2004年8月
5、《小学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究》 ISBN 7-5435-3782-6/ G?2936沈丹丹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
附表一:
对本校数学教师有关“数的认识”教学方面的调查问卷
老师,您好!下面所有的问题只需要按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如果对某些问题非常陌生,可以不做回答。不必署名,但希望得到真实的结果,谢谢您的合作!
1、有人说:数字符号“0”就是表示“没有”和“起点”。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2、你认为最小的一位数是“0”还是“1”?为什么?
3、一位老师教学“7的认识”时说了这样一句话:“7的前面是6.”你觉得这句话有没有问题?
4、古人试图把全体自然数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最本质的数,叫“质数”;另一类是非本质的数,叫“合数”。现在为什么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5、一年级的准备课“数一数”内容简单,针对现在的学生还有必要上吗?
6、根据你的教学经验,你认为“认数教学的结构有哪些方面”?
7、0是自然数的倍数吗?0有倍数吗?
8、0是偶数吗?最小的偶数是几?
9、21%与0.21的意义是否一样?说明理由。
10、你认为“分数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11、0/2 2/1 0.1/2 2/0.1都是分数吗?
12、小数末尾的“0”有实际意义吗?
13、为什么将“负数”编进小学教材?你认为这样编排好吗?说明理由。
14、你认为应该如何把握好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
15、教材对小数意义的阐述你是如何理解的?
16、 用0, 1, 3, 5组成的最大三位小数是多少?
17、60以上包括不包括60?
18、根据你的教学经验,“数的认识”有关内容哪个章节最容易教?为什么?
19、根据你的教学经验,“数的认识”有关内容哪个章节最难教?你认为“难”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有关“数的认识”教学方面问卷调查分析
一、试卷问答情况:
二、试卷问答分析:
通过从以上22位数学教师的问答情况,可以看出:
1、问题回答集中在50%以上的题是第1、2、3、4、5、7、8、9、10、11、12、13、16、题。这些大都属于数学基础知识题。不予回答占比大的题是第6、14、15、17、18、19题。这些大多是有关教材的编排结构意图题。
2、对同一问题,观点不同差异较大的题有第1、2、3、4、7、8、10、11、13、15、17、18、19题。只有第9、12、16题的答案集中率在95%以上。
由此,我们初步分析我校的数学教师:
1、对有关的数学知识题的解答优于对教材编排的分析和理解。
2、对数学的一些概念性问题大家理解不一,不是十分的清晰。
3、部分教师对某些数学知识点理解有误,对有些教学中的要点也困惑不解。
4、对“数的认识”的知识结构及教材的系统性编排意图不是十分的清楚。
;二、开题论证书怎么写?
开题论证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封面、基本情况、课题开题报告要点、专家评议要点。具体介绍如下:1、封面:
标题、课题类别、学科分类、课题批准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主持人所在单位、论证日期、论证形式。
2、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课题单位、电子信箱、负责人概况、课题组核心组成员、课题组其他成员、预期主要成果、经费来源及数额、预期完成时间、申报途径。
3、课题开题报告要点(由课题主持人填写)
问题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目前行动情况(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4、专家评议要点
填写内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逐项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
三、教师到底该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呢?
做课题研究,对很多教师而言,都是个难题。很多教师想做课题研究,却因为疲于教学而没有精力;很多教师想做课题研究,却找不到方法和门道,甚至连选题思路都没有;很多教师想做课题研究,却不能坚持下来。但是做课题,做研究,对于老师而言,却甚为必要,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今天,向你介绍一线老师课题历程,怎么通过课题研究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怎样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精力,更经济、更快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好承担起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做课题研究不是这样的:
1.注重形式,忽视过程。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通常的做法是:做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拿来,东拼西凑,甚至把过去做的事情拿来炒炒冷饭,套上新的理念,贴个新标签,升华一下,就宣称解决了重大难题、意义深远。我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说:“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对学校、对老师一点提高也没有。”其结果是造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虚假的东西。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2.急功近利,热衷炒作。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课题“开题”的消息,领导、专家亲临光顾。有关方面也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结果是课题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研究成了个别人冥思苦想的胡造乱凑。更离谱的是一节课就可以归纳出一种模式。我曾经参加一次现场会,会上隆重推出10多个教学模式,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一线教师一看就明白,实际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你不能指望老师天天都“表演”。有良知的教师也不愿去做虚假表演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学技艺的提高。
3.跟风而上,创新不足。课题研究要有创新,创新不是跟风,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要想办法使专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宽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我觉得越是本土的、富有个性的东西,越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研究的方法最好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研究过程应该与改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策略、方法应该方便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使而后生成的东西可以成为校本研究的对象和过程,不能让教师望而却步。一旦“校本”的东西实实在在了,这个研究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4.闭门造车,缺乏引领。我们看到一线教师做课题一般是孤军奋战,没有形成研究团队。我认为,要使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要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师范院校教师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完全可以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林崇德语)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反对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4.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有“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课题从哪里来?如何选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至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1、选题的基本原则
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2、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3、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量力而行。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等。做好课题的关键是什么
1、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1)课题名称; (2)问题的提出;(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4)研究的内容 ;(5)研究的方法;(6)研究对象;(7)研究步骤 ;(8)研究保障;(9)成果预测;(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 ;(11)经费预算;(12)资料附录。
2、准备阶段
(1)理论准备。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 、可行性进行论证。怎样论证呢?第一,阐明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第四,前期成果有哪些?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大家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
3、实践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这里想说说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研究共同体。一般地说有三种合作形式: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这是较为常见的或者说是最普遍的研究合作形式之一。学校部分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在合作研究时,要尽量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民主、合作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准则。不惟书、不惟上,只为实。同时要消除依赖心理。
4、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成果表述的意义:有利于科学系统地总结科研工作。显示研究水平和价值,便于对成果进行评价。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5、成果表述的类型
(1)教育科研报告用约定俗成的格式与规范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和研究结论的文献。包括调查报告(含观察报告、测量报告),实验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几种类型。(2)教育研究论文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作出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包括经验性论文、研讨性论文、评述性论文、学术性论文。这是老师们比较熟悉的行当。
6、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紧扣主题。要围绕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写,注意回答预定研究目标所设定的问题。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要坚决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行文前先拟好三级提纲。提纲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提纲要经过反复讨论,减少行文时走弯路;不同的研究题目,文章的结构、格式、栏目可有差别,不要死套格式。观点要鲜明,突出创新性。写成初稿后要反复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请专家或同行提修改意见(旁观者清),从多角度论证,减少失误。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通过《开题论证书怎么写?》、《教师到底该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呢?》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