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二)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二)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李将军列传翻译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二)和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二)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考的文言文实词分析和翻译介绍
  • 高考文言文常见实词归纳总结。有答必采纳
  • 一、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二)

    D

    了解,明白,懂得事理。例1、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2003北京卷,先生的话,(或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例2、

    ①及,到,等到。例1、迨诸父异爨。例2、然卒迨于祸。(然而终于遭到了祸殃。柳宗元《三戒》)②乘,趁着。请其未必陈而击之。(未必陈,没有完全摆好阵势。)

    ①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几乎,差不多。例1、且燕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例2、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③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例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例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2009广东卷,(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①宽恕,宽容,饶恕。例1、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明史 海瑞转》徐阶被免去宰相回乡居住,(海瑞照样)查问他家,毫不宽免或一点也不宽容。)例2、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2011江苏卷,(陈公弼)饶恕了他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 关键把握“贷”“流”和句式以及语顺。)

    ②推御。责无旁贷。③借,借出。例1、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④借,借入。例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河监侯。 例2、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2010全国卷Ⅱ卷,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采分点: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例3、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2005江苏卷,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都送给了他。)

    例4、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2010全国Ⅱ卷,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故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①到,等到。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2006上海卷,等到天黑回来,那些钓得的鱼与午前一样。)

    ②赶上,达到例1、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2004全国Ⅱ卷,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例2、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周盘龙看上去非常瘦弱,也不善言谈,可是在和敌人战斗时却勇敢果断,其他将领都赶不上他。)

    ③追上,赶上。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2006北京卷,景公跟着他,在途中兼程却没追赶上。令车驾追到晏于家中,也没赶上他。)

    ④趁,趁着。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左转》分,指分楚国的土地。)

    欺骗,哄骗例1、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羽本纪》)例2、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2005北京春招,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

    ①疲倦,疲乏。及其怠而踬也。(柳宗元《蝜蝂传》直到它疲倦不堪而摔到了。)②怠慢,轻慢。守卒皆怠炎。(炎,人名。)

    ①环绕。例1、襟三江而带五湖。例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2006天津卷,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还,旋,匝,婴)②兼管。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尽,竭尽。殚其地之出。

    ①吃。日啖荔枝三百颗。 ②给……吃。将炙啖朱亥。(李白《侠客行》将,拿;炙,烤肉;朱亥,人名。)③引诱,诱惑。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④犒劳。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2011年辽宁高三二模,张士诚多次用金钱布匹犒劳将士,伺机攻打。)

    ①只,仅。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②只是,不过。例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2007广东卷,(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例2、无他,但手熟尔。 ③只管,尽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④白白地。何但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

    】①古代的社会基层组织,五百家为一党。后来泛指乡里,常“乡党” 连用。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②亲族。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 歧路亡羊》)

    ③偏袒,袒护。党同伐异。子党于师人。(子,你;师人,老上司。)

    ④勾结。(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中山狼传》比) 其余略

    】【依据搭配法解词】①踩,踏。羸兵为人马所蹈藉。②实行,实践。予幼从先生授经……一旦长成,遽躬蹈之。(《祭妹文》幼年时你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一旦长大成人,立即亲身来实践。此义项的词还有“行、验、履”。)③敲,叩击。凿地以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汉书·苏武传》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④遵循,遵守,恪守。循规蹈矩。蹈节死义(遵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⑤赴,朝某方向走。例1、蹈死不顾。例2、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⑥因袭,走别人走过的路。蹈袭前人。⑦乘,利用。蹈隙,利用空隙。

    】由“获得,得到”引申语义,依据搭配法灵活翻译。

    (1)名词。心得,体会,感悟,收获。例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2、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例3、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2)动词。①得意,满足。例1、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是得意。) 例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又引申为“贪求、贪得”。戒之在得。

    ②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③住到。季和后至,最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板桥三娘子》季和是最后来到客店的,住到最里面的一张床上。邻比,挨着。)

    ④找到。例1、得其石于潭上。例2、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⑤捕获,捉到,俘获。例1、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如果它咬到人,就没有医治的办法。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例2、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2005北京卷,(楚灵王)俘获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在诸侯军中巡行示众。)

    ⑥掌握。例1、然不其术,试之不成。(《板桥三娘子》可是由于没有掌握它的使用秘诀)

    例2、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我看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被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他当初其实学的是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说的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

    ⑦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⑧完成。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⑨受到。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2005全国Ⅲ卷,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猝遽”,仓促;“以”,因而;“让”,责备;“见”,表被动;“驭吏力也”,判断句。)

    ⑩征收。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2004辽宁卷,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 “信著于人”译为“取信于民”或“在百姓中享有信誉(信誉卓著)”等,“不少诸州”译出比较关系。)

    通“德”,感恩。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能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3)形容词。①融洽。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

    ②对,正确。此言得之。(《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

    (4)副词。必须、应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其余如根据现代汉语组词即可。

    ①恩惠,恩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施恩、加惠。三岁贯汝,莫我肯

    ③感激,感恩。例1、赵孝成王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这两个义项皆由“恩德,恩惠”引申来。) 例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2007广东卷,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

    ④福。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

    ⑤心意。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登】①熟,成熟,收获。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2011新课标卷,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辆,(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②加封,升任。登轴,进任要职。进用;选拔。登用,进用;登臣,进用官吏;登拔,选拔。④科举考试中选。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敌】①抵挡,抵抗。学万人敌。寡不敌众。②相当,匹敌。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孙子兵法谋功》) 势均力敌。③攻击,进攻。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蒲松龄《狼》)

    购买,买进谷米。例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全国Ⅱ卷,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例2、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他在许多地方分别设置掌管巡察的官吏,每十天、一个月,都要写出当地州县雨雪丰歉情况,报告给转运使官署。丰收了,官府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了,就用低价卖出粮食)

    ①只,仅仅。江山之外,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②只是,不过,但是。例1、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以今日事观之……

    例2、伯章若无所闻,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2006广东卷,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③只管,尽管。第往观之。

    ④即使,假使。借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⑤住宅。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2010重庆卷)

    ⑥等级。十馀年,书生甲第为相国。(过了十多年,书生由于考取一甲进士而官至宰相。)

    ⑦评定等级。锷第赏,以死事为下,衍曰:“此非所以劝忠也。”(种锷评定奖赏的等级,把战死者作为下等的奖赏对象。穆衍说:“这不是用来勉励士兵尽忠报国的做法”赋分点:第、所以、劝)

    ⑧考取。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2011浙江卷)

    跌倒,仆倒。例1、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2009全国2卷,自认为不能广泛的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踬、踣、蹶)例2、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2005辽宁卷,等到平地,便不再控制,结果被马摔下,几乎致残。

    ①主持,掌管。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2010江西卷《临川文集》,于是认为(既然)人们这样议论,王德用(就)不(再)适合执掌重要而秘密的大事,跟随在君王身边。) ②抵押。典身。

    ①慰问。(对遇有丧事或灾祸的人)。例1、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淮南子 塞翁失马》) 例2、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赤壁之战》)②安慰,抚慰。茕茕孑立,相影相吊。③悼念、祭奠死者。死则往吊哭之。(《汉书》)④悲伤,忧虑。将不暇,何贺之有?

    ①城上如锯齿状的矮墙。行城之法,高城三十尺,上加堞。(《墨子》) ②城垛。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2010新课标卷,《明史·花云传》敌人进攻三天不能进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从城墙的垛口攀爬上去) ③筑堞。使卢蒲帅甲以攻崔氏,崔氏堞其宫而守之。(《左传》卢蒲,人名。帅,率领。甲,带甲的士兵。

    ①监督,管理,主持。例1、虽董之以严刑。例2、时朝廷和籴米八万,董其事者贱籴湿恶,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当时朝廷议价向百姓收购粮食八万石,主管这事的人贱价买潮湿的坏米,偷偷克扣公家的钱,户部不敢质问。) ②正。予将董道而不豫兮。

    ①孔穴。兔从狗入,雉从梁上飞。②水道,沟渠。泽居而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住在低洼处饱受水患的人,要雇人挖水道。庸,佣。)③掘开,穿通。不防川,不窦泽。(《国语》泽,水聚集的地方。)

    ①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例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例2、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与其饿死在路上,被众野兽吃掉,不如死在看山人手里,成为贵人家的盘中物。俎豆于贵家,供贵族作食品。俎豆,古代盛食品的器皿。)②古代的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①大。例1、军惊而坏都舍。 例2、中有都柱,傍行八道。。②聚集。③优雅不俗。

    从目,叔声。察看督促,监督。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督催赶行。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②率领,统率,指挥。旋见一白囚印度卒约百人。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①憎恨,怨恨,痛恨。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①岂,难道。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 ②只,仅。非独贤者有是心。③偏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以钟名,何哉?(“”也有此义。)

    ①重,沉重。则刘病日笃。②深厚,忠纯。仆道不笃,业甚浅近。③坚定。明辨之,笃行之。

    ①墙。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①堵,堵塞。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②制止,断绝。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逃跑,逃离。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②隐蔽,隐藏。遁隐。

    ①叩,磕。顿首。②踏,跺。顿足。

    ③抖动,整顿。顿网探渊。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④倒下。顿仆坐上。(仆,倒下。)

    ⑤困顿,疲敝。

    ⑥停留,屯驻,驻守。例1、就善水草顿舍。《史记·李将军列传》)例2、周盘龙……随太祖顿新亭。(跟随太祖驻守新亭。)

    ⑦由“停顿”引申为“停宿的地方,住宿”。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明史海瑞转》)

    ⑧坏,废坏。兵甲顿,士民病。(兵甲,指武器。)

    ⑨立刻,马上。沉疴顿愈。例2、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训俭示康》)

    ①称赞,赞美。例1、故传天下不足多也。

    例2、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2006全国Ⅰ卷,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

    例3、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不纳其言,统遂去之。(2007上海卷,仲长统对高幹说:“您有雄伟的志向却没有雄才,爱好士却不会选择人,这是您应该注意的。”高幹一向自觉不错,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仲长统于是离去。

    ②常常,往往。例1、迁客骚人,会于此。例2、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

    ③只,仅仅。

    练习:1、足下,故赦足下。(皇上称赞您,所以赦免了您。)

    2、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而女乎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赵王确实不知。”官吏审讯,严刑鞭打几千下……吕后几次说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不会有这种事,皇上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岂不要轻视你的女儿了吗!”

    【夺】①强制。明年春,崔立变。群小请为立功德碑。……奕辈不能夺。(哈三中2010高三10月考)②强行改变。例1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例2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2011江西卷,即使有人认为像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③耽误,丧失。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④罢免。夺官。(其余略)

    【堕】毁坏。堕坏城郭(旧城墙)。

    E

    【俄】①顷刻,一会儿有武夫出没波间。 ②突然,忽然见小虫跃起……直龁敌领。③俄顷,俄而,不久,一会儿。俄顷风定云墨色。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①丑,丑陋。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②坏,不好。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贾谊《论积贮疏》)③憎恶,讨厌,不喜欢。④哪里,怎么。例1、彼且恶乎待哉?例2、“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2008山东卷,“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⑤叹词。恶,是何言也!(《孟子》)

    如果。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全国I卷,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①第二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这,这样;那,那样。例1、君尔妾亦然。例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③词尾助词,相当于“然”,可译为“的、地、着”。例1、呼尔而与之。例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④语气词,通“耳”,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无他,但手熟尔。

    ⑤语气词,表示肯定。非死则徙尔。⑥通“迩”,近,浅近。

    【迩】①,近。迩年。既而敌行益迩。(《冯婉贞》)②亲近,接近。公正则不迩谗邪。(同“狎”)③浅近。举类迩而见义远。(举类,用类似的事物举例)

    给……吃。(同“食、啖”)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诚,使从塾师读。(2008山东卷,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却要他每天砍一担柴。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或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对自己的孩子张诚,她百般疼爱,总是把好吃的东西悄悄地给他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

    F

    】【依据搭配法解词】①兴起。舜于畎田之中。 ②发作,抒发。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③打开例1、涂有饿孚而不知发。(开仓赈济)发图 例2、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重庆卷,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重点词语:驰,骑马奔跑或直奔;发,打开;券,田契。)

    ④挖出。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2010天津卷,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用一百斛珠同它一起藏起来,用金子做标记。到了陀汗国有叛军反叛时,将挖掘出来用作军饷,结果一天夜里,被海潮所淹没。)

    ⑤动手,起事。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⑥传扬。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2002上海卷,(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重点词:“盖”“焉”“何以”“发”)

    ①功劳,功业。此五霸之也。②夸耀,自夸例1、每一令出,平其功。

    例2、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2004天津卷,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依据搭配法解词】①茂盛。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②多。且硕茂,蚤实以蕃。(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③繁殖,滋生。五谷蕃息。

    【繁】①茂盛。佳木秀而阴。多。善始者实,克终者盖寡。

    ①漂浮,漂行。泛舟。 ②倾覆,覆没。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①冒着,顶着。例1、触风雨,犯寒暑。(同“被、乘”)例2、

    ①比,相比例1、此人可方比干。例2、董槐……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2006江苏卷,董槐……谈论时事慷慨激昂,常自比为诸葛亮、周瑜。父亲董永对他要求很严格,听到他自比诸葛亮、周瑜的事后,非常生气……)例3、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2011浙江卷

    ②正直。例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正之不容也。例2、(韩)休直方不务进趋。(2008天津卷,韩休做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

    ③道理,礼仪。例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例2、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侍坐》)

    ④介词,当,在。故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⑤副词,才,刚刚。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2009江苏卷,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⑥副词,正,正在。见有人引婴欲投之江中。

    ⑦副词,将要,就要。今治水军八十众,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⑧四周,周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访①询问。(同“质、谢”)例1、穆公访诸蹇叔。

    例2、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2007重庆卷,臣在途中询问,人们都说吃闲饭的人太多……赋税重叠。京城土木工程频繁兴建,供役军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

    ②拜访,看望。径造庐访成。(《促织》)

    ③寻访,寻求。须行即骑访名山。访风景于崇阿。

    ④查访,侦查。

    【废】①停下。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2000上海卷,你父亲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②改变。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2010北京卷,宋清的确是用上述方法获得大利,行为又不荒唐,坚持他的做法不改变,终于致富。)

    ③废黜。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2010北京卷,宋清是个买卖人,现在的朋友有能期望别人报答像宋清那样目光长远的么?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穷困潦倒。废黜受辱的人得免于死亡的就多了!

    【纷】①众多,盛多。且矫诏出,勾党之捕遍于天下。②多而杂乱。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见“频仍” )

    ①发扬。奋六世之余烈。②施展,表现。例1、其私智而不师古。例2、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③挥动,舞动。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中山狼传》)

    ①料想。例1、(孟德)后至商州,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2009湖北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自分:自己料想。)【其余义项根据语境推测】

    ①疆界,边界。域民不以疆之界。 ②坟,聚土筑坟。例1、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例2、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2011湖北卷,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山野之中,既不起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重点词语:“厚衣”“封”“树”词类活用。)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元嘉草草,狼居胥。④把……作为边界。既东封郑。

    ①诵读,背诵。例1、《兔园册》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例2、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2005辽宁卷,《免园册》的文章都是名儒编集的,我可以背诵。道,冯道,人名。)(例2、冯道年少时,性情纯朴厚道,好学能文,不以衣食粗陋为耻,除奉养父母外,只是读书吟诗,即使大雪封门、尘垢满席,也依旧兴致盎然。)

    ②劝,劝告。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例1、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2、泚善之。廷玉阴欲耗其力,则讽泚出金币礼士。(2008四川卷,朱泚赞同他的建议。廷玉暗中想消耗朱泚的力量,就劝朱泚拿出财物礼遇士人。)

    ③暗示。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2010年上海卷,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奉】①捧着,拿着。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②供给,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赐予,给予。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④遵照,执行。奉命、奉行。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⑤侍奉,伺候。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⑥通“俸”,奉厚而无劳。

    【夫】①成年男子。 ②指示代词,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表议论。夫战,勇气也。

    【孚】信用,诚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①副词,始,才,刚刚。惊魂甫定。 ②古代成年男子的美称。多用于名、字之后,也写作“父”。

    ①安抚,抚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冯谖客孟尝君》)②拍,敲击。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练习: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

    ①背,背着。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③依靠,凭借。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①靠近,贴近。丈人附耳谓先生曰…… ②捎,寄。一男书至,二男新战死。

    G

    ①盾牌。执干戚舞。 

    ②水边,河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

    ③冲,直冲。例1、森然干霄。(《雁荡山》)例2、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④求取,谋取。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⑤请求。例1、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2010辽宁卷,)例2、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李浩)一生食用都和当普通人的时候一样,风格一贯高迈,别人不敢因私利请求他。)

    ⑥拜见,拜谒。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2010山东卷,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许多高官大臣,一直或经常不被听从信任。)

    ⑦追求。

    ⑧冒犯,冲犯。例1、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商君书》遇,对待。)例2、臣妄知藩国,干犯至戚,罪不容诛。(《后汉书》我妄自尊大,去了解藩国的事情,冒犯您的至亲,罪恶极大,杀了也不能抵罪。)

    ⑨干预。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2010江西卷,)

    ⑩才能,才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才能)称。(2009辽宁卷)

    【皋】水边高地。步余马兮山皋。

    亲自,亲身。臣本布衣,耕于南阳。

    【工】巧妙,精巧。于是其诗益。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

    ①随便,苟且。苟全性命于乱世。 ②假设,如果。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③只要。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①架木。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②挑拔离间。彼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罗织罪名或编造谎言)陷害,设计陷害。例1、使闺窗孺弱,远罹害。

    例2、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在那里几个月后,政令教化广为推行。权势之家担心他对自己不利,就编造出一些流言蜚语。赋分点:居、大行、构)

    例3、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哈三中2010年高三10月考,当时翟奕一类人依仗权势,作威作福,有人稍稍抵触,他们就进谗言罗织罪名陷害,(使那人)立即被杀害。王若虚料定自己必死无疑。重点词语:辈,一类人;少,略微,稍稍;忤,违逆,抵触;构,陷害;见,遭到,被。)

    例4、助教金文徵等疾讷,构之吏部尚书余熂,牒令致仕。(太学的助教金文徵等人嫉妒宋讷,和吏部尚书余熂暗地里设计陷害宋讷,下达文书令逼宋讷辞职。赋分点:疾、构、牒、致仕)

    ④结,造成。构怨于诸侯。

    ⑤造,制造。例1、构(汪)文言狱,入左公名。例2、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⑥建,建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2008上海春招,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

    ⑦交接。构兵(交战)。

    ⑧图谋,谋划。纣醢梅伯,文王与诸侯构之。(梅伯,人名。)

    】【依据语境猜测其义】①悬赏(捉拿、缉捕)。例1、仰(田仰,人名)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2009江苏卷,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例2、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2008湖南卷,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

    ②重金征求,悬赏(征求)。例1、今闻将军之头,金千斤,邑万家。例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注:购求(设置奖金以捉捕犯人);购问(悬赏征询);购募(悬赏募求);购悬(悬赏缉拿)。

    ③重金征求。太宗尝出御府金帛求王羲之书迹。(《旧唐书》 )

    ④重金收买。乃多以金豨将,豨将多降。(《汉书·高帝纪下》)

    ⑤买,购买。

    ⑥讲和 。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史记·韩世家》)

    ①耻辱,侮辱。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②骂,指责。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③诟厉或诟詈:辱骂,责骂。诟病,嘲讽、指责。

    】①婆婆舅姑爱其子。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丈夫的父亲)。②姑母。

    ①买。人挈器而入,而沽公酒。②卖,出售。当垆自沽酒。(当,对着。)③卖酒的人。

    ①本钱。如有营,予佐尔贾。 ②价格,价钱。酬劳,报酬。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③买或卖。平子每岁贾马。(贾,买。)④做买卖,经商。挟三百金之富阳贾。(2010福建卷)。也可指商人。⑤求取。⑥招致,招引。贾祸,贾害。贾……怒。

    ①弹奏,敲击。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②挥动。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③震动。微风鼓浪,水石相搏。④张。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中山狼传》鼓吻奋爪,张牙舞爪。)⑤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更为一鼓

    理睬。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2011四川卷,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采分点: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钥匙。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

    背离。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2011辽宁卷,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

    ①出嫁。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2010江苏卷,谢氏生于一个富贵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②通“馈”,赠送。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

    ①谋求。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小得而大失者也。(2009重庆卷,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②

    ①重视崇尚。素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仲长统,人名)过干(高干,人名),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对他很友善,向他请教当时的事情。

    一、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无忧考网为您提供高考语文文言文易错知识点,通过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总结 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 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 短语 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二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 文章 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 方法 ,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三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四

      语法现象:

      1.积累性的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 句子 。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 文化 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 郑人使我 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

      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 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

      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

      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顾吾念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例:昼夜勤作息。

      例: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如果不补,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

      (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

      就竭尽了。4、补5、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使译文准确畅达。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例:互文、

      合说分译。

      例: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

      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2、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

      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注 意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

      例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例1:吾孰与徐公美?

      例3: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听说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

      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

      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练习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相如闻,不肯与会。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

      不知句读,不解惑。

      还矢(于)先王,而以成功告(之)。

      村中好事之少年驯养一虫。

      6、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7、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8、沛公安在?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渑池之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

      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

      或于太山重,或于鸿毛轻。

      沛公在安?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全国高考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翻译划线句子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庞涓)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

      挖去了他两足的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

      不能在人前露面。

      齐国使者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载着(孙膑)回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认为(孙膑很有才能),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翻译划线的句子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这(镜子)使我好痛苦难受。

      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文翻译典型错误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 成语 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

      【例5】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 俚语 、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二、高考的文言文实词分析和翻译介绍

      实词是高考的文言文常考的知识点,想要拿到好的成绩,需要学习好文言文,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高考文言文实词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的文言文实词分析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国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

      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

      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来)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复

      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徭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三、高考文言文常见实词归纳总结。有答必采纳

    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复
       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徭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责通“债”)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国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
       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
       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来)
       何
       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词)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代词)
       3又何间焉(怎么,为什么,状语)
       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样,怎么样)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
       6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办)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多么)
       8何蓑何笠(hè背、扛)
       恨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
       2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
      区别: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遗憾。“怨”表示仇视、怀恨
       胡
       1国胡以相恤(什么)
       2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怎么)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关于李将军列传翻译的问题,通过《高考的文言文实词分析和翻译介绍》、《高考文言文常见实词归纳总结。有答必采纳》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李将军列传翻译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