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军合力不齐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曹操最脍炙人口的10首诗,读来慷慨激昂,方显英雄本色和曹操的诗歌有哪些值得欣赏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曹操最脍炙人口的10首诗,读来慷慨激昂,方显英雄本色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文学家、诗人。
作为“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的诗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南朝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作为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歌和他的人生经历、雄心壮志息息相关。
诗词君总结了曹操最经典的10首诗词,一起来了解曹操的志向、人生和悲悯吧!
1、最气势磅礴的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经过碣石山时写作此诗。
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清·沈德潜《古诗源》:“有吞吐宇宙气象。”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2、最大气的求贤诗:《短歌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为政治家,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渴求天下的人才来都为自己效劳,实现心中“九合诸侯,一统中国”的政治理想。
他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求贤若渴的心,在此诗中,也展露无遗。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曹操的渴望,也是曹操的理想。
曹操深知:以边关将士的生命为长城,远远不如以天下人心为长城更为稳妥。
3、最慷慨激昂的诗:《龟虽寿》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平定乌桓后,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即使是迟暮之年,曹操依然壮心不老,他依然想着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
全诗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人不服老的心志。
每一次读到这首诗,都不得不佩服曹操,他不在乎年龄,心中的理想支撑着他一直坚强地往下走。
不论多大年纪,永远乐观,永远怀着希望,怀着梦想的人,永远不老。
4、最悲天悯人的诗:《蒿里行》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作为政治家,曹操并不是永远高高在上的,当他看到百姓的困苦,也会为之断肠。
这首诗可称为“汉末初录”的“诗史”。
汉末,军阀混战,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对于百姓的苦难,曹操十分同情,“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十个字,就令人肝肠寸断。
曹操是冷酷的政治家,也是同情人民苦难的人,人从来都有很多面,需要我们细细了解。
5、最奋发的战争诗:《苦寒行》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苦寒行》是曹操在征讨高干时作的一首乐府诗。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艰苦和冰天雪地中的自然景象,流露了厌战情绪,但主要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苦,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奋发精神。
全诗不见华彩藻饰之言,只用朴实常见之语,直言其悲凉之事,直抒其慷慨之情。
走过山重水复,才能迎来柳暗花明。人生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6、最有理想的诗:《度关山》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连年。曹操是富有理想的人,他希望能通过正确的措施实现他太平盛世的理想。
此诗开头直接提出“天地间,人为贵”,凸现了诗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接着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君主贤明,制定法规,全国统一,以奢侈为大恶,以俭朴为美德。
全诗表达了诗人以“让”与“兼爱”为基础的大同思想,从中可见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愿望。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高明的政治家,都会重视人的力量。
7、最悲伤的历史诗:《和乐天春词》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露行》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就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
全诗展现出当时重大的历史事变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具体面貌,表达了诗人对汉室倾覆,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的悲伤和感叹。
此诗的风格古质朴茂,无详尽的细节描写,而能从大处落墨,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数年以来的社会变革纳入这数十字之中,其诗的艺术价值,已经可见一斑。
世间最感人的不仅是建功立业的坚持,还有对普通人最质朴的关怀。
8、最悲戚现实的诗:《谣俗词》
《谣俗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
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此诗描写了一个普通人的窘境。
看看土瓮没有一斗粮,打开竹箱没有一尺缯。朋友向我借贷,不知道怎样去应承。
从“友来从我贷”可知,他的朋友也已经走投无路了,陷入窘境的不止他一人。
从此可以窥见曹操对下层民众生活的关注。又希望自己能统一全国,让世人都笑脸常开,不再担心温饱的问题。曹操的心其实是向着人民的。
一个有理想的人,光看到自己的宏图大业是不够的,还应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9、最静美的诗:《冬十月》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北方的自然和生活图景。
前八句用北风徘徊、繁霜霏霏、鸡晨鸣、鸿雁南飞、鸟兽潜藏等物象写北方自然风光。九至十二句写农家告别繁忙 的农活,开张客店的情景。
面对这种安宁和谐的景象,诗人与出征将士为完成北征乌桓的大业,踏上了艰难北征之路,读之,令人肃然起敬。
朱乾说:“《冬十月》,叙其征途所经,天时物候,又自秋经冬。虽当军行,而不忘民事也。”
不论何时,不忘民事,不忘民本,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
10、最富有理想的诗:《对酒》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曹操一生都在为了理想而奋斗,那么,曹操心目中的太平盛世究竟是怎样的呢?
《对酒》这首诗描写了一派太平盛世的欢乐景象。
没有官吏上门催租、政治清明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社会。在这一社会中,君圣臣贤、讼狱不兴、五谷丰登、国富民足、 路无拾遗、人人皆得寿终。这些作为诗人的理想社会令人神往。
曹操“忧世不治”,终其一生,他都希望通过努力,能出现太平盛世。
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 回头有一路的故事, 低头有坚定的脚步, 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在政治上,曹操是一个的冷酷顾大局的政治家;在文学上,他对普通人充满了悲悯。
如果一个政治家能抬头看前方,昂扬向前,也能低头看低下,顾念众生,方为真正英雄。
诗友们,你们觉得曹操是一个英雄吗?
一、曹操的诗歌有哪些值得欣赏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文学家、诗人。作为“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的诗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南朝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作为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歌和他的人生经历、雄心壮志息息相关。
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人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光彩。其最经典的诗有这些《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包括《艳》《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度关山》《对酒》《短歌行》《董逃词歌》等。
《观沧海》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它的白话译文是: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首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二、曹操的诗作名篇
曹操诗作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曹操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时曹操已平定北方,率军南征至长江,与孙权决战。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欢宴诸将。酒至兴处,他横槊(shuò,长矛)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当时赋诗情景的描写。
〔2〕意谓:应对酒放歌,因为人生短促,能活多少年头?一解:对酒临歌,这种情景人生能有几次?“当”作“临”解。意思都是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 〔3〕去日,过去了的日子。苦多,犹言恨多。
〔4〕这一句承接首句,意谓在感叹时光飞逝之余,应当慷慨高歌,无奈忧思重重,难以释怀。
〔5〕什么东西可以解除我的忧愁呢?只有酒了。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作为酒的代称。
〔6〕衿(jīn),衣领。青衿,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绵长,形容忧虑不断。这两句是借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对贤才的思念之深切。
〔7〕但,只。君,指贤才。沉吟,低声吟咏。所吟咏的,即《诗经》中的《子衿》诗。 〔8〕呦呦,鹿鸣的声音。苹,艾蒿,草名,初生时可食。
〔9〕嘉宾,尊贵的客人。鼓,弹奏。瑟、笙,两种乐器名。以上〔8〕〔9〕两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鹿鸣》是欢宴宾客的诗篇,作者在这里表达自己期待贤者、招纳贤才的热诚。
〔10〕掇,拾取。此句把贤者比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难得。 〔11〕从中来,犹指从心里生出。
〔12〕陌、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越陌度阡”,指贤士远道而来。枉用,指贤士屈尊相从。这是客气话。存,问候,慰问。
〔13〕契阔,久别。旧恩,往日的情谊。此句意谓:在今日的宴会上,与久别的贤士们促膝谈心,使我想起了往日的情谊。 〔14〕乌鹊,乌鸦。 〔15〕匝(zā),周,圈。〔14〕〔15〕两句意思是还有大批的贤士像南飞的乌鸦,它们绕树徘徊,还没有选定最后的归宿。
〔16〕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相传古代周公因忙于接待天下贤士,有时连吃饭都要吃吃停停。吐哺,把口中咀嚼的食物吐出来。(《韩诗外传》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赏析】
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者,大有人在。有的是因岁月蹉跎、“不知老之将至”而嗟叹;有的是因富贵荣华未及尽享而叹惋;也有的是因贪生畏死而惆怅。曹操的《短歌行》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慨叹。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事渐高(时年五十四岁),时日见浅,而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然。正是因为有这种思想,对于已经“越陌度阡”屈尊任用的,“契阔谈宴”,热诚相待;对那些尚在“绕树三匝”、徘徊不定的贤士,发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呼唤,坦露自己求贤若渴的心迹。这首诗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政治家的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
曹操的这首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读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样的诗句,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渴求贤才的殷切心情;读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你会感到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而这种诗句,也只有像曹操这样一位有雄才大略、感情豪放的人才能吟得出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
--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因作,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也不可能是纯客观的照相式制作。
另外,曹操现存二十余首诗,虽然用的都是乐府旧题,但内容却是全新的。沈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卷五)这在我国文学史
上,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这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不受旧曲古辞束缚的新作风,大大推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曹操这个功绩,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三、大气磅礴,句句经典,惊艳古今的是曹操的哪一首诗呢?
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曹操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及政治家,只知道他在军事及政治上有着巨大成就。其实,曹操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优秀的诗人。他满腹才华,曾写下无数优秀的诗作,令人震撼。
但是他的这个身份却很少有人知晓,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他被刻画为了“奸雄”的模样,以至于人们只知其奸诈而不熟知其内心。其实真正的曹操,与奸诈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反倒是一位真正令人敬佩的英雄。
在他有生之年,一直有伟大志向,并且为之奋斗着。在这期间,无数佳作如泉水而涌。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他诗作中最经典的一篇,通篇都是经典名句,并且荡气回肠,尽显英雄气概。
各位,你们知道是哪一首吗?提起曹操的诗作,我们脑海中马上就浮现出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一句在现代非常流行,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杜康”不再是最好的解忧方式。因此一些网友们也对此句进行了魔改“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当然了,说到底还是归功于曹操的能力,文字也是具有生命力的,曹操让他笔下的文字充满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另外,还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类有深度的句子,也是出自曹操之口。
其实,这些名句都出自于曹操的《短歌行》中。曹操知道,要想得天下,凭他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揽尽人才”才能图谋霸业。为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歌,目的是招揽天下之贤才。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诗的全文。
《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作共有三十二句,每八句属一层,所以本诗共分为四层,其意各不同。
我们先来看第一层,畅饮之时以歌助兴,时光匆匆,还有几多个春秋?人生仿佛就像是早晨的露水那般短暂,还没享受够世间的美好便遗憾离场了。
时日不断逝去,无法挽回,而逝去的日子里又总是多苦难。歌声纵然慷慨激昂,但是我却丝毫无法忘却心中苦闷。怎样才能忘掉忧愁啊?大概也只有美酒了吧。
从头到尾,都注重突出一个“愁”字,人生苦短之愁,去日苦多之愁,连绵不绝的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看起来是教人及时行乐,但曹操是何人,他怎会这样消极的面对生活。其实,言外之意是鼓励人们趁着有限的时光建功立业,方为人生痛快之事!这也曹操的壮志契合,也符合他招贤纳士的鼓励。
此诗的第二层意思主要在于“求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意是写女子对情郎的念想。曹操借用典故,并且巧妙的换了主题,将此比作自己对贤才的思念。
这里又多了一个忧愁,愁天下贤才无法为自己所用。“青矜”指代的是当时的贤才,为了这些人,曹操终日“沉吟”,那他在沉吟着什么呢?天下贤才那么多,为何不主动投奔于我?
可见,曹操的心思已经被“求贤”不得的忧愁给包裹住了。曹操的求贤之心是真切的,例如陈琳曾经给袁绍写过檄文,将曹操给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曹操却并不在意,反倒赞叹陈琳的才华。官渡之战胜利之后,陈琳被擒,曹操不但没有将其杀害,反而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第三层也非常有意思,先表露了自己的忧愁,然后再写自己的欢乐。天下贤才就像那天上的明月,何时才能到达我的阵营?为此我寝食难安,终日忧愁。
随后写乐,若是贤士前来,必然设宴款待,把酒言欢共谋大事!这里曹操反复多次的写自己对于“贤才”的渴望,其实就是为了深化主题,加强情感。让那些贤才之士看到他的真诚。
其实,曹操这里的才俊很可能是指有着凤雏之称的庞统。当时荆州以及江南一带名气最盛的当属卧龙凤雏,而卧龙已经追随刘备,那么可推断曹操是在期待庞统的到来。可惜,最后庞统还是不愿追随于他。
最后一层,月光明亮星光暗淡的夜色中,一群乌鸦向南而飞,围绕着树木绕了几圈,却没有找到可栖身的地方。其实说的是那些贤才们不要在选择张望了,在这建功立业的时代应该跟随他的阵营,他这里能够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高山不会厌烦自己的挺拔,大海也不会厌烦自己的深度,周公为了待客能吐掉口中饭食,我也能做到周公那般礼贤下士。这里曹操自比周公,还是希望天下才俊能够追随于他。
综合来看,通篇都在写对贤才的渴望,运用各种手法和典故,丰富了本诗的内容。此外在词句方面更是充满了霸气的意味,符合曹操的个人形象,不愧是千古雄才。
曹操是公认的政治家,擅长谋断之事。同时,他对诗词也非常喜好,颇有研究,并且留有多首著作。这首《短歌行》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通常来说招募贤才志士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是曹操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化庄严为恳切,更能博得有才之士的认可和赞同。所以说,曹操有那么多能人相助,不是没有理由的!
此外,我们也能见得诗词的重要性,不仅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更能在招贤纳士中一展才情,吸纳更多的人才。
关于军合力不齐的问题,通过《曹操的诗作名篇》、《大气磅礴,句句经典,惊艳古今的是曹操的哪一首诗呢?》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军合力不齐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