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我国的水资源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水利部:我国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明显提升和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如何保障用水权顺利推进?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水利部:我国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明显提升
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节水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是党的十九大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9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介绍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相关情况。
2019年4月《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出台,水利部牵头20多个部门组成了国家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国家节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
陈明忠表示,目前各项任务均得到积极推进落实。“六大重点行动”得到稳步实施,包括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行动、农业节水增效行动、工业节水减排行动、城镇节水降损行动、重点地区节水开源行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图片来源:中国网)
“同时,在节水体制机制改革上,也得到进一步深化,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不断完善,组织保障和基础能力持续增强。”陈明忠介绍,全国31个省市区都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或节水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省级节水实施方案,各地节水行动扎实有序推进。
据介绍,我国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全社会节水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在农业方面,持续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十三五”以来,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1.2亿亩。在工业方面,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和节水型企业建设,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计划用水覆盖水资源超载地区99%的规模以上用水工业企业。在城市生活方面,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建成了节水型城市,建成11.9万个节水型服务业单位。
推动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开展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全国非常规水利用量从2019年的107.7亿立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138.3亿立方米。全面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国1094个县(区)都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2021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51.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2立方米,比2012年分别下降45%、5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2年的0.516提高到2021年的0.568。
来源: 光明网
一、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如何保障用水权顺利推进?
我国现行水价规范是当局同意订价,采取一般商品价钱的审定方法,即依照本钱加利润审定,并没有思索水的资本特征。我国履行水资本一致管理体系体例。1988年《中华国民共和国水法》第九条规则“国度对水资本履行一致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轨制”。以后,国务院明白水利部为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担任全国水资本的一致管理。
1998年国务院机构变革中,再次断定水利部是主管水行政的国务院构成部门,并对国务院各部门的职责实行了调剂,夸大了水行政的一致管理。2002年修订的《中华国民共和国水法》保持“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水管理体系体例变革准绳,明白规则水行政主管部门担任一致组织水资本查询拜访评价和体例计划、一致施行取水答应和水资本有偿运用轨制、一致分配水资本、一致监视管理等各项事务,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对水资本一致管理的规则。
2002年修订的《中华国民共和国水法》强化了水资本的流域管理。该律例定“国度对水资本履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体例”,明白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令位置,确立了以流域为单位对水资本履行一致计划、一致配置和一致监视管理的准绳。现在,水利部流域水利委员会作为水利部的流域派出机构,代表水利部行使地点流域内的水行政主管职责衜,
是具有行政本能机能的事业单元,发扬“计划、管理、监视、和谐、服务”的用处。2001年,水利部提出较为完好的水权轨制建立方案,即“总量把持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变革思绪,主意断定总量和定额两套目标。2002年公布新的《水法》,明白了总量把持和定额管理轨制,夸大增强用水管理,施行取水答应轨制和水资本有偿运用轨制。《水法》第三条规则:“水资本属于国度一切。
二、水资源问题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中国的水利事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近50年来,中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减灾和保障体系。到2004年底,已累计建成江河堤防长达27.7万公里;建成水库8.5万座,形成了约600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5625万公顷,除涝面积212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环境改善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在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的1/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3的条件下,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经济高速发展,水利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中国在水资源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土地少,北方水少、土地多。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约1/3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中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的水旱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田受旱面积平均每年约1100万公顷,80-90年代约2000多万公顷,近5年来,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上升到3300多万公顷,因旱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5%左右。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中国平均农田因洪涝灾害受灾面积937万公顷,而1990-2000年的十年间,年均受洪涝灾害面积为1580万公顷,因水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3%左右。
二是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我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是,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从1980年到2004年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25%,而农业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全国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88%下降到2004年的66%。
三是中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中国众多的山地、丘陵,因季风型暴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由于干旱和超载过牧,导致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现象。
四是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比1980年增加了1倍多。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得部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五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中国约占55%的耕地还没有灌排设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全国灌溉面积中有1/3以上是中低产田,已建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很多工程存在工程老化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灌溉用水效率低,节约用水和提高土地粮食生产率的潜力还很大。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对中国水资源领域的挑战
中国治水历史悠久,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到灌溉与防洪的源头。几千年的治水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年来,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应对1998年长江水灾、黄河断流、北方沙尘暴侵袭、河流污染等问题的实践中,中国水利部于1999年年底提出了水利工作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并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完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就是在治水中要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平衡,实现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一个地区、一个流域客观上存在着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从全局来考虑,按照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来科学规划和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量水而行。要通过管理制度建设和变革,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明晰初始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大力组建用水户协会、用水合作社等组织,积极吸收广大农民参与管理。
近几年,中国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改善了用水管理,在全国开始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了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近五年间提高了7%。以甘肃张掖为代表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是用水大户,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人口还要增加,粮食需求还要增长。我们的目标是,农业用水总量不再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用水需求主要通过农业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来实现。对此,我们加大了灌区建设和节水改造力度。目前,中国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2035万公顷,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36%,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近十年来提高了10%左右。依靠用水效率的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总量在近20年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仍然得到较快发展。
(二)给洪水以出路,与洪水和谐相处。
人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控制所有量级的洪水,只能通过工程建设和制度安排,将洪水灾害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洪水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缺一不能成为灾害。在对待洪水上,我们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给洪水以出路,与洪水和谐相处,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而且要把它作为整个防洪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给予高度重视。要依法规范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使之适应洪水的发展规律,人类活动不要侵占洪水空间,给洪水以更大的蓄滞自由,避免或减少洪灾发生的社会动因,趋利避害。比如,在城市规划中,不能侵占行洪河道,要注意给河道让出一定的宽度来,防止人为约束河道造成恶果;在防汛工作中,要加强分蓄洪区运用和管理,科学合理地分蓄洪水;在对待洪水上,要将它作为资源,想方设法地加以利用。
中国在长江灾后重建中体现了这一思想。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造成了重大损失。在长江灾后重建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步从无序、无节制的人与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人与洪水和谐。为此,在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同时,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累计投资数百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积极退田还湖(河)、退耕还林、疏浚河湖、移民建镇。经过4年多的努力,长江中下游数千公里干流堤防已基本达标;退田还江还湖就近移民242万人,恢复水面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这是我国历史上千百年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地、人水争地,转变为主动地大规模退田还湖,给洪水以出路。2002年,长江流域中游及洞庭湖区发生较大洪水,江湖安澜无恙。
(三)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大水土流失的防治力度,保护水土资源。
解决中国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给自然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保护水土资源。同时,要做好人工治理,为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创造条件。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水土流失的防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每年对1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等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禁牧等封育保护;每年人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为了解决好生态修复区人口的粮食问题、经济发展和脱贫等问题,为实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在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修建淤地坝工程,拦蓄泥沙,淤地种粮,发展经济;在牧区搞好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灌溉饲草料地,对天然草原实行禁牧、轮牧、休牧,保护和恢复草原;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山区,积极发展小水电,使农民能够解决能源问题,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对塔里木河下游、黑河下游等生态严重恶化地区进行调水、补水修复生态。这些努力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增强了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双赢的信心,也进一步夯实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防治中国水污染问题。
在整个经济结构的布局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宏观管理上要十分强调发展绿色经济,限制高耗水、高耗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发展。只有发展绿色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
一定区域和水体客观上具有水环境承载能力。而对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管理集中体现在排污权的管理上。正如节水型社会是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一整套制度,排污权管理也要建立宏观控制、微观定额两套指标,实行排污权的有偿转让和交易,严格排污权的管理,保护水资源。
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建立水功能区管理制度,通过对水体划定不同的功能区,确定不同水域的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和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尤其是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三、综合规划,统筹兼顾,逐步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
今年是中国实施第十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将开始实施从2006年到2010年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个时期的水利工作,保障国家的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意义重大。
“十一五”期间,水利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努力解决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到2010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水资源配置和保障方面。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根本,加强制度建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逐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将解决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村镇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60%;解决农村8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有效缓解北京、天津以及华北地区和胶东半岛大中城市缺水问题。
二是在防洪减灾方面。重点加强蓄滞洪区建设等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使用频率高的蓄滞洪区能够正常运用。对河道、湖泊、水利枢纽、蓄滞洪区等科学安排,不断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全国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河段基本得到治理,结合干支流水库建设,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三是在农村水利发展方面。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公顷,基本完成现有粮食主产区主要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基本达到3~5年一遇。保护和恢复1000万公顷天然草原生态,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100万千瓦。
四是在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重点保护水源地,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0万平方公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对生态脆弱或生态严重破坏的河流进行修复。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科学制定规划,统筹水利、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大投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水法规体系,规范各项水事活动;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重视和鼓励公众参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中国水问题,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水资源现状
一、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特点
(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算少,但按 2001 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162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5%;亩均水资源量为1900m3,相当于世界亩均水资源量2353m3的81%。
(二)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资源分布不相匹配
水资源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按全国十个流域位置,将划分三个不同类型区:南方、北方、西北。
(1)南方,包括长江、珠江、华东华南沿海、西南诸河四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5.9%,但水资源却占总量的81%,人均水资源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6倍,亩均水量为全国平均的2.3倍。
(2)北方,包括长江以北的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海河五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当发达,而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淡水资源只有全国的19%,人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5%,亩均水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5%。
(3)西北,除额尔齐斯河外都属于内陆河流域,涉及土地面积337×104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5%,属于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地区人均水资源不算少,耕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三)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1980年以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形成北旱南涝的局面,初步估计对全国水资源多年平均总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水资源在地区上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水资源的区域特征
我国水资源区域按地区可分为四个区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南方地区。
(一)东北地区
1.总体情况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由于受气象、水文、山川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区内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东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几年来地下水供水连年占总供水量的45%以上,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东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地表水利用量在下降,而地下水开采量有上升的趋势,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呈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尚有潜力,但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与人口、耕地资源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近年来,东北乃至全国地下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过度的开采已带来某些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水资源状况
东北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880.21×108m3/a,其中地表水可利用资源量为397.13×108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483.08×108m3/a。黑龙江省水资源量最大,辽宁省平均水资源量最小。东北地区地下水分布广,水质较好,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区,在工业污染的控制方面虽然作了相当大的努力,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据东北振兴网报道,辽宁境内主要的324家重点污染源(日排废水百吨以上或日排化学需氧量10kg以上)中,有40%多的重点污染源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其中还有30家重点污染源的废水直排河流。
多数城市地下水仍受到不同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一些元素在局部地段超标。大量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中,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河流、湖泊等水体的严重污染。松辽流域城市河段的有机、有毒污染非常突出,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挥发酚和氨氮等。
城市地下水资源环境遭受破坏,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城市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已形成明显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沈阳市为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严重城市之一,市区地下水位1949年平均为3.80m,2006年为35.37m。其中2006年沈阳市地表建设超采地下水使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很快,甚至在1个月内某些观测点水位下降超过3m。地下水水位下降可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地面塌陷、加剧土壤沙化;沿海地区导致海水入侵等。大连由于地下水采补失调,导致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地下水水质受到严重破坏,同时水利工程受损严重,大量机井报废。大连等沿海城市的海水倒灌面积达728km2,严重影响地下水水质并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二)西北地区
1.总体情况
西北地区系贺兰山以西、昆仑山和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北部分。这一区域面积广阔,山川纵横,地形十分复杂,地势西高东低,总面积308×104km2,占全国面积的1/3,山区面积占70%以上。就常年降水量而言,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严酷。该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资源平均只有5.3×104m3/km2,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5。降水和地表水时空分布极度不均,降水量分布总体上自南东的1200mm向西北逐渐减少为200mm左右。同时受高程和地形制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降水主要分布于山区,山区降水量可达300~700mm,甚至更高。一部分降水在高山堆积成冰川积雪,另一部分汇入河流或侵入地下。西北冰川面积达2.8×104km2,储水量28.5×108m3,积雪储水约361×108m3。这些固体水库和冰雪融水是平原区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同时对水资源的时空调节起到一定作用。而平原区降水量大都只有100~200mm,盆地中心降水一般小于50mm,而蒸发量达1000~3500mm,干旱指数可大于50以上,成为极度干旱区,因此形成山区的“湿岛”与平原的“干盆”相间分布的格局。其中降水分布明显制约着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地下水资源各地贫富状况相差极大,东部外流区地下水资源平均模数为5.9×104m3/(km-2·a-1),西部内陆区地下水资源平均模数为3.03×104m3/(km-2·a-1)。这与降水、地形及地面水文网密切相关。
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决定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受高山阻隔,降水量少,有限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冬缺水严重。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一带最为干旱,新疆西北50%土地面积的水资源量占全自治区水资源总量的93%,而其东南部50%土地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7%。
2.水资源状况
西北全区水资源总量约为2338×108m3,占全国8.3%。水量较丰富的长江与黄河分水岭以北流域的山区及澜沧江源头区水资源量共计710×108m3,绝大部分难以利用。内陆河区水资源中,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约140×108m3的水资源无法利用,跨境河流的水资源量不能全部支配。因此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887×108m3。综上所述,西北地区在人类经济活动范围内用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水资源量在1070×108m3之内。从地区分布看,缺水量较大的是新疆和关中盆地。从缺水程度看,新疆、关中盆地与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较高。
西北地区水资源基本特点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西北地区是全国降水最低值地区,也是唯一降雨量少于农田作物需水量的地区。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土矛盾突出,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频繁。生态对水分依存度高,生态需水量大、水资源国民经济可利用量相对较少。
西北地区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地下水污染总体较轻。内陆盆地地区的主要污染物为硝酸盐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有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铬、铅等,以点状、线状分布于城市和工矿企业周边地区。
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沙漠戈壁广布,使得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河湖萎缩、干涸,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恢复困难。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水资源必须控制在一定的生态利用量,超过该量,就会产生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三)华北地区
1.总体情况
华北地区总面积约185×104km2,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全部及河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共有大中城市30余个,总人口3.35×108(2002年),是我国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区和能源基地。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但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这一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华北地区水资源主要属于海河、黄河和淮河三大流域。1994~2001年,华北地区生产、生活总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基本在13.3%~14%,用水结构变化情况是: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下降,工业用水比重少许上升。到2001年,开始出现工业用水的比重下降、城乡生活用水的比重出现快速增长的走势。
2002年,华北地区工业总产值为29305.1×108元,是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6.45%,粮食产量为1.25×108t,是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7.32%。全区共有耕地面积43995×104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54636×104hm)的28.45%,其中灌溉耕地面积为1832.74×104hm,占耕地面积的41.66%。华北地区是带动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地区,是解决中国3.35×108人温饱问题的主要粮食产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水资源状况
该区域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平均降水量为547mm,人均水资源量为342m3,不及全国平均数的1/6,世界平均数的1/24,属严重缺水地区。华北平原属季节性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00~600mm,因受中高纬度西风环流周期变化的影响,年际降水量很不稳定,呈现湿润地区的特点。降雨集中在夏季,主要是7~8月,其余为旱季,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又旱、旱涝交替的特点。这个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水资源年际、年内分配不均也增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加之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致使水资源不足成为该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干旱、渍涝、盐碱、咸水成为华北平原东部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而且互相影响,交替为害。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保持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做好废污水现状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华北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强烈,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物有硝酸盐氮、氰化物、铁、锰、石油类等。此外,某些地区地下水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严重,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总硬度超标。
该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685.2×108m3,其中,地表水1254.1×108m3,地下水873.8×108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为452.7×108m3。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多年来,华北平原地区采取了大量开采地下水的方式,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海河流域水已严重超采。地下水减少威胁华北城市平原地区的安全用水储备,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已造成的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该区水安全,并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四)南方地区
1.基本情况
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十分丰富。近20年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不足,水环境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滞后,致使当今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性缺水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水资源量可观,但由于对于水环境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长期排入江河和水库,造成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同时,由于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使浅层地下含水层不同程度地受到与地表水相同类型的污染,导致水环境的整体恶化。水环境问题引起的水质性缺水,已由过去的隐性转化为今天的显性。
虽然,南方地区水资源存储量十分丰富,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不能因为南方的人均占有水量大而用起水来毫无节制。一方面,虽然南方大部分地区经济基础发达,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资金是有限的。同时,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周期较长,回收效益不高,引进资金相对困难。另一方面,我们在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大量的废污水排入水域或渗入地下,一旦超过了水体自身的净化,污染难以逆转。因此,南方经济加快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今天,必须未雨绸缪,加紧对水资源的研究,努力把除害与兴利、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南方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水资源状况
根据水利部2006年的水资源评价统计数据,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5330×108m3。其中,北方六区(指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的水资源量为4761×108m3,占全国的18.8%;南方四区(指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量为20569×108m3,占全国的81.2%。也就是说,南方的水占到全国总量的4/5。
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一致性的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体现区域发展需求。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十分明显。
由于有些地区以森林为主的植被资源遭到大量破坏,以及人们在陡坡地盲目开垦,如在陡山坡上乱砍滥伐树木用来种茶,从而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重,特别是造成局部地区的生态失去平衡,造成自然灾害更加严重。由于乱砍滥伐,森林植被遭受大量破坏,由此而引起的洪涝灾害的频率较大。在水资源丰富的皖南山区,由于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又缺乏水利工程调节,因此造成比较严重的洪涝和旱灾。
南方地区地下水局部污染严重,但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西南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有亚硝酸盐氮、氨氮、铁、锰、挥发性酚等,污染组分呈点状分布于城镇、乡村居民点,污染程度较低,范围较小。中南地区主要污染物有亚硝酸盐氮、氨氮、汞、砷等,污染程度低。东南地区主要污染物有硝酸盐氮、氨氮、汞、铬、锰等,地下水总体污染轻微,但城市及工矿区局部地域污染较重。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浅层地下水污染普遍,已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一)供水能力
我国的供水能力从1980年的4432×108m3增加到2000年的5497×108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约4440×108m3;地下水开采量1069×108m3(表1-4)。
表1-4 1980~2002年我国供水能力对比表 单位:108m3
注:2003年数据(未包括台湾省)。
从表1-4可见,总供水量、地表水供水量在1997年前为逐渐增大的趋势,在1997年后有所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不大。地下水供水量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从1980年的619×108m3到2002年的1072×108m3,可见地下水的开采逐渐加大。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水源。我国的海水利用出现在2000~2002年间,而且近年越来越得到重视。
(二)用水现状
我国用水增长迅速,1980年估计约4437×108m3;年达5566×108m3,人均用水450m3;年下降到5498×108m3,人均用水428m3,其中,农业用水占67.96%,工业用水占20.77%,生活用水占11.3%(表1-5)。
表 1-5 1980 ~2002 年我国用水现状对比表 单位:108m3
注:2003年数据(未包括台湾省)。
从表1-5可知,全国用水多年来呈持续增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一直呈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此时,启动了水费改革,推行了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这些综合因素促使全社会用水从高增长转向低增长(即低于人口增长)。1993年后,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加大节水力度,使全国用水增长率进一步降低。
(三)用水效率
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我国用水效率逐年有所提高(表1-6)。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工业万元增加值平均用水量为120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水尚有较大潜力。
表 1-6 1980 ~2002 年用水效率对比表 单位:m3
(四)与其他国家用水情况对比
1995年,全球人口57.35亿,用水36000×108m3,人均用水628m3(表1-7)。其中,农业人均用水437m3(占69.6%);工业用水131m3(占9.7%);生活用水60m3(占2.1%)。我国的人均用水量低于世界水平,仅为美国用水量的24%。
表1-7 中国与其他国家用水情况对比表
续表
注:PPP(Purchasing Power Purity)为购买力评价。
关于我国的水资源的问题,通过《水资源问题》、《我国水资源现状》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我国的水资源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