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5岁育儿知识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隔代育儿:老教授带5岁孙女有妙招,各方面拔尖!方法我们可复制和育儿方法都有哪些?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隔代育儿:老教授带5岁孙女有妙招,各方面拔尖!方法我们可复制
关注
退休老教授带5岁孙女,刚上中班的孩子,语言能力、精细动作,各方面发展都很好。妈妈坦言:人家有妙招,带娃比我们年轻人还给力,我很放心!
这位老教授是楼下的邻居,经常碰到他带孩子出来,每次都是笑嘻嘻的,孩子也很有礼貌,见到人打招呼,和周围的孩子都玩得很好。现在上中班了,每次班上有什么活动,这个孩子肯定参加,而且每次都是拿第一的那种。
有次遇到他,跟几个小孩一起玩,周围的孩子都在听他讲故事,听得很入迷,孩子侃侃而谈,一点都不怯生。还围上来几个大人,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有次碰到孩子的妈妈,聊了一会儿,才知道他们家也是普通家庭,爸妈都上班,老教授退休后,就在家带娃。她说,别看我们家是老人带娃,比我们年轻人还给力,老爷子有妙招,我们也很放心!
真羡慕家里有这样的老人带孩子,平常的老人带娃,要么有育儿误区,要么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只管吃饱了、穿暖了,把孩子交给电视、手机。根本不懂如何养育孩子,那么,这位老教授是怎么做的呢?
请教之后,总结了老教授的话,有三个关键点,分享给爸爸妈妈们!
关键点一:多陪孩子做游戏
老教授年龄60多岁了,体力很棒,每天陪着孙女玩,都不觉得累,还很有耐心。我们成年人抱着手机看孩子,人家是全身心的陪伴。
孩子3-6岁是精细动作发育的关键期,老教授带孩子特别用心,孩子的精细动作,就是在每天的游戏、互动中,逐步提升的。
关键点二: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一般老人带娃,都是亲力亲为,不舍得让孩子动手,哪怕是穿衣、吃饭这样的小事情。
但老教授不一样,他非常开明,从孩子开始吃辅食,就自己吃饭,3岁多自己穿衣服,5岁自己叠被子、洗袜子,有时候还帮忙倒垃圾、扫地,小大人一样。难怪人家孩子养得好,原来是大人肯放手!
关键点三:每天晚上读绘本
老教授说,从孩子1岁多,就开始给他读绘本,每天晚上读10分钟左右,孩子听完绘本,一会儿就睡觉了。
其实,针对老教授整理的三个关键点,我们聊的最多的是第三个,因为这点也是我比较重视的。我问老教授,每天给孩子读什么绘本,有固定的吗?他说,孩子晚上读绘本是个很好的习惯,如果一直保持下去,对以后的学习大有益处。睡前,最好选择短故事阅读,孩子能很快入睡。
我们晚上读的绘本,基本上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孩子喜欢的,我就会买来。他还跟我分享了孙子比较喜欢的《睡前故事40册》,每天晚上都要讲几本,从2岁多就开始讲,现在5岁了,还是很喜欢这套绘本,里面有些内容,他都会讲给小朋友听了呢!老教授自豪地说。
到底是什么绘本,能让孩子连着读三年,还很喜欢?我暗暗记下了名字,到网上采购了一套回来,果不其然,我家孩子也很喜欢。
这套绘本是以小动物为主角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主要是对孩子懂礼貌、不跟陌生人走、如何与他人相处、怎么自我保护等幼儿常见情况的解读。
故事情节跟现实生活贴近,读起来代入感很强烈,孩子看得很有兴趣,愿意跟着读下去。老教授真会给孩子选书,选的书孩子们都爱看!
如果你家孩子也在0-6岁的阶段,建议入了这套书。
我们不能跟老教授比学识,但能跟着他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睡觉前跟孩子读一读,增长见识还能促进亲子关系,聪明的家长都懂,入手就对了!
一、育儿方法都有哪些?
育儿方法?那真是数不清楚了。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其实无论什么大家还是专家的方法,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只有妈妈和爸爸自己知道。
父母要不断学习,不断运用,收到孩子的反馈,才是最好的育儿。
前几日,看了一部大热剧,也总结了一些育儿观点:从《三生三世》看育儿,素素夜华小巴蛇都没有完美的父母
和一个腐剧妈妈,额,也是一位学佛的姐姐一起探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8年前看过的小说,如今的大热剧
她是一个很有时间管理,很有梦想的职场领导女性,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居然也有时间刷满这58集的“仙侠剧”(添妈顿时为自己释然),
她说,“这部剧好啊,很励志啊,和佛法里写的一样,一切都是增上缘。连神仙都要历劫,又何况是我等凡人!”
(就如观音成道之前,的确是经历很多劫难。)
姐姐说,“片尾曲也好《凉凉》,歌词很棒:
悠悠漫长岁月,怎能浪费时光。
去流浪,去换成长……”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部仙侠剧,折射出了不同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和佛友姐姐聊到“修行”,她说,“生活从来没有轻易饶了谁,一切都是增上缘。一个母亲,首先要关注自我成长。试想,当自己都有盈亏时,又怎么惠泽他人,惠泽我们的孩子?”
因为一部剧,爱上路边随处可见的花,西湖边的桃花也开得一样好了吧!
夜华这样的爱好吗?
姐妹们,我们要有工作、学习、修行、爱好和远方。但既然“已升级成为妻子和妈妈”成为了既定事实,我想,婚姻这门课,是首先要修的。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生三世》红遍添妈朋友圈,胜过之前红透的《花千骨》,再之前是《步步惊心》?哦不《太阳的后裔》~为什么女人那么爱看爱情剧?因为现实中痴情之爱太少,就如男人迷恋看战争剧、武侠剧,无非就是英雄梦。
有一颗少女心的妈妈们羡慕夜华这种爱,三生三世!
而我们的世俗爱,却在柴米油盐酱醋茶,消磨耗尽!
可姐姐说,夜华这种炽热的爱,也只能是婚前,婚后还是要靠智慧和相处的技巧的,要不然很难幸福。(也是,往下看夜华不值得嫁的理由。)
父母们帮孩子挡劫难好吗?
小巴蛇去求白浅,为他儿子在凡间免去劫难,好吗?
护着孩子们不知外物为何?一直童话长不大,好吗?
爹妈护着的孩子终究长不大,如何历劫?如何修仙?如何成上神?
本来他儿子痛苦这六十年,对接下来的修仙的路会很有帮助,历劫才能磨砺出成熟的心智,不是吗?这样平平安安过一生又有何意义?
小巴蛇毕竟只有这样的道行,虽然生了四个孩子,终究也只是个普通的母亲。
儿子像夜华这样养好吗?
当然不好啦,为了个女人要死要活不吃不喝,难道他的世界只有女人吗?
当然还有很多啊,他有事业,他有爱他的父母,他有其他心之所向的东西,他还有远方,
只为个女人?三生三世!
甚至要烧自己的元神,没有一个母亲愿意儿子是这样的情圣吧?
所以后来他母亲在他做烈士后,对浅浅说的那些话,也是感人至深。
夜华爱的方式也是问题,欺骗,隐瞒,说什么都是为了凡人素素好,其实不过是懦弱,爱的自以为是。(夜华不值得嫁!)
要和你携手共度一生的女人,就希望你能实话实说,大家齐头并进,共同进退嘛!
夜华从小是接受权威式的教育、冰冷式的无感情教育,所以这样的人,性格上有缺陷也不奇怪。
敢爱敢恨的白浅好吗?
爱的倒是很干脆的。青丘的狐族,爱上了就是一生一世,了断也挺痛快。
我挺喜欢她对离镜最后的剖白:你只知道我当初放手放得潇洒,你可知道这潇洒背后当年有多少心酸苦楚?
诛仙台跳下之后,恢复了仙身,依然对夜华的所作所为绝望透顶,决定喝下忘情药,这样的女子还是敢爱敢恨的。
至于,她老公后来成了烈士,她大梦了三年,儿子也不管,这就不好了。
她毕竟上面有四个哥哥,爱情观也不见得正常,加上父母如此恩爱,她可能想象不到世间会有背叛这种吧!
孩子如何,果然是大人培养的
孩子会如何去爱人,用自己的方式,或者,用美好的方式。
同样,
孩子喜欢阅读,或者,喜欢看动画片,或者,喜欢玩手机。
二、奶奶带5岁大孙子,姥姥带3岁小孙女,半个月后差距不止一点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压力大,作为新晋爸妈,这样的压力更是像一座座山一样压的人喘不过气,在结婚后爸爸妈妈们至少要赡养四位老人。而男女双方结婚之后,家庭新成员的诞生也会使自己的压力更加沉重,对于二胎家庭来说,宝宝的开销是双倍的。并且,要是想在城市里扎根,买了一套房子买了辆车,那么车贷和房贷的压力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有一些家长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选择让自己的父母帮着自己带孩子,让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孩子,而今天这个家庭却比较特殊,让姥姥姥爷带一个,爷爷奶奶带一个。
这对夫妇生了两个孩子,老大五岁,妹妹三岁。平常的时候只要把孩子们送去幼儿园就可以撒手不管了,但是孩子们放假了之后,总不能放弃工作来全职带娃吧,于是夫妻俩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把孩子送给父母带。协商之后,把大儿子送去奶奶家,把小女儿送去姥姥家。夫妇俩则一星期去看他们一次。
时间一晃,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夫妇俩决定先去接哥哥,一到奶奶家,夫妻俩傻眼了,这个脏兮兮的“黑煤球”是哪位?他似乎还没察觉到爸爸妈妈已经来了,甚至还在追赶小鸡想要抓住它。而在姥姥家的女儿却走了另一个极端,不仅没有变得“粗糙”,还被打扮的更加“精致”了。夫妇俩哭笑不得。
1.减轻父母的压力
爸爸妈妈的压力越来越大了,而祖辈和孩子是隔辈,对孩子的爱是更加深厚的,而这些爱是各种托管机构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给宝宝提供最真挚的爱,父母不用担心孩子因为缺爱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从而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不用焦虑。
2.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比比较多
退休在家的老人他们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宽松的,而一个小小生命的带来,会分散老人的注意力,让老人找到自己可以投入时间的方向。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来说,全身心的投入和陪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忙于工作,不能够无微不至地照顾宝宝,而老人却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说把孩子给老人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在讲究良好家风的中国,各种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都是值得传承下去的,而祖辈们深谙这样的道理,在保有这些传统的同时还可以以身作则地让宝宝受到文化的熏陶。
1.孩子和老人隔代亲
其实很多的家长不让老人带孩子的原因,是因为怕老人过于溺爱孩子。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就比如说孩子一哭的话就会抱起来,孩子只要摔倒了就会扶起来安慰,生怕孩子磕着碰着了,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2 . 和父母的关系疏远
长期由老人带的孩子,特别是年纪小的,龙一荣誉和老容易和老人更加亲近的而疏远父母,因为父母从小缺乏对孩子的照顾,甚至于有些孩子,对老人更加亲近,有什么事情先把老人放在第一位,再去考虑父母。
3.由于老人和父母的教育观念不同的而产生家庭矛盾
祖辈对孙子的爱可以说是十分深厚的,而作为两辈人,父母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老人只会任认我用我自己的教育理念把你养的这么大了,你依然这么健 健康 康那么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对的。由此会激化家庭的矛盾。
敏敏聊 育儿 ,为您解答 育儿 小烦恼
三、请问让一对50 60岁的老夫妇带一个几岁的孩子5-6年 好处和坏处都有哪些呢?
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双赢一年前的“六一”儿童节期间,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而由此引起的家庭矛盾也越来越多。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隔代教育,时下受到了较大范围的质疑。有人说,现阶段这种教育模式会影响未来中国人口的质量。情况究竟如何:
隔代亲的误区
人们习惯把祖孙之间的亲密关系称为“隔代亲”。其实,隔代教育是个时间跨度较宽泛的词。在我们传统的家庭中,0~3岁甚至到学龄前主要属于养育范畴,这一时期正是为孩子成长发育的各种心理生理指标——即所谓德智体打基础的时候。此刻,传统的“隔代亲”养育方式下出现的误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不妨看几个小片段:
镜头一 咪咪一生下来就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母每天要早出晚归地上班,她是在爷爷奶奶的膝下长大的。布娃娃是她的小伙伴,半导体里的儿歌、音乐是她的老师,而跟着爷爷奶奶上街则是她认识社会的基本活动。爷爷奶奶已经很老了,走路蹒跚。所以咪咪学龄前更多的时间就是呆在家里自己玩,直到上学她才真正迈出了家门。现在咪咪即将大学毕业了,但身上还是留着很深的隔代养育的痕迹:文静、不善言谈、不喜欢运动、缺少独生子女的天真活泼,下了课就回家,校园里见不到她的身影。这种孤僻的性格不能不与她最初的生长环境有关。
镜头二 刘女士的儿子健健两岁时,母亲退休搬来同住,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时出现些小摩擦。比如:午饭刘女士做了红焖大虾,说好一人两只,姥姥一句“我不爱吃”,硬是把自己的一份夹到孙儿碗里。以前健健喝水一点儿不费劲,一杯凉开水几口就喝了。姥姥可好,又放糖又放果珍,健健再看见白开水就摇头。还有健健本来已会自己穿鞋袜,姥姥非要包办代替,搞得健健自理功能全退化了。刘女士对自己的妈真有点头疼了,这样下去儿子还不被她宠坏了。
镜头三 网友dsm0922在新浪育儿论坛发的帖子中说:儿子平时在家由保姆带,一般只在周末去奶奶家玩。在家的时候,他听话,不任性。到了奶奶家以后,跟老姑家的哥哥学会了在地上爬,穿着鞋上床等不良习惯。每当我纠正他的毛病时,一旁的奶奶总是跟我唱反调。比如我说:“儿子别穿鞋上床,看把奶奶的被子都踩脏了,奶奶洗被子多累呀。”奶奶准会说:“没关系,让孩子踩吧,踩脏了再洗。”再比如,儿子吃水果时,我说:“儿子来妈妈给你围上个手绢,要不把衣服弄脏多难看。”奶奶准会说:“没事呀,不围就不围吧。”长此以往,儿子渐渐地丢弃了原有的好习惯,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奶奶还对儿子说:“在奶奶家,奶奶最大,爸爸妈妈都得听奶奶的。”两岁的小孩就已经悟出,在奶奶家与在自己家的不同处世哲学,在奶奶家时可以不听妈妈的话。发展到如今,甚至在奶奶家,谁的话也都不听了。
“隔代亲”确实存在着一些误区。两代人的教养方法不一致,导致家庭矛盾上升已经是个老问题了。说句公道话,教养方法不一致也并不都是老人的错。海海的爷爷奶奶是教师,从小对海海要求很严格,一天按时吃饱三顿饭、一顿水果,不再喂零食,还让海海学着擦桌子、扫地、洗小手绢。海海妈妈背地里对老公说:“爷爷奶奶真抠门,把孙子当小奴隶了。”现代派的海海妈则认为,只要儿子张嘴,一切都要满足他。海海虽然还没上学,已经会察言观色,在爷爷奶奶面前他很理智,在妈妈身边他就撒娇耍赖。这说明对隔代教育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可躲避的社会现象
在北京的一些日托幼儿园门口,每天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长有许多是老年人。偶尔看到一两张年轻的面孔,一询问多半是家中的保姆。我国之所以隔代教育现象这么普遍,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关系。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改革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年轻人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他们要加倍投入地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的成功;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家庭幸福美满,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于是,当他们初为人之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时,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尽管他们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来带,这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越来越普遍的主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无论如何,隔代教育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这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当城市和农村的中青年人都在忙着赚尽可能多的钱、疲于奔命时,当多数情况下,保姆不职业化,不堪看护重任时,孩子基本上就归爷爷奶奶了。
而在西方国家,从孩子生下来的第一天直到上小学,每个年龄段都有专门照顾孩子的机构。这些国家对于0~3岁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有十分完备的育儿机构,从业人员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必须持有专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专业育儿人员从生活、学习到心理各方面给孩子全方位的照顾。有了健全的育儿机构作保障,他们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可完全放心地投入工作了。
所以,王极盛教授认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在独生子女时代,人们对子女要求高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
面对这一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幼儿的早期教育阶段,如何做才能既克服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现的弊端,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又能够方便年轻父母腾出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打拼出一番事业呢?
认清问题的弊端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对孩子一生来讲,个人品质、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7岁。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几乎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与父母沟通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任凭“隔代亲”特殊的宠爱泛滥,就会对其身心发育造成很不利的负面影响。例如:
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
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儿女容易溺爱和迁就。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老人心理上更会有所顾忌——万一有差错闪失,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在吃的方面,给孩子做“专利菜”,让孩子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喂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饭,甚至担心孩子摔跤,不辞辛苦抱着孩子上下楼梯……
老人的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全家人都要为他服务,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
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
比如,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因为,在他们意识里,玩蚂蚁很脏,拔花是成心捣乱,一辆完美的玩具车更是不能“破坏”的。他们认为孩子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
扬长避短是良方
现实生活中,隔代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不少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有不少爷爷奶奶抚育的孩子成就了大业。在奥运会110米栏赛道上一路狂奔,勇夺冠军的刘翔,从小父母为忙于生计早出晚归,他一直寄养在爷爷奶奶家,不仅和老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而且从老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优良的品质。
北京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的教授黄海波认为: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认为孩子应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不必强求一定要这样那样。事实证明,许多由祖辈带大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在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强于其它孩子。
然而,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另外,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因此,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以避其短。
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作游戏、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为图省事,孩子一生下来就甩给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孩子,拒绝老人带孩子,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不论是与老人同住,还是暂时把孩子寄养在老人家中,我们都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中国教育先锋网
记不清原来的网址了。
关于5岁育儿知识的问题,通过《奶奶带5岁大孙子,姥姥带3岁小孙女,半个月后差距不止一点》、《请问让一对50 60岁的老夫妇带一个几岁的孩子5-6年 好处和坏处都有哪些呢?》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5岁育儿知识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