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读懂《孟子》经典10句,一生做个明白人

读懂《孟子》经典10句,一生做个明白人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孟子的著作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读懂《孟子》经典10句,一生做个明白人和经典会读——《孟子》尽心章句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读懂《孟子》经典10句,一生做个明白人
  • 经典会读——《孟子》尽心章句下
  • 孟子名言警句
  •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做座右铭及理由有哪些?
  • 一、读懂《孟子》经典10句,一生做个明白人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变的,是思想。

    《孟子》是继《论语》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和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

    在古时,《孟子》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著作。

    隐娘分享《孟子》经典10句,学会孟子的处世智慧,一生做个明白人。

    1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做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习以为常却不知其所以然。终生都顺着这条道走,却不知道这是条什么道,在人群中这种人占多数。

    【感悟】真正的智者,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永远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清醒,问心无愧,活得明明白白!

    2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译文】贤明的人以自己清楚明白,使他们清楚明白;如今的人却以自己的模模糊糊,想使他人清楚明白。

    【感悟】如果一件事情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又怎么能去教导别人,让别人明白呢?

    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译文】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孟子看书,并不尽信书,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再做出判断,这种敢于疑书、敢于与“权威”较劲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感悟】兼听则明,兼信则暗。不迷信权威,勇于独立思考,才能更明白的看待这个世界。

    4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下》

    【译文】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师傅。

    【感悟】总想着教导别人的人,不容易发现人家的长处,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短处。

    5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译文】仰起头来看看,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

    【感悟】人活着,就应该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无所愧疚。

    6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就舍弃鱼,而要熊掌。

    【感悟】你必须明白,最好的东西,不会都属于你,舍掉其中一个,才能得到另外一个。选择,是人生的必行之路。

    7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译文】人有不做的事情,而后才会有所作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

    【感悟】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最后只会碌碌无为。

    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感悟】人永远是制胜的第一要素。不要羡慕他人的好运气,你必须明白,强大的武装的自己,永远胜过好运气。

    9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告子下》

    【译文】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

    【感悟】处理一件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任何时候,不要急着下结论可否定别人,先调查,再表态。

    1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

    【译文】有道义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没有道义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感悟】经历世事后才明白,那些有道德原则的人,才能被更多的人爱戴,甚至帮助。

    一、经典会读——《孟子》尽心章句下

    不知何日读,约两星期前

    2017年1月1日 (2日下午写完15:35)元旦写于玉泉

    这句话很短,但是幸亏配上了张居正的讲解,才让我体会到这句话的精妙之处,是关于学习的进阶的,从规矩到精巧。虽然道理都是明白的,可是被人家讲出来就觉得妙啊。语言多么的重要。孟子说,学习啊,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言传身教的,另一部分是不可以言传身教的,这两部分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有一个老师总是和你说,你要靠自己悟的,体会的,那么这个老师不见得就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切都需要我从零开始体悟,要老师有什么用。那是不是,通过纯粹的言传身教就可以完全成长呢?那肯定也不是。怎么才能进阶到“精巧”呢?这段话太妙了!彼木工有梓匠,车工有轮舆,其教人之法,但能与之以规,曰,如此而为圆,与之以矩,曰,如此而为方,循其一定之制,导之使从,这是其可能者也。若由规矩而熟之,不疾不徐,不甘不苦,机发于心,而妙应于手,乃所谓巧也。什么事巧,就是熟能生巧,这一切都要从规矩而来。所以自己之前总是比较毛糙,很多事情都想跳过基本功,或者自创一些心得手法,而忽略那些已经被检验无数次的规矩。这是不合适的,以后一定要改。另外,如果你要教育其他人的话,自己之前总是觉得,一些道理,简单,你跟人家说了,人家也不一定会体悟到,说了也白说。这下就不这么觉得了。因为你首先要教人家规矩,就是把道理讲给别人听,这样子,就算人家现在不明白,以后也可能突然体会到你说的意思,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你现在不跟他讲,那么就是你的失职,你没有把规矩给他。斯则不泥于成法之中,而又不出于成法之外。张居正说,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老师不以言传给弟子,弟子不获得言传于老四,劝自己自悟怎么样怎么样,可以这样子来教育人吗?当然是不可以的。张居正又说,圣贤之道,下学可以言传,这就是规矩,而上达一定是要由心悟的,这既是巧,才是你学成的最终标准。所以学者一定要以会道于心,以等待自得之机,怎么能够一味的追求比人口中的言呢?张居正最后又说了一句,也很棒,他说,学生总是觉得老师有不传之秘,哎,哪有什么不传之秘啊,规矩都告诉你了,最后的自得是靠你自己啊!

    孟子在这里举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就是如果你施于人,最终一定会施于自己,这到是有一种天道轮回的意味在了。孟子说,我现在终于明白,我们不能够杀害别人亲人的严重性了。为什么不能呢?因为我们如果杀害了别人的父亲,人家也一定会想办法杀害自己的父亲,那么这不就相当于间接性的自己杀害自己的父亲了吗!人啊,往往不知道天道有好还之理,人情无不报之仇啊!再简而言之,如果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那么你就要怎么对待其他人?因为无论在哪些方面,别人本来也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你的,可是一旦他们知道你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他们也就是会依样画葫芦了,因为这个答案是你给别人的!这个真的很深刻啊!一定要切记切记!

    孟子在这里告诫我们一个看人识人的方法,说的兼职太好了!不能更好了!用以识人,更用来修身!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观人者,不当据其迹,而当察其心,不徒徇其名,而当考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你看一个人,千万不能够因为人家做了某件事情,就判断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怕马云捐款1000个亿,哪怕比尔盖茨捐出全部身家,你都不可以就判断人家怎么样。你要看人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出于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有一些人啊,哪怕是把一个国家交给他,他都不会要的,那么你就能够说这个人很了不起吗?不见得,因为他有可能是一个爱好名声的人,他把名声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虽然他很想要千乘之国,但是正因为这是一件如此之大,天下皆知的事情,所以他会特别衡量这里的利和他要的名的关系,所以做出决定。那么怎么才能够看清他处于什么样的本心呢?这个好难啊,对不对!非常幸运,非常庆幸的是,孟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多棒啊!孟子说越是大的事,他越会衡量利和名之间的关系。但是一些小事呢?比如你让他让出一筐饭,一碗汤,他的脸色可能就能够马上看出不高兴了!这一秒你才看清他的人了。因为在这些小事上,他根本不会去衡量名和利。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拿来识人,就千万不要因为人家一些事情而下判断别人是什么样的人,永远不要,要观察,他为什么这么做,观察身边的小事,一点点得出结论。如果我们拿来修身,这就告诉我们慎独的重要性了,同时也告诫自己,自己之前常常拿平时随便一点,只要关键时候,或者某些时间自己端正态度好好学习就好了来敷衍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同样的,身边每一件小事,你都要认真的对待,不是说你任何小事都要去装, 而是你要不断反思,形成自己一套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让一切成为你的习惯。

    当然这段话,其实是可以有其他解释的,比如说,爱好名声的人(褒义),千乘之国都不要,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不爱好自己的名声),那么箪食豆羹让出来,都会显的不高兴了。这样当然解释的通,就没啥意思。之前写的那种解释,是说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不是这样真心愿意这样子做的人,仅仅处于爱慕虚名),那么他会怎么样怎么样。

    这里孟子讲的是要把国家治理好有三个重要的方面。其实不仅孟子,四书里会有很多这样的话。其实是最简单也最困难。说它简单,因为字面很好理解,要重用贤人,注重礼仪,注重政事。你永远不能说他错,因为你的确要重视这些嘛。可是你也会有很多疑虑,一个是包含,比如重用贤人,贤人有了,那么那些礼仪,政事,贤人都会搞定的嘛,要不然也不会说他们是贤人了啊,那么后两者有何意义。其次是并列,如果我说治理国家教育很重要,你也不会说他错。那么为什么孟子这里不说教育呢?这就是难的地方,要是孟子在其他地方,说出类似的意思,比如统治者有三个方面要特别注意,比如仁政,教育,不打仗等等。你就崩溃了,好,你对,你对,你说的都对行了吧。这就是难的地方。我估计,这就是一个拼图的过程,你每个地方理解一点,最后将他们拼在一起,然后做一个统一的逻辑梳理,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明白,那么现在我姑且也就是把自己能懂的一些先简单的记录下来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信人贤。贤人很重要,他的重要性体现在你所要做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所倚赖,而你要倚赖的人就是这些贤人。所以贤人很重要。那么对于贤人最怕的是什么呢?就是不信任。因为如果不信任,有所猜疑之心,就容易心生芥蒂,一旦有间隙,就会解体,这就麻烦了。其次是礼仪很重要。那么有了贤人为什么还要说礼仪很重要呢?贤人自己做的事情不就是一定是符合礼仪的吗?这里或许就要结合现实情况来说了。完美的圣贤是不存在的。我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原因暂时把一些贤人聚集在一起,但是这永远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理想的状态是大家各司其职。那么怎么才能够把这种状态长久的保持下去呢?就是不生乱,不乱,这种状态就能够长久下去。什么叫做乱呢?乱就是上逼下僭,大家都没有一个秩序,民志无所定,每天都不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目标是什么,这种未知,不定就是最讨厌的。所以你要有明确的东西。这个简直不能更对了!人啊,最怕的就是浑浑噩噩,不知道做什么。礼仪就是规范这个的,让你们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该做什么样的事情,然后你们做的好,可以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通道上升,然后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要注意哪些方面,就是这些东西了。而最后就是政事,这里的政事,我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东西,但是看他解释的时候用的财用,就是指的经济发达。姑且解释为一种反馈吧。就是你做到了以上两点,但是但是,你没有产出,没有成果,你就很糟糕了。也就是你如果经理无方,既不能够开源,又不能够节流,最终民贫国耗,终日为匮乏而担忧,那么你也是不会长久的。你可以一时匮乏,但是你不能一直这样子,你要给人家希望啊!亲!

    这里的意思姑且可以做3的一个补充吧。就是说,你如果不仁,或者你的一切不是那么的完善,并不能说你不能够成事,有那么多有一大堆坏毛病的人,最终都成为人赢了,毕竟人家手段多了去了。但是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他总会是有局限的。虽然这个局限,可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一生也达不到的。得国者,你一般人得得看。。。。

    这段话就很有意思了。孟子说当年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是因为无上下之交也。也就是因为跟两国的君臣没有交往的原因啊。。。恩恩。。。很有道理。。

    这句话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贤人啊往往是用自己清楚明白的道理来让别人明白道理的,而不是自己都糊里糊涂的,却去教人家清清楚楚。好为人师啊。很多人不求诸身,而徒求诸天下,不能自明其德,而以法制,禁令要求别人。自己可不能这样,不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却到处讲一大堆大道理给别人听。

    这是个小故事吧,意思和3也有些关联,高子说,大禹的音乐比文王的音乐还要好。孟子说,为什么啊。高子说,因为因为大禹留下的乐器,现在破的不行了,但是文王留下的乐器就还挺好的。破的不行,难道不是因为用的人多吗?孟子说,小伙子啊。。。大禹的年代比文王年代早不知道多少年。。。这东西就算放着一动不动,也坏的差不多了。。。所以啊很多时候你取的成绩很好,并不代表你的能力很强,可能是平台给你的。

    自己就喜欢孟子里的这些话,他会给你勾勒出不同的境界,让你心向往之,而他的定义真的是好啊。首先是善,善就是善心善事了,但是每一个人都会完全脱离善,偶发善心,偶做好事,这样的情况是必然,这就是善虽实有,而蓄积未充。那么什么是美,美就是真积日久,奚有众善,那方寸之中,充满快足,无少间杂,则章美内含,不徒一善成名而已。也就是不再因为一件善事而让自己增添名声。自己的方寸之间的举动,无不都符合善,这样才是美。那什么叫做大呢?这里有句话,那些黑儒家的人,真该好好看看,你们吐槽的境界在孟子眼中仅仅是第二重而已,还没有到大呢。内虽充积而外无可观,未足为大也。也就是如果你独善其身,而不能外化成你的事业,你就只是个善人,美人,不是个大人。你要在美的基础上,积久而著,蓄极而畅通于四肢,发于事业而不可遏,则诚中形外,已至于广大高明之域,这叫做大。小伙子,你的事业呢?你的广大高明之域呢?如果你的善不能在你事业中显示出来,感染其他人,你就不算大。那么什么叫做圣,大而化之之谓圣。也就是你的事业有成,但是别人还是能够寻摸道你的痕迹,还是知道你怎么做,怎么做,会有一种刻意而为之的感觉。说明你还没有浑化。如果有一天,你每天都有进步,不论是道德上的还是其他方面,但是一点都没有矜持刻意的感觉。而你成的富有的大业,没有刻意作为的痕迹,别人也不会觉得你在思考,在勤勉工作,但是你就是从容的做着事,然后一切都有了。这个境界形容起来似乎很是神秘啊,但是自己想想还是可以做的。如果你养成一种随时随处思考的习惯,别人以为你没做什么,但是你却已经把一切都想明白了,不就是一种情况嘛。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总是可以把问题分解的很清楚,只做关键的步骤。什么事神,圣而不可知之谓神。神,就是神妙不可测就是了。

    这里孟子着重解释了仁和义的区别,仁,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有害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义,就是羞恶之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然后孟子很具体的讲了关于说话的问题,说话的时机很重要,如果没有轮到你,你却早早就说话,那么有可能你是希望用这个话来引诱对方说话,要小心,而哪些迟迟却又都不说话的,那么就有可能是在等待,等待窥探别人的意思。这些一些对于孟子而言都是爬洞翻墙之类的行为。不可取。说话。。。好难啊。。。。

    怎么样才能好好说话了。孟子说话了。。。什么是善言,就是言近而指远者。啥意思啊。说话当然不能粗鄙,也不能浅陋,就是你嘚不嘚嘚不嘚,啥干货也没有,就是在那里瞎扯淡,实在就是没意思了,这就是浅陋!粗鄙啊!自己就经常以诙谐为名,而出浅陋之语!然后也有一些人,常常高谈阔论,听起来都听出花来了,讲的好啊,这鸡汤干了,但是却不切合事理,不切中肯綮。善言者,简而言之,言语浅近,但是含义深远。说起话来切近精实,满满的干货,可能听起来不是很动听,但是它的内涵深远,愈探愈无穷,彻上彻下,垂世而立教。 善道 ,这个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它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是一个好的道理,一方面我们在读经典的时候,自己要明白什么样形式的道理呢?另一方面,自己在学习的一门知识的时候,应该提炼什么样的知识点。孟子在这里说了,是善道。就是守约而施博。首先,你不能施之狭小,就是很表面的说几句,另一方面,你不能够洋洋洒洒一大段,说起来一套套,推理起来,一个个,但是真的内心里记住的,却漫无所守。因为只有简单的,你才能够记得住!你懂吗!简单的,你才记得住啊!!!然后如果发现这点道理,这点知识不够用了,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那么施之功用溥博,愈推愈不匮,你可以从这里面引申出来无穷,这才是善道,之前黑格尔就说论语啥的,不算是哲学的书,因为就是一些普通的词句,没有哲学的话语。孟子在这里救说了,我看君子的话啊,就仅仅是常见之事,平平敷衍,但是天命之精微,人道之奥妙,如果不是用这些浅近的话来概括,哪里传的下去啊。你记得住吗?你记得住吗?

    这里强调的还是修身才能平天下了。孟子说了,人啊,所能够把握的也就是自己了,能修养的就是自己了,我们要先自己做到了,才能够去平天下,别人才能够向你学习啊。人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田地都荒芜了,却要求别人家锄好田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要求别人的重,要求自己的轻。

    这段话,孟子又是很傲娇的,吾何畏彼哉,我怕他们作甚!原文抄录于下,大家自行体会: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②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简单翻译一下哈,如果你跟你们的老板提意见的时候,别看他高高在上很了不起,你要藐视他。你看那个谁,西湖边有一套几百平米的房子,我要是有钱了,才不会这么做,别看那个谁,天天大鱼大肉,还几百个小老婆的,我要是有钱了,才不会这么做,别看那个谁,天天寻欢作乐的,啥事不干,在外面浪,后面还一大堆车跟着,我要是有钱了,才不会这么干。以上这些人的种种行为,我都是不愿意干的,我做的事情都是符合道义的,我怕他们作甚。

    当时我们开玩笑说,这段话应该再接一句,那么你有钱吗?没有。。。。

    这句话,简单,确实真理,算是善言。修养人的心性的方法,没有比减少自己的欲望更好的了。口鼻耳目四肢之欲都是欲,嗑瓜子磕不停,也是欲。呜呜呜23333

    这部分和论语里面的类似,孟子也开始教我们教朋友了,到底哪些朋友使我们值得交往的呢?毕竟圣人太少了。能行中庸之道的人太少了。狂者,志向高远,期望甚高,甚至比较激进,但是有可能眼高手低,做起事情来并不行哈,这样的人,夸夸其谈,但是做事情不行哈!但是这样的人还是值得交朋友的。狷者,没啥进取心,但是特别的保守,但是特别坚持,有些事情不能做就是不做,道德不错,是个道德洁癖之人,不过这是狂者也得不到的情况下。这不就是美国的两党吗。

    那么哪种人是孟子和孔子都不想交朋友的呢?就是乡愿了,那么什么事乡愿呢?乡愿之人,就是亲媚一世之人,也即是他做个老好人把在周围人中混个好名声就好了,这样的人是特别的短视的,他只根据周围人的喜好来说,所以他会批评狂者,说你别口气那么大,做事又做不了,这个世界不是你能够改变的,不要大言不惭了,又会批评那些狷者,你们这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要这样子鹤立鸡群好不好,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们这样洁身自好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感觉保守的美国总统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到底什么是乡愿!大家都说他是好人, 那他就是乡愿了。恩恩。不过孟子也很无奈,直接就说了,这样的人,你要批评他把,又没啥借口,你要指责他吧,又没啥把柄,爱,就是这么个同流合污之人。看起来是个好人,大家都喜欢他,他们也自我感觉不错。可是我就是不喜欢他,混淆是非的乡愿!

    孟子也好,孔子也好,他们就是讨厌这样的似是而非混淆是非之人,因为他们要正名,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乡愿流行了,就没有对错了。

    这是全书的最后一部分了。最后我们几个人齐声诵读这一段,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不过因为我是半路杀进来的,前面的内容,自己还要慢慢的补。

    最后的一段,孟子讲的就是以前的圣人啊,离我们太远了,我们都只能依靠文字,传说了,哎,但是孔子离我们这么近,我们差不多又算是老家人,如果连我们都不继承孔子的衣钵,那还有谁啊!

    不甚唏嘘感慨啊,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好老师,我们不能抓紧一切时间跟他好好学习,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周老师,还有其他文化班老师,如果我们不能跟你们好好学习,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

    二、孟子名言警句

    三、《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做座右铭及理由有哪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次读到这句话,都感觉自己的心胸又宽广了一点。我们都知道爱护自己的老人和孩子,那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难道就没有人爱护吗?将心比心,不但在自己家里要尊老爱幼,对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也要尊敬爱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气节,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任何外境都动摇不了它,这叫骨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就如同照镜子,你对别人发出去的一切心念言行,早晚有一天,都会返回到你自己的身上。你冲别人发脾气,别人也会翻脸无情;你冲别人微笑,别人就会嘴角上扬,不信你就试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能力有条件,就兼顾天下,为天下苍生谋利益;能力不足或者机缘不到,就先把自己修为好,把一家老小照顾好。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五种关系,是大自然的规则,不是谁发明的,是本来就存在的。你顺应规则,就一生幸福,违逆规则,就会招灾惹祸。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关于孟子的著作的问题,通过《孟子名言警句》、《《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做座右铭及理由有哪些?》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孟子的著作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孟子的著作(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