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红色诗词鉴赏《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红色诗词鉴赏《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有关战争的诗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红色诗词鉴赏《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和《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抒发了怎样的战斗激情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红色诗词鉴赏《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抒发了怎样的战斗激情
  • 鉴赏《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
  • 《枪杆诗》的作者是谁?全诗是什么?
  • 一、红色诗词鉴赏《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作者:田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作者简介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无为人。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次年加入“左联”,参加《文学丛报》《新诗歌》的编辑工作。1935年任《每周诗歌》主编,创作并出版处女作《未明集》。1936年出版短诗集《中国牧歌》和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1937年赴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到上海、武汉等地参加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解放区,一边做行政工作,一边创作。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协创作部副部长、河北省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给战斗者》《赶车传》《戎冠秀》等。

    创作背景

    1938年春,田间来到延安,日趋严峻的民族危机使诗人忧心如焚,沉重的责任感迫使他寻找更为有效的宣传武器。于是他同柯仲平等人发起并组织了街头诗运动。街头诗,顾名思义,就是把诗歌贴在街头上,写在墙头上,给大众看,给大众读。街头诗的兴起,一方面是顺应抗战宣传的需要,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广大群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故而鼓励并激发群众的抗战热情,就成为了文艺工作者战时的创作任务;另一方面,边区纸张紧张且印刷困难,这是催生街头诗的另一个原因。田间在根据地的街头诗运动中起着提倡和示范的作用,有“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等美誉。他的名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正如警世洪钟,声声震耳,召唤大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这首诗篇幅短小,只有六行三十四个字,但意义完整,饱蘸着浓烈的民族义愤和爱国情感。第一句以假设起头,抛出了一个战争年代摆在全民族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没有铺叙,没有过渡,没有迂回,没有委婉,中间两句诗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是刺刀刺进胸膛!是敌人血腥的屠杀!肉体的毁灭已经令人胆寒,然而诗人还要用一声“看”警醒“我们”:忍让和懦弱只会助长敌人的嚣张气焰,不去战斗、苟且偷生的后果,不仅是个体无意义的死亡,还会连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遭受羞辱和嘲弄。最后两句含义深刻,极具份量。尤其是“指”这个动作,活脱脱勾画出侵略者轻蔑又骄横的姿态;而一声“奴隶”更反衬出任人宰割的被杀者可怜又可悲的境遇!“不去打仗”导致的结局是任何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都不能忍受的,那么应该怎么办?诗人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结论已经不言自明。只有去打仗,去同侵略者搏斗,同仇敌忾,血拼到底,才不至于国破家亡,人民的尊严沦丧。

    在艺术方面,首先,这首诗短小精悍,以小见大。街头诗虽然与政治口号、标语有相同意义,但它更加具体生动,善于将深刻的民族大义溶于生活细节中,以直观的图景描绘唤起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以论辩的形式展开,用反证法推演出我们必须去打仗的结论,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同时又借助民族感情的因素,激起读者的内心风暴,引发强烈的震荡,继而起到宣传鼓舞作用。其次,这首诗突出了明快质朴的风格特点,朴实通俗的描述和昂扬激越的格调相得益彰。用闻一多的话来说:“这里没有‘弦外之音’,没有‘绕梁三日’的余韵,没有半音,没有玩任何‘花头’,只是一句句朴质,干脆,真诚的话,简短而坚实的句子,就是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重,打入你耳中,打在你心上。”由于街头诗的受众以普通市民和乡村农民为主,为了便于传播和接受,它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往往比较简单。但在形式上又有设计。《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全诗连缀起来就是一句话,但通过诗句分行,造成朗读的中止和间歇,就形成了急驰的旋律。在旋律的起伏中,读者的呼吸也紧张起来,读者对诗歌的情绪获得了更强有力的感应。同时,这首诗犹如进军的战鼓,行与行之间通过字数变化形成顿挫,特别是中间夹杂着“看”这个鼓点式的词语,不仅使读者把注意力引向“看”的内容,更使诗歌在节奏感之外又增强了气势和力度,使短小的诗行充溢着战斗激情。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张岩泉

    一、《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抒发了怎样的战斗激情

    这是诗人田间20世纪30年代后期写就的一首街头诗。(街头诗是抗战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短小精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迅速发挥宣传作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的疯狂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奋起、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
    诗歌所抒发的在抗日战争时期那种悲愤深沉的爱国激情。

    二、鉴赏《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简介:
    诗歌。田间作。1938年发表。全诗仅六行,却揭示了如果不去同日本侵略者战斗,敌人不仅要消灭我们的肉体,而且还要从精神上侮辱我们这一深刻道理,从而全面激发人民抗战的热情。
    全文: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作者简介:
    田间(1916-1985),诗人。安徽无为人。1934年参加左联。后主编《每月诗歌》。1938年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新群众》杂志社社长。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创作部副部长、河北省文联主席。著有长诗《戎冠秀》,诗集《给战斗者》、《马头琴歌集》等。
    赏析:
    初中语文课文第二册课文《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是诗人田间30年代中叶写就的一首街头诗。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的疯犯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 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起来、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
    故意设置疑问,自问自答,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它的运用,可以制造强烈的悬念,启发读者深入思考。这首小诗的标题就是一个设问句。我们根据语感和内容将其补充完整,事实上是这样一个问题:“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会怎么样?” 它提出的是一个当时国人应该怎样去对待这场战争的大是大非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引起悬念,而且这篇文章也正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一(第1句):提出“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这个警醒人心的问题。
    二(第2句):写如果我们不反抗,敌人就会把我们凶残地杀戮。
    三(3—6句): 写敌人还会鄙视不反抗而遭杀害的同胞的尸骨,在人格上加以践踏。
    其中第二、三部分,是二组假设的具体形象: 一表明敌人不会放弃杀戮,“会用刺刀杀死我们”;二是“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这二组形象一针见血地写出了敌人的凶残,不仅是用刺刀杀死,还要辱及尸骨,从而巧妙地回答了标题的设问。
    田间的这首诗描绘的假设情景使人民明白了不去打仗那屈辱亡国的后果,从而激发人们的抗日情绪,比从正面抒写爱国思想和抗日志向,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地刺激了当时国人生死存亡的忧患意识,用一种强烈爆发出的民族尊严与人格尊严回答了侵略者杀气腾腾而得意洋洋的挑畔。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文章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首小诗正起到了这样的社会作用,它激励了千千万万中华热血男儿奋勇无畏地走上抗日疆场,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起到了警醒人心的巨大作用。
    此外,这首诗多用口语,通俗易懂,没有含蓄的弦外之音,只是一句句质朴有力而掷地有声的口头话语,语气急促, 字字如鼓。用闻一多先生的评价来说, 这首诗是“一字字打入你耳中,打在你的心上”。是的,这首诗气势慷慨激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战斗性。
    这首诗使人们在假想而又现实的淋漓鲜血面前,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好和平,不愿做奴隶, 就必须起来战斗,以革命的暴力反抗侵略者野蛮而惨无人道的暴力。
    目前,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一小撮反华分子“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田间的这首小诗难道不正是他们恶行滔天的如山铁证?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 使他日益强大起来,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无论当时, 还是现在,田间的这首小诗如战斗的鼓点,警醒我们,催人进取!

    三、《枪杆诗》的作者是谁?全诗是什么?

    1、枪杆诗我国现代诗体,不是一首诗。
      指的是刻在战士枪杆上的短诗,又泛指作行军、打仗宣传鼓动用的短诗。其内容多是与战斗生活、战斗动员有关;形式上多是短小精悍、音调铿锵。
      2、比较出名的枪杆诗是《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本诗是现代诗人田间创作的一首枪杆诗,这首诗简洁明快地表达了不愿做奴隶的反抗精神,没有任何的铺叙、过渡,也没有任何的委婉、曲笔,而将一个简单的事实和推断直言相陈,诗句简单,直白,但极具震撼力。
      原文: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3、作者简介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人。著名诗人。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文学丛报》、《新诗歌》的编辑工作。1938年春夏,到延安与文艺界同仁共同发起街头诗运动日。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主要诗集有《未名集》、《中国牧歌》、《给战斗者》、《誓词》等。

    关于有关战争的诗句的问题,通过《鉴赏《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枪杆诗》的作者是谁?全诗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有关战争的诗句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红色诗词鉴赏《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有关战争的诗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红色诗词鉴赏《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和《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抒发了怎样的战斗激情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