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孩子在为谁而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德西效应

孩子在为谁而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德西效应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孩子在为谁而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德西效应和德西效应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孩子在为谁而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德西效应
  • 德西效应
  • 德西效应是什么意思,奖励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避免?
  • 什么是德西效应
  • 一、孩子在为谁而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德西效应

    #教育听我说##头条创作挑战赛# #育儿##媒体:家庭教育理念不能“业余化”##家庭教育我是专业的#

    教育内卷严重的今天,很多家长无法抵挡周围父母的内卷,不知不觉地给孩子很多压力,有时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变成了父母的事,今天的这个心理学故事告诉大家,一旦孩子为了父母学,为了他人学,或者为了什么外在的目标学,后果有多可怕。

    情景再现:

    夏天的中午,一群放暑假的孩子聚到小区一片草地上,又蹦又跳,玩得不亦乐乎,旁边楼里的老爷爷(也有说法说是一名懂心理学的老师,我个人更希望是个睡不着午觉被打搅的老人[大笑])几次三番地要求孩子离开,或保持安静,都无果。

    万般无奈之下,老爷爷想了一个办法:

    “孩子们,我来组织你们比赛吧,谁跳得最高,我给谁发奖品”,第一天的奖品是一个特别诱人的玩具手枪,获得奖品的孩子高兴的手舞足蹈。

    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没玩之前,先问老爷爷,今天有奖品吗,老爷爷说,当然有啦,今天的还是玩具手枪,你们奋力跳吧!于是孩子们真的奋力去跳,勇争第一。

    第三天的时候,奖品变成了一盒巧克力,第四天,变成了一包巧克力,第五天变成两根棒棒糖,第六天一根棒棒糖,第七天的时候,奖励没有了,孩子们悻悻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啥都没有我们干嘛还卖力气去比赛呀?回家睡觉~

    于是,困扰老爷爷午休的问题解决了。

    为什么孩子们不去蹦跳了呢?因为最初带给孩子们的运动本身的快乐,被外在奖励的快乐取代了,当外在奖励取消的时候,快乐也随之而去了。

    换句话说,孩子们夜以继日地学习,是因为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激励、物质的奖励,还是因为学习本身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虽然学习本身很苦,但学习、成长、不断超越自己也是非常快乐的事)

    与这个故事类似,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类似这样的一个实验,给孩子们出智力难题,分别测试奖励组和无奖励组,在解题时的兴趣、投入程度是否有差异,实验结果和上面的故事结论基本一致,就是外在的物质能在活动之初刺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随着奖励越多,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升反降,当外在奖励消失的时候,孩子们几乎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了。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教育最终是要实现孩子的自我成长。

    反思我们自己:

    当孩子在幼儿园时,我们是否用棒棒糖,巧克力,或者孩子喜欢的玩具来诱导孩子参加他不太感兴趣的活动?

    当孩子在小学时,我们是否用各种奖状、奖品,来刺激孩子考第一?

    当孩子进入中学的时候,我们是否经常用父母的期待、周围人的榜样等让孩子不断前进?

    当然,这些都可以用一用,但不可长久,有没有发现,孩子越大,你那些小恩小惠就不再起作用了?这些都是外部动机,早晚有一天,没人再哄着孩子们去学习、去成长。

    用什么呢?尽早关注孩子的内部动机:

    比如:从未知到已知的快乐:哇,今天又了解了一个知识,原来世界这么奇妙呢,太棒了!

    比如:超越自我的成就感:通过爸爸陪孩子练俯卧撑,孩子引体向上的成绩得了满分,就用了一个月,开始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太好了,我终于超越了自己;

    比如:坚持熬过一段艰难的旅程的放松感和满足感: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家儿子的学习遇到了瓶颈,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怎么努力都不行,我坚持了,还是不能提高成绩~经过老师、父母和他自己的努力,终于挖掘到了自己学习上的盲区,不断反思,一学期后成绩还是有明显提升,再回首总结的时候,发现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坚持和努力之外,还要有适合自己的方法。

    以上类似的感觉是任何外在奖励所不能给予孩子的。

    因此,很多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以此为依据,强调激发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比如芬兰教育家本.富尔曼的作品《儿童技能教养法》中提高的三重赞美法,就是积极调动孩子内在动机的典型方法:

    1、惊叹:哇,你这么厉害,这件事太棒了

    2、承认难度:这个任务太有挑战了,我当年就折在这儿了!

    3、请求解释:你跟妈妈说说,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使用三重赞美,我们会显而易见地感受到孩子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对很多事的把控感,这比棒棒糖、昂贵的礼物甚至其他必须花重金才能买到的物质奖励的魅力大多了!

    孩子一旦具有了内在动机,那学习、发展就成了他自己的事,就像一艘鼓起了风帆的船,想不远航都很难。

    始终坚信,知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不是金钱,不是权势,

    而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

    一、德西效应

    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很多家长都会使用一些 “奖惩机制” 去推孩子一把。

    这些“奖惩机制”是否能够达到目的,我们暂且不做评论。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寓言故事——

    一个喜欢安静的老人,独自住在森林附近。

    突然有一天,一群吵闹的孩子来到了这里,整日在他门前打闹。

    为了赶走这些“熊孩子”,老人心生一计。

    他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说自己很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且承诺他们:每来一次,我就会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但过了几天,老人把给一块变成了给五毛。又过了几天,老人连五毛都不给了。

    后来这群孩子因为拿不到奖励,渐渐地不再出现了。

    老人就这样,如愿以偿地赶走了所有孩子。

    这则寓言,其实蕴含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心理学效应—— “德西效应” 。

    心理学家德西曾在1971年做过一项实验。

    他把被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做一些趣味试题。

    第一阶段,没有任何奖励,两组人完全凭兴趣答题。

    第二阶段,给第一组成员奖励,答对一道题,奖励一美元;但第二组依然没有奖励。

    第三阶段,他宣布“休息时间到了”。

    结果,在休息时间里,第一组成员大多数停下了答题,而第二组成员却依然有很多人在尝试解题。

    透过“德西效应”,我们不难发现:

    有时外部激励不但无法起到强化作用,反而还会适得其反,削弱人们对事物所持有的好奇与兴趣。

    将它套用在孩子的学习与玩耍当中,同样也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在不知不觉中,践行了“德西效应”。

    孩子们在学习和玩耍的过程中,都有一种天然的乐趣。

    他们本来在为自己而学,结果你去管教他们,对他们进行奖励或惩罚, 破坏了他们享受人生的自主性。

    让他们产生了 “我是在为父母而玩、为父母而学、为父母而活着” 的压迫心理。

    二、德西效应是什么意思,奖励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避免?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孩子学习,一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动力,学习成绩总是在班里垫底,为了能让孩子学习更加用心,就会出现两种不同做法的家长,一种家长会以惩罚的手段去逼迫孩子学习,比如恐吓孩子不让他上学,或者是考试成绩不好的话会责骂孩子;另一种家长则是通过奖励孩子的方式来诱使孩子学习,比如奖励孩子玩具、电脑,或者是带孩子去游乐园等等。

    如今对于家长不该责骂孩子的说法越来越盛,更多的家长则会通过第二种方式去诱使孩子学习,那么通过奖励孩子的这种方式让孩子去学习,就真的起作用吗?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小白鼠放在一个箱子中,在箱子中有一个按钮,当小白鼠碰到这个按钮的时候,就会有食物出现,一来二去小白鼠发现这个规律之后,就会自动去摁按钮来获取食物。后来斯金纳又把小白鼠放到了另一个有按钮的箱子里,只是这次不一样的是,当小白鼠不摁按钮的话,就会有电击出现,当摁下按钮之后,才能避免自己被电击。

    只是这次与上次不同的是,当有食物出现的时候,小白鼠会自己摁按钮,当这次没有电击的时候,小白鼠就不会去摁按钮。于是斯金纳得出一个结论:奖励比惩罚更加有效。

    这是心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但是这个实验却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他把人性过于简单化。要知道人性是复杂的,并不像小白鼠一样有奖励就去做,没奖励就不做,而是与环境和性格有息息相关的关联,这个实验放在人身上的话,实际上并不成立。

    在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组孩子去做题,其中一组孩子在做完题之后会得到奖励,而另一组孩子则是无偿做题(前提上这组孩子并不知道另一组会有奖励)。等做完之后,他又让这两组孩子自己选择无偿做题,之前有偿做题的孩子不愿意无偿做题,而另一组本来就无偿做题的孩子,则更乐意选择解题。

    心理学家德西的这种实验,又叫做“德西效应”,而德西效应在育儿过程中最为常见,比斯金纳实验更加切合实际。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向来要求孩子自律,然而当家长通过奖励孩子的这种方式,来逼迫孩子,其实反而成了“他律”,而当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孩子则会表现的漠不关心,不愿意去努力,容易养成孩子的功利心。

    其实长期以奖励孩子来促使孩子成长、进步的家长,应该对此感触颇深,最先是家长想要给孩子一点动力,让孩子更有信心去努力,然而随着日后成长,孩子每做一件事的时候都会问做好之后能有什么,家长不给的话孩子就不做,令家长吃尽了苦头。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现在反而成了家长的事,本末倒置自然不会有怎么样的好结果。


    为什么奖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变成这副模样呢?其实原因有三:1、目标转移;2、变得贪婪;3、产生厌倦心理。

    当家长以奖励去诱导孩子的时候,会让孩子把目标从努力方向转移到奖励本身上。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家长答应孩子,如果孩子下次考试进班里前几名的话,就带孩子去游乐场。于是本来孩子的目标是下次考好试,然而经过这样一番奖励之后,孩子则会把目标从开始转移到游乐园上,努力不是为了能让自己下次成绩更好,反而是能去游乐园。

    这种效果在刚开始的确显著,孩子能努力达到家长要求,然而一旦家长没有再给孩子奖励的话,孩子自己则会放松不少,从而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一直等到家长再次以考好试奖励孩子什么东西,孩子学习成绩才会再次回升。

    孩子目标转移的话,会导致本来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如今却变成了家长的事,从孩子心理变化来讲,就是你不给我奖励,我凭什么好好学?所以说,奖励方式从这点来说要不得。

    再说贪婪心理。人在刚出生后,并不存在贪婪的心思,贪婪是后天出现的心理,而很多心理则是孩子父母一手造成的。

    奖励属于正反馈,属于反馈机制的一种,即孩子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家长就要对孩子做出怎样的奖励。比如孩子本来在班里垫底,家长答应上升十名的话,就给孩子100块钱零花钱。于是孩子在名次上升十名之后,家长又说再上升十名就给200。于是当家长告诉孩子,名次达到前十名的时候,就给100块钱零花钱,孩子便会说为什么垫底时上升十名给100,现在考到前十也才给100元,因此孩子觉得这样做会不划算,从而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

    因此说,当家长以奖励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做成某手,在下一次继续奖励孩子的时候,孩子则会提出比上次奖励更高的要求,家长不答应的话则不去做,这就是贪婪心理作祟。

    最后一种厌倦心理可能很多家长并不明白怎么回事,家长都给奖励了,孩子还能厌倦?的确,奖励不会厌倦,然而努力却会厌倦,因为当家长对孩子提出某种要求的时候,孩子并不能一次性就做好,当孩子为了得到奖励去努力,但屡次却总是失败的时候,孩子就会厌倦努力,心想奖励不要也罢,最终变成了自暴自弃的结果。

    因此说,奖励是把双刃剑,家长不把握好的话,反而会影响孩子心态。为了避免出现以上情况,家长在奖励孩子的时候,最好选择精神奖励,而不是物质奖励,比如当孩子做到好时,可以通过赞扬、认可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精神上获得满足,物质奖励一定要慎重,否则本末倒置,养成习惯后则为时晚矣。

    三、什么是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关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问题,通过《德西效应是什么意思,奖励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避免?》、《什么是德西效应》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