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儿童恐惧心理学》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

《儿童恐惧心理学》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儿童恐惧心理学》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和0-12岁,超全儿童恐惧心理学手册,赶紧收藏~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儿童恐惧心理学》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
  • 0-12岁,超全儿童恐惧心理学手册,赶紧收藏~
  •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父母应该怎样做?
  • 你的孩子在负重前行吗?
  • 一、《儿童恐惧心理学》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看见有只小虫子从地上爬过,孩子马上说:“爸爸,妈妈,我害怕”,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往往这样回答孩子:“你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小勇士了,怎么还怕小虫子呢,不怕丢人么”。

    其实,每个儿童在每个阶段都会经历一些恐惧,只要允许他们大胆的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过去,孩子的恐惧也会慢慢的被克服,如若不然,就会加大恐惧造成心理疾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懂孩子的恐惧呢?

    作者埃维.克罗蒂和阿尔贝托.马格尼在《儿童恐惧心理学》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对儿童的绘画和涂鸦留意观察,从而读懂孩子们所表达的恐惧,并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建议。

    本书有恐惧和情绪,心理学9种类型与恐惧情绪,从0岁至12儿童恐惧情绪的发展和34种常见的儿童恐惧情绪在涂鸦和绘画中的表现等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看涂鸦和绘画在儿童恐惧中的表现。

    1.没有言语的语言——非语言信息

    什么是非语言信息呢?也就是说当孩子在绘画和涂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孩子拿笔姿势、从什么地方开始画、在纸上留下什么样的线条和力量度的大小,以及画画在纸上所占的空间有多大,涂鸦和绘画的形状等方面观察孩子,从而读懂孩子所表现的恐惧。

    如握姿:从孩子的握笔姿势可以看出是紧张还是放松,放松的握笔姿势是表现自由而放松的动作,紧张的握笔姿势表现为肌肉僵硬。

    线条:线条是可以表现出作画者是否充满自信心还是犹犹豫豫,如果是充满自信心,则表示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强,假若是犹犹豫豫的,做什么都拿不定主意,那就需要家长们给孩子们更多的抚慰与鼓励。

    力度:作画的力度可以表现出儿童的气质和心理结构,非常有力度的涂鸦和绘画,说明孩子精力旺盛,热情冲动,作为家长最好不要约束这一类孩子,因为会助长他们强势的性格。如果只是用笔尖轻轻地压在纸上,那么说明这一类型的孩子个性非常敏感,遇到挫折很容易受伤。

    绘画和涂鸦并不是简单的打发时间和涂抹,而是打开儿童内心世界的大门,留心观察儿童的涂鸦和绘画,从中我们会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解读儿童的恐惧。

    2.从涂鸦和绘画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

    前面我们了解了孩子绘画和涂鸦的非语言信息,下面来了解孩子恐惧情绪在绘画中的表现的恐惧情绪:即易激动、多愁善感、胆怯、戏剧性、暴躁易怒、压抑的焦虑、凌乱的焦虑、冲动的焦虑、无兴趣等

    如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孩子,情绪非常不稳定,爱发脾气,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情,总是虎头虎尾的,我们把这一类孩子归为易激动型。

    这一类儿童在绘画和涂鸦中,线条是很不规律和断断续续地占满整张纸,喜欢用最亮丽、最艳的色彩,比如红色和绿色,比较喜欢画漫画中的人物,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主要是以风趣搞笑为主。画的人物一般比较偏大,但是身体会很瘦,五官画得很生动,头发很多,但是没有脖子。简单地画出四肢,没有特别的细节,如果画的是树木,喜欢在长长的树枝上挂上满满的果实,树木的主干会有很多小树枝。

    从涂鸦中读懂孩子恐惧情绪 ¥29.9 购买

    这一类儿童最常见的情绪是害怕巫婆和怪物,害怕自己长得太快或者太慢,害怕看见各种各样的血。

    作者对于这一类儿童给出的建议:不能太简单粗暴,但也不能太过温柔和顺从,要大方的面对,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们明白,父母传递给他们的爱是可以消除一切恐惧。

    因为儿童的恐惧情绪更多的是被解读,而不是解决,所以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先学会表达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教给孩子,很多时候,孩子是被迫和父母无意中散发的情绪共处。

    《儿童恐惧心理学》作者认为孩子可以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所以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该读懂与儿童成长有关的正常恐惧情绪,既不能放任儿童的恐惧情绪,也不要太过焦虑关注,要用爱消除他们的恐惧。

    一、0-12岁,超全儿童恐惧心理学手册,赶紧收藏~

    小的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会产生一些恐惧的情绪,害怕离开妈妈,害怕天黑,害怕妖魔鬼怪……

    这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就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发现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产生的恐惧情绪,尽量去避免让孩子产生恐惧的情绪。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恐惧心理并不了解,于是就开始批评孩子,这有啥好怕的,那有啥好怕的,反而加剧了孩子的恐惧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学 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有两位作者,一位作者是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埃维·克罗蒂,他在米兰还有一家笔迹学学校,研究笔迹与心理学的关系。另一位作者是阿尔贝托·马格尼,是一名外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他们两个合著了很多心理学作品,包括《笔迹学》《笔迹与 健康 》《涂鸦的解读》。

    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来恐惧情绪,本书当然是探讨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的恐惧情绪。儿童恐惧情绪可以视为一种对儿童成长有利的自我保护机制,它能激发儿童做出一些反应,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外界的潜在威胁。

    恐惧情绪根据严重程度不同,被分为生理性恐惧情绪、正常的恐惧情绪、警惕性恐惧情绪、阻滞性恐惧情绪、病理性恐惧情绪。恐惧情绪的严重程度决定了处理恐惧情绪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情绪并不会完全消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如何应对恐惧情绪以减少它对我们孩子的影响。

    儿童恐惧情绪更多的是被解读,而非解决。当儿童恐惧情绪超过一定程度,我们还需要求助专家。作为父母,必须先学会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然后教给孩子同样的事情。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说害怕怪物的时候,实际上很可能是将父母给孩子施加的恐惧情绪转移到一个虚构的对象身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涂鸦和绘画上解读恐惧情绪呢?当孩子在涂鸦和绘画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孩子如何握笔、从哪里开始画,在纸上留下了什么样的线条,用了多大的力度,画面在纸张上所占的空间大小,涂鸦和绘画的形状等,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很多的信息。

    根据作者的研究内容,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观察我们的孩子。绘画不仅仅是打发时间,涂鸦也不是毫无意义的涂抹,它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我们要抓住这个非语言表达的“教育 游戏 ”。

    上面我们知道了观察方式,下面我们就可以了解各种心理类型对应的行为表现、恐惧情绪以及对应涂鸦的线条、占用纸张、颜色等,最后就是给出合理的实用建议,在这里举三个书中的例子。

    易激动的儿童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急于将事情做完。他们做事的方式没有一定的规则,经常虎头蛇尾,因此需要一个坚定而不强制的成年人帮助了解和懂得做事的规则。

    这类儿童常见的恐惧情绪就是害怕巫婆,害怕长得太快或太慢,害怕血。这类儿童涂鸦的线条是不规则、不连续,但很活泼的,占用纸张恐惧也是不正常的,毫无规律地占据整张纸。喜欢用的颜色鲜艳,还会把类似红色与绿色的互补色给结合在一起。他们最喜欢用漫画的风格,涂鸦的内容有趣、 搞笑 、异想天开。

    对这类孩子,方法一定不能粗暴生硬,但是也不能过于温柔和服从,他们需要的是牢靠,让他们放心的“榜样”,这样才能避免他们产生不安全感,进而引发并助长他们的恐惧情绪。

    多愁善感的孩子容易受情绪支配,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最常见的恐惧情绪是害怕攻击性,害怕弄脏,害怕身体的接触,害怕锋利的物体,害怕理发。

    他们的绘画和涂鸦作品在纸上占用的空间会很小,物体和任务似乎“挂”在纸的边缘。他们使用的线条细腻、微妙和犹豫不决,经常出现虚线。更喜欢冷色和暗色,对紫色有一定的偏好。他们经常会画细节精美的房子,这表示他们需要亲密感和保护。

    针对此类儿童,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要避免说教式、强硬的态度,不要“咄咄逼人”,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放宽对他们的要求,在幼儿时期满足他们对身体接触的需求,包括爱抚和拥抱等。

    这类孩子,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认为胆怯就是脆弱的,这只会增加他们的不安全感,这也是他们恐惧情绪的根源,将导致他们难以独立自主。如果他们需要使用安慰增加的物品帮助自己渡过困难期,也一度不要阻止他们,因为这个物品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情绪。

    不同年龄的儿童对情绪的感知、处理和反应方式不同,对于一种紧张的情绪,幼儿对激怒他的人会做出同样的行为,而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儿童就会通过言语做出回应,而青少年的反应则更具有攻击性和更激烈。

    0-12岁,孩子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上学,恐惧上学是当今最为频发和严重的恐惧情绪之一,因为大量的时间孩子都在写作业,这会让孩子更焦虑,从而产生恐惧情绪。

    在孩子的情绪反应因素中,家庭环境的平静和安宁程度必须首先考虑,当出现父母分居、弟弟或妹妹出生、家庭成员生病等,可能会加重孩子的恐惧情绪或者产生新的恐惧。

    书中将0-12岁不同年龄阶段恐惧情绪、对恐惧情绪的反应以及对应涂鸦的线条、占用纸张、颜色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给出了合理的实用建议。

    书中还整理了34中最常见的儿童恐惧情绪,《儿童恐惧心理学 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是一本关于儿童恐惧情绪的完全手册,我们可以从0-12岁的恐惧情绪进行解读,也可以直接根据这些常见的儿童恐惧情绪类型着手。

    阅读完这本书,我们对孩子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可以对孩子在情绪和 情感 层面及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给予支持和帮助,也可以引领孩子,通过学习的知识将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发挥出来。

    二、当孩子感到害怕时,父母应该怎样做?


    张子枫领衔主演的《我的姐姐》持续热播中。

    这部电影中,安然的弟弟画了一幅画:一家四口手拉着手,快乐地笑着,画面色彩明亮。这幅画是弟弟对一家人温馨的期盼,也是他幼小的心灵最单纯的渴望。

    后来,家庭破裂了,家人的各种行为让弟弟充满了恐惧,他动手撕了那张代表家庭和谐美满的图画。

    孩子心中的恐惧有时会显现出来,有时会藏匿在心中。而隐藏在心中的这份“恐惧”,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带来伤害。

    意大利心理学家、教育家埃维·克罗蒂和心理治疗师阿尔贝托·马格尼,合著《儿童恐惧心理学》。他们用简单的文字和丰富的插图,指导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恐惧情绪,根据孩子的涂鸦和绘画“读懂”他们的恐惧心理,并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这本书很全面地介绍了“恐惧”这种情绪,还给出了不同的案例和实用的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书中的三个重点内容。

    01 当孩子说“我害怕”的时候,他们是真的害怕

    可是,事实是这样吗?不全是,有的恐惧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有的恐惧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却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生活。

    有一个小女孩听到雷声特别害怕,只要下雨打雷,她总要捂住耳朵;闪电时,她会闭上眼睛,关上房门。

    父母不知道女儿下雨时为什么会这样害怕,也没有去深究,只是觉得孩子胆小。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年,直到有一天,孩子告诉父母,自己怕打雷的原因。原来,以前照顾她的那位阿姨,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故事。从那以后,只要打雷下雨,她就感到害怕。

    孩子的父母庆幸女儿及时吐露出这段经历。每个儿童都会有恐惧的情绪,只要有机会让他们表达出来,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这些恐惧情绪就完全有可能被克服。

    恐惧情绪和人类一样有着久远的 历史 。它的主要作用是自我保护,它能够激发儿童做出一些应激反应,从而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潜在危险所带来的伤害。

    可以说,情绪为婴幼儿、孩童提供了某种支配成年人的力量。因此他们的情绪几乎都是“有意为之”,以验证成年人对自己是否关爱。

    在与家人亲密相处的时刻,儿童的恐惧情绪就容易表现出来,被家人感知到,也容易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地被克服。

    作者在书中写道: 恐惧存在的意义就是被克服。正是因为克服了恐惧,儿童才得以成长并获得独立,这对儿童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02 当孩子涂鸦和绘画的时候,解读他们的恐惧情绪

    孩子的恐惧情绪有时用言语来表达,有时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言语表达显而易见,而非言语表达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我们要尽量捕捉,那些间接表明儿童存在困扰的非言语信号。比如尿床、乱涂乱画、反应夸张、无精打采或有独处的倾向、毫无原因的冲动、强势或暴力倾向……

    有不少孩子喜欢乱涂乱画,其实他们绘画不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涂鸦也不是随意地涂抹。儿童涂鸦和绘画的内容,以及他们操作的方式都会传递出很多信息,它们是打开儿童内心世界的钥匙。

    儿童涂鸦和绘画时如何握笔,在纸上留下什么样的线条,用多大的力度……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观察。

    如果作画者的握姿放松,表现出的是自由而放松的心情;而当作画者无法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恐惧情绪时,就会通过肌肉收缩这样紧张的握姿表现出来。

    如果图画中的线条充满自信,则表明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如果线条显得犹豫不决,则需要我们给予儿童安抚和鼓励,尤其是当他们面临考验的时候。

    如果儿童涂鸦和绘画时的动作刚劲有力,则表明他们精力旺盛、热情;而倘若他们动作柔弱,将笔尖轻轻地按压在纸上,这样的孩子个性很敏感,抗挫折的能力也比较弱,可能很小的事就会伤害或压倒他们。

    可以说,当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不适或恐惧时,他们的涂鸦和绘画将会包含更多这方面的信息。例如,在画人物时,一个极度压抑的儿童不仅把人物画得很小,还会使用淡薄的颜色,并且从不缺少黑色。

    儿童喜欢涂鸦和绘画,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了解儿童的真正需求和内心世界。 而且,为了给他们提供表达恐惧情绪的机会,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把画笔、纸和颜料放到他们的手中。

    03 当孩子恐惧的时候,勒温的“戒律”和同理心有妙用

    成年人的恐惧症和狂躁症都可能会从侧面投射在孩子身上。

    9岁的阿莱桑德罗被多种恐惧情绪困扰,他说:“是我的妈妈把这些恐惧情绪丢在我身上的!”

    还有一位孩子受到超重妈妈的影响,饮食方面不敢随意进食,受到进食忧虑的严重困扰。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专业研究家庭的氛围,也探讨人格发展的关系。

    他为父母制定了如下“戒律”: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爱、被需要;避免威胁、恐吓和惩罚孩子;保持冷静,不要因孩子本能的表现而生气;对待孩子尽可能地宽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避免加重孩子的自卑感;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

    显然,勒温的这些建议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能够帮助父母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方法,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面对儿童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恐惧情绪,同理心也是帮助他们释放紧张情绪的有效方法。

    有些事对父母而言,看似无关紧要,但对孩子却十分重要。要让惊恐中的孩子知道,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困扰,明白他们的恐惧。

    一天,埃维·克罗蒂去畅游大海,他看到4岁的朱利奥在与海水第一次接触时,表现得特别害怕。朱利奥使劲地挣扎着想脱离那恐怖的海水,但他的爸爸却想着怎么样让他成为完美的游泳健将,根本不理会他的感受。

    于是,埃维·克罗蒂走到这对父子的身边,说出了一句简单的话:“你游得真是太棒了,我到现在都不能浮在水面上!”

    他和孩子讲话的时候,总是面带笑容,这让朱利奥既兴奋又开心。朱利奥很快就学会了游泳,最重要的是他不再对水感到恐惧了。

    我们对孩子说,我们也有同样的恐惧,并露出亲切的笑容,说出安慰的话语,这就给予了他们力量,甚至能够帮他们解决困扰。

    当孩子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利用勒温的“戒律”和同理心,可以有效帮助他们释放恐惧情绪。

    04 写在最后

    儿童的心理类型各不相同,恐惧类型也是各种各样: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父母或者他人无意加给孩子的;有些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消失,而有些恐惧如果处理不好,却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这就需要父母和教育者多一点耐心,用心倾听孩子的话。当孩子说“我害怕”时是真的害怕了;当孩子涂鸦和绘画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孩子内心的恐惧;当孩子恐惧的时候,父母要学会勒温的“戒律”,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情绪。

    高尔基说:“要是人没有了恐惧心,就一切全完了!一切全垮了!”

    不过,不是每个人童年时的恐惧都能自愈。

    父母和教育者不妨跟随着《儿童恐惧心理学》,学习书上实用的方法,更好地了解孩子;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用足够的爱帮助孩子克服害怕、胆小,让孩子变得自信、勇敢和快乐。

    - End -

    作者 自由,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欢孩子,专注于 育儿 写作;希望用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

    三、你的孩子在负重前行吗?

    1


    我对恐怖的感觉,甚为熟悉。


    我曾一度特别喜欢看恐怖片,也喜欢看谋杀侦探盗墓之类的书籍。还获得了胆大的美誉。


    但实情是,看《午夜凶铃》,吓得夜里去洗手间,会把拖把幻想成人头。


    看《鬼吹灯》,半夜里惊醒,幻想有一只血淋淋的手,从床底下伸出来。


    甚至看福尔摩斯《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都吓到不敢上厕所,不敢关灯睡觉。


    胆子大,是大家对我的误会,其实差点没把自己吓死。


    明明很害怕,却又不断的去体验那种恐怖的感觉。


    直到后来,我和我的咨询师讨论我“玩弄”恐惧的偏好。才发现,我的恐惧的情绪那么渴望被看见,被理解。它一直在寻求表达,表达我很害怕这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我以前没有办法说,或者说出来也没有用。于是就藏在了心里。


    后来,我理解到,我们会把对客体的恐惧投射到环境中去,才发现, 恐惧是件非常悲伤的事情。


    同时, 恐惧让我觉得羞愧,好像只有胆小脆弱无能的人才会恐惧


    所以我不恐惧,我如此的勇敢,把恐惧玩弄于股掌之间。


    有点心疼自己。



    2


    让孩子感觉到恐惧,可能真的很容易。


    因为孩子太弱小了。他需要依靠养育者活下来。


    所以他可能很长时间,都需要依赖养育的质量,需要担心自己和养育者的关系。


    因为这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我有个来访,她觉得自己必须在关系中有用,在关系中付出,在关系中体现价值,只有这样,身边的人才需要自己。她才能在关系中活下来。


    所以她很害怕自己没有价值,虽然她并不享受为身边的人付出,但是她还是会不停地付出,因为不付出的时候,她会很恐惧。


    恐惧她的关系会死掉,她会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会被整个世界抛弃。


    不能依赖任何人,也不相信别人能够提供依赖。


    刚做咨询的时候,她说,她特别害怕,做很恐惧的梦,心境艰难的时候,会害怕到躲在柜子里,躲在箱子里,甚至有一次,把冰柜的东西清干净,躲在冰柜里。


    她就想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那个角落里容不下别的东西了,她才觉得安全。


    她儿时有很多的经历,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处境很危险。


    一个孩子因为一直感知到世界的危险,而感觉到恐惧。但是这些恐惧因为没有被语言化,所以只留下了情绪和身体的记忆。


    虽然说不出来,但是却没有消失,甚至一直保留到现在,继续影响现在的生活。


    当然 很多人就带着这些恐惧,过完这一生。


    年前的时候,有人帮父亲询问心理咨询的事项,他父亲70多岁了,最近一段时间夜里不能睡觉,觉得有特务在监视自己,要伤害自己,每天晚上都不睡,以免自己不小心在睡梦里被人杀害。


    以前虽然也担心别人会伤害自己,但是没有到这种程度。


    听完会觉得很沉重,因为他这一生都带着这种对关系的感觉在生活,着实不易。



    3


    可能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或重或轻的恐惧,而这些恐惧基本都来源于儿童时期。


    适度的恐惧是需要的,会帮助我们识别环境中的危险,从而保护自己。


    但是恐惧过度了,就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品质和关系的质量。


    一旦恐惧过度,无论是毁灭的恐惧,被抛弃的恐惧,被吞噬的恐惧,被阉割的恐惧……,每一种恐惧都会存留在潜意识里,留在那里,在以后的生活事件中寻求表达,并且持续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影响着我们建立关系的质量。


    很多人都能明白,有时自己的害怕与当前的情境不相符。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很多事,能激起我们超额的大剂量的恐惧。


    就像理智上我们明白,大可不必对孩子的前途有那么深重的担忧,但是当他写不好作业,考试不理想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样下去就完了,我们控制不了自己歇斯底里的发作,忍不住要去说一些伤害他的话。


    那个时候,我们就好像失控了一样。


    所以这些恐惧是怎么回事呢?是怎么来的呢?


    不知道。


    因为当初的情境,越早越记不得。我们身体和情绪都没有忘记,但是我们却无法诉说。


    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缺乏一个沟通的渠道。使得这个恐惧找不到归宿。


    这么说不清,道不明,摸不到的东西,很容易让人忽视,除非她已经引起了明显的不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明显的麻烦,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也使得我们在和孩子的交流的过程中,不太能理解孩子的恐惧,也不明白帮孩子排解恐惧情绪的重要性。


    甚至会把孩子的恐惧 养大 ,大到影响孩子的人格品质。


    比如说,带孩子去河边,孩子说怕水,有些人会开玩笑的,不跟孩子商量,直接把孩子扔到水里,然后哈哈大笑。


    或者不耐烦 的 说,你怎么是个胆小鬼, 水 你都怕,你有什么用,你还是不是个男子汉。


    我们对孩子的恐惧,常常缺乏同理心,也缺乏耐心。


    恐惧因为不能被理解,不能被抱持,只能深深 压抑下去,以后再说。


    4


    那我们怎么才能理解,孩子的种种恐惧代表着什么,怎么样的陪伴才可以帮助他们排解恐惧,使得恐怖能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去发展,从而不影响孩子的发展呢?


    埃维·克罗蒂的书《儿童恐惧心理学》,从一个很新的角度,帮养育者和教育工作者去看到孩子的恐惧。


    因为孩子的恐惧,虽然不一定 说的 出来原因,但是却可以画出来。因为画,可以把潜意识说不出来的内容投射出来。


    通过自由涂鸦,帮助儿童把自己的恐惧情绪,可视化。


    而我们只要能读懂涂鸦的内容,我们就能知道儿童恐惧的是什么,这种恐惧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当他有这些恐惧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


    他在书中通过解读儿童的涂鸦去解构了不同心理类型的恐惧情绪,不同年龄段的恐惧情绪,并详细列举了34种最常见的儿童恐惧情绪,解释了不同的恐惧的内容所代表的意义,帮助我们理解孩子的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同时这本书也指出,养育者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恐惧情绪的敏感和重视,那么我们可能会在无意识中把恐惧传递给孩子。焦虑的养育者应该对孩子的大部分恐惧情绪负有责任。


    如果孩子总是从养育者那里 接收 恐惧,那么恐惧就会不断的积累,安全感就会越缺乏。当恐惧情绪过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将非常深远,难以消除。


    书本内容通俗易懂,列举详细,可操作性强。


    需要重视的是孩子的恐惧情绪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能低估儿童的恐惧情绪,也没有必要过分的焦虑,孩子的恐惧情绪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而不是被解决。


    养育者能从容面对孩子出现的恐惧情绪,帮孩子正确去表达和面对自己的恐惧,使得恐惧情绪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健康 发展。仅能保护到孩子,又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对关系的信任。


    那对孩子,将是一份,质量极高的礼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拿到。


    关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问题,通过《当孩子感到害怕时,父母应该怎样做?》、《你的孩子在负重前行吗?》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