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家长问卷调查表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中包含自杀相关题目引家长质疑,真问题是什么?和江西一单亲男孩跳楼自杀,家长质疑与作业有关,对此你有何看法?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学生调查问卷中包含自杀相关题目引家长质疑,真问题是什么?
“最近一周,为了自杀,你的准备行动完成得怎么样?”11月18日,有网传消息称,上海多所小学的调查问卷中,包含诸多与自杀相关的题目,其中包括上述问题。这类问题引发家长们的争议,有家长认为类似问法不够妥当。其中一所小学的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正在处理相关情况。
11月19日上午,上海长宁区教育局发文回应称“已要求停止该调查问卷工作。经初步核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我局相关科室对问卷内容审核把关不严,引发家长困惑和学生担忧……将进一步调查处理。”
▼
据家长反映,这一调查问卷中,“总共120道测试题,58—94道题和自杀相关……”因此引发家长这是对学生进行不良暗示的质疑。在笔者看来,这一学生心理问题调查问卷,恰恰折射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境。由于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咨询,加上家长和社会还对心理问题、精神疾病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和耻感,有的学生已经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也不去咨询和救治,酿成悲剧,因此,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是否存在抑郁症,就只有采取问卷调查这种方式了。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研究者来说,问卷调查则是更普遍的方式。
前不久,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对此,舆论曾点赞支持,而再进一步分析,在当前情况下,怎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呢?就主要依靠调查问卷了。
而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普查、抑郁症筛查必然存在令家长担心的问题。一方面,这会涉及学生的隐私,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的情况不同,本来出发点是想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可能会出现其他不良影响。如对于此次调查问卷,有人认为,对有抑郁症的学生来说,是合适的,但对于其他学生则不一定合适,可是,调查是不分学生进行的,而且就是想发现有多少学生有抑郁症。
发达国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基本不通过普查方式,而是通过个性化的咨询、心理工作坊等方式,加之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在发现孩子有抑郁症倾向时就会主动寻求咨询、救治,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专家会用这类专业调查问卷辅助诊断,因此也就不会引发争议。
但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专任心理教师普遍缺乏,教育部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不少中小学根本没有,或者就是有,也身兼数职。这导致学校难以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咨询、辅导,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之学生和家长又缺乏对心理问题的科学认知,于是开展心理教育,就是进行面上的讲座,或者统一的问卷调查、心理普查,从中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此前,媒体曾报道,某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选取了11所有代表性的重点、普通和职业中学,对初一到高二年级的4622名学生进行了意外伤害和自杀相关行为的调查,发现特别想自杀的中学生占到17.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学生约占4.9%。类似的报道还不少。可是鲜有人追问,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到的?现在看来,基本就是问卷调查,而且其中直接提到了是否想自杀、做过自杀计划等问题。只是没有引发舆论对调查本身的关注而已。
比如,2006年一篇“15%的中学生曾想过自杀”的报道提到,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了“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其中一项就是自杀、情绪障碍等危险行为调查,该调查在江苏省5169名中学生中展开,结果显示,有15.4%的中学生考虑过自杀,有1.6%的中学生自杀过。
概而言之,采取调查问卷方式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涉及自杀等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当然,在涉及这类问题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平衡、软化,而不能过于直接。但就是再平衡和软化,都无法完全回避,除非不用这一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没有个性化的心理咨询跟上,就是进行心理普查,掌握了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也很难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说,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真正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的配备,推进对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咨询、辅导。
本文作者: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来源: 教育思想网
一、江西一单亲男孩跳楼自杀,家长质疑与作业有关,对此你有何看法?
惊闻江西一个年仅11岁的小学生坠楼身亡,并在自杀前留下遗书,自称自己为“无药可救”的孩子。真让人痛心不已!
事情发生后,据悉家长质疑孩子自杀的原因是由于老师留的作业过多,孩子承受不住过重压力做出轻生行为。一个仅仅11岁的孩子,正处在活泼浪漫,快乐成长的关键期,怎么会轻易选择自杀?这其中到底是谁的问题?学校、家长、社会是教育的三大重要板块,是教育的哪个环节出了错,还是孩子自身心理承受力太弱?深究事件始末,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孩子的自杀绝不会是一个单薄的理由就能轻易促成的,那么孩子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小编猜想大概有以下的原因:
1.缺失的家庭教育与关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第一个关键点,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树立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心性,能够具备一定的受挫逆商。但是此事件中的小孩父母很早离异,且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并未很好履行监护管理和陪伴成长的义务。在父母离异后,孩子经常处于无人陪伴和监管的状态,其生父因为生计长期外出打工,父子之间正常交流都难以实现,更加不可能及时洞察孩子的一切反常表现以及心理状态。
长期处于这样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缺失的环境下,孩子本身心智是否健全需要打个问号,长时间没有得到足够的家庭的爱与温暖,孩子自称无可救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过重家庭作业造成孩子厌学情绪
根据现在的小学课程和上课模式,放学早,作业多,需要家长配合,是最普遍的特点。但事件中的小孩父母离异,父亲更是长期无法陪在身边,繁重的作业要完成费劲,而且难以向父母寻求帮助。长此以往,孩子心压的确会加重,但是按照老师说法,并未要求学生在一填内完成,说明作业压力有回旋余地。再从孩子的遗书中看得出来,孩子还有时间和机会玩游戏,证明作业压力并非大到成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故此,作业压力可能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应该不是主因。
那么细想之下,就会想到,长期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父母关爱、同伴互动,以及沉湎游戏,会不会成为把孩子推向深渊的“共谋”呢?
二、湖南师大女学生自杀一事,你觉得有没有学校的原因?
我认为只要学生在校内自杀,学校就有推托不了的责任。这件事情发生在湖南师范大学,一名女大学生在寝室内上吊自杀身亡。此前,这名大学生曾经在天台意欲跳楼轻生,但是当时她被赶到学校的男朋友劝说退下。然而,这一次的她没有那么幸运,这名大学生在寝室内上吊,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这名女大学生自杀后,家属就她的轻生原因就学校提出质疑。质疑之一是身亡的女大学生最有可能的轻生原因就是在院团委承担了过多的工作,不仅工作压力很大,还经常工作到很晚,这名大学生多次提出辞职却未能获得批准,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第一次尝试轻生的原因。质疑之二是学校未在学生有轻生想法之后告知家长,学校妄图敷衍了事,结果造成了这个大学生的悲剧。质疑之三就是造成大学生巨大压力并且最终身亡的老师肖某从未出现联系家长,这让家长表示无法理解。
这起悲剧中,学校占有极大部分责任。且不说最有可能造成学生轻生的原因是院团委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学校在处理这件悲剧上本身就存在极大问题。明知学生有轻生行为未通知家长,也未进行心理干预,学校必须为此负责。
在当今的大学生涯里,学生最大的压力往往不是来自于学校这个复杂的环境。人人都说大学就是缩小版的社会,在这个求知的环境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坑害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辅导员把学生当作免费劳动力,学长学姐又命令、威压学弟学妹,学校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漠不关心,这才导致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也让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三、教育局网络问卷正常吗
一些网络问卷存在不正常的情况。教育局的一些网络问卷确实存在不正常的情况,例如:长宁区部分学校近日给学生做了一份有关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但问卷中包含多项自杀准备等相关问题,有家长质疑问卷的诱导性强,恐伤害孩子心理。长宁区教育局回应,称已要求停止调查问卷工作,系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我局相关科室对问卷内容审核把关不严,引发学生困惑和家长担忧,对此我局致以诚恳的歉意。
关于家长问卷调查表的问题,通过《湖南师大女学生自杀一事,你觉得有没有学校的原因?》、《教育局网络问卷正常吗》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家长问卷调查表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