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楼上楼下

楼上楼下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风言风语打一个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楼上楼下和楼上楼下哪个更容易听见?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楼上楼下
  • 楼上楼下哪个更容易听见?
  • 什么是“楼上”“楼下”啊?
  • 微信用语楼上楼下是什么意思
  • 一、楼上楼下

    ■第四届法治故事写作大赛参赛作品选登

    纪 实

    □ 初曰春

    人都会走弯路,杨诗晨也不例外。

    到蠡园开发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派出所报到时,他心里很不得劲儿。之前干的是刑侦民警,一纸调令却让他成了片警。

    杨诗晨潜意识里认为:通常是老胳膊老腿儿的人,才会去跑社区。他感到怀才不遇,好比武林高手被废掉了功夫,难受得要命。

    那段时间,他干什么都不顺,一度认为满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有一次,杨诗晨去社区走访,仅因为喊错了广场舞阿姨的姓氏,有位山东籍的老汉嘲笑他“嘴巴没毛办事不牢”,过后又对他的工作指手画脚。他郁闷极了,心想:“我招谁惹谁了,干嘛都对我横眉冷对?”

    杨诗晨当时真想辞职。可所领导心细如发,发现他状态不佳,苦口婆心地劝了一通。不过,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愿听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杨诗晨丝毫找不到成就感。直到再次与山东老汉发生交集,他才发觉自己的工作多么重要。

    蠡园开发区派出所隶属于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分局。为了方便群众,滨湖分局要求社区民警把服务送到门上。也就是说,他们得趁着居民下班回家后登门拜访,省了人们到派出所跑腿办业务的麻烦。

    那天傍晚,杨诗晨到了山东老汉的家门口,分明闻到屋里传出浓重的煤气味,却敲不开门。好在他警惕性强,来了个破门而入,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事后,山东老汉给派出所送来锦旗,杨诗晨受到了领导的表扬,乐得他有点找不着北。年轻人都有上进心,这种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退一万步讲,常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乃至夸赞,杨诗晨由此勉强接受了片警的身份。人往往如此,一旦观念转变了,行为上也会悄然发生变化。

    一时间,杨诗晨劲头十足,以至于同龄的搭档之一刘辅警笑话他自讨苦吃,天生的劳累命。

    为了给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无锡市公安局向科技要警力,借助地方专业力量建设了基层基础监测中心。单说疫情防控方面,他们便可借助该中心力量对网购订单等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再经民警逐一核实,排查出疫情中高风险区新近流入辖区内的人员。

    这本来就是挺繁琐的工作,杨诗晨却给自己加码,设计了更为详细的表格,把每家每户的信息全都采集到了。他的想法极其简单——万一那些信息将来用得着呢?

    杨诗晨的做法作为经验得到了推广,刘辅警又拐弯抹角地指责他,说他想出名,在玩虚头巴脑的东西。他百口莫辩,多亏所领导及时制止了风言风语。

    受到刘辅警的干扰,有段时间他也在质疑自己。实话实说,彼时他还没真正进入理想的工作状态。

    杨诗晨重新梳理自己的业务,心想日常无非是处理纠纷,进而为群众提供服务。可是,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儿,假如不能及时解决,会引发更大的矛盾,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还是再说回山东老汉吧。

    老汉也姓杨,退休后奔着儿子在无锡落了户,哪知儿子、儿媳双双调到省城,他又成了空巢老人。

    令杨诗晨难堪的是,杨老汉虽说送过锦旗,却并不念旧情,时不时地招惹是非。

    杨诗晨不信邪,自己掏钱买了营养品去探望杨老汉。有道是伸手不打送礼人,但老人却气呼呼地训斥他,说拿那些狗屁东西干吗?是咒他早点死吗?

    这还能到哪儿说理去?杨诗晨陪上笑脸,说:“大爷,您听我说。”

    杨老汉瓮声瓮气,说:“你大爷。”然后毫不客气地带上了脏字。

    杨诗晨忍气吞声地说:“咱都姓杨,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我是社区民警,是为您老人家服务的……”

    好话说了一箩筐,老人油盐不进,反而变本加厉,时不时地给杨诗晨找点麻烦。

    比如说,在小区碰见宠物粪便,杨老汉也会拨打他的电话。片警的手机号码对社区居民是公开的,老人把杨诗晨当成了跑腿的伙计。最为夸张的一次,老人像个小孩子似的闹情绪,当场逼着他把狗屎清理干净。刘辅警蔫儿坏,给了他个绰号叫“铲屎警官”。

    杨诗晨是个不认输的主儿,他跟自己较劲,发誓哪怕当个受气包,也要走进杨老汉的内心世界。麻烦在于,理想和现实就像对苦命鸳鸯,很难凑到一起。

    这不,杨老汉又给他出了难题,让住在他楼上的小伙子王晓发狼狈不堪,想死的心都有了。

    凑巧的是,王晓发老家也是山东的。大学毕业后,他到无锡应聘,在当地某家国企工作。

    老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杨老汉看起来压根儿没有老乡观念,甚至害得王晓发险些丢掉饭碗。

    起因很简单。王晓发的租住屋在杨老汉楼上,他在单位任劳任怨,天天主动加班。如此一来,他与杨老汉的作息时间就不对撇子了。老人借口自己神经衰弱,拨打报警电话,让杨诗晨把小伙子“抓起来”,实际上是逼着王晓发搬走。

    杨诗晨劝王晓发在屋里铺上脚垫。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王晓发照着做了,可杨老汉还是不依不饶,用命令的口吻点名让杨诗晨来处理问题。

    杨诗晨脑袋大了好几圈,但他急不得恼不得,只能硬着头皮去跟老人沟通。

    他说远亲不如近邻,杨老汉说穷在闹市无人问;他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老人却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杨诗晨懵了,两人没在同一频道上,根本无法沟通。他当时确实没料到,杨老汉是在装疯卖傻,而且话里有话。

    工作一忙,杨诗晨就把这一老一少的事情抛到了脑后。他原以为杨老汉会听劝,结果杨老汉却跑到王晓发的公司闹得不可开交。

    杨老汉四仰八叉地躺在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门前,说王晓发品德败坏,想害死自己。

    老总不清楚来龙去脉,当着杨老汉的面把小伙子训斥一顿,说:“你还在试用期呢,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3岁孩子都懂得的道理。”

    杨老汉得寸进尺,说:“没错,这种货色你们赶紧开除他。”

    王晓发没经历过大场面,吓得声音都变了调。谁知他刚一开口,杨老汉哼唧上了,说自己气得心脏病犯了。万不得已,王晓发只能向杨诗晨求助。

    王晓发上班的公司不在派出所的管辖范围内,杨诗晨有无数理由推辞,但他一根筋,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必须做通杨老汉的工作。刘辅警又是冷嘲热讽,说你等着吧,搞不好还会惹上一身骚。

    打不起终究躲得起吧,杨诗晨建议王晓发在别处租房子。王晓发也是个倔脾气,死活不肯让步。在他看来,杨老汉为老不尊,不能惯出坏风气。

    杨诗晨反问:“不怕丢掉工作?”

    王晓发哭咧咧地说:“豁上去了,士可杀不可辱。”

    杨诗晨哭笑不得,合着山东人都如此耿直。当然,这种情况让他也抓瞎了——王晓发人生地不熟,况且又刚交了一年的租金,对于捉襟见肘的年轻人来说,想寻到合适的住所的确很难。

    杨诗晨发动亲朋好友,让大家帮忙寻找新的房源。担心王晓发丢掉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又去拜访公司老总,如此这般地讲明了情况。

    众人拾柴火焰高。新的租住屋果然找到了,而且离公司更近,租金也少了许多。王晓发搬走的那天,杨诗晨跑过去帮忙。

    看着对方眼泪汪汪的样子,他意识到先前的房租是笔不小的损失,又跑去联系房东。杨诗晨费了很大的周折,把预付的租金交到了王晓发手里,但小伙子仍旧怏怏不乐,不肯多言。

    自从当了片警,杨诗晨养成了个习惯,会把联系方式留给打过交道的群众。他再三嘱咐,让王晓发有事尽管吱声。

    过了几日,小伙子发来信息,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杨老汉举止怪异,绝对是心理上有毛病,搞不好还会闹出更大的阵仗。”

    杨诗晨陷入沉思,主观臆断杨老汉有心理问题,显然是不公道的,但他不得不承认,王晓发说的在理儿。他进而反思,连群众都能察觉的苗头,自己居然那么粗心。

    他随后特别关注了杨老汉,结果是一切平安无事。杨诗晨刚要自嘲过于敏感了,哪知对方立马出了岔子,并且这次是一副拼命的姿态。

    杨老汉又和楼下的住户发生了冲突。

    楼下是两口子,租了个门头房做生意,主营五金杂货。这对中年人热情好客,还常给街坊四邻搭手帮忙,口碑不错。所以说这次杨老汉闹事,有人打抱不平,立马报了警。

    杨诗晨赶到那里时,见人们七嘴八舌,纷纷责怪杨老汉在无风作浪,故意扰乱治安。一看形势对自己不利,杨老汉脚底抹油,溜了。

    趁着这机会,杨诗晨大概了解了前后经过。

    中年夫妇在屋里用电磁炉烧饭,杨老汉声称饭菜的气味影响了自己的食欲,便把对方当成了仇家。

    之前统计数据时,杨诗晨摸过店里的情况,立马明白是杨老汉在胡搅蛮缠,说不定是在故意找茬儿。试想,店铺跟楼上还隔着顶棚呢,那气味又不是崂山老道,没那穿墙而过的仙术。

    杨诗晨又进屋看了看,室内并无异样,他于是回过头来劝两口子。两口子气得肝颤,他们告诉杨诗晨,那杨老汉经常从窗口往楼下泼脏水,这对夫妻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这次,杨老汉是寻了个借口而已。

    杨诗晨苦思冥想,决定双管齐下。他先是考虑到消防安全,制止中年夫妇在室内烧饭,之后上楼找杨老汉。可老人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肯搭腔。

    杨诗晨心想,幸亏楼下两口子通情达理,同意了他的要求,至少眼下不会再出事端。一同到现场的刘辅警却让他别高兴得太早,说如若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迟早会留下隐患,小心闹出命案。

    杨诗晨不以为然,怪刘辅警一惊一乍,得了妄想症。哪知那家伙嘴巴开了光,仿佛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

    当日傍晚,杨老汉喝了点酒。他晃悠悠地下楼,杵在店铺门口,翻来覆去地念叨,说自己被恶心到了,已经落下病根,让中年夫妇给个说法。

    两口子连忙联系派出所,杨诗晨顾不上吃饭,赶到了现场。一瞅杨老汉的姿势,他就断定老人这回来者不善。

    果不其然,杨老汉戏精附身,一会儿说头疼,一会儿说腹胀,总之全身上下没一处是熨帖的。杨诗晨好言相劝,却热脸贴了冷屁股。

    围观群众愈来愈多,杨老汉在议论声中上演“人来疯”,屡屡挑衅,让那两口子苦不堪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让人家赔偿医疗费。

    杨诗晨低三下四地劝了好一阵子,杨老汉得了便宜还卖乖,闹腾得更厉害了。

    杨诗晨放下了狠话,说再不收敛就不客气了。

    杨老汉说:“好啊,赶紧把我铐起来,正好有人给我养老送终。”

    杨诗晨有些无奈,说:”你也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会不会讲句人话?”

    杨老汉恼羞成怒,低头拱向了他。杨诗晨拦腰抱住了老人,对方才没摔倒。没想到,杨老汉就势抓破了他的脸。他忍无可忍,摸出了手铐。刘辅警眼疾手快,把铐子夺了下来。

    刘辅警赶忙递眼色,杨诗晨强忍怒火,硬挤出一丝笑容。他在心里盘算该如何处置,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黑白颠倒。

    已经有人掏出了手机,说要拍下视频发布到网上。杨诗晨心头一紧,真要被不怀好意之人借机炒作,麻烦可就大了。

    他进退两难。把老人带回派出所,会让人质疑他方法简单粗暴;任由杨老汉闹下去,自己被埋怨无能也就罢了,搞不好会影响人民警察的形象。

    朴素的集体荣誉观让他束手无策,杨诗晨恨不能成为孙大圣,来个七十二变,钻进老人的脑壳里,看看他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别说,还真有人打抱不平,说杨老汉脑瓜子犯病了。

    杨老汉这时彻底翻了脸。他气势汹汹地走向中年夫妇,趁人不备从柜台上操起一把美工刀,将锐利的刀尖指向了自己的胸口。

    老人变得疯癫狂躁,吓得杨诗晨大气不敢喘一口。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别出什么差错,这可是人命关天呐。

    不幸中的万幸,过了一会儿,杨老汉主动放下了刀子。杨诗晨隐约发觉,老人的目光躲躲闪闪,似乎在遮掩什么。

    经历了这次事件,杨老汉这种状况,他愈发不敢大意。他仔细回忆期间的细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老人恢复了常态呢?

    他终于记起来了,杨老汉当时不但眼神飘忽不定,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起来有些腼腆。杨诗晨冷不丁地笑了,敢情那时店里来了位神秘客人。

    杨诗晨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做起了“特工”,每逢傍晚便去盯梢。他很快发现,那位来客的生活异常规律,会准点去店铺,而杨老汉则会按时在窗口探出脑袋。

    接下来的故事颇有戏剧性,那位来客正是他喊错了姓氏的广场舞阿姨。杨诗晨心里有数了,杨老汉对阿姨有好感,正在单相思呢。

    他再一查,阿姨是中年店主的母亲。杨诗晨去店里侧面问了问,还真被他猜准了——杨老汉的确有过暗示,只是阿姨没当回事儿。

    你们瞧不惯黄昏恋?杨诗晨开门见山。

    中年夫妇抢着说:“没有的事情,我们开明得很,如果老人能合得来,巴不得他们能互相有个照应。”

    那问题出在哪儿呢?杨诗晨百思不得其解。杨老汉平常贪杯,他思虑再三,向所领导请假,跑去请杨老汉喝酒。

    刚开始是一问一答,几杯酒下肚,老人的话稠密起来,但却矢口否认对阿姨有想法。杨诗晨几次把话题绕过去,都被老人给岔开了。

    得,干脆做个倾听者吧。

    没过多久,杨老汉发起了牢骚,说自己养了个不孝之子,把自己糊弄到无锡,却又拍拍屁股走人了。

    杨诗晨安慰道:“大爷,凡事得往好处想,您琢磨琢磨,人往高处走,儿子去了省城,这是喜事。”

    杨老汉气咻咻地说:“狗屁!那兔崽子忘了本,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喂养大,却处处跟我作对。”

    杨诗晨笑喷了,说:“乖乖,您老可真幽默。”

    杨老汉拍了下脑门,说:“嘴瓢了,我刚才说到哪儿了?对,那小子不地道,光顾得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把我个孤老头子撇在了无锡。”

    一见火候到了,杨诗晨追问:“没想再找个老伴儿?”

    杨老汉唉声叹气地答:“没人瞧得上。”

    杨诗晨说:“有哇,楼下的阿姨。”

    杨老汉顿时羞红了脸,杨诗晨感到老人挺可爱的,当场表态要当红娘。老人嗤之以鼻,说:“你咸吃萝卜淡操心,自己都没找到另一半呢。”

    杨诗晨无言以对,杨老汉又说:“你们派出所那女民警不孬,你得大胆追啊。”

    好家伙,杨老汉居然晓得自己的事情。杨诗晨揪着这个细节不放,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老人却一再卖起了关子。

    酒过三巡,杨老汉终于憋不住,说出了实情。

    原来杨诗晨长得和老人儿子年轻时有点儿像。杨老汉想念孩子,才没事找事,想引起他的注意。

    至于跟中年夫妇之间的纠纷,纯属老人的幻觉——杨老汉原想,儿子会认为有“黄昏恋”的他恬不知耻,百分之百会反对,到头来把那两口子当成了假想敌,觉得人家也会阻拦自己。

    终于找到了症结,杨诗晨一鼓作气,把两位老人撮合到了一起。阿姨搬进了杨老汉家里,楼上楼下的矛盾化解了。

    事已至此,皆大欢喜。但是,故事还没结束呢。

    杨诗晨逐渐适应了片警的工作,所领导对他大加褒奖,他闪烁其词,请求给换个搭档,他总觉得刘辅警心术不正。领导却置之不理,好像完全没有听见。

    时间像个绅士,迈着四平八稳的脚步前行。杨诗晨收起了杂七杂八的念头,一门心思地扑到了工作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了分局表彰的先进分子。

    在领奖的那天,所领导提醒他别“翘尾巴”。杨诗晨却特意拿着获奖证书在刘辅警跟前显摆。刘辅警也是年轻气盛,终究泄露了机密。

    原来刘辅警并非是跟他对着干,这一切都是所领导设计好的。滨湖分局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要求所有年轻人都不能掉队,他当初对片警身份缺乏认同感,领导们才出了这么一招儿,可谓用心良苦。

    公安机关讲究传帮带,后来,杨诗晨也开始带徒弟了。他时常讲述自己的这段“黑历史”,想把分局的“规矩”传承下去。

    这天,杨诗晨带着众人给杨老汉庆祝生日。席间,杨老汉跟儿子视频通话,让儿子安心工作,说自己多了4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儿子指的是杨诗晨、刘辅警,还有杨诗晨的徒弟;儿媳是老人看好的那位女民警。

    第4个“儿子”是王晓发。在他们一来一往的乡音中,杨老汉的思乡之苦慢慢也就消解了。

    现在,哪还有什么苦呢?他们的欢声笑语在夜空里回荡。万家灯火中,杨诗晨不由地感慨: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正能量也是可以传递的,它们能够穿透楼板。

    (文中王晓发为化名)

    ■作者简介

    初曰春,山东牟平人,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电影剧本、散文等作品若干,出版《一号战车》《警察三个半》《我说红烧,你说肉》《初一十五看月亮》等,曾获冰心散文奖、金盾文学奖等奖项。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一、楼上楼下哪个更容易听见?

    楼上楼下中楼上更容易听见。而楼上的声音传到楼下的距离就是声源高度加层高减人耳高度。因为人耳高度明显大于声源高度,所以明显可以看出楼下的声音传递到楼上距离要小于楼上传递到楼下。

    活中大量的声音是从什么位置上发出的,生活中我们的噪音通常来源于人的口和手,也就是在距离地面1到2米的高度上,这些声音发射出去后,通过窗户或楼板传到听者的耳朵里,通常现在的楼房层高在3米左右,那么楼下的声音传到楼上进过的距离就是层高减声源高度加人耳高度。

    声音的原理

    声音是一种压力波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

    声音作为波的一种,频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属性,频率的大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音高对应,而振幅影响声音的大小。声音可以被分解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正弦波的叠加。

    因此,一般的声音总是包含一定的频率范围。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到2万赫兹之间。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狗和蝙蝠等动物可以听得到高达16万赫兹的声音。鲸和大象则可以产生频率在15到35赫兹范围内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用量子力学解释便是原子的运动,形成了声波。但这与波粒子等名词没有联系。

    二、什么是“楼上”“楼下”啊?

    兄台一定是很少逛论坛的人,而且上网也少。这是基本常识啊。
    楼上的,就是指某张帖子之前发帖子的人
    楼下的,就是指某张帖子之后发帖的人

    三、微信用语楼上楼下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比如有人发个信息
    第二个回复的可以说第一个楼上
    第三个是楼下
    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风言风语打一个字的问题,通过《什么是“楼上”“楼下”啊?》、《微信用语楼上楼下是什么意思》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风言风语打一个字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楼上楼下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风言风语打一个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楼上楼下和楼上楼下哪个更容易听见?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