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金色的鱼钩课件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金色的鱼钩课文解读和金色的鱼钩主要内容是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金色的鱼钩课文解读
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极其繁荣,可是在那个革命的年代,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是常见的事。就让我们从小说中回望革命年代,汲取前进的力量吧。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最常用的手法有哪些吗?没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等。那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老班长形象的。
文章的第二段,对老班长的外貌进行了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他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不到四十岁,老班长脸上便布满皱纹,两鬓斑白了,说明了老班长饱经风霜,历经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形象。
接到了照顾三个病号的任务后,老班长是怎样找食物的呢?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到处”“整日整夜”“瘦的比我们还厉害”,表现了老班长担心“我们”身体以致于睡不着觉,突显了老班长负责的形象。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这一段话中,用了“喜出望外”的神态描写和“跑”“取”“烧红”“弯成”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使老班长找到增加小战士们营养的方法后开心雀跃的形象跃然纸上。
老班长给病号做鱼汤吃,他自己吃了吗?对,没有,文中的“我”发现了老班长的秘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这里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刻画老班长形象呢?看看“嚼着”“硬咽”“皱紧眉头”等词语你有发现吗?没错,依然是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从“皱紧”、“硬咽”可以看出骨刺难以下咽。“我”看到老班长硬咽草根和鱼骨后是什么样的反映呢?“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从“我”的反应来表现老班长硬咽鱼骨的痛苦,也表明“我”看到这种场景时内心的难受程度。突出了老班长舍己为人,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老班长的秘密被“我”发现后,耐心劝导“我”保守秘密。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这两段画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看了一眼”“搂到身边”“轻声说”,描写老班长小心翼翼,“是党员”“可不要再告诉别人”,突显了老班长疼爱小战士,牢记党员职责的形象。
第二天,“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我”知道了鱼来之不易,鱼汤少之又少,老班长把仅有的食物分给三个病员吃,自己硬咽草根和鱼骨充饥,这时候的“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说明了“我”的内心极其沉重,不愿意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身体一天一天衰弱下去。
看到我们不吃,老班长变得严厉起来,我们来一起看看文中的描写。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都是神态描写,一前一后也形成了对比,再次表现了老班长一心只为他人的高贵品质,使老班长的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终于,我们接近草地边了,这时老班长状态又什么变化?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这里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体现了老班长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发现老班长没有回来,找到老班长时他已经昏迷不醒了,要救老班长只能想办法让老班长赶快吃些东西。好不容易找到了吃的,但是老班长却说。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这里用了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了老班长牢记使命,关心战友,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
本文作者刻画老班长的形象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方式,突出了老班长关心战士,牢记使命,舍己为人,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我们来一起看看最后一段。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老班长用鱼钩救了三个病号的命,鱼钩象征着老班长的高贵品质。文章最后点明了课文的主题,“我”把鱼钩小心包起来,表明“我”要继承老班长的优秀品质,把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后辈瞻仰,也让后辈学习老班长的优秀品质。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的是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光芒,其光芒将照耀后辈们前进的路。
一、金色的鱼钩主要内容是什么?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讲述革命故事的略读课文。它叙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课文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故事的主要人物。红军过草地的路上,很多同志生了病。炊事班长即老班长接受要照顾三位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人物。
接着文章写他们一行人受到饥饿的威胁,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弱,老班长非常着急。后来,老班长开始给病号们钓鱼,增加营养,而自己却继续忍受着饥饿的折磨甚至以我们吃剩的草根和鱼骨头充饥。就这样,他们坚持着走到了草地的边缘。最后老班长倒下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金色的鱼钩》赏析
本文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可以分三层。先讲钓鱼。因为带的青稞面吃完了,只好用野菜、草根充饥,但光吃野菜草根不行啊,老班长脑子里经常考虑给病员补充营养,看到鱼跳出水面,立刻就想到可以钓点鱼给伤病员补充营养。
再讲老班长自己从来不吃鱼。“我”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吃鱼,他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回味”指在回忆中体会曾经经历过的美好事物。老班长这样说,是为了消除“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从“皱紧眉头硬咽下去”可以看出,吃这些是多么困难、痛苦。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既表明老班长硬咽鱼骨的痛苦,也表明“我”看到这种情景时内心的难受程度。从老班长的朴实的话语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和舍己为人的内心世界。
然后写鼓励病员喝鱼汤。“觉得碗有千斤重”,“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准确地形容了“我”心情的沉重。“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是老班长对“我”的批评,也是提醒“我”不要影响两个小同志的情绪。
二、金色的鱼钩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长征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他逝世了的故事,赞颂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这篇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三、《金色的鱼钩》课文分析
主要内容: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任务,先写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再到后来老班长牺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人物分析:【事迹+评价】
红军老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红军过草地,他想尽办法钓鱼,煮野汤给战士们吃,自己却一口不吃,最后光荣牺牲, 可以看出老班长是个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忠于革命的人。
“我”虽然是病号,看到老班长吃残渣心有不忍,但是为了配合老班长将同志们送出草地,继续前行, 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我”的善良、坚强。
关于金色的鱼钩课件的问题,通过《金色的鱼钩中心思想》、《《金色的鱼钩》课文分析》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金色的鱼钩课件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