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和文言虚词是什么意思?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典题导学]
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既以选择题形式单独设题考查,又在断句题和翻译题中考查。先以近几年浙江卷文言文阅读对虚词考查的常见题型为例,了解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方式。
题型一 辨析选择题
【题型分析】 此类题型是高考中的必考题,分值3分,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每道题中一般考查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中的4个,每个选项由选文中的一句话和课本中的一句话组成,这两句话运用了相同的虚词。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
例1 [2018·浙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句读之不知(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B.此其志不在小(于其外则不光)
C.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卒于睢阳) D.为巡船所物色(将犬吠所怪)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做题时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文言语境正确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之: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B.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C.于:介词。在/给,引出动作的接受者。D.所: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助词,和“为”字配合使用,表示被动。
题型二 断句题
【题型分析】 在高考中,断句题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一些具有标志意义的虚词是我们快速断句的依据。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介词、连词常放在句中。
例2 [2017·浙江卷]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阅读文本《上池州李使君书》见本专题学案1[即学即练]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答案】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结合上下语境可知,“仆”“足下”都是人称代词,“仆”作“自知顽滞”的主语,可在“顽滞”后断开;两个“足下”分别作“美”与“教”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而“足下之美”与“足下之教”分别作了“欲成”“既受”的宾语,因此,可在其后断开。再看标志性虚词的位置,进一步断句,“假使”“亦”常常放在句子的开头,前面应该断开;“之”用在动词“施”后,因为“恳恳”修饰“欲成”作状语,所以“之”作宾语,故在“之”后断开。
题型三 翻译题
【题型分析】 文言虚词是文言翻译重要的采分点之一。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虚词中的副词、连词、介词。在文言翻译中,有实义的虚词一定要译出实义,在句中起结构作用没有实义的虚词,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不需要翻译。翻译题还须特别关注与虚词相关的固定结构。
例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1)郓州的风气,士子喜欢聚在茶楼酒肆批评官员朝政,虽然许将没有明令禁止,但这种风气自然消失了。 (2)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 (3)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同恣意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朝的大臣,奏请挖开司马光的墓。
【解析】 (1)关键实词:谤,讽刺,批评;俗,习俗,风气;息,止息,消失。关键虚词:以,连词,表目的;虽,虽然;其,代词,这种。(2)关键实词:兵,军队;制,规章,制度;从,通“纵”;犹,如同,好像。关键虚词:虽,虽然,即使;而,连词,表并列。(3)关键实词:为,担任;同,一同,一起;肆,恣意,大肆;罗织,罗织罪名;发,挖开。关键虚词:诸,各位。
〖参考译文〗
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情,指示守边大臣去做难道不行吗?还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回来禀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他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张挂灯笼,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把他们都释放了,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56年,才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风气,士子喜欢聚在茶楼酒肆批评官员朝政,虽然许将没有明令禁止,但这种风气自然消失了。朝廷征召他担任兵部侍郎。(许将)给皇帝上奏章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等到对西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神宗询问枢密大臣,(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同恣意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朝的大臣,奏请挖开司马光的墓。哲宗拿这件事询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做的事。”
[解题指津]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是指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在文中”是指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虚词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对虚词意义和用法进行单纯的记忆。“理解”是指运用技巧,通过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在不同语境中,同一虚词可能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也可能用法相同而意义不同。一般说来,虚词的“用法”决定着它的“意义”。正确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运用如下几种方法。
1.语境分析法
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意义和用法,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根据句子的整体意思去推断。如“焉”字的用法。“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句子说的是“来等待观察民风的人得到它”,这里的“它”指代的是《捕蛇者说》这篇文章,可见这里的“焉”放在动词“得”之后,是代词用法,相当于“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意思是说“积土成为小山,风雨从这里兴起”,可知“焉”应是兼词,相当于“于此”的意思。“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句中“一反”是古汉语固定格式,“往返一趟”的意思,“反”字后面不带宾语,可知“焉”是语气词。“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句中“盘盘”“囷囷”是在描写阿房宫盘旋曲折的样子,“焉”字依附在形容词之后,可推知句中的“焉”作形容词词尾。
2.位置推断法
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在“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表判断语气,在“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中表感叹语气。“也”如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中的“也”都是这种用法。
3.语法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是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来推断意义和用法。同一虚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有所不同。如2013年浙江卷第17题D项,“拒而莫之与也”一句中,“之”字处在否定副词“莫”与动词“与”字之间,依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的句法特点,句中的“之”是“与”字的前置宾语,作代词;“恐年岁之不吾与”一句中,“年岁之不吾与”作“恐”的宾语,但单独拿出来,它又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年岁”是“不吾与”的主语,“之”处在主谓之间,使一个独立的句子“年岁之不吾与”降格成为“恐”的宾语,可见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个助词。这样的分析虽很枯燥,但对于解答题目还是很有用的,需要重视。
4.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牢固地记住课文中出现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便可快速准确作答。如2015年浙江卷第17题D项,“夫晋,何厌之有”一句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典型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之”作提宾标志词的特点十分明显。而“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句中“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表明“也”之前是主语部分,之后是谓语部分,而主语部分单独拿出来又是独立的句子,可知“之”是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再如2016年浙江卷第17题C项,“多所未闻”和“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两个句子中,“所”字所带的都是动词,共同构成“所”字结构充当名词性词组,可推知两个“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5.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两个句子“及其所之既倦”和“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前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6.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各句中“而”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连词,表并列,和。 (2)复音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如果。 (4)代词,通“尔”,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而且。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既而”,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而已”,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参考译文〗
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是)(它是)(一种)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法藏身的动物,更何况是兵法呢?所以冯婉贞说:“大家如果有抗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婉贞,你的父亲就是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婉贞博学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只是效仿读书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大家回应她,不久,婉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服装出来,果然大获全胜。众人都赞叹:婉贞,(只是)小女子罢了;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一般啊。
2.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各句中“其”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助词,用在形容词前,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6)第三人称代词,它们的。 (7)(8)连词,“其……其……”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那,那种,那些。 (11)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参考译文〗
狐狸对狼说:“羊肉真鲜美啊!您如果想尝一尝,叼来其中的一只吃掉它,就能够一饱自己的口福了。”狼说:“那如何对付猛犬呢?”狐狸就到猛犬那里离间说:“羊好多次说你坏话,他们说的话不堪入耳,您却一点儿也不生气,是没听到呢,还是害怕主人呢?等到他们嬉戏打闹的时候,我想为您把这耻辱全部洗刷掉。希望您答应我!”猛犬笑着说:“你们想要给他们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借口吗?”猛犬于是明白了狐狸的野心,知道守护羊群的道路很漫长,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与狼就离开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节选自[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五官莫明于目)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而咎目之失明)
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乌用镜为)
【答案】 B
【解析】 A.于:介词,表比较,比。B.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表因果,因而。C.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为:句尾语气词,表反问。
〖参考译文〗
人的脸部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明亮的。但是脸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为何认为它是最明亮的呢?眼睛能看到(其他的)物体,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要借助于镜子才能看见。镜子的珍贵程度,不及眼睛;但镜子不用求助于眼睛,而眼睛反而要求助于镜子。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责怪眼睛不明亮。镜子有什么对不起眼睛的地方呢?有一位客人,只相信眼睛而讨厌镜子,说:“这(镜子)害得我好苦啊,我自己有眼睛,为何要用镜子呢?”时间一长,看到世人所称赞的美人,很少有满意的,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痣,泰然自若地说:“(她们)都没有我美丽。”旁边的人偷偷地笑他,这个人却始终没有感觉到。真是可悲啊!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亚父者,范增也(人有道其父字者)
B.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
C.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损年以求早成)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非志所为也)
【答案】 C
【解析】 A.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同时表停顿,可不译/表判断,可不译。B.其:代词,他(的)/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还是,一定。C.以:连词,表目的,来。D.所: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为”和“所”连用,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参考译文〗
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人。9岁的时候,有人说起他父亲时称字而没有称名,司马朗说:“不尊重别人的父母,也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父母。”那个人对他表示了歉意。12岁的时候,通过经学考试,成为一名童子郎。因为司马朗长得又高又壮,监考的官员怀疑他隐瞒了年龄,便盘问他。司马朗说:“我内外的亲戚,历来都长得高大,我虽然幼稚柔弱,却没有攀高依赖的习气,折损年岁来谋求学业的成就,这不符合我的志向。”监考官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节选自《陈书·谢贞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B.若使逐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C.良乃入,具告沛公(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与卓自疏于叔陵)
【答案】 B
【解析】 A.也:助词,表判断/句末语气词,表感叹。B.若:连词,表假设,如果。C.乃:副词,才/连词,表承接,于是,就。D.因:副词,于是,就/介词,凭借,依靠。
〖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是晋太傅谢安的九世孙。父亲谢蔺因母亲阮氏去世,不吃饭哭泣到眼中出血而死。家人宾客害怕谢贞也会这样,叔父谢洽、族兄谢暠便一同前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来为谢贞说法。禅师于是对谢贞说:“孝子既然没有兄弟,就极须爱护自己,如果哀伤过度损害身体,谁来赡养你的母亲呢?”从这以后谢贞才稍微吃一点稠粥。
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散亡,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谢暠逃难到番禺,谢贞的母亲在宣明寺出家。等到高祖即位,谢暠返回故乡,奉养谢贞的母亲,前后将近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等到始兴王叔陵担任扬州刺史时,召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征召谢贞做主簿。谢贞揣度叔陵将会有叛逆之心,于是跟阮卓自行疏远他,每当有宴会交游,总是以患病为借口推辞,不曾参与,叔陵向来钦佩看重他,没有怪罪他。不久高宗驾崩,叔陵叛逆作乱,叔陵府中的属官大多受到牵连而被拘捕,唯独谢贞没有获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虎 丘 记
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①,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②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注】①〔蔀屋〕贫民。 ②〔竹肉〕管乐歌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
B.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C.然此可为智者道(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D.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而北为平远堂旧址)
【答案】 D
【解析】 A.以:连词,因为。B.若:动词,像,如同。C.者:代词,相当于“的人”。D.为:动词,是/介词,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而病寻作,余既乞归)
B.不知老之将至(甚矣,乌纱之横)
C.不如因厚遇之(余因谓进之曰)
D.鹏之徙于南冥也(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答案】 A
【解析】 A.而:连词,表转折,但是。B.之: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因:连词,因此/介词,趁机。D.于:介词。在/到,往。
〖参考译文〗
虎丘离城约七八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
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上至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下至平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边。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安设筵席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批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自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不久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犹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曲,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嘹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剑泉深得无法测量,陡峭的岩石如斧削一般。千顷云因为有天池等山作为几案,山峰峡谷,争奇斗秀,是请客饮酒的好地方。但是过了中午便阳光逼人,不能久坐。文昌阁也不错,晚上林中的景色尤为迷人。朝北是平远堂旧址,空旷没有遮拦,仅仅远远望见虞山,如小小的黑点。平远堂已经荒芜很久了,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办法,想在里面供奉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经辞了官,恐怕进之的兴致也消尽了。山川的兴旺和荒废,确实有它的运数啊!
在吴县做了两年官,登虎丘山六次。最后一次和江进之、方子公一起登上虎丘,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唱歌的人听说县令到来,都躲避开了。我因此对进之说:“做官的横行气盛、衙役庸俗粗野,这些多么严重呀!以后不做官了,有不在这石上听歌的,有月亮为证!”现在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职客居吴县。虎丘的月亮,不知道还记得我的话吗?
一、文言虚词是什么意思?
文言虚词包括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常见文言虚词20个。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
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
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以上内容参考:
二、在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其意义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6.通“如”:好像,如同。7.通“尔”,你,你的。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什么。2.怎么样。3.哪里。4.多么。:5.为什么。6.怎么。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5)“何为”: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5.同“于”。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2.才,这才。3.却。4.是,就是,原来是。5.竟然。6.而,又。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2.将,将要。3.而且,并且。4.况且,再说。5.尚且,还。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2.像,好像。3.你(的),你们(的)。4.此,如此,这样。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所谓”:所说的。(3)“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1、成为,变成。2、做。3、作为,当作。
4、是。5、以为,认为。6、被。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8、治理。9、装作。
10、给,替。11、对,向。12.因为。13则“于”,在,当
十、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2、:哪里,怎么。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5、相当于“之”。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十一、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十二、因
1、于是,就。2、依照,根据。3、依靠,凭借。4、趁着,趁此。5、通过,经由。6、因为。7、缘由,机缘。8、沿袭。9、继续。
十三、于
1.对,对于。2.在。3.与,跟,同。
4.到。5.从,自。6.在......方面。7.比。
8.被。9.受。10.向。11.给
十四、与
1、解释为:和、跟、同。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3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十五.则
1.却,可是。2.那么,就。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5.就是。6.原来是。7.同“辄”,总是,常常。8、原来已经
十六.以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7、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8、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9、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11、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十七、者
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句。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6、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7、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8、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9、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10、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十八、.之
1、他,她,它(们)。2、的。3、往,到......去。4、这,此。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6、我。7、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8、作定语后置的标志。9、向。
更详细的用法及其意义请参见我的“百科知识吧”:
三、常见文言虚词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
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
2、作为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 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1、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助词 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关于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的问题,通过《在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其意义》、《常见文言虚词解释》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