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哈姆雷特剧本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美术馆里围读哈姆雷特,突破艺术审美的传统边界和跪求 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美术馆里围读哈姆雷特,突破艺术审美的传统边界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伴随观众围读《哈姆雷特》中“生死之问”的经典片段,一场“关于美术与戏剧的那些事”的主题沙龙活动近日在南京美术馆举行。现场观众聆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倍雷,南京市话剧团演员队队长、国家二级演员李竹两位专家探讨美术与戏剧两种艺术形态,并体验了三轮莎剧经典节选的围读。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在什么情境下提出的‘生死之问?’”“是在装疯的时候。哈姆雷特从鬼魂那得知父亲被叔父毒害而死,想去报仇,但性格上的优柔寡断,让他不知道怎么做。”参与围读的朗诵者回应南京市话剧团演员队队长李竹的提问。
“根据你的理解,这是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那从语言技巧上面讲,重音就有区别。”随后,李竹通过组合重音、停顿等技法朗诵同一句话,向观众传递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表达——蔑视与屈从。
事实上,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演员在表现西方的戏剧作品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李竹认为,只要透彻分析戏剧的前提、规定情境和人物,用个人感受去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就能进行更为准确的语言表达,“我是东方人,我有我的解读”。而被问及西方观众对艺术认知的差异,李竹表示,仅就戏剧表演而言,我国观众常有先入为主的否定观念,西方观众则会给出客观包容的评价。
如果说,演员对《哈姆雷特》剧本进行了舞台的二度创作,那么十九世纪盛行的拉斐尔前派,则代表画家对这出舞台戏剧的再创作。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倍雷向观众解释,拉斐尔前派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有些青年艺术家对皇家艺术学院派主流的古典主义产生反叛,否定其绘画风格、描述方式及技术规则,并认为真正的艺术在拉斐尔之前,于是罗塞蒂、米莱斯和亨特成立了拉斐尔前派,而哈姆雷特这出戏贯穿了死亡和情感的问题,这恰巧是拉斐尔前派青睐的两大主题。
“米莱斯从这部戏中选材创作的《奥菲利亚》,就是一种色彩的反叛。”李倍雷以这幅载入西方美术史的名画为例,告诉观众区分拉斐尔前派与古典主义艺术特色的方法——拉斐尔前派主张色彩灿烂丰富、线条自由奔放,挑战着学院派所强调的侧重素描、压制色彩、构图平稳的古典主义法则。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特征同样体现在以《奥赛罗》等莎士比亚其他戏剧为创作主题的绘画作品中,并对象征主义、工业设计等领域产生影响。
正如戏剧理论界针对莎士比亚戏剧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幅作为泰特美术馆馆藏珍宝之一的画作《奥菲利亚》,不同人对该创作主题也有各自的解读。有观众谈到他去浦东美术馆的看展经历,现场讲解员分析了奥菲利亚死时安详神态以及不同花朵背后的象征寓意。对此,李倍雷回应说:“这正是运用西方图像学的方法对画作进行阐释。”
从美术与戏剧中寻求共性
“姑娘姑娘他死了/一去不复来……”观众席中,一位黑衣姑娘疯笑着浅诵起来。奥菲利亚之死是第二轮的围读节选,彼时的奥菲利亚已然处于疯癫失智的状态,但却依旧身姿卓绝。“她是剧中最悲剧的人,同时也是最美的人。”在李竹看来,如早期的画家从舞台表演中提取画面,作为戏剧演员,也会从画作中观察并寻求与人物灵魂的共性。
在拉斐尔前派米莱斯的《奥菲利亚》中,溺水的少女肤色白润、衣着整洁,李竹称,可以通过画作来发问自己、审视人物,比如“她是怎么会到死都如此纯洁?”演员根据自身条件找到表演方法,为观众呈现个人理解的奥菲利亚。
在西方美术史上,以戏剧取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见,拉斐尔前派正处于变革动荡时期,持续期也不长久。“唯美,是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主张。”李倍雷老师提及,不同于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当时的社会主张表现贵族之美,米莱斯将失智溺死者的衣着造型处理得很干净,奥菲利亚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面。
现场主持人提问,“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欣赏并收藏拉斐尔前派画作,他认为这些作品受普罗大众的喜爱,但不入上流艺术评论家的法眼,就是因为他们在用画作讲故事。这是否意味着抽象的绘画审美和具象的戏剧审美有冲突?”
李倍雷谈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绘画和戏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绘画是静止的空间艺术,戏剧是流动的综合艺术,包括服装、化妆、舞美、造型等,如同时下的电影艺术。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及,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前续后继,所以,如果绘画要表现时间动态,在处理手法上一般会选取高潮来临前的那一刻,给观看者的想象力留下空间。
突破艺术审美的传统边界
多年以前,人们赏画大多走向美术馆,观戏也会进入剧场,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这些都能通过多媒体实现。“大众对戏剧美学的认识,现在有点走下坡路。”李竹希望大家能提高的美学欣赏能力,并提升对艺术的期待。
但如何衡量艺术作品的优劣?审美的界限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李竹与李倍雷两位老师分别作出了各自领域的解读。
李竹否认存在标准的审美线,他认为戏剧作品必须给别人创作空间,有创作的初衷和传递表达的思想。不过,创作者自身需要积累一定的文化、文学的基本修养,通过不断创造和呈现作品内涵,将其表达的内容传递给大家,并赋予观众填充作品的空间,但因个人立场不同,无法具体界定一条审美线。
李倍雷则从东西方美术史的差异角度切入,向观众阐释了两种审美观。西方美术喜欢拿形式做文章,许多画派也以是否创造了新的形式作划分,能从具象的写实发展到抽象的空无;中国绘画自古在笔墨上下功夫,最大特点是追求意象,游离于虚实之间,通常不会走向极端的抽象形式, 所以,西方美术史有自己构建的美学知识体系,而中国其实并不追求美,而是追求意境。
李倍雷认为,中国的主题绘画趋势是体现新时代精神,我们在讨论西方经典作品如何为当下所用的时候,其实也是想让西方经典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赋予传统艺术作品一定的新时代属性,由此挖掘并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两位老师的观点给了我新的启发,这次沙龙让我对美术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态的连结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艺术发展历程的更多思考。”一位学艺术史的观众说。
美术馆正在不断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尝试用更加多元的方式走入观众。4月,南京美术馆还将举办首个线上艺术展,持续以切实的行动,为文化“双创”贡献艺术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一、跪求 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从问世至今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歌剧、影视等作品。
《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不仅仅在于作品最后的悲惨结局,同时还在于作品带给人们沉重的反思,对哈姆雷特命运的反思,对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的反思。
而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后的结局,则是整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个人牺牲也是作品发展的最终结局。在某种程度上,悲剧不是不幸,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美。
扩展资料:
《哈姆雷特》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它情节的丰富与生动。在结构上,作品是以哈姆雷特为主,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为副三条复仇线索展开故事的。
从大的方面说,次要线索贯穿揉合于主要线索中,起到了映衬和对比的作用。不仅充实和推动了主要情节的发展,更突出了哈姆雷特复仇的社会意义。从小的方面说,《哈姆雷特》在内容情节上还具有较广泛的涉及面。
比如,雷欧提斯临走时对妹妹奥菲利娅的叮泞,反映了他自身的爱情观,以及父亲波洛涅斯告诉他出门在外如何为人处世等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特别是哈姆雷特授意戏班改戏时。
还坦率地谈了他对演戏的看法,如何念台词,如何配动作,不仅没有与全剧情节发展相脱离,更使剧情的发展舒缓有致,不仅纵向上有深度,而且横向上有广度,使故事内容不显得单调枯燥而是丰富耐读。
二、《哈姆雷特》这部作品的赏析评价?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这个王子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时代的产物。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处处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评论说,《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剧,此话不无道理。
但哈姆雷特决非“完人”。他虽然善于思索,却优柔寡断;他虽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人民。他说:“时代变得越发不像样子,—个农民的脚趾竟然这么靠近一个朝臣的脚后跟,擦伤了后者的冻疮。”可见哈姆雷特的社会改革与农民所要求的变革相距甚远。尽管哈姆雷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他始终是孤立的。这就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哈姆雷特》描写人物心理的语言十分丰富,这在莎士比亚所有悲剧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哈姆雷特的性格大部分是以“疯话”表达出来的,他的“满口荒唐言”就像迸发出来的火花。克劳迪斯阴阳怪气的语言则照映出了他口蜜腹剑的丑态。波洛涅斯爱用诗体语言,给人以滑稽可笑的印象。
总之,《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是欧洲文艺复兴土壤里长出来的一朵长开不败的艺术之花,直至今天,还在散发出它所特有的馨香。
三、课文《哈姆莱特》赏析
《哈姆莱特》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的一篇课文,是由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课文《哈姆莱特》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哈姆莱特》赏析 篇1
背景介绍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由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莱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莱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
《哈姆莱特》是作者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来反映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莱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剧中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通过这一斗争,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也是作者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选段赏析
智 斗
哈姆莱特 没有的事,我不愿把你们当作我的仆人一样看待;老实对你们说吧,在我旁边侍候我的人全很不成样子。可是,凭着我们多年的交情,老实告诉我,你们到艾尔西诺来有什么贵干?
罗森格兰兹 我们是来拜访您的,殿下;没有别的原因。
哈姆莱特 像我这样一个叫化子,我的感谢也是不值钱的,可是我谢谢你们;我想,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专程而来,只换到我的一声不值半文钱的感谢,未免太不值得了。不是有人叫你们来的吗?果然是你们自己的意思吗?真的是自动的访问吗?来,不要骗我。来,来,快说。
吉尔登斯吞 叫我们说些什么话呢,殿下?
哈姆莱特 无论什么话都行,只要不是废话。你们是奉命而来的;瞧你们掩饰不了你们良心上的惭愧,已经从你们的脸色上招认出来了。我知道是我们这位好国王和好王后叫你们来的。
罗森格兰兹 为了什么目的呢,殿下?
哈姆莱特 那可要请你们指教我了。可是凭着我们朋友间的道义,凭着我们少年时候亲密的情谊,凭着我们始终不渝的友好的精神,凭着比我口才更好的人所能提出的其他一切更有力量的理由,让我要求你们开诚布公,告诉我究竟你们是不是奉命而来的?
罗森格兰兹 (向吉尔登斯吞旁白)你怎么说?
哈姆莱特 (旁白)好,那么我看透你们的行动了。――要是你们爱我,别再抵赖了吧。
吉尔登斯吞 殿下,我们是奉命而来的。
哈姆莱特 让我代你们说明来意,免得你们泄露了自己的秘密,有负国王、王后的托付。我近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一点兴致都提不起来,什么游乐的事都懒得过问;在这一种抑郁的心境之下,仿佛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不,女人也不能使我发生兴趣,虽然从你现在的微笑之中,我可以看到你在这样想。
罗森格兰兹 殿下,我心里并没有这样的思想。
哈姆莱特 那么当我说“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的时候,你为什么笑起来?
罗森格兰兹 我想,殿下,要是人类不能使您发生兴趣,那么那班戏子们恐怕要来自讨一场没趣了;我们在路上赶过了他们,他们是要到这儿来向您献技的。
赏析:这一部分节选文字展现了一群长大后的儿时好友们“智斗”般的对话。这段智斗,与大家熟悉的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与胡传魁、刁德一的“智斗”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每个人物都是不动声色试探对方和保密自己,从而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在语言上斗智斗勇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作品评价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英国]本琼生
如果逐个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你将会看到生命中每一个可能的重要选择的结果,将会深刻感悟每一种高尚灵魂的特征。――[美国]阿兰布鲁姆
只要莎士比亚仍然在英国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个中心的位置,那么这个文化就会保留和延续那些使它具有独特性的价值:宽容、多元、妥协以及民主的认同。――[英国]杰曼格里尔
相关阅读
哈姆莱特:一个永恒的孤独者
傅光明
“有一千个读者(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照这句话,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看成是一千分之一个“哈姆莱特”。这非常好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躲藏在灵魂深处的自己。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哈姆莱特。
即便我们不能说《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最伟大、最震撼人心的一部,但可以明确,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造的最伟大、最永恒的一个戏剧人物。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他就像莎士比亚一样,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只要人类存在,他的灵魂便永远不朽。莎士比亚在他身上挖掘出了人性深处最丰富、最复杂的隐秘世界。在我看来,莎士比亚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永恒的生命孤独者。
不管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父亲幽灵的灵感从何而来,其在剧中的作用非同寻常。因为刚出场时的哈姆莱特只是一个被自杀念头所笼罩的忧郁王子。试想,如果他父亲是自然死亡,他无疑就有可能很快自杀。理由很简单:身强体壮的叔叔当了国王,短时间内他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这不能不使他十分郁闷;欲火难耐的母亲迅速改嫁,整日与叔叔放荡不羁地沉浸在情欲的快乐之中,这使他异常愤怒。莎士比亚当然清楚,在极度的郁闷和愤怒之下,随便哪个肉体凡胎选择自杀,都没有什么稀奇,何况一个气质忧郁的年轻王子。
因此,莎士比亚把幽灵的出现设定为整个戏剧冲突的导火索,换言之,哈姆莱特之所以成为哈姆莱特,便在于这个幽灵,在于这个幽灵只对他一个人倾诉了被当今这个头上戴着王冠的、邪恶的国王叔叔谋杀的真相,激起他复仇的意念和决心,使厌烦了周围一切的他有了活下去的理由。然而,无论他怎样卧薪尝胆,最后得以杀叔报仇,当上国王,这样的复仇都仅仅是“福丁布拉斯式”和“莱欧提斯式”的复仇。莎士比亚在剧中写这两人的复仇,或许是要有意保留一些“复仇悲剧”的影子,更重要的当然是为哈姆莱特的复仇作陪衬。
在剧中,福丁布拉斯的父亲被哈姆莱特的父亲所杀,他理应复仇,正如哈姆莱特要为被叔叔杀死的父亲复仇一样。但两者截然不同。老福丁布拉斯是在丹麦、挪威两个国王间认赌服输的押注对决中,被对手公开杀死,属于公仇结怨。而当福丁布拉斯王子的叔叔、现任挪威国王获知此情后,对他进行训诫和责罚时,他便发誓痛改前非,不再与丹麦为敌。最后,主动放弃复仇计划的福丁布拉斯,在哈姆莱特死后继承了丹麦王位。而哈姆莱特王子的叔叔、现任丹麦国王克劳狄斯,是谋害王兄的残暴凶手、夺权的邪恶奸贼。这既是家仇私怨,也是国仇公恨,这样的复仇自然绝无丝毫放弃的可能。
再来看莱欧提斯的复仇。不管是否误杀,他的父亲波洛涅斯确实为哈姆莱特所杀。当克劳狄斯告诉他真凶是哈姆莱特后,他怒不可遏,立刻发誓复仇。而且,为能杀死仇敌,他竟逾越人性底线,认可了国王“毒剑+毒酒”的阴谋,直到最后被自己的毒剑所伤,才良心发现,道出实情,在悲愤、悔恨中死去。
事实上,福丁布拉斯和莱欧提斯,两人都是一种血气方刚、毫不犹豫、情急忘智、无所顾忌、直截了当的公然复仇,或说是符合“复仇悲剧”的那种血腥、残忍的复仇。当然,如果莎士比亚只让哈姆莱特去简单完成这样的复仇,那他也不过是一个“复仇悲剧”的而已。莎士比亚的伟大恰恰在于,他把老旧的哈姆莱特从具有北欧海盗式或中世纪色彩的复仇英雄,变成了一个崭新的文艺复兴时代温文尔雅的、高贵的人文主义者。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富于理性和启蒙的人性光辉,直到今天,还在熠熠闪烁。
因此说,哈姆莱特并不孤独,我们会时时与他相伴。
读后一思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对“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解读,作者从“探索人性的隐秘世界”分析,得出“哈姆莱特并不是一个永恒的孤独者”。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完本文,你对“哈姆莱特”有什么新的认识,请简要谈谈。
课文《哈姆莱特》赏析 篇2
悲剧《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我们首先来看看他的现实性。
虽然《哈姆莱特》的剧情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但是从剧中我们可以联想起英国的现实。剧中所发生的种种冲突,恰恰真实地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矛盾。
在悲剧一开场时,莎士比亚描写的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局面。丹麦王的突然死去,鬼魂的出现,种种现象都给人一种劫难临头的感觉。从这一切可以看出,当时是一个乱世,也难免要发生非常变故。
当权的国王克劳狄斯,在这乱世中扮演了一个丑恶的角色。他狠毒的害死了亲哥哥,篡夺了王兄的王位,又诱骗了王后,高高地坐在王位上。他分明是一个杀人犯、是一个万恶不赦的小人。但是,他掩饰着内心的丑恶,在众人面前,带着仁慈贤明的假面具。为了试探哈姆莱特发疯的原因,耍手段派人刺探。为了达到目的,自己躲在暗处,不公开对付哈姆莱特,暗地里却两次安排借刀杀人的诡计,试图杀害哈姆莱特。从克劳狄斯的卑鄙行径可以看出,他并非一般的封建朝廷的暴君。他有封建君主专制的暴虐,也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的狡诈。
克劳狄斯身为国王,却荒淫无度,每天只知道饮酒作乐。朝臣们也都致力于取悦于君王。我们以一个典型的官僚波罗涅斯为例,他身为御前大臣,却昏庸无道,一味地告密、献计、偷听、为了卑鄙的勾当连自己的女儿也出卖,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没有保全。这一切都是腐朽的官僚制度的产物。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是哈姆莱特的两个老同学,为了奉承主子,甘当国王的密探,出卖朋友。
总之,这些统治者的形象是:徒有冠冕堂皇的.外表,内心却阴险狡诈,他们贝利与冲昏头脑,为了谋私利,不惜做伤天害理之事。旧的封建关系已经被瓦解了,统治集团受到了新的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恶习的影响。一股强大的社会恶势力正是有这样一批统治者形成的。
哈姆莱特是悲剧的主人公,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典型形象。他虽然身为王子,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一员,但他就读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是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在这里,新思想新文化熏陶着哈姆莱特,他对世界和人生有新的看法,这新的看法是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
他鄙视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渴望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他有美好的理想,而且多才多艺。他一想待人诚恳,光明磊落。他是具有进步思想和优秀品德的好青年。
在哈姆莱特眼中,父亲就像神一样,是个英明治国的君主。父母相亲相爱,拥有奥菲丽娅的纯真爱情,很多好朋友在自己的周围,这是哈姆莱特理想的生活。经历了宫廷变故以后,现实的丑恶原形毕露,哈姆莱特也从幻想中醒来。残酷的现实给他的精神以沉重的打击,他变得很忧郁,这是理想破灭后的一种精神状态,由于并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
由于和精神危机并没有击垮哈姆莱塔,反而使他更加清醒了,他从幻想中解脱出来,回到了现实中,他敢于同社会罪恶作斗争,用它深刻而有力的思考去分析现实,准备采取行动,完成父亲交给他的复仇任务。
克劳狄斯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独自在祷告的时候,哈姆莱特没有杀了他,有人认为这是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生性软弱的表现,是悲剧的根源。因此,也有人把哈姆莱特看作行为犹豫的典型。但是,事实上哈姆莱特并不是这种人,他有志气,对人生有积极的看法。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罪恶,克劳狄斯的罪恶只不过之其中的一桩。他的责任不仅仅是为父报仇,而是如他自己说的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按照人文主义理想,哈姆莱特自觉地担负起重整乾坤的义务。他行动犹豫的原因应该是:在一个伟大的目标面前,他想采取行动但却不知如何去行动。在最后,他虽然替父复仇了,但自己也与敌人同归于尽,没有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这也使他意识到现实的冷酷。
哈姆莱特之所以不能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有两方面原因。客观上,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而哈姆莱特所代表的先进力量比较弱小。主观上,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局限性,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难免要陷入精神痛苦之中。
哈姆莱特面对强大的恶势力,没有想到广大人民群众是改革现实的根本力量,而只想到我,孤军奋战,这注定是要失败的。
不少旧思想的重担在哈姆莱特身上存在着,这些旧思想使他在斗争中不能抓住时机,使自己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
哈姆莱特本身有弱点,但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该剧本既是对社会矛盾的揭示,也是对人文主义的理想的人物的歌颂,对人民与反动统治作坚决的斗争起到了鼓舞作用。
关于哈姆雷特剧本的问题,通过《《哈姆雷特》这部作品的赏析评价?》、《课文《哈姆莱特》赏析》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哈姆雷特剧本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