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古代穷人如何过年?两首诗告诉你:除了心酸,也有温暖

古代穷人如何过年?两首诗告诉你:除了心酸,也有温暖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描写冬天的诗有哪些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古代穷人如何过年?两首诗告诉你:除了心酸,也有温暖和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年的呢?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古代穷人如何过年?两首诗告诉你:除了心酸,也有温暖
  • 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 没有棉被之前,古人的富人和穷人都是如何过冬的?
  • 古代人是怎么过年的呢?有哪些礼俗与现代相近呢?
  • 一、古代穷人如何过年?两首诗告诉你:除了心酸,也有温暖

    “十二月,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薄荷、胡桃、泽州饧……”

    这一段《东京梦华录》的文字,记录的是北宋年间,一到了腊月,东京汴梁城的街面上,就已经有小商小贩在售卖各种各样的过年物品了。

    看到这里,大家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

    如果大家的第一感觉,只是惊讶1000年前,人们过年时能买到的物品,居然就如此丰富!那我在这里,就要说恭喜了。

    恭喜什么呢?基本上第一感是这样的人,不大可能会为钱发愁。

    最起码现在是这样。

    因为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从里面看到最多也最直接的,就是一个字:钱!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过年,对于有钱人而言,就是“年节”,一年中最喜庆的一个节日。可对于穷人来说,就是“年关”,并不是那么容易过的。

    “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

    ——《东京梦华录》

    这段文字记录的,还是北宋年间的事。

    实际上,不只是北宋。

    本来腊月这个月,没什么大的节令,也就是没什么好庆祝的。可那些有钱人家,一进入腊月,便开始了变着法地折腾。于是就有了,即便只是下了一场雪,也要大摆筵席,又是吃又是喝的。

    然而与此同时,穷人是什么情景呢?

    我们来看下面这首诗。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其一)

    邻叟来观还叹嗟,

    贫人一饱不可赊。

    官租私债纷如麻,

    有米冬舂能几家。

    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腊月的一天,在一个村庄里,看到有一户人家正在舂(chōng)米,也就是给谷子去壳。

    家里没米吃了,拿谷子舂一些,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谁知,却引来邻居家老头一个劲地羡慕不已。

    他羡慕什么呢?

    贫人一饱不可赊,

    有米冬舂能几家。

    就是说在冬天这个季节,不要说拿谷子来舂成米了,穷人连吃一顿饱饭都办不到,甚至想赊借都找不到个地方!

    为什么穷成这样?

    官租私债纷如麻。

    总之一句话,就是欠的债太多了。无论是官方的租赋,还是私人的借贷,统统搅在一起,就如同乱麻一样。

    理都理不清,更别说还清了。

    当然,古时候的朝廷,除了压榨老百姓之外,也不是啥好事都不干。比如《梦粱录》中就记载说:

    “若此月雨雪连绵,以细民不易,朝廷赐关会,给散军民赁钱,公私放免不征。”

    意思就是说,当时的南宋朝廷,也知道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所以在腊月的时候,若赶上连绵的雨雪天气,就会给军民人等发放一些钱,用来支付一些房屋、物品的租金。

    最最难得的是,这些钱还不用还。

    装扮成这样干嘛呢?

    “都民素骄,非唯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

    同样都是穷人,住在都城临安的,为什么就总觉得高人一等?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生在皇城根里,长在天子脚下。

    可一旦有一天,离开了临安呢?

    这不,南宋诗人冯时行被罢官后,只好到重庆盖了几间茅草屋,当起了教书先生。眼看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可他的日子过得,怎么说呢?

    还是先看他的这首诗吧。

    腊月二十八日

    晷景余三日,忧愁尽一年。酒侵新岁熟,花待故枝妍。

    邻里多遗馈,庖厨有盛烟。拥炉风雪顺,春意欲相先。

    虽然表面看起来,好像杯子里有酒,厨房里有饭,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可一句“邻里多遗馈”,就把他生活的窘迫给漏了。

    原来,多亏左邻右舍的接济。不然他这年,还真就没法过!

    实际上,穷人在都城临安,年就那么好过吗?

    才不是呢!

    还是《梦粱录》里记载,说一进入腊月后,临安里的那些穷人,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干嘛呢?敲着锣、打着鼓,还装扮成各路神仙鬼怪,有判官呀、钟馗呀什么的。

    装扮成这样干嘛呢?

    “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

    挨家挨户敲门,见家主人出来,便又是敲又是打的,还扮神扮鬼地又扭又跳。他们这么做,说是在为人家“驱傩”,其实说白了,还不是因为没钱过年了,求人家施舍几个。

    在当时,这还有个俗称,叫做“打夜胡”

    绝大多数人家,遇到这些打夜胡的,多少也都会给一些。一则图个吉利,二则也知道这些人不容易。毕竟寒冬腊月天的,要不是实在穷得过不下去,谁愿意干这个!

    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帮穷不帮富”。

    有没有道理?

    当然有道理了。富人本来已经很有钱了,就算有一时的周转不开,你涎着脸去帮,人家能不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最好的结果,无非就是即便你帮了,也不要奢望有什么恩情可讲。穷人就不一样了,大多数时候,那种感激是打心眼里的。

    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现代人最爱干的,却是帮富不帮穷!

    总喜欢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结果换来的是什么?每个人都过得挺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挺委屈,每个人都猴子的眼睛往上瞅……

    所以,我们真的比古人更文明、更进步,也更聪明、更有智慧吗?

    还真就很难说!

    本文为索彦聊诗词原创,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评论、转发。

    一、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古代的人们除了在春节的时候贴春联,还要贴着门神。传说,大门上贴两位门神就会让所有的鬼怪害怕,从而保护家里平安。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都会有神奇的本领和不凡的品性。他们善良正直,驱邪捉鬼使他们责任,酒香天师钟馗一样。所以民间的门神都是长相凶狠的,手里都拿着武器。 唐朝以后,门神除了以往的神荼和郁垒外,百姓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这两位唐朝名将当做门神。据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病,常听见外面有鬼哭狼嚎,于是就让这两位将军镇守在门口,之后那些鬼怪就没有再来。于是民间就开始流传了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个将军当做门神贴在门上。一直流传到了今天。[1]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祭祖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望采纳

    二、没有棉被之前,古人的富人和穷人都是如何过冬的?

    在棉被还没有引入国内之前,古代的人民不论穷富,都由着自己独特的过冬方法。虽然说没有棉质的被子,但是还有其他的保暖材料可以度过寒冷的冬天。例如在房间里面搁置火炉,火炕,建筑火墙,夹强,缝制的寝衣等等,正所谓山人自有妙计,古人也有自己的智慧来抵御寒冷。

    一:火炉和火炕。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开始解放劳动力之后,就开始运用火进入到生活中。根据遗存的历史遗物,可以发现古人虽然没有棉被,但是通过火炼制各种器材来取暖。春秋时期古人在房间里添置“燎炉”,上面使用炭箕来更好的添加木炭。而且火炉还能够用来煮冬天食用的御寒食物,就和现在的火锅在一定意义上很相似。而火炕的使用就更加普遍,为了取暖为在床底下烧炕,和东北的热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样的。

    二:火墙,壁炉和夹墙。
    根据历史遗迹得知,春秋战国时代,宫廷里已经开始使用火墙和壁炉。壁炉的使用一般是放在洗浴处,而且会在火墙上面设置有大大小小的烟孔,防止木炭中毒。火墙就是类似于煤气管道的东西,通过一个个管道相连接,将整个房间都温暖起来。而夹墙的使用就更加的富有智慧,将墙壁建筑成空心的状态,而且在墙壁的下面设置专门的增加火炭的地方,空心墙壁的内部设有专门的散热通道,所以在炭口处生起火之后,木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就会在那些专门的通道里散布开来,就能起到了很好的保暖效果。

    三:寝衣,布衾。
    古代虽然没有丝制的棉被,但是却有专门用来晚上抵御寒冷的寝衣。这种寝衣类似于白天使用的披风,能够在白天和晚上双向使用。在杜甫的诗中有关于“布衾”的描写,换句话来说,其实布衾就是寝衣的进一步提升,这时的寝衣里面已经开始增添一些衣服的碎片或者其他的植物来增加寝衣的厚度,进而更好的御寒。

    三、古代人是怎么过年的呢?有哪些礼俗与现代相近呢?

    春节越来越近,大街小巷挂起了灯笼,连电视里面的广告都是浓浓的中国年风味,年味越来越浓,归家的心情也越来越急切。春节这一传统习俗,是中国最隆重、最重视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节日,传说在上古历法里面就有了“年”和“岁”的说法。历史绵延数千年,一直到今天,过年对我们中华儿女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时刻。

    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空气质量变差,环保意识加强,很多地方都不让燃放烟花爆竹,屠苏酒也不多见了,春联不自己写而是上街去买了,甚至还有人春联都懒得贴。是年味变淡了吗?可现在随着我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很多传统习俗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那这些传统习俗,在哪里可以再次找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传统古诗词,在诗词里面了解传统习俗过大年!

    【一、喝屠苏酒】

    关于饮屠苏酒的习俗,自古以来就有,而屠苏酒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其实啊,屠苏酒也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称呼,大家都知道,古代的酒度数都不高,那时候富人家喝屠苏酒比较讲究,穷人家没那么多条件,除夕晚上在普通的小酒里面放点柏叶、花椒,等到正月初一分给全家喝也叫屠苏酒。


    屠苏酒起源于晋朝,说是在除夕之夜,把能驱寒温阳的药囊丢到井里,等到正月初一取出来,放到酒中,给全家人喝,喝了就可以一年不得病,屠其实就是割除的意思,苏呢就是药草,割草药泡成酒就是“屠苏酒”了。而且喝屠苏酒的时候是晚辈先喝,寓意小的长大一岁值得庆贺,老人老了一岁就再说了。

    关于“屠苏”的诗词比较多,比如: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宋·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这首词的意思就是春节到了,一年将尽,井里冻一壶屠苏酒,和家人一起在春节那天小酌。晓寒料峭,都快要被这样寒冷的天气所欺骗,明明柳枝苗条的身姿,早已透漏出些许新春气息。身边佳人劝酒作兴,恭贺长寿,杯中屠苏酒里面的柏叶翠绿清新,酒香四溢,朦胧沉醉之间,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

    古人习惯性将过年成为“除岁”或“岁日”。这首诗的意思就是,不知不觉,人老了,有一个春节也来了,更悲伤的是现在能够在一起的人没有几个了,但是在这除岁之日还是照一照镜子,看着满头白发,不忍喝下这手里的屠苏酒啊。显然这首诗是暮年的诗人顾况,在春节这一天感叹,又老了一岁,岁月不饶人啊。

    【二,拜年】
    春节拜年这个习俗,到现在还流传着。可能在城市里的人拜年就是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或者一起吃个饭,在农村里面特备是山东、河南、河北带的农村至今仍流传这传统拜年习俗。笔者在山东农村长大,一到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到5点就被大人喊着起床,吃完饺子,放了鞭炮,一个家族里面的男人和女人凑在一起,分成男女两队,家族较大者可以数十人,家族较小的也有五六人。就这样一个家族成群结队走在乡间路上,挨家挨户给村里面的老人和长辈拜年,当然这个拜年不只是问个好说个“过年好”,还要磕头的。

    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给老人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至今还在山东一带农村流行,但是去年开始,笔者的乡镇和村里面就开始广播、贴海报倡导移除磕头拜年习俗。其实笔者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旧风俗不能一刀切,这种磕头拜年,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的传统习俗还是值得提倡的,小孩子十一二岁就要跟着大人磕头拜年,这种不仅有利于增强家族和乡土观念,对孩子的孝道也是潜移默化的。对于磕头拜年习俗,你是怎么看的呢?

    古诗词里也有关于“拜年”这一习俗的描写,比如:

    拜年人

    宋·苏泂

    来车去马拜纷纷,岁岁年年不惮烦。

    拜得老人山上去,一番儿女各当门。

    这是宋代的一首诗,幽默而又风趣地描写了当时过年拜年的情景。过年这一天,大街上车马匆匆全是出门拜年的人,年年岁岁大家都这么乐此不疲。碰上年纪大,辈分大的老人,这么多人来来去去拜年,烦的老人跑到山上去,留下自己的儿女来应付陆陆续续来拜年的晚辈们。


    拜年

    明·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这首诗就是明朝四大才子的作品了,这首诗和前面宋朝的那一首就不同了。上一首描写的是老百姓拜年时的生活百态,这一首呢,则是描写了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之间拜年的习俗。在那时,文人达贵之间拜年都是递上名片贺帖,因此文征明春节这几天名贵的拜年贺帖都堆满了屋子,他自己也随着风俗给其他人投递新春贺帖,因为当时世人都觉得这样拜年很方便,也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可有可无的礼节。

    【三、挂桃符、贴春联】

    贴春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大家也都是喜闻乐见,桃符是什么呢?桃符其实就是桃木做的门符,一则指的是,挂在大门上用桃木做的门神,一则是就是人们习惯把春联贴在桃木上,也就是代指“春联”。桃木可以辟邪,所以将其放在大门两侧。

    其实古代人春节不仅贴春联,还要自己写春联,这也算是春节的一大雅了,文人墨客在春节临近时莫不自己写春联,祈福来年吉祥。这不,在除夕夜,陆游在灯下写起了春联:

    除夜雪

    宋代: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这首诗就是在除夕夜,宋代诗人陆游写得一首诗。诗的意思是:马上就四更天了,窗外面北风带来一场大雪,上天赐予我们的瑞雪正好除夕之夜到来,来年肯定是一个丰收之年。眼下这半盏屠苏酒还没有端起来,便急急忙忙在灯光下写起了迎接新年的对联。看来古人守岁是实打实的,除夕夜一晚上不睡觉,一直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贴对联,庆新春!

    关于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守岁、给压岁钱、放炮竹、祭灶、蒸馒头、蒸年糕等等...这些也都出现在了古典诗词里。所以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也是我们后世研究先人们的生活风俗的重要载体。

    在诗词中体味了古人过年的风俗和热闹,你有没有喜欢上诗词?新春佳节马上到来了,让我们一起收拾心情,回家团聚,共度佳节吧!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有哪些的问题,通过《没有棉被之前,古人的富人和穷人都是如何过冬的?》、《古代人是怎么过年的呢?有哪些礼俗与现代相近呢?》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描写冬天的诗有哪些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