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通天与敬天

通天与敬天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哥白尼是哪国人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通天与敬天和天文历法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通天与敬天
  • 天文历法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 敬天、宿命和三世因果
  • 敬天爱人是什么意思?
  • 一、通天与敬天

    科学近代化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话题。如何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综合政治、社会、文化和宗教背景,阐述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课题。

    新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的《通天之学: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一书,恰是一部系统探讨西方天文学如何经由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播的研究专著。

    诚如傅斯年强调的,历史研究要扩张新史料和扩充新工具,扩大旧范围;陈寅恪等人也主张以新材料治新学问的预流。《通天之学》对“旧范围”和“新学问”的拓展,体现如下:

    其一,是对汤若望和欧洲星占术的早期传入及其背景重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和穆尼阁传入的星占术情形进行了对比。以往学界多认为穆尼阁和中国文人薛凤祚合作翻译的《天步真原》最早介绍了欧洲的星占术,而通过对《天文实用》一书成书时间和背景的解读,以及与《天象源委》《道古堂文集》《皇朝文献通考》等文献的相互参证,可以确切知道,《天文实用》是已知最早专论西方星占术的著作,且对《西洋新法历书》的刊刻和《崇祯历书》的完成起到了转承的作用。同时,作者对汤若望、穆尼阁、薛凤祚、王锡阐、梅文鼎、张永祚等人在介绍欧洲天文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也进行了梳理。

    其二,是对康熙南巡和观星台观测老人星事件,从中西史料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揭示了理学大臣李光地学习西学与此次事件的关系。杨光先反教案导致了中西历法之争,也促使年幼的康熙帝亲自向耶稣会士学习。作者指出,康熙帝对科学的重视,并不仅仅是出于兴趣和治理国家的需要,更有出于权术的考量。作为君主与布衣之间沟通的桥梁,李光地在清初科学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与康熙的对问以及仕途的沉浮,很好地折射了康熙如何运用科学新知来达到控制汉人之目的——这一成果也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为关注和引用。

    其三,是通过中西文献的互证,重构了康熙时代蒙养斋算学馆成立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并对历法改革的缘起和日影观测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作者从比较科学史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法国皇家科学院(格物穷理院)科学考察计划的介绍,揭示了康熙时代蒙养斋算学馆设立所受到的法国影响;作者还首次指出《历象考成》原名《钦若历书》,其编纂与康熙时代国人“自立”精神密切相关,并分析了康熙帝与“西学中源说”盛行之经过,康熙时代“用其技艺”国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其四,是对康熙时代全国范围内大地测量的研究作了新的拓展。作者根据新发现的中西文献和档案资料,就康乾时期地图测绘的缘起、经过,耶稣会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康熙《皇舆全览图》对后世的影响等一一进行探讨,尤其是对“西洋筹人”耶稣会士安多在子午线测量方面贡献的还原,弥补了学界相关研究的空白。

    其五,是对科学与宗教关系作了进一步探讨,主要涉及奉教天文学家在“礼仪之争”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康熙和乾隆时代耶稣会士与哥白尼学说的传入,并推断安多最早向黄百家介绍了哥白尼学说。通天与敬天,构成欧洲科学在明清之际传播的主旋律。作者指出,耶稣会士以科学和艺术的名义,为天主教事业工作,天文学成为通达皇帝的工具,维系了天主教在禁教期的艰难发展,也使得近三百年的中西交往得以持续。

    此外,书中还考证了一些天文学译著的欧洲来源,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如指出闵明我所编《方星图解》译自法国耶稣会士巴蒂斯的星图;巴黎天文台所藏雍正刊本《御制历象考成表》由戴进贤所编,来自耶稣会士N.Grammatici的著作,牛顿月球理论由此间接传入;指出乾隆时代天文学著作编纂背后的复古倾向,并对此现象作出了解释。

    作者:毛志辉

    编辑:周俊超

    一、天文历法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中国古代天文学从早期开始就与敬天的宗教崇拜密不可分。天文观测既是敬天的活动,也是“通天”的手段。历法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观象授时”成为帝王统治的首要政治任务。历法是“君权神授”的“天命”的象征。改革历法就意味着改变天命,是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从敬天和观天的宗教天文活动中产生了“法天”的思想。帝王只要按照历法规定的“月令”治理国家,社会就和谐有序。汉代的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宗教神学思想,把天文现象当作灾异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以观天象而占国家大事吉凶的中国占星术因此在中国古代宗教政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敬天、宿命和三世因果

    多年前在看《史记》时,曾注意到太史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好人为什么没好报?太史公思不得其解。直到我后来接触了佛学,才发现可以“三世因果”解释。很明显在西汉时期,太史公并未接触到或者接受这种思想,历来传统学者都是笃信“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笃信“天人感应”的,并不相信宿命。

    前段时间看完了江晓原的《天学真原》,书中将星占学分为1.军国星占学与2.生辰星占学。

    中国传统的星占学都是1.军国星占学,用来占测军国大事,因为在“天人感应”思想下,能与天沟通的只有君王,所以天象变化所反映的都是帝王家事,跟平头百姓没啥关系,除非某人想造反。

    而西方包括印度的星占学却都是2.生辰星占学,就是以人出生时的天象来推测其一生命运,任何人不论皇家还是百姓,都可以与天象建立联系。这种思想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在唐代催生出了中国的八字算命术。这其中含着一种针对普通人生的“宿命”思想,因为出生时天象一定,其人命运就确定了。这种思想唐以前的中国几乎是没有的,这里我就从术数的角度,分析一下。

    所谓术数,也称数术,“数”就是指气数、数理,术数就是推算气数的方法。用的是干支八卦、二十八星宿这一套语言。

    “三式”是最古老的术数,相传都起源于黄帝时期。“三式”为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大六壬,因都用“式盘”推演,故名之。三者与天象都有联系本质可以说是星占学。

    太乙神数主要占测国家大事,比如收成好坏、风雨水旱、兵灾饥馑、治乱兴亡。

    奇门遁甲主要占测战争情况,比如从何方位进攻,从何方位撤退。

    大六壬主要占测人事,比如占测祖业、家宅、婚嫁、求财等事情。

    “三式”占测的范围有大有小,但共同特点都是在算“事”,而非算“命”。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宿命思想。很神奇的是,占测结果都是和传统伦理道德相符合。比如一朋友各种不顺,占测原因,我以大六壬测知是男女关系混乱导致。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很明显这并不符合传统道德。所以有句话叫“善易者不卜”,就说理解了易的真实内涵(属于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自然知道某件事的吉凶。这句话在《左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传统认为,不论帝王还是普通人,都应该遵循天道、伦理道德而行,遵循与否的结果表现在帝王为祥瑞与妖异,表现在普通人则为祸福。而“三式”的占测结果,恰恰是这种指向的反映。但有些事实却体现了“遵循了伦理道德结局依然不好”,这就是太史公疑问的原因。

    风水学古代的名称叫地理,地之理。主要是为阴宅选址建设,也涉及阳宅的选址和摆设。

    在清代编修的《协纪辨方书》的序言中,乾隆写到:夫协纪辨方者,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也,一作止一语默,天地实式临之,况其大乎。如曰:如是则吉,如是则凶,如是则福,如是则祸,则明者所弗道也。虽然敬不敬之间,吉凶祸福随之矣。

    大意就是风水择吉之术是为了效法天地,并不是说这么做一定吉,那么做一定凶。这么做是因为这样是敬天道的,既然敬天道,必然伴随吉。

    由此可知风水择吉之类也是渗透敬天法地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是为了合于天道所以有所选择,而不仅仅为了吉。

    前面已说,利用人出生时的天象占测一生命运的星占学被称为“生辰星占学”,这种星占学在唐代以前我国是没有的,直到印度七曜术的传入,这种典型的“生辰星占学”在虽然传入但并未广泛流传,因为它将天象与普通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这在皇权(通天权)至上的古代中国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普通人也有探索自身命运的诉求,于是八字算命术应运而生。

    八字算命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八个字来推算命运,所谓的八个字也就是人的生日时辰用干支计时法表示。比如王阳明的八字就是 [壬辰 辛亥 癸亥 癸亥],分别表示年月日时。这种算命术巧妙地避开了真实天象这个皇家禁脔。其中就含有彻底的宿命思想,人一生的吉凶祸福全由生日决定,没得改。持宿命论的预测术都具有明显的嫌贫爱富倾向,因为在这种思想下,穷就是不可改变的,那我嫌弃你又如何。

    我个人很不喜欢这种宿命论。

    考虑到印度七曜术的传入以及八字的创立时间,这种算命术应当是受了生辰星占学宿命论的影响。印度的思想固然是伴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土,但宿命论却并非佛教之旨。

    佛家讲三世因果,前世种因,今世得果,今世种因,来世得果。

    那只看今世的话,今世的遭遇是否无法改变呢?确实绝大多数都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前世种了因,今生必得果。这个力量被称为业力,其力量之大,一般人难以抗拒。除非发大誓愿行善事,比如著名的袁了凡居士,其行善之多足以使其来世得善报,因善业太大,也提前影响了今生,所以他今生命运也相应变好了。

    以三世因果就可以解答太史公的难题了。若单看一世因果的话,确实无法解释。

    回头再看“天人感应”以及伦理道德,对于改善命运是有绝对积极意义的。对于普通人虽不太多涉及“天人感应”,但应当遵循伦理道德,也就是敬天。不少人认为佛教很消极,这完全是误解。其实佛教十分积极,积极学习,积极行善,以至都不让弟子贪恋打坐入定的快乐,而应该行动起来。

    总之吾人应 敬天法地、遵循伦理道德并且坚信因果不虚 ,精进学习、行善。

    至于宿命论,那不过是无力改变命运者的自我安慰。

    圣贤制定的伦理道德与佛教三世因果是相符的,它们的目标都一致,就是劝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以上其实都是世间法,而佛家还有更高的追求,

    佛家认为,即使一个人福气非常大,那他也有很多苦。就像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苦乐也是相对的,有乐必有苦。

    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基于人生本苦的观点,佛在讲三世因果的同时也指明了如何跳出轮回的圈子。人的自性本是清明无垢的,并没有轮回,但是人会有妄想,有妄想就会去行动,去造业,种下种子,这样临终时在业力的牵引下再次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休止。问题的关键就是有妄想,如何降伏内心不起妄想,就是整个《金刚经》所讲。

    人身难得,六道中唯有人有听闻学习佛法的便利。地狱道受尽折磨没有闲暇,畜生道慧根太差,饿鬼道、阿修罗道嗔心太重,天道享乐过盛,但是天道福报受尽,还是要跌回其他道。所以唯有人道便于听闻学习。

    “既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宝山空手归”,奋力精进,方不负为人。

    三、敬天爱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敬重上天,爱护他人。

    “天”就是道理,合乎道理即为“敬天”;而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以仁慈之心关爱众人就是“爱人”。做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把员工放在首位。

    “敬天爱人”出自明治维新三杰西乡隆盛的《西乡南洲翁遗训》这就是稻盛先生对“敬天爱人”的诠释。稻盛先生相信,所谓经营只能是经营者人格的投影。因此,只要具备做人的正确的判断基准,就一定能在经营实践中有效发挥它的作用。不论在企业经营方面还是在人生中,只要心怀纯粹的愿望并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扩展资料

    敬天爱人的由来:

    日本著名大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培育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被誉称为当代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企业家,还是一位企业思想家,从企业家上升到思想家是他成功之根本。他的经营哲学集中到一点就是:“敬天爱人”,这对企业家们很有启发,深受教育。

    敬天爱人包含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利他之心!

    关于哥白尼是哪国人的问题,通过《敬天、宿命和三世因果》、《敬天爱人是什么意思?》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哥白尼是哪国人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通天与敬天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哥白尼是哪国人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通天与敬天和天文历法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