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七月半应是中国的感恩节

七月半应是中国的感恩节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感恩节多少号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七月半应是中国的感恩节和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七月半应是中国的感恩节
  •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 中元节应该是感恩节,为什么有人称之为“鬼节”?
  • 感恩节和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最接近?
  • 一、七月半应是中国的感恩节

    欢迎关注「英都乡讯」微信公众号:ydxx2013。

    作者:廖榕光

    闽南民间有句俗语:“清明无回家无墓,七月半无回家无祖,年兜无回家无某”,耳熟能详,上了年纪几乎人尽皆知。

    “七月半”就是农历的七月十五,这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古代人认为,七月是个吉祥月,上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在这个月的月中(即七月十四日、十五日)祭祀祖先,追思逝去的亡人,其实就是个孝亲思亲的节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东汉,道教兴起,道教把这个节日命名为中元节,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道教有“三元”之说,上元是天官赐福,中元是地官赦罪,下元是水官解厄。人生在世难免有些罪孽,中元日是地官赦罪的日子,把中元节作为祭奠祖先的节日,含有为祖先的亡灵赦罪的意思。唐宋时期,每逢中元节,城市道观举行盛大法会,作醮祈祷,为亡灵超度。宋代的王仲修有《宫词》一首,其中就有“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之句。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也来凑热闹。佛教以七月是报恩月,说七月十五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法会”,拯救死后被打入地狱的苦难众生。因此,七月半又被俗称为鬼节。

    著名小说《儒林外史》,生动地描写了明代南京秦淮河过中元节的热闹景象:

    长夏已过,又是新秋,清风戒寒,那秦淮河另是一番景致。满城的人都叫了船,请了大和尚在船上悬挂佛像,铺设经坛,从西水关起一路施食到进香河。十里之内,降真香烧的有如烟雾溟蒙,那鼓钹梵呗之声不绝于耳。到晚,做的极精致的莲花灯点起来,浮在水面上。又有极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说,超度这些孤魂升天。把一个南京秦淮河,变做西域天竺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宗教来推波助澜,为“七月半”这个古老的节日披上了浓重的宗教色彩,使这个朴素的节日变得神秘而崇高。

    我认为,上古时代先民认为七月是吉祥月,在这个时节来祭祀祖先,实际上还有为祖“荐新”的意思。六月已过,夏收结束,以夏收的新鲜农作物果实祭奠祖先,含有向祖先报告半年劳动的丰硕成果,让祖先与我们共同尝新的意思。不忘先辈,缅怀祖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因此,七月半节之所以显得如此郑重,是因为有厚重的感恩内涵,它等同于清明、春节,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几十年来,西风东渐,年轻人过洋节日之风盛行,他们盲目地追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民族的传统节日宣传不够,或者是保护不力,文化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我们有些法定节日的缺失(如母亲节、父亲节)。因此,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在当下显得非常迫切。孝亲永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大力弘扬。七月半节不是鬼节,不要说得那么难听,那么恐怖。七月半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我们在为这一天祭祀先人的时候,上供菜碗,焚化纸帛,并不是什么迷信,是怀念先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2022岁在壬寅七月十五日中午匆匆

    【特别声明:本文是榕光老师的原创作品,如蒙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出处】

    一、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人节、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节又称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在山东较为普遍,一般都在午后带着祭品上坟祭祖。单县的祭品尤为丰盛,有竹子做的盂兰盆、纸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则把祖先请到家里祭祀,家家都在大门顶上插上五谷穗子,据说以五谷为马,祭祀完毕后,好让祖先跨着马回去。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二、中元节应该是感恩节,为什么有人称之为“鬼节”?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师传统的“三元节”之一,另外两个是“上元节”即元宵节和“下元节”。在道教的传统中,天、地、水是天地间最为重要的基本元素,而三元节就是祭祀对应的“神灵”,上元节祭天神,中元节祭地神,下元节祭水神。

    后来人们赋予三元节更多的意义,比如上元节渐渐变成了赏灯的节日,而中元节渐渐演变成“鬼节”,下元节则是淡出人们的视线。

    农历七月十五,已经是秋天,有一些农作物已经成熟,不少地区用新收获的粮食作物来做成贡品,祭祀祖先,安慰鬼魂。据说在这一天,太阳下山的时候,有许多的孤魂野鬼游荡在世间,享受人们的祭品,而人们则是早早关上大门,避免遇上一些不好的东西。 自佛教东传到中国之后,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又赋予中元节另外一个名号——盂兰盆节。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来人们开始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从有关七月十四/十五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十四/十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三、感恩节和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最接近?

    感恩节和中国的重阳节接近。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扩展资料:

    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关于感恩节多少号的问题,通过《中元节应该是感恩节,为什么有人称之为“鬼节”?》、《感恩节和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最接近?》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感恩节多少号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感恩节多少号(1)

    相关阅读

    • 七月半应是中国的感恩节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感恩节多少号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七月半应是中国的感恩节和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