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李白醉酒写给杜甫的一首诗,在山东怀念他,短短40字写出真挚友情

李白醉酒写给杜甫的一首诗,在山东怀念他,短短40字写出真挚友情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春日忆李白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李白醉酒写给杜甫的一首诗,在山东怀念他,短短40字写出真挚友情和李白与杜甫之间,有着怎样的神仙友谊?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李白醉酒写给杜甫的一首诗,在山东怀念他,短短40字写出真挚友情
  • 李白与杜甫之间,有着怎样的神仙友谊?
  • 李白和杜甫的友谊是怎样的?
  • “李白醉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它的诗名是什么?
  • 一、李白醉酒写给杜甫的一首诗,在山东怀念他,短短40字写出真挚友情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一生之中仅仅相逢两次(具体次数有争议)。

    但有这两次,也已足够。两团火花碰撞出的精彩,让后人免了一个最大的遗憾。

    公元744年,44岁的李白刚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正打算继续自己的伟大事业——漫游河山。

    而此时33岁的杜甫,则因为料理祖母的丧事来到东都洛阳,两人在这里第一次相遇。或许是英雄相惜,又或许二人有着相似的坎坷经历,总之两人情趣相投,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45年,两人又再次在梁宋之间(今天的开封地带)相遇。这次相遇持续时间最久,两人路上拉上高适,一起从河南漫游到山东,路上寻仙访道,好不快活。

    只是,到鲁郡(今山东兖州)之后,两人选择了结束这段形成。杜甫还年轻,仍然挂念着科举成名、救济苍生,因此回长安应试,从此在长安蹉跎十年。李白呢,则继续自己的漫游计划,去到了江东等地。

    两人分手的地方,是鲁郡的东石门。分别之际,李白写下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这也是他写给杜甫为数不多的几首诗之一;杜甫则写下一首《赠李白》,两首都成为传唱不朽的名作,也见证了两人友谊的长青。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歌以醉别开篇,说的是两人离别之前,尽兴游览的状态。

    还有几天的时间,我们就要分别了呀。

    遥想我们这一路走来,登临遍了附近有名的高山大川、池台楼阁。

    相聚的时光如此快乐,让人怎么舍得分离?

    何况这一别之后,又不知道几时才能够重聚。等到下次相见,估计也不会是在这鲁郡的东石门了。

    这门前,再不会有你我欢笑痛饮的身影,也再不会有诗香、酒香。

    无论将来如何,这段日子,毕竟是过去了。

    子美啊,你看远方,大自然的风景是那么漂亮。

    泗水之上摇晃荡漾的秋波;徂徕山上反映出熠熠生辉的海天一色。

    将来,我还会继续走进山水中去,而你,就要去长安求取功名啦。

    你我,就像那本无根蒂的飘蓬,将要跟随命运的指引去往别处。但还好有这一段相遇的日子填满没有意义的人生。

    为了这一次相遇,来喝个痛快淋漓吧!先把手中这一杯酒干了,再来共话情意。

    醉别开篇,干杯结尾,可谓有始有终。

    两人的分别并不算太悲伤。毕竟,相遇只是例外,离别与孤单才是人生的常态。

    李白与杜甫都是知天命的人,懂得感恩相遇,不留遗憾。

    整首诗,也就在两人的痛饮中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

    结尾还有杜甫的两首诗,一首是与李白这首对应的《赠李白》,另一首则是非常出名的《春日忆李白》,可以与李白写给杜甫的这一首互相参阅,供大家欣赏。

    春日忆李白

    杜甫 〔唐代〕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赠李白

    杜甫 〔唐代〕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可以看到,杜甫的两首诗里也都提到了酒。杜甫还曾在长安,给自己的八位好朋友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

    分别之后,他最怀念的,也就是和李太白痛饮美酒的时光吧。

    毕竟,醉酒的李白是那样有魅力、让人倾倒。

    一、李白与杜甫之间,有着怎样的神仙友谊?

    李白、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后人合称为李杜。

    唐玄宗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两位伟大的诗人在东都洛阳相遇,这一遇诗仙、诗圣相见恨晚。由此,兄弟二人开始了三次在一起,且时间又不短的交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二人在携手共游吟诗抒怀中,结下了高山流水的知己之情。对此,闻一多先生认为,李杜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或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相比。并把这次相遇比喻为“太阳和月亮的相碰”。

    李白年长杜甫11岁,杜甫对李白心存崇敬仰慕,写下了《赠李白》、

    《赠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八仙歌》、《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不见》、《昔游》、《遣怀》这十四首诗表达了对李白的无比思念之情。

    李白视杜甫为知己也写诗抒发想念之情(据专家考证李白写给杜甫的诗现仅存三首),如:《戏赠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从李白写给杜甫诗的数量上看,好像李白对杜甫情不至深。但如果从历史现实的角度看就会理解了。

    1,古代交通不变,路途遥远而艰难,各地方的信使不知多少天才能往返传送一次。信件是否丢失都是未知。

    2,李白由于官场不得志,常年游走于名山大川拜访寻道。根本不知道杜甫给他写了那么多思念之诗,但就诗的量上看也不能说明李白对杜甫的情不深厚。

    3,李白早成名于杜甫,且又是诗坛前辈又是兄长,加之杜甫对李白崇拜致极,所以杜甫对自己敬仰的诗人多写几首想念的诗也是正常的。

    二、李白和杜甫的友谊是怎样的?

    一、杜甫和李白交往时已小有名气

    诗仙李白,在印象中,是一个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诗人,而诗圣杜甫则是一个穷困的、严谨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们的形象差异较大,各自身上的代表性元素也大不相同,一个像是漫步云间的仙人,一个则是行走人间的儒士。


    在李杜关系的刻板印象中,杜甫成名较晚,而他与李白在洛阳结识时,李白已经是声名显赫的大诗人,因此人们总是给杜甫冠以李白“粉丝”的名号。但是杜甫在当时真的只是无名小卒吗?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杜甫当时的名气没有李白的名气大,但他仍然是一个在诗坛有影响力的诗人。如果李白是巨星一般的存在,那么杜甫则是一颗颇具潜力的冉冉升起的新星。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最早、最明确地自叙生平和理想的重要作品,虽然是一首奉承诗,但在这首诗中,杜甫写道“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时的杜甫,已经37岁,在都城长安处处碰壁,不得已写诗来求出路,诗中回忆了早年的生活。早年的他,已有出众的才学和远大的抱负,他很早就在洛阳一带见过大世面,且在诗坛头角崭露,博得了当代文坛领袖李邕、诗人王翰的赏识。

    而在杜甫友人的眼中,杜甫的诗更是颇有成就。韦迢,唐朝京兆人,为都官郎,历岭南节度行军司马,卒赠同州刺史,与杜甫友善。韦迢只留下了两首诗,而这两首诗皆与杜甫有关,在《潭州留别杜员外院长》一诗中这样夸赞杜甫,“大名诗独步,小郡海西偏。”称赞杜甫诗名远扬。郭受,大历间人。他在《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写道“新诗海内流传遍,旧德朝中属望劳”,“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称赞杜甫的诗歌艺术和品德名望。

    如果说以上友人的知名度不高,对杜甫的评价参考价值不大的话,那么,诗人高适的评价应该可以用来说明问题。高适在《赠杜二拾遗》一诗中称赞杜甫“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草玄”的意思是淡泊势利,潜心著述。这两句诗,表明高适对杜甫人品的赞许,诗歌成就的肯定。

    杜甫生前,在赠友诗《长沙送李十一衔》中写道“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这是杜甫生前最后的一首七律,表明了惜别之情,“忝窃”二字是杜甫的自谦之语。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写道:“甫、白真一行辈,而杜公云‘李杜齐名真忝窃’,其忠厚如此。”认为“李”指李白。另外一个说法是当时李衔曾以杜甫比李白,而杜甫表示不敢当。这些都说明在杜甫晚年的时候,已经流传有李杜齐名的说法了。


    在杜甫自述和他友人的诗中都可以看出,杜甫在当时的名气虽然比不上诗名显赫的李白,但是他已有一定的诗名,而且在杜甫晚年,“李杜齐名”的说法已有流传,那么至少说明,在李杜交往的阶段,杜甫的名气并不十分小。因此,杜甫和在李白的友谊中,他并不是低到尘埃里的角色,他可以在与李白的交往中,保有不卑不亢的气质。

    二、李白与杜甫友谊:真挚而笃厚

    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在中国诗歌史上可以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闻一多先生在《杜甫》中说“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李白和杜甫,从相遇到相交,中间的时间并不长,李白与杜甫实际上交往的次数据史料记载仅有三次,而且每段交往的时间也不长。

    但在二人短暂的交往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二人友谊的诗歌。其中李白怀念杜甫的诗只留下三首,而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在《杜甫诗集》中收录有十四首。有人根据赠诗数量认为李白和杜甫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认为杜甫对李白很是钦慕,而李白对杜甫却并不放在心上,理由是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几乎贯穿了他的后半生,而李白对杜甫的描写仅有两三篇,还有一篇是类似调侃的《戏赠杜甫》,其中写道“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似乎是对杜甫作诗方法的不肯定。

    但是仅仅根据李白与杜甫写对方的诗歌数量或一首开玩笑的诗,就认为两人的友谊关系不对等,恐怕过于武断。我认为,写诗的数量并不一定是评判友谊的标准,而且在诗歌流传的过程中,遗失的可能也是巨大的。虽然杜甫和李白的诗作在流传过程中都有遗失,但是相比之下,李白的诗散失更多,李白豪放的性格使得他处处题诗且很少保存。我们不能否定,在李白遗失的诗中,也许就有赠给杜甫的诗。

    另外,在李白《戏赠杜甫》一诗中,“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向来被认为是李白对杜甫的调侃,当做李白轻视杜甫的证据。可是,从全诗来看,还可以这样理解,李白在饭颗山上偶遇杜甫,发现戴着斗笠的杜甫比上次离别时更瘦了,于是关切地问杜甫原因,杜甫自嘲道“总为从前作诗苦”。将末两句看作是李白与杜甫的一问一答,则诗的味道也会大变,这是朋友间的玩笑话,也是来自朋友的关切,只有关系较好的朋友才会开这样的玩笑,更加印证了二人关系甚笃。

    李白寄给杜甫的诗还有《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和《沙丘城下寄杜甫》二首,其中都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前者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符合李白向来的性格,李白本来就是狂放不羁的人,分别之后,他的诗中也少有悲悲戚戚,将思念之情溶于手中杯酒,一饮而下,才是李白的表达方式。而在后一首中,李白写道“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更是直白地表达了思念。有人认为,李白和杜甫的感情不及李白和汪伦的感情,我认为,这实在是很大的误会,李白在《赠汪伦》 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的是对汪伦的感激,认为汪伦对他的情谊比桃花潭水还深,并没有提及他对汪伦的感情有多深。李白可是真切地表达过他对杜甫的思念就像汶水一样川流不息,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南唐后主李煜表达悲愁的方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杜甫对李白的赠诗,既有对李白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又有对李白的深切思念。杜甫在诗中多次提及李白在诗歌方面的才能,并予以高度评价。如“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白诗也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等。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杜甫十分赞赏李白的诗,甚至怀有一种崇拜的感情,将李白的诗作赞扬到一个极高的高度,毫不吝啬地表达了自己的欣赏。

    杜甫在李白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和李白交往过程中,甚至会随李白一起寻仙访道,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对杜甫有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并不是一味沉郁,而是沉郁中有豪放,有一种辽阔的悲。在李白去世的前一年,杜甫写有《不见》一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这时的杜甫,对李白的理解是极深刻的,他意识到李白的狂放不羁其实是一种“佯狂”,是令人悲哀的,李白的一生其实是怀才不遇的一生,他对李白又珍惜又怀念,“吾意独怜才”在杜甫看来,是逆世的行为,不过,李白的才能值得他如此。在李白去世后,杜甫又写了《昔游》和《遣怀》二首来怀念李白,在此不作分析。

    综上所述,杜甫和李白的友谊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段佳话,二人的友谊真挚而笃厚,二人在友情上的地位虽不完全平等,但杜甫绝的地位绝不是“小跟班”,杜甫对李白是崇拜和逐渐理解的,而李白对杜甫也是付出了真挚的感情的。

    三、“李白醉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它的诗名是什么?

    这首诗的诗名是《饮中八仙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译文: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根据新、旧《唐书》的《李适之传》及《玄宗纪》,李适之罢相是在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四月,则此诗最早亦必作于天宝五年四月之后,时杜甫初至长安。

    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诗词赏析

    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杜甫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避贤”语意双关,有讽刺李林甫的意味。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适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

    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崔宗之,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

    接着写苏晋,杜甫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杜甫是李白的挚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当时人称“草圣”,张旭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他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诗里刻画焦遂的性格特征,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用笔精确、谨严。

    关于春日忆李白的问题,通过《李白和杜甫的友谊是怎样的?》、《“李白醉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它的诗名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春日忆李白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春日忆李白(2)

    相关阅读

    • 春日忆李白-杜甫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春日忆李白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春日忆李白-杜甫和春日忆李白 赏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