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沉思录》卷二学习心得—接受现实,把握现在

《沉思录》卷二学习心得—接受现实,把握现在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沉思录读后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沉思录》卷二学习心得—接受现实,把握现在和沉思录-卷二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沉思录》卷二学习心得—接受现实,把握现在
  • 沉思录-卷二
  • 求《沉思录》读后感2000字大家3000字左右~
  • 沉思录读后有什么感受呢?
  • 一、《沉思录》卷二学习心得—接受现实,把握现在

    《沉思录》卷二讲了两个片段的内容,一个片段是“来自命运的东西都不会脱离本性”,另一个片段是“唯一能从人那里夺走的只有现在”。

    这两个片段,教会了我们道理。

    接受现实,把握现在!

    “来自命运的东西都不会脱离本性”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大体上讲了三个观点,但核心是要“接受现实”。

    一、我们不要被外部事物干扰,不要注意别人心里在想什么,要多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二、要警惕欲望和愤怒,防止被快乐地“糖衣炮弹”击中,更要避免被愤怒这头“野兽”撕咬;三、对神灵心存敬畏,要认识到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

    “唯一能从人那里夺走的只有现在”,这个片段反复强调了“把握现在”。

    人是有自控能力的,把握现在不是一件难事。

    命运是公平的,因为他给了我们同样的现在。不管是逝去的伟人、老者,还是在世的富人、政客,亦或是生活在苦难中的穷人、罪犯,命运都会送给大家一样宝物——现在。

    “现在”就像是喷薄欲出的泉水,有的人能接得盆满钵满,有的人将一再错过,但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我们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自控能力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大多数人的自控能力是比较差的,都停留在婴儿水平,就好像喜欢吃甜食,喜欢看美女……一切都是让基因决定自己的行为。

    也正因为这样,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灵魂不定的人注定要受到命运的摧残。一些人经常不珍惜眼前,反而是为过去的事情烦恼,精力集中在已经发生的事情,让自己的所作所为脱离了自然。我们经常会忽视自己心里所想,总揣摩别人的想法,精力耗费在猜测之中。

    过宁静的生活,让自己的想法符合自然。

    我们要坚定地相信神的存在,排除虚伪、自爱和不满,虚怀若谷。

    摒弃愤怒和欲望,不专注于痛苦和快乐,让神进驻自己的身体,侍奉他们,遵从他们,享受他们,让自己变得更加纯洁。

    人之所以悔恨,往往因为对过去不满意,也不接受现状,总是循环往复地在做漫无目的之事,不断地丧失“现在”。

    我们要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让自己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一、沉思录-卷二

    1.每天都会提醒自己,我会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爱管闲事,不知感恩,傲慢自负,谎话连篇,心怀嫉妒,冷漠孤僻。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区分善于恶造成的。见证了善之优美,恶之丑陋之后,我知道了:为恶之人也是普通人,也具备智慧和神圣性。他们不能伤害我,因为我不和他们一起堕落,一起为非作歹。也不能对他们发怒,怨恨他们,因为人类生来就是需要合作的。

    2.不论人的本质是什么,其构成要素也就三种:血肉之躯,维持生命的呼吸,占支配地位的理性。假如生命到了最后,不用谈恋你的血肉之躯:那只是由血肉,骨骼,神经和血管组成的混合物。看看“呼吸”为何物:空气,也是呼出,吸入的气流而已。最后占支配地位的理性,假如已进去迟暮之年,就不要在奴役你的理性了,也不要在抱怨当下,畏惧未来了。

    3.天命是万物的起始,除了天命,还有统治整个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而人类也是宇宙万物之中的一部分。但是只有宇宙本性所带来的,以及那些有助于维系宇宙本性的事物,才是真正有益于宇宙中所有的个体。

    4.想一想,这些早该去做的事情,你已经推迟了多久?又有多少次,把到眼前的机遇白白浪费掉了?对你所处的宇宙以及利用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你现在必须要有所认识了。你要意识到你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你不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扫除所有困扰你思绪的疑云,那么,随着生命的消亡,你也将随之消亡,永不复还。

    5.你应该时刻保持思想坚定,自由公正的去处理手头的每一件事。如果把每件事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来处理,抛弃一切草率的决定和与理性相违背你情感,抛弃所有虚伪、自私和不满,那么,你的生命就会变得极为轻松。

    6.如果你不能善待自己,你将永远失去弥补的机会。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长久的,而你的生命已经接近尾声,但你的灵魂将无法善待自己,依然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

    7.是不是身外之事干扰到你了?花点时间去学习美好的新奇事物吧,不要在碌碌无为了。但是同样切记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对于那些没有明确的指导行为和思想目标的人来说,忙于过于烦琐的事情同样也是在浪费生命。

    8.一个人如果不整天忙于琢磨他人的想法,那他一般都会十分快乐;相反,如果从不花费精力去探究自己的内心活动,那么也很难获得幸福。

    9.对于以下这点你必须牢记:整个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你的本质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联,以及你在整个宇宙中处于何种地位。既然你是宇宙中的一部分,那么,你的所有言行都必须遵从自然本性,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你这么做。

    10.对于“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受到不公平、被欺负的的情景下而做出“恶”的行为,还有就是在满足自己私欲的情景下所做“恶”的行为。

    11.邪恶并不能腐蚀一个人的本性,又怎么会让他的生生活变得糟蹋不堪呢?宇宙本身不会因为忽视邪恶的存在,也不可能因为缺乏能力或技巧而犯下大错,不论善恶导致所有人都要去经历各种善恶之行。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生与死,荣誉与耻辱,还是痛苦与欢乐,这些都一律会降临到所有善良和邪恶之人的身上。

    12.死亡是什么?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直面死亡,运用人类伟大的抽象思维,对我们的死亡进行解剖分析,就会发现死亡其实只是大自然运作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13.我们应该花大部分的时间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应该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想去打听探究。

    14.一个人的生命不论长短,他所失去东西都一样,因为一个人可以被剥夺的唯有当下的时光,如果当下是一个人所拥有的,那这也是他唯一可以失去的。

    15.生与死,悲与欢,好与坏,对与错……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观念认知。

    16.人类的灵魂遭到扭曲,通常情况下有五种:第一,因怒火将自身变成一个大胧肿时,其对灵魂的伤害,犹如滋生出来的肿瘤对宇宙本身所造成的伤害。第二,当灵魂对人类产生厌恶,甚至意欲伤害人类的时候。第三,当灵魂兽到快感或痛苦操控时。第四,当灵魂披上虚伪的外衣,言不由衷,行为虚假时。第五,当灵魂允许自身去做一些漫无目的之事,行为轻率,缺乏深思熟虑的时候。

    17.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要遵循一定的目标,要保持真诚,不虚伪,不盲从他人,也不无所事事。要积极地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也要平和的接受所拥有的全部。

    二、求《沉思录》读后感2000字大家3000字左右~

    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没什么好日子过。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沉思录》成为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与古罗马人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为《沉思录》,奥勒留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

    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 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作为哲学著作,《沉思录》是人学著作,是人的哲学。哲学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初的哲学,就是生活的,人生的,为人处世的。奥勒留在书中沉思个人伦理、社会伦理、精神信仰、国家与人民、灵魂与死亡……字数不算多,内容却繁杂。与一般译本不同,梁实秋先生的导读本,给每卷加了标题,从中可见书的概貌,比如这些:闪耀在私人生活圈的品质、做每一件事都像做最后一件事、人唯一能被剥夺的只有现在、灵魂不能为肉体奴役、简单朴素而愉快地生活、想要心中宁静只做必须之事、不朽之誉不过一时虚幻、不断地用思想去熏陶心灵、幸运的人给自己安排幸运、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可耻的、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幸福就是按照本性生活、要本身正直不要被迫正直、苦痛对把舵的心灵并无伤害、灵魂乃是一个美妙的圆体、永久过最高贵的内心生活……

    三、沉思录读后有什么感受呢?

    事隔多年以后,我还是会抖机灵,看着过去的自己是怎样简单的、狂妄的评价某种事物。

    我想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和叙述来评价这本书,用最平民化的口吻来描述它,用平常易懂的生活语句来讲述它。基于的本人文采平庸,我所作的评价是带有一点片面和浅显性的。

    1. 本书的作者和背景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所著,记载了作者从年少到成年,所经历世事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作者在位期间,正值古罗马政权变动不安的年代,一方面古罗马正不断受到外来武装力量的侵犯,另一面古罗马正流行着从希腊传来的哲学思想,并十分盛行。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读一本书、去了解一个作者的思想,只有熟知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才能更好的明白作者的思想,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一位皇帝,一方面担负着国家安全的责任,这要求他必须要有强硬的政治手腕和卓越军事才干,来面对帝国的多事之秋。另一方面,作者从小便耳濡目染的接受了系统的、完善的哲学思想,并为之持续而刻苦的学习,成为他日后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原则。这是具有冲突性,一方面是对哲学的热爱,另一方面又是对国家、王室和民族的责任,这也是成为作者思想矛盾的一个点。

    2.书中的内容和思想

    我说过,书中是记载了作者生平的一些经历感悟而写成的,但这种生活经历的描写,着墨点是十分少的,往往对一件事轻描淡写的述说,进而引发对事情的深度思考。这种思考是建立在年少接受的教育上的,并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表达出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感悟。作者是斯多葛派学派的学生,我并不能深刻的了解这个哲学派系的思想主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作者每个章节都是围绕着一个点来写,或是道德,或是生死,又或是信念,但这种对抽象事物的描写是不太好理解的。原因在于,作者和读者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这种差距造成了理解的困难,除了这个,还有就是我个人是不太习惯外国人的说话方式的,这种语句逻辑结构的不同,是中西方文化传播的一个阻碍点。在描述作者思想内容时,作者会对自己思想做一些比喻性的描述,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比如

    “不要乞求这个世界全部都是好人,因为好人和坏人,都是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就像一棵树的果实,有好有坏”

    读起来有一些类似道家的思想,就如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3.对这本对个人的感觉

    它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这种的感觉是建立在万物虚无的基础上,即通过漫长的历史和众多人生经历表现出来,因为对于这个烦乱繁杂的世间来说,无论你做什么,在漫长的人生和无限长的宇宙时间河中,都显得微不足道,显得毫无意义。书中劝勉人们淡薄名利、去追求心灵的归属和宁静,享受和亲人朋友的感情交流,保持一颗”佛系“的心态。当然,这种摒弃个人私利、荣誉感、和功利价值观的想法,在我看来是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带有一定消极思想,因为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过于追求心灵上的宁静就会对周围的事置若罔闻,不会努力的去追求和改变生活中的困境,只会处在原地等待救赎,对家庭、社会都是无益的。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评价,其中是有一部分是我与作者价值观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可能是作者的思想没有很好的理解,存在一定误解。

    至于推荐与否,我再发表一下其他意见。1.很多人读书过于追求名利,只能泛泛流于表面,不能理解深刻的内容,或许你可以在其他场合高谈阔论,但问其本心,你又能学到什么呢? 2.大多数的读者文学素养并不高,有人质疑我,说文学素养的人就不配读名著吗?我并非说不可以读名著,而是有些思想是需要学习、积累和沉淀的,就如我现在拿一本 黎曼猜想 的书来给你,你连高等数学都没学过或者没学懂,你看了又有什么用呢,看深奥的书不是不可以,打点基础和学习其他方面哲学内容会让你更好的看书,也能有更多的兴趣。3.仅仅看了一点内容就谈谈薄名利那种人,我个人觉得是很可笑的,大多数人都是为生活奔波的人,看书是你个人兴趣,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吧!就算是英雄,也要吃饭的!尤其这种哲学书,又不能给你太多明显的提升,何必纠结于看不看呢?看一眼,感兴趣就好,看不下去就放弃吧!


    原回答

    我就读过,我可以发表下我的看法,不过我个人觉得不是很适合大部分人来阅读。

    我第一次买的时候,是我刚上高中时,我觉得它的标题很独特,而且我也比较喜欢哲学类的书,所以我就买了。书的背面有很多评价,我当时不认同它有这么大的魅力,现在想想,的确是我水平太低了,还不能很好的领悟这本书的真谛。

    书的序言跟大部分传记一样,是讲作者生平的种种,也是从这本书我才了解到这位罗马皇帝。书写的内容是围绕作者成长而写的,因为作者有随身笔记的习惯。刚开始写的是作者的家庭情况,到作者学习经历,到上任皇帝,以及往后他对帝国种种问题的看法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实际上,书中并没有对作者经历有过多的自叙,有些比较多的可能是注释之类的。我个人认为跟《论语》很类似,只不过叙述方式不同罢了)。书采用的是序章和小节的形式,每个小节它都会分自然段来写,一个自然段大约有四到十行这个样子,我建议你每读完一个段落就挺下来思考一下,因为它写的形式有点趋向于繁文缛节(说一句实话,我这样形容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买《沉思录》的翻译者是何怀宏老先生,老先生的知识涵养很深,翻译出来文章会有种让人有种玄乎的感觉,只能说我文学素养太低,不能深入的体会文章的意义),但又没有那种无病呻吟的感觉,读完以后真的很令人深思。我觉得读这本书,不能像读小说那样走马观花,要学会感觉到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这才是最难的。

    这本书有多个版本,不过有二个翻译被广大读者好评,一个是何宏怀翻译的,一个是梁实秋翻译的,两个人翻译水平我们无法比较,但由于两人风格差异,翻译出来的思想也略有不同。

    但无奈当时我太肤浅,认为作者只是个唯唯诺诺的人。因为书中大部分的主题思想就是对自我的克制,以及在复杂纷乱的世间不断提高对个人道德理智要求,这是我当时最讨厌的行为,认为只是种无能、自欺欺人的蒙蔽。况且我身处集体宿舍,根本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放假后,我慢慢的读起这本书,越来越觉得书中的说法越来越荒谬和可笑,可能是我太偏激造成的吧。最后我还是把这本书烧了。

    现在想想,那本书的确说的很对,它对人性和对事物的看法也特别,我的确还是太冲动了。

    我最后在修正一下我自己的回答吧。

    这本书因为原版是古罗马的文字,所以现在的翻译者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翻译,和原著难免有偏差,文采高的话翻译就显得文艺深奥,一般的翻译的话就显通俗直白。我买过英文的和中文的(翻译者皆不同),喜好什么全凭自己喜好。

    至于推荐的话,我不是特别推荐,因为关于哲学这方面的书来说,读着很费劲,也显得有些无聊。很多人都觉得名著一定要去读,但有些名著就很难读,为了搏名声去读一些难懂的名著是很无聊的,不仅很浪费你的时间,你也得不到什么收获,不会因为你读了这本书,自己的气质就会提高很多,是否读一本书全看你对这类书籍的热爱程度。虽然不是很推荐,但我觉得你可以试读看看是否符合你的口味再决定是否购买。

    其实说简单点的,大多数人读哲学书本身就是很无聊的,比如说像我这样的。假如你真的喜欢读哲学书,那么你肯定不会犹豫的来别人好读不好读了。究其根本,还是文学水平有限,读不出任何味道,也体会不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读完一遍,没有任何感悟和思考,这是大多数人和我读完这本书的常态。

    如果有兴趣可以先读下列 【卷二】 部分节选

    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甚至在那合乎自然地产生的事物之后出现的事物也令人欣悦和有吸引力。例如,当面包在烘烤时表面出现了某些裂痕,这些如此裂开的部分有某种不含面包师目的的形式,但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美的,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刺激着食欲。再如无花果,当它们熟时也会裂开口;成熟的橄榄恰在它们接近腐烂时给果实增加了一种特殊的美。谷穗的低垂,狮子的睫毛,从野猪嘴里流出的泡沫,以及很多别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孤立地考察它们,虽然会觉得它们是不够美的,但由于它们是自然形成的事物的结果,所以它们还是有助于装饰它们,使心灵愉悦。所以,如果一个人对宇宙中产生的事物有一种感觉和较深的洞察力,那些作为其结果出现的事物在他看来就几乎都是以某种引起快乐的方式安排的。所以,他在观察真正的野兽的张开的下颚时,并不比看画家和雕刻家所模仿的少一些快乐,他能在一个老年人那里看到某种成熟和合宜,能以纯净的眼光打量年青人的魅力和可爱。很多这样的事情都要出现,它们并不使每个人愉悦,而是使真正熟稔自然及其作品的人愉悦。

    关于沉思录读后感的问题,通过《求《沉思录》读后感2000字大家3000字左右~》、《沉思录读后有什么感受呢?》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沉思录读后感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沉思录读后感(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