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顾明远: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实现教育现代化

顾明远: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实现教育现代化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新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顾明远: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现在的教育有什么问题需要改革?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顾明远: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实现教育现代化
  • 现在的教育有什么问题需要改革?
  • 新学期开学,教育部针对中小学教学教育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 家庭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核心使命有哪些
  • 一、顾明远: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实现教育现代化

    本文共2743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其中第四十三章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了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阐明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开启了新征程。基础教育是为人才培养打基础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特点,基础教育办好了,才能建成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多种挑战,基础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一是要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今天在校的学生就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我们要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信念、真实本领、奉献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遇到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顺应这个时代的变局。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引起教育的变革。面向未来,基础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科学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就要坚持做好以下几件事。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成长打基础的。基础教育要在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基础教育要在增强学生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我认为,基础教育要在三个方面打好基础:一是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础,二是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三是为进入社会打好基础。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我们要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打好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小学体育要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团队意识、规则意识,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整天埋头于作业,睡眠不足,又缺乏锻炼,体力下降。有校长告诉我,某些高中学生,单杠引体向上做不了几个,跑步会昏倒。现在学生中近视者众多,许多成年人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少龄化,这样下去,国民体质令人担忧。“健康第一”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有些学生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不会与人沟通,抗挫折能力差。有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得不到关注和正向的干预,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包容的心态、积极的社会情绪。

    其次,基础教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我们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修养。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教育学生在自然界、社会、艺术作品中发现美和欣赏美,将来才能在生活中表现美、创造美。做好美育工作,必须抓住课堂主阵地,充分挖掘国家课程中的美育要素,以教学审美化落实美育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科育人真正得到落实。

    再次,基础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我们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要重视劳动的教育功能。不仅培养学生的劳动观,更要让劳动教育充满乐趣,使学生喜欢劳动、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

    如今,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到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高的新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培养人才的模式,改善教育方式方法,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而不思则罔。”“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我们要改变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然后用题海战术、机械练习来巩固知识的局面。

    其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现存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掌握教材的核心概念及其本质原理,通过教材中的知识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有效掌握了,就可以减轻课后作业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再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一个学生。对因材施教正确的理解是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名学生都能学懂学会,不断成长。教师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教师要策略性加以引导、指导。低年级的儿童还没有能力选择,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

    当前,基础教育正在落实“双减”政策。落实“双减”政策,最主要的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要在课堂教育上下功夫,让学生深入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我们要在区域内办好每一所学校。现在城市教育大都划分学区,一般学区内有优质校也有相对薄弱校。我们应整合学区内的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课程、设备等方面,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学区内教育的整体水平,才能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当好教师就要对教师的职业有所认识,热爱这份职业。师德师风建设要重在建设,要把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

    首先,要让教师认识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幸福、个人的发展,教师的责任重大,也无上光荣。

    其次,要提高教师育人的能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改变“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热爱学生,课教得好,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再次,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文化修养提高了,自然就会产生教育智慧,掌握教育艺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违反师德的问题。因此,我国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要从让他们认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职业的特殊性开始,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总之,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让我们不断学习、共同努力,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于《中国基础教育》2022年9月第1期,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微信编辑|leaxyi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投稿邮箱:bsdzgjsbjb@126.com

    邮件主题:姓名+作者单位+投稿栏目+稿件题目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

    一、现在的教育有什么问题需要改革?

    教育年限应先普及到12年

    光明网:顾教授您好!我们知道您亲自参与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作为教育学领域的专家,您认为本次《纲要》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工作方针是二十个字,“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我认为这二十个字就是《纲要》的最大亮点。

    光明网: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这二十字的方针。

    顾明远:优先发展,是指对教育先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里面要优先发展,这是从国家角度来说的。育人为本,是指我们教育本质就是育人,就是首先培养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的培养。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两大重点。因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新的转折点,要由数量的发展转为质量的提高,也只有提高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另外,敢于创新是能够实现上面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要通过改革,通过创新来达到育人为本、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光明网:本次《纲要》最想解决什么问题?

    顾明远:我们国家先后出台了三个《纲要》,一个是2006年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还有前不久的《人才资源规划纲要》,以及最近的《教育规划纲要》,这三个《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人才培养。

    光明网:《纲要》中说“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的发展两者结合起来”,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好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顾明远: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了为社会发展服务,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但是怎么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必须要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两者不是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只有人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当然,人的发展也是有条件的,如果这个社会不发展,人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光明网:应如何理解《纲要》及学习型社会的关系?

    顾明远:在《纲要》里面讲到,学习型社会提倡全民阅读,叫做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是全民的学习。从形式上来讲,就是人人都在学习。我认为学习型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创新型社会,学习是为了个人发展,社会要发展更要学习;一个组织要发展,也要学习。我认为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就是以学习促社会的发展。

    光明网:《纲要》提出要把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您认为人力资源强国应该怎么理解?

    顾明远:人力资源强国主要是表现在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从普及来讲,国民素质要极大地提高,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就要延长学习的年限,我们现在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9.5年,与发达国家的14年受教育年限相比差得很远,所以我们要延长学习年限,比如说普及高中阶段、普及大学阶段,我认为至少应该先将教育年限普及到12年。从提高来讲,我们要培养一批拔尖的人才、杰出的人才、各方面具备大师级水平的人才。

    不必担心校长推荐有私心

    光明网:教育公平是目前大家很关注的问题,《纲要》当中在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学生入学难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具体举措?

    顾明远: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国家面积很大,不仅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也不均衡,所以要做到全国的均衡发展,这是很难的,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国家也做不到的。所以只能是相对的均衡。这就是《纲要》里面提到率先从县区一级均衡,县区内达到均衡后,再逐渐扩大到地区,以及再扩大到省一级,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发达了,西部地区的教育也会发达起来。

    光明网:学生入学难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纲要》当中有没有提到这方面的内容?

    顾明远:目前已不能说是入学难了,现在学生都可以入学。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择校,这与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道理,因为均衡发展不仅仅是有学可上,而且大家要上好学校,这个问题解决还是要扩大优质资源,只要学校发展均衡,择校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光明网:《纲要》提出要进行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日前北京大学表示校长实名推荐制范围将扩大,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顾明远:我认为这样很好,北大有这种创新的精神。我们现行的是考试制度,大家都将高考作为评价学生、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大家都在追求升学率。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推进素质教育,也很难真正培养人才,所以高考制度一定要改。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大家达成一致共识,目前的高考制度不能取消,因为高考制度是比较公平的一个方法;同时,大家也认识到高考制度必须改革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所以《纲要》里面提出,将来的考试制度要实行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分层考试,多重录取等方式进行。

    所谓依法自主招生,就是大学有招生的自主权。北大的改革就是依照这个精神进行的。去年开始实名推荐的时候,舆论界有很多人反对,当然也有支持的声音,为什么?主要是诚信问题。我们国家的诚信制度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大家担心校长有私心,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目前我国一共只有39所学校有推荐权,我们国家有一万多所高中,也不是说所有高中都有推荐权。我们应该相信这些名校的校长,他们还是有这种水平,也有这种社会责任感来推荐好的学生。所以我认为舆论界应该支持这种改革,如果说大家都不管,社会如何前进?社会各界不该对新生事物百般刁难,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舆论界更应该首先对创新体制表示支持,然后我们再来提出怎样改善。

    绝大多数教师是合格的

    光明网:您对教师培养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顾明远:改革开放以来,在教师教育培养上,我们国家历来是十分重视的。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的教师队伍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都是合格的教师,代课教师也逐渐在转变,由合格的变成正式教师,不合格的就淘汰了。针对教师队伍,我们还采取了很多培训措施,现在每五年要培训一次。《纲要》里面保障措施的第一项就是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的教师队伍仍在不断提高,今后还要提高,现在教师不仅可以考教育学硕士,中小学老师还可以考教育学博士。应当说,我国1200万教师队伍都是勤勤恳恳战斗在第一线的人才,他们也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光明网:想请您大胆畅想一下,《纲要》实行十年之后,中国教育界会出现样的前景?

    顾明远:这就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了。《纲要》确实很好,但是能不能真正落实?我认为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如果国内各级政府都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我想10年以后我们的国民素质会极大的提高,我们会出现一批拔尖的人才,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在学科上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人才,这也必然促进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新学期开学,教育部针对中小学教学教育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启示阶段,也是最长的阶段。所以面对这一时代性命题,如何加强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怎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和创新课程形式构建优质小学教育,这些都非常重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份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将“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进行部署。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启示阶段,也是最长的阶段。所以面对这一时代性命题,如何加强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怎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和创新课程形式构建优质小学教育,这些都非常重要。
    在“2019小学教育发展论坛”上,中外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十余个省市的知名校长分享了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前沿理念及探索成果。


    聚焦课程建设:

    众所周知,小学是我国在读规模最大的教育阶段,也是处于个体成长的最关键阶段,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首先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提出并提出青年教师成长为“四有好老师”的五个关键要素,即“真心”、“锤炼”、“学习”、“创新”和“收获”。
    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宝剑则是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谈起。他表示,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根基所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当前,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之间的衔接,课外学习负担的平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北京大学将在思想、人才、硬件进行全力支持。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本中则是认为,最近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体现了小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挑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统提出的“八个更加注重”,即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揭示了教育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实现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则是提出,讲重大部署,实际上就是首先要明确我们现在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现在我们从哪儿来,现在处在什么地方,要往哪儿去。深化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深化改革,建设更有使命担当的课程、更有时代精神的课程、更有生机活力的课程、更有成长空间的课程、更有实施保障的课程,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


    课程育人的落地实践:

    作为论坛承办方的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在课程改革方面独具特色的基础教育名校,更是一所具有北大文化气质的百年老校。在活动当天,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尹超分享了学校对课程育人的思考和探索。
    她表示,近年来,学校以整体育人观为指导,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突出基础性、选择性、自主性,进一步撬动了学校教育方式的整体性变革,创建了“博雅兼容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和“学玩合一的生命课堂”。
    “回忆起1991年冰心老人为北大附小的题词——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这十个字恰好诠释了学校的育人思想。”她提到,“学”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玩”体现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坚守:“这是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学有玩,有张有驰,张弛有度,生命才会更加的丰富深刻、更加丰盈和饱满。”
    基于这样的理念,构建了三层五类的课程体系,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学校通过倡导“贯通学与玩,融汇情和理”,为多元开放的课程提供文化保障;通过建设“宽口径、厚基础、大视野”的多元异质的教师团队,为课程建设进一步注入活力。

    三、家庭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核心使命有哪些

    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

    □ 本报记者 王占伟/整理

    6月25日,“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研讨会暨教育之春沙龙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举行。在观摩朝阳区实验小学校园文化、特色课程的基础上,与会代表及专家听取了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轻松学习,快乐成长》的主题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等与会专家分别就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进行了深入探讨。
    小学教育要打好三个基础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
    2012年11月,京华时报有一个报道,某地高中生体检的合格率只有13.39%,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25年下降……这个数据足以让我们陷入沉思。
    基础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应该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把孩子的健康放在了很核心的基础位置。我们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为幸福人生奠基,在这个办学理念之下,我们提出了四句话,从健康启航,让道德护航,用习惯护航,乘能力远航。我们提出基础教育重点要打好三个基础,即健康基础、习惯基础、能力基础。我着重谈谈健康和能力的问题。
    我们学校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小书包,孩子的所有用具都放在学校。哪科有作业,就带哪科的作业本回家。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孩子身体还处在发育期,负重过大,对孩子身体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现在,因为书包过重,不少小学生都有脊柱侧弯的问题。
    北京市要求,孩子每天在校活动时间1小时。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1小时。为了控制肥胖率、保证学生体质健康,学校特别针对小胖墩儿建立了“小胖墩儿俱乐部”,开辟了专门的体育锻炼教室。每天,小胖墩儿可以在午休时间来到这里,跟随专业体育老师进行针对性训练,并通过体质健康测试仪监控自己的体质。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身体素质最好的班,学习成绩也是最好的,可见,健康的身体对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
    我们建了一个爱眼工作室,每天孩子在这个工作室中,戴着仪器调节20-40分钟。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假性近视是可以调下来的,总体训练有效率是93.1%。
    我们继承和发扬了前任校长、特级教师马芯兰的教育理念,并且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提出“轻松学习,快乐成长”,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途径。为了拓展孩子们的兴趣,学校安排了厨艺、陶艺、版画等15门拓展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修。

    基础教育核心使命如何定位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
    基础教育应该打好三方面的基础。第一个是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越早越好,知识越多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就一个人的发展而言,从小就要打好身体、心理的基础,特别是心理的基础。身体的健康能够看出来,是有形的,而心理健康是无形的,一般家长、教师不够重视。
    第二个是打好学习的基础。最近有两个报告值得关注。去年3月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一个报告,21世纪必须掌握四种本领:第一是思维方式,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第二是沟通方式,要与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第三个是工作工具,就当前而言,主要是掌握信息技术;第四是生活能力。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基础教育学习指标体系,包括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意识、文字沟通、学习方式、科学技术等方面。就身体健康来说,在小学阶段,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身体健康与卫生,儿童要学会讲卫生,能够正确用水,预防传染病,同时能够选择健康的方式,预防非传染性疾病;二是食品和营养,了解食品和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既要确保儿童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又要适当控制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三是体育运动;四是性健康;等等。
    第三个是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人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价值观,要有社会公德等。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
    探讨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非常有意义。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准确定位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如果定位不准确,问题就很难解决。我认为,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基础教育阶段,笼统地谈核心使命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小学和中学的核心使命是不一样的。我们去欧美、澳大利亚考察基础教育,发现国内有很多做法和国外大相径庭,比如说课程的安排,欧美发达国家小学五年级以前基本以玩儿为主,我们现在是让孩子使劲学,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小学教育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在欧美发达国家,小学的使命是保护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玩儿好,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知识传授是第二位的。在这一点,不要说我们的小学,从幼儿园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有了小学化倾向。所以,探讨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首先应该明确区分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
    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
    为什么追问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我们在弄清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时,是否就意味着育人的基本途径、载体、内容和方法都清楚了?当我们基本的课程足以满足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时,是不是就可以不再增加其他课程了?
    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什么?基础教育应该是做人的教育。我对朝阳区实验小学最感兴趣的是孩子不张扬,当你走进校园,学生一般不会向你问好,大家都是微微一笑,小手一摆,那是一种儒雅。我们要引导孩子有独立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孩子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素养、基本技能。

    如何实现基础教育核心使命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大附中原校长康健:
    基础教育有基本价值、普世价值,还有相对独立价值。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在做预科。我们把独立价值忽略了。如何认识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非常重要。
    在小学阶段,一个人生命的成长是非常活跃的,所以营养、健康、安全就变得非常重要。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先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到德国去考察一所小学,晚上备了一堂课,准备给孩子们讲。第二天上课时,他先把自己的名字解释了一下:“我叫谢维和,有保卫世界和平的意思……”孩子们一下有了兴趣:“你给我解释一下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谢维和心里嘀咕,昨天晚上认真备了中国文化课,到这儿怎么成这样了?课后,当地校长都给谢维和鼓掌,也有人说幸亏他没拿课本来上课。德国法律规定,教师不能用课本给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上课。
    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要关注孩子的生命,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国际上有一个说法,看一所学校,一张课程表就能解读一切,教育的目的、价值、方法,内行通过看学生怎么学、学生之间怎么交流,就能把这一切看清楚。我们小学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按照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地把教育的各个阶段割裂,小学、中学、大学各司其职。由于家庭环境、营养的问题,孩子们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发胖,所以,很大程度上,小胖墩儿不是学校造成的。学校做了很多工作来减少小胖墩儿的比例,其实是在做“消防员”。我们现在缺乏一个系统整体的基础教育顶层设计,大家各管一段,就不易做好补救工作。大学补中学的,这是不正常的,造成了资源浪费,造成了冲突。这种纵向的联系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我们不能在一个独立的阶段解决孩子成长的所有问题,我们不仅要纵向串联,而且要横向联络。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
    如何实现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现在说学生学得很累,用传统思维可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们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在此,我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教育信息化。不要把信息化理解成电化教育,不是把特级教师讲的课录下来,把纸质信息搞成数字化就是信息化。还有很多人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配硬件设备,这都是非常肤浅的。
    教育信息化要带来教育的一场革命,包含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教学方式怎么革命?不是某个教师教得好,在网络上一播就是信息化了,而是用信息化的手段把我们过去讲不明白的内容让学生搞明白。简单举一个例子,语文教材上有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到去年才搞明白。诸如此类的问题,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生动地告诉学生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信息化的优势。

    把怎样的儿童交给世界
    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徐辉:
    看一所小学,我更重视的是学校怎样来传递关爱。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到一所小学调研,结果令他们非常失望,这个小学都是问题学生、问题教师。调研的结论是,学校没有前途,学生没有前途。几十年后,一个教授对这些曾经的问题学生做了回访,结果他们都发展得非常好。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们都提到了一位老师。于是,教授又去采访这位老师。该老师就说了一个字——爱。他认为,在幼儿园、小学阶段,教师怎样传递爱心是最重要的。在朝阳区实验小学,我高兴地看到,很多细节已经证明学校在努力这样做。
    我看一所学校的另一个观察点是,是否提供了促进学生发挥潜力的机会。朝阳区实验小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学校安排了厨艺、陶艺、版画等15门拓展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这些都是他们成长的平台。
    教育的成功不能进行即时的评判,而在于孩子未来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管教育多么成功,我们始终都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我们要给孩子从小播下爱的种子,为他的成长提供空间。
    我想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不要给孩子提供驯养的快乐,而要提供自由的快乐。一只宠物狗看上去是非常快乐的,但是这种驯养的快乐是不是宠物狗自身的快乐,我们不得而知。杜威说,学校就是社会,陶行知认为,社会就是学校。所以,学校要重视儿童和社会的沟通,孩子有没有机会到社会上关爱穷人、残疾儿童,这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
    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在全国人大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要有梦想,如果孩子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他怎么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一个健康的体魄,离开这一点其他一切无从谈起。第二是阳光的心态,孩子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自信、尊重他人,这种良好的心态很重要。第三是智慧的头脑。有人总是对孩子说,你小时候痛苦一点,长大就幸福了。其实,幸福是由每一天构成的,如果孩子在课堂上不开心,那么他的整个生命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关注生命,给孩子幸福,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这里面是有一个价值判断的。我特别呼吁教育行政官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思考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到底是什么?学生的分数上去了,考上了一个好学校,但如果心灵不健康,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希望教育人共同追问:我们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
    朝阳区实验小学的探索,回归到教育本身这个命题上,就是生命、生活、生存。这说明中国基础教育的探索并非在真空中。陈校长把不同的教育元素像变形金刚一样组合在一起,利用现有的条件、机会,按照教育规律去营造教育环境,引导孩子成长,难能可贵。
    同时,我也提出两个小问题供大家思考。一个是健康幸福,轻松学习。我觉得轻松学习虽然很好,但更应该重视有意义的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意义包含着艰难的探索,也包含着愉快的体验。第二个是全国的基础教育都面临的问题,基础教育到底是对人类的共性承担更多的使命,还是对个体的个性承担更多的使命?在多大的空间上,给学生的个性、潜质、兴趣开放一个空间?这些都需要伟大的实践家去继续探索。

    关于新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的问题,通过《新学期开学,教育部针对中小学教学教育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家庭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核心使命有哪些》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新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