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诺贝尔奖给莫言做了一个局,司马南充当了打手

诺贝尔奖给莫言做了一个局,司马南充当了打手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写给自己的霸气一段话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诺贝尔奖给莫言做了一个局,司马南充当了打手和莫言:一个天才型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何遭人谩骂?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诺贝尔奖给莫言做了一个局,司马南充当了打手
  • 莫言:一个天才型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何遭人谩骂?
  • 祝贺莫言获奖感言
  • 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小故事
  • 一、诺贝尔奖给莫言做了一个局,司马南充当了打手

    兵者,诡道也!

    论计谋,我们是人类的祖师爷。早在2000多年前就形成了完整的兵法,在后续历史演化中又出现了各种阳谋、阴谋。

    眼花缭乱的计谋让历史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也让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战案例。如今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能在我们的历史中找到相吻合的痕迹。

    作为玩计谋的祖师爷,我们也被别人设了局,而且让对方得逞了。

    2012年,当莫言手捧诺贝尔文学奖归国的时候,国内一片欢呼和赞扬。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他值得这样的赞扬。

    当时外交部发言人也送上了祝贺,原话是这样说的:

    我们对莫言先生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莫言先生是最近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文学造诣有目共睹。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优秀中国文学的魅力。

    当时莫言获奖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争议点不在于他的作品,而在于获奖词。我认真读过这段获奖词,也认为里面暗藏玄机,没有那么单纯。

    诺奖委员会节选了莫言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这些情节单拎出来像是在抹黑中国,但放在整本书中,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没有任何问题。

    这就是西方人的狡黠之处,他们通过断章取义的方式来误导大众,并大力赞扬莫言描写的这些情节,把他营造为靠抹黑国家才能获奖的作家。

    说白了就是一出离间计。西方文化多年来一直在围剿渗透我们,莫言正好成了他们的工具。当年莫言获奖的时候就有争议,只是声音没有这么大,直到今年被司马南翻了出来。这也正中西方国家的下怀。

    司马南把获奖词重新解读了一遍,给莫言扣上了结结实实的大帽子。观众们听完解读以后义愤填膺,对莫言送上了恶毒的谩骂。

    对于骂莫言的人,我只能说他们愚蠢至极。

    首先,获奖词不是莫言写的,而且莫言也没有配合西方国家在获奖后抹黑中国,主观上没有错。

    其次,在获得诺奖之前莫言已经拿过茅盾文学奖,这是国内文学界最高奖项。能拿这个奖项说明莫言的作品没什么问题。

    面对诺贝尔组委会发出的邀请,莫言要不要去领奖呢?当然要,而且要大大方方地去领奖。

    刘备娶孙尚香之前明知道是个局,依然深入虎穴抱得美人归,最后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关于莫言去领奖不应该不存在争议,对方白白送给我们一个美人,不管对方什么目的,我们都应该紧紧抱在怀里。驾驭不了美人只能说明自己水平不够,而不能怪美女太坏。

    面对西方的离间计,我们可以将计就计。送给西方人这么一段话:

    感谢你们对中国作家的认可,我国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很多,未来50年的诺奖提前承包给我们也没问题。如果你们不喜欢中国农村题材,我们还有专门写伤痛文学的郭敬明,专业创作霸道总裁文学的张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们,我们双手赞成。

    这样既能化解对手的离间计,也能让莫言清楚诺奖的含金量,一举两得。

    很显然大众是盲目的,当司马南旧事重提的时候,大家失去了理智,开始了窝里斗。这也是我们最擅长的方式,对外人够软,对自己人够狠。

    在窝里斗的过程中,司马南充当了打手的角色,他不是为了公心,而是为了私利。造成了一副亲者痛仇者快的局面。

    就在大家为司马南围剿莫言欢呼的时候,西方人正在偷着乐。

    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要吸取教训。不期望民众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一定要防范司马南这种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煽动。

    一、莫言:一个天才型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何遭人谩骂?

    文/南州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莫言

    ​莫言,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同屠呦呦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一样,本是一件值得赞誉的事。 

    但不知为何,一提起莫言,便有很多人群起而攻之、骂之,对他的作品表示非常不满。

    围攻莫言者的所骂言语多半如下:作品阴暗、沉闷、低级趣味;迎合西方人认为国人愚昧落后的观点;有选择性无底线暴露本民族的阴暗面,丑化祖国和同胞等。

    先不论,这些谩骂莫言的人,有没有看过他的作品。其中,比较“有趣”的一点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很少有人骂他,而获奖之后,骂声四起,来势汹涌。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红是非多”,再或者是“树大招风”?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级大奖,是由西方设立评选没错,但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医学奖等不也都是西方评出来的吗?为何一定要厚此薄彼?

    从语言环境、历史、文化等角度看,可以说一国文学是有国界的,不是世界性的,但文学中所蕴含的真实、朴素、激荡的情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的剖析,对社会的洞察,也存有人类基础共鸣。

    对一个人、一件事、一部作品有争议,无可厚非,但动辄谩骂成风,为了骂而骂,不由分说地骂,不是很奇怪吗?

    一个敢于说真话、写现实的作家,才称得上是良心作家。但我们的社会留给真话的生存空间,实在令人堪忧。若长此以往下去,我们曾经辛苦得来的东西,也将亲自被我们自己断送掉。

    大仲马有句话说得好:历史是什么,历史是用来挂小说的钉子。

    其实,从大家的爱好也不难理解,谁不喜欢听故事和各种奇奇怪怪的八卦?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和小说,比比皆是,《封神榜》《聊斋》以及四大名著等等,都足以说明故事的强大生命力。

    这一点在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名作《人类简史》中,也有所体现:人类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编故事群体,并且用神话、用故事来维系一个想象共同体的存在,进而变成一个更为团结的群体。

    而那些对莫言以及莫言小说愤怒、谩骂的人,似乎不明白这一点,历史、现实与小说的关系。

    同样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相比较而言,就是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但写出拉丁美洲百年风云变幻史、反映拉美那一片大陆人民富足与贫困的《百年孤独》被视为拉丁美洲的「圣经」,而莫言以及他的作品,却遭受很多人的谩骂。

    想来,也许正如某位网友所说: 一个正常的人,在不正常的社会里就显得不正常了,一部好作品,在不好的人眼里就不是好作品了。就像一群习惯于说假话的人疯狂撕咬偶尔说了一句真话的人。

    莫言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曾发表演讲: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在演讲的后半部分,他讲了三个故事。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毛骨悚然的有两个。

    (1)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莫言上小学。有一回,学校组织他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他们这些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放声大哭。莫言为吸引老师的注意,一度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

    他也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在脸上,来冒充泪水,还看到在真哭假哭混成一片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一滴泪水也没有,嘴巴也没发出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去遮挡脸部。这位没有哭泣的同学睁着大眼睛看着包括莫言在内的其他同学,眼神中流露出惊讶和困惑的神情。

    参观结束后,莫言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因为这个,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以后,莫言对告密一事深感愧疚,并向老师表示忏悔。

    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同学有十几个。

    莫言这位没有哭泣的同学,在莫言获诺奖之时,已去世有十多年。莫言表示,每当想起此事,想起这位同学,他就深感歉疚。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莫言悟出了一个道理: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来说陌生吗?大抵是不陌生的,区别在于:你是那个哭泣的人,还是那个没有哭泣的人,有没有去告密,以及多年以后有没有因为告密而感到愧疚。

     (2)为保自己,要去牺牲别人的人,会有报应的

    这个故事是莫言的爷爷讲给他的:

    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躲避一场暴风雨,进了一座破庙。因外边的雷声猛烈,一阵又一阵,甚至有一个个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天空似乎还传来吱吱的龙叫声。此时,这八个泥瓦匠,被吓得胆战心惊,面色如土。 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事,谁干过坏事,谁自己走出庙接受上天的惩罚,免得让我们好人受到牵连。

    外面雷电交加,自然是没有愿意出动站出来,走出庙去。因此, 有人提议: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

    其中,有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一个人的草帽被风卷了出去。众人就催草帽被刮出去的那个人出去受罚。庙里比外面好得多,这个人不愿意出去,于是 众人合力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

    而 那个人刚被扔出去,这座破庙便轰然坍塌。

    看到这个充满“戏剧性”的结尾,会不会觉得自己身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害人不成终害己。 

    对莫言以及他的作品的评价:骂他的人甚嚣尘上,但沉默的才是大多数。

    谩骂之外,也曾有网友这样评论到:“ 莫言长篇以《生死疲劳》最瑰丽宏阔,尤记得四年前读这本书时通宵达旦,难以释怀的情境。只有真正读了莫言之后,你才会理解瑞典皇家学院那些人不是吃素的,人家可是目光如炬,心明似镜。据我的阅读涉猎,当下中国文学的确只有莫言当之无愧堪领此奖。”

    “莫言的创作力是一流的。”

    “莫言的作品富有批判性,能启迪人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站在人民的立场出发,很受人民的喜爱。”

    另外,国内一众作家对莫言的评价都非常高:

    余华曾说: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王蒙说:老实讲,莫言的长篇小说,我大部分都没看过,但我清楚记得,1985年莫言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叫《爆炸》,我看完后非常激动,我到处跟人说,我那时候刚过50岁,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老过,但看完莫言这篇小说后,我得承认我老了。

    陈忠实则表示: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奖行列,我觉得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荣耀,必将对中国文坛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莫言是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独特思维、艺术个性,都已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

    而毕飞宇则称莫言是他最爱的作家,莫言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在于告诉大家作家是人。他的作品流露的不是与意识形态的对抗,而是内心巨大生命力。

    在作家王安忆眼中,莫言是天才型的作家,在天才方面,她认为在当代作家里很难找到人能和莫言相比。

    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获得过很多赞许;《红高粱家族》被张艺谋导演拍成了电影;《生死疲劳》中的故事更是精彩绝伦,写出了属于中国特有的轮回故事;《丰乳肥臀》中用魔幻笔法,讲述浓浓的社会现实;而为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蛙》,相较其他作品,自然有其更胜一筹之处。

    莫言的作品到底是不是好作品?能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现在的争论对他会有影响吗?

    争论之下,其他的交给时间吧。岁月才是检验作品生命力的利器。

    最后想说:有争议不完全是坏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社会自信与包容表现。相比较,莫言的所悟所说:“当众人都哭泣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那么,今天,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谩骂,或者赞美都变成一种肆无忌惮的表演。

    二、祝贺莫言获奖感言

    祝贺莫言获奖感言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上的即席发言

      我是念文学出身,三十年前对文学创作曾有过关注,写过文章,出过书,有一点发言权。近三十年一直致力于思想史和学术史的研究,对当代文学就没有发言权了。当然认识一些作家,王蒙、王安忆、贾平凹等,有的保持了联系。和莫言认识的很晚,见过,但真正认识,是他调来艺术研究院以后。参加一些会,听他的发言。三年前在湖南召开两岸经济文化论坛,我们都参加了,他对我多所照拂。知道这是一位不威而重的超出凡品的人物。

      莫言的作品触及到了乡土中国社会经络的痛阈,写出了人性的挣扎与坚韧。他的文学是有力量的。很多作家在生活面前、在现实面前采取的是妥协的态度。但莫言的创作是不妥协的。不妥协的文学就有力量。包括他早期的创作,以及后来的《生死疲劳》和《蛙》,都是这样的作品。

      因此莫言的获奖,毋宁说是顺理成章之事。

      尽管对诺贝尔奖有各种说法,有多少潜台词,多少潜规则,钱锺书先生甚至说诺贝尔这个人,一生做的两件事都不怎么样,一是发明炸药,二是设立诺贝尔奖。钱先生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危害比发明炸药的危害还大。后来知道,这个话萧伯纳也说过。

      但是这一次,这次莫言的获奖,我认为是给一个真正的中国作家的,是给纯粹的中国文学的。

      当然一切荣誉都是外在的,也许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刚才莫言的发言,似乎有这样的意思。祝贺莫言!为你高兴!

       莫言获奖感言全文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据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的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有我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

      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想。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做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得那样:“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三、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小故事

    1、莫言

    在莫言上高中的时候,莫言家里做了个猪圈,养了几头猪,没到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但是等猪长大后,猪的胃口变大了,饲料也不够吃了。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莫言父亲整天为着猪圈里几头猪愁眉苦脸。

    这个时候事情发生转机了,有一次莫言在学校到了吃中饭的时间,莫言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莫言这个时候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想法到好办法的莫言马上就通知了父亲,父亲听了更是一拍大腿第二天就跑去学校收拾馒头剩饭。

    莫言父亲每次在学校拾馒头剩饭时,莫言很多同学眼里就是一个“丐帮帮主”,尽管是这样,莫言并没有因为同学的冷眼就一蹶不振。他的同学可能谁都没想到,就是他们眼中的丐帮帮主,几十年后,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玛丽·居里

    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直到保罗·朗之万——另一颗伟大而聪颖的头脑,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万是热爱玛丽·居里的——当然,他的离婚失败了。

    同时他还愚蠢地让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这些情书最终被公布给了报社。玛丽·居里在45岁的这年,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低谷。

    保罗·艾培的女儿,玛丽·居里最忠实的学生与支持者之一,却因此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了巨大冲突,她站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你敢于赶她走,我将永远不会再见你,我的父亲。”

    她一生里没有顶撞过父亲,惟独在这一件事上表现出了怒不可遏。她清晰地说了以下留给父亲也足以留给未来的话语:“如果玛丽·居里是个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玛丽·居里在这场舆论风暴中,走向了她生命的陨落。有几乎三年的时间里,她的精神是在一种崩溃状态里,她被她周围的强大的、恶毒的、残忍的敌意打垮了,不得不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最终她恢复过来。强悍的意志和工作让她再度站了起来。在这之后她持续工作了22年,继续为法国和世界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泰戈尔

    泰戈尔的父亲为教育好儿子,就以自己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儿子。每天早晨,父亲把泰戈尔叫醒,父子俩一起背诵古诗。早点之后,父亲让泰戈尔坐下来,静静地听自己颂唱经文,然后一块儿去散步,散步时讲各种知识。

    回到屋里,教孩子读英文。晚上,爷俩又一块学习,还以天为书,讲初级天文知识。泰戈尔的求知欲望越来越浓,父亲把家里的藏书展示给孩子,泰戈尔饱览名著,写出了第一部诗剧。

    4、爱因斯坦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天德皇军队通过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们都涌向窗前喝彩助兴,小孩子们则为士兵发亮的头盔和整齐的脚步而向往。但爱因斯坦却恐惧得躲了起来,他既瞧不起又害怕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亲把他带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这种妖怪的国土去。

    中学时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可他并不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他要做一个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战过后,爱因斯坦试图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梦想,并且在“敌国”里作了一连串“和平”演说。

    德国右翼刺客们的黑名单上也出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悬赏两万马克要他的人头。为了使自己与这个世界保持“和谐”,爱因斯坦不得不从意大利迁到荷兰。

    又从荷兰迁居美国,而且加入了美国国籍。他认为,在美国这个国度里,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在勉强过得去的友谊中生存下去。

    5、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从小喜欢运动,一生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人们尊重地称他“老年运动家”。他在学习或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抽空参加多种文体活动,尤其喜欢爬山、骑车、赛艇、散步等体育活动。有人形容他工作时的劲头简直象个疯子,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

    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就读时,尽管每天学习任务紧张,仍抽出一定时间散步,节假日还要出外旅游或划船。爱因斯坦的这种爱好,不但是从兴趣出发,而且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晚年时,还坚持劳动坚持锻炼,他经常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和栽花、浇水、剪枝,还经常邀请朋友去爬山,有意识地磨炼意志,锻炼身体。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两个女儿,兴致勃勃地攀登瑞士东部的安加丁冰川。

    他们按照登山运动员的要求,身背干粮袋,手持木拐杖,顺着山径往上爬。在旅途中,爱因斯坦谈笑风生,十分活跃,好像年轻人一样。从此,人们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老年运动家。

    关于写给自己的霸气一段话的问题,通过《祝贺莫言获奖感言》、《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小故事》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写给自己的霸气一段话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