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挖空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挖空训练(含答案)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寡人之于国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挖空训练(含答案)和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及翻译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挖空训练(含答案)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及翻译
  •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汇总
  • 一、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挖空训练(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 )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则( )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河东凶亦( )然( )。察( )邻国之政,无如( )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 )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 )战,请以( )战喻。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 )兵而走( ),或( )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 )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 )不百步耳,是( )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 )农时( ),谷不可胜( )食也。数( )罟( )不入洿(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 )使民养( )生丧( )死无憾( )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鸡豚( )狗彘( )之畜,无( )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 )白者不负( )戴(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 )人食而不知检( ),涂( )有饿莩( )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 )也。’是( )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 )岁,斯( )天下之民至( )焉。”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到)河内;河东凶亦(也)然(这样)。察(考察,了解)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更)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喜欢)战,请以(用)战喻。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刃..既接,弃甲曳(拖着)兵而走(逃跑),或(有的人)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凭)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只是,不过)不百步耳,是(这)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违背,违反)农时(季节),谷不可胜(尽,完)食也。数(密)罟(网)不入洿(深)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这)使民养(供养)生丧(办丧事)死无憾(遗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鸡豚(小猪)狗彘(猪)

    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几)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颁(通?斑?)白者不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狗彘食(吃)人食而不知检(约束,制止),涂(通途,道路)有饿莩(饿死,饿死的人)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也。’

    是(这)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归罪)岁,斯(则,那么)天下之民至(归顺)焉。

    一、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

    先秦:孟子弟子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注释

    1.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4.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8. 亦然:也是这样。

    9. 无如:没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11. 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12. 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3.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4.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15.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16.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

    17. 走:跑,这里指逃跑。

    18. 或:有的人。

    19. 以:凭着,借口。

    20. 笑:耻笑,讥笑。

    21. 直:只是、不过。

    22. 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3. 无:通“毋”,不要。

    24.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25. 谷:粮食的统称。

    26. 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 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ù,密。罟,gǔ,网。洿,wū,深。

    28. 鳖:biē,甲鱼或团鱼。

    29. 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30. 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31.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32.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33. 憾:遗憾。

    34.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35. 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36. 树:种植。

    37. 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38. 豚:tún,小猪。

    39. 彘:zhì,猪。

    40. 畜:xù,畜养,饲养。

    41. 无:通“毋”,不要。

    42. 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43. 夺:失,违背。

    44.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45. 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

    46. 教:教化。

    47. 申:反复陈述。

    48.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ì。

    49. 义:道理。

    50.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51.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52. 黎民:百姓。

    53. 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

    54.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55. 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56. 检:检点,制止、约束。

    57. 涂:通“途”,道路。

    58. 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59.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60. 岁:年岁、年成。

    61. 罪:归咎,归罪。

    62. 斯:则、那么。

    鉴赏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2、能力训练目标:

      ⑴ 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⑵ 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⑴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⑵ 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解决办法:

      ⑴ 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⑵ 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⑴ 熟读课文。

      ⑵ 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⑶ 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⑴ 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⑵ 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⑶ 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⑷ 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二、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⑴ 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⑵ 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⑴ 学生复述课文。

      ⑵ 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 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⑴ 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⑵ 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三、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⑴ 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⑵ 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 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⑴ 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⑵ 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⑶ 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⑷ 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⑸ 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三、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⑴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⑵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⑶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

      ⑷ 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发:

      ⑴ 百发百中(发射)

      ⑵ 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⑶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⑷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

      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⑵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⑶ 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兵:

      ⑴ 非我也,兵也(兵器)

      ⑵ 穷兵黩武(战争)

      ⑶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⑷ 草木皆兵(兵士)

      胜:

      ⑴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⑸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孟子答疑: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三、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汇总

      《寡人之于国也》是大学语文的传统篇目,它具有多种艺术美因素,这篇文言文赏析如何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一)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赈灾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足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总体上用刚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沦。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人手。

      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

      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岁也”,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

      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二)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它批评了梁惠王只满足于搞“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而未从根本上改变百姓处境的错误,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阶级对立和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孟子极力提倡实行王道,推广仁政,表现出对当权者残暴统治的不满和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该文不仅具有美的内容,而且具有美的形式。它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抑扬兼施,引导有方。文章开头,梁惠王自夸“尽心”于国事,叙述“移民”、“移粟”的情况后,称“邻国之政”不如自己“用心”,对“邻国之民不加少”,梁国“之民不加多”感到不理解。针对梁惠王的这一心理状态,孟子用抑扬兼施的方法进行引导。梁惠王加小恩小惠给民众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尽心”而矜功的情绪,孟子通过打仗的比喻,给以辛辣的讽刺,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与邻国的当权者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未尽心于国事,都未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逃五十步与逃一百步,都是倒行逆施,不可能获得民众的拥戴,因此无功可矜。这样,孟子让惠王消除了盲目自大的想法,克服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思想障碍。这可以说是一种“抑”的方法。

      梁惠王的望民“加多”,既是好大喜功的流露,但从他渴望能够得到拥戴这一点上看,又是孟子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一种潜在的有利因素。因此,在打消了他的矜骄情绪之后,孟子就注意勉励他行王道,施仁政,实现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认为,王道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可以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于是,他从种田、捕鱼、伐木谈起,指出使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就是实行王道的开始。然后,他又以“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等论述,向惠王展示了行王道后将会出现的鼓舞人心的美好前景。这里,孟子显然运用了“扬”的手法。

      末段是作者抑中寓扬的有力之笔。在声色俱厉的抨击了统治者造成百姓的不幸、却又狡猾地推卸责任的可耻行经之后,孟子说:“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不要归罪于年成不好,这对于国君来说,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倘能如此,“天下之民”就会争向归附。这是对梁惠王极有吸引力的景象,他是不能不动心的。可见,抑扬兼施是孟子攻心的一种极有用的手段。

      其次是比喻生动,说理形象。孟子善于用比,通过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和深刻。本文中,孟子以战为喻的描写,绘声绘色,简短而有魅力。“填然鼓之”,交代了发起冲锋时的情况。“兵刃既接”,展现了双方短兵相接的景象。“弃甲曳兵而走”是一方战败的场面。这一番描写,暴露了逃跑者的丑态,突出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极度愚蠢,强调“五十步”与“百步”仅有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别,把梁惠王在跟“邻国”相比后所自诩的“尽心”贬的一钱不值,说服他警醒过来,改弦更张是非常必要的。至于统治者把“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的十分荒谬的观点,孟子用“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比喻加以抨击,一针见血地戳穿了统治者推卸责任的把戏,揭露了“苛政猛于虎”的罪行,不给梁惠王留下一点辩解的余地。

      再次是连锁推理,新意迭出。在阐述行王道的初步措施时,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的方法,从“不违农时”入手,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直说到“王道之始”为止。这对梁惠王来说,足以起到引之入彀的作用。孟子先以“不违农时”、“数罟不如�池”、“斧斤以时如山林”为前提,推出“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论;然后以此结论为前提,又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王道”已有了开端的更新的结论。连锁推理的运用,使文章逻辑严密,承接自然,新意迭出,具有势如破竹的气概和引人入胜的魅力。

      最后是善用排偶,气势奔放。为了使说理更加透彻有力完密严谨,该文善于运用整齐而含有对称特点的排偶句式。排比的特点使行文纵横驰骋,具有所向披靡不可阻挡的气势;对称的特点使相关的意思联系紧密,行文严整,悦人眼目。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如�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三组排偶句,从“食”和“用”两方面分三层阐述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并通过“不可胜”三个字的重复,强调遵循规律的效果,说明“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是不难推行的,可以说是推理周全,气势充沛。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接连运用了均由三句构成的四组排偶,由生产说到教育,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描绘出理想社会的蓝图,雄辩地说明推行王道是除弊兴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其表意之完密,气势之充沛,使人不能不佩服作者组织语言的功力和技巧。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的问题,通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汇总》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寡人之于国也(2)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