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

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寡人之于国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和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
  •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 寡人之于国也 大概内容讲的什么?的什么?
  •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 一、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

    拜登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通胀凶,则引战于欧洲,逼其资本入国内;股市凶亦然。察亚非欧美诸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财不加少,寡人之财不加多,何也?”

    X子对曰:“王好盟,请以盟喻。民主峰会,遍游中东,未成共识而止。召会东盟诸国,皆以微利而诱之。行事多疲于奔赴,何获耶?”

    拜登曰:“大谬,挟国威而至,敢不从耶?”

    X子曰:“王之行事,则无望财之回于本国也。”“不违盟约,欧陆不可明抢也;不激好战之国,乌牌不可轻用也;制造依仗之国,面皮不可尽撕也。全球之财不可明抢,友盟不可尽坑,是使霸权维系之根基也。聚天下之力而用之,霸道之本也。”

    “缓印美钞,整顿工业,吮世界之血可止矣;外停番邦小战,遏制私欲,军队可修养生息矣;铁锈地带,择期兴之,红脖之家可以无饥矣;拾民主之教,申之公平之义,与邻友好协商重振全球化矣。子民者安居乐业,世界休戚与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两党相争几尽下作,通胀日高不思根治,内患增,则曰:‘非我也,中国也。’是何异于病之深于膏肓,曰:‘非我有疾也,实敌害寡人也!’王常内审,斯天下之财至也。”

    一、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梁惠王①曰:“寡人②之于③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⑤凶⑥,则移其民于⑦河东⑧,移其粟⑨于河内;河东凶亦然⑩。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11)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12),请以战喻(13)。填然(14)鼓之(15),兵(16)刃既接,弃甲(17)曳(18)兵而走(19),或(20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21五十)步笑百步,则(22)何如(23)?”

    曰:“不可,直(24)不百步耳,是(25)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26)望民之多于(27)邻国也。

    “不违(28)农时,谷(29)不可胜(30)食也。数罟(31)不入洿池(32),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33)以时(34)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35)使民养生(36)丧死(37)无憾(38)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39)之始也。

    “五亩(40)之宅,树(41)之以桑,五十者(42)可以衣帛(43)矣。鸡豚(44)狗彘(45)之畜(46),无失其时(47),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48)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49)庠序(50)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1),颁白(52)者不负(53)戴(54)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55)不饥不寒,然而不王(56)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57)而不知检(58),涂(59)有饿莩(60)而不知发(61),人死,则曰:‘非我也,岁(62)也。’是何异于(63)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64)岁,斯(65)天下之民至(66)焉。”


    [注 释]

    ①梁惠王:战国时魏国的惠王,姬姓,名罃(yīng)。魏国的都城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所以魏国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②寡人:古代国君自己谦称,意思是寡(少)德之人。③之于:复式虚词,一般用作动词谓语句的主语部分,表示一种态度或做法。可译为“……对待……”、“……对……的态度”。④焉耳矣:语气词连用,以加重洋洋自得的语气。⑤河内:黄河北岸一带。⑥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⑦于:到。⑧河东:黄河以东,现在的山西省西南部。⑨粟:小米,借指谷类。⑩亦然:也是这样。(11)加:更。(12)好(hào)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互相兼并。(13)喻:打比方。(14)填然:形容鼓声咚咚。(15)鼓之:击鼓。鼓,动词。之,没有意义的衬字。(16)兵:兵器,武器。(17)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18)曳(yè):拖着。(19)走:跑,这里指逃跑。(20)或:有的。(21)以:凭借。(22)则:承接连词,那么。(23)何如:即“如何”,怎么样。(24)直:通“只”。(25)是:这。(26)无:通“毋”,不要。(27)于:比。(28)违:违背,这里指耽误。(29)谷:粮食的统称。(30)胜(shēng),尽。(31)数(cù)罟(gǔ):密网。数,密。(32)洿(wū)池:池塘。洿,低凹的地方,也指池塘。(33)斧斤:斧子。纵刃为斧,横刃为斤。(34)以时:按一定的时节(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35)是:这样。(36)养生:供养活着的人。(37)丧(sāng)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38)憾:遗憾,不满。(39)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40五)亩:合现在一亩多。(41)树:种植。(42五十)者:五十岁的人。(43)衣(yì)帛:穿丝织品。衣,这里是动词。(44)豚(tún):小猪。(45)彘(zhì):猪。(46)畜(xù):畜养。(47)时:这里指繁殖期。(48)夺:(因劳役而)侵占。(49)谨:形容词用如使动词,重视。(50)庠(xiáng)序:地方上的学校。殷代称庠,周代称序。(51)申之以孝悌(tì)之义:状语后置,即“以孝悌之义申之”。把孝顺父母,尊兄爱弟的道理反复叮嘱他们。申,反复地开导。悌,善待兄弟。(52)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黑白相间。(53)负:背东西。(54)戴:用头顶东西。(55)黎民:百姓。黎,众。也有人认为“黎”应解作“黑”。黎民,就是黑头发的人,少壮的人。(56)王(wàng):称王,使天下百姓归顺。(56)未之有:即“未有之”,宾语前置。(57)食人食:吃人吃的东西。前一个“食”是动词,后一个“食”是名词。(58)检:约束,制止。(59)涂:同“途”,路上。(60)饿莩(piǎo):饿死的人。莩,通“殍”,饿死或饿死的人。(61)发:指打开仓库,赈济百姓。(62)岁:年成。(63)何异于:与……有什么差异。(64)罪:归罪,归咎。(65)斯:则,那么。(66)至:到,指归顺。


    [译 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该是)尽心尽意了吧。(如果)河内遭遇饥荒,(我)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转移到河东,把河东那里的粮食调往河内;(如果)河东遇到荒年,(我)也这样(做)。(我)考察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也)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征战,请让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战鼓咚咚地敲响,两军短兵相接,(某些士兵)扔下铠甲,拖着兵器跑了。有的(跑了)一百步而后停了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而后停了下来。因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那么怎样?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不(因劳役)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多得)吃不完。(如果)不用太密的鱼网到池塘里捕鱼,鱼鳖就(多得)吃不完。(如果) 按一定的时节砍伐树木,木材就(多得)用不完。粮食与鱼鳖(多得)吃不完,木材(多得)用不完,这样(就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都不会有什么遗憾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基础。

    “五亩大的宅院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绸衣服了。鸡、狗、猪等的喂养,不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百亩大的田地,不错过农耕的时节,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好学校的教育,反复把孝顺父母,尊兄爱弟的道理叮嘱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在道路上奔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绸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做却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这种情况)不曾有过。

    “(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国君)却不知道制止,大路上有饿死的人,(国君)却不知道开仓赈济。(有)人饿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与(用兵器)杀死别人,(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二、寡人之于国也 大概内容讲的什么?的什么?

    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足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侯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

    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

    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三、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也这样办,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百姓死了,就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此文出自【作者】孟子弟子【朝代】先秦。

    内容品鉴: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的问题,通过《寡人之于国也 大概内容讲的什么?的什么?》、《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寡人之于国也(3)

    相关阅读

    • 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寡人之于国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和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