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专题-重点课文阅读理解 含答案可打印和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参考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专题-重点课文阅读理解 含答案可打印
参考答案一、《社戏》
1、美誉,他只是为孩子们踏坏了庄稼而感到可惜。这体现了他淳朴厚道和爱惜劳动果实的性格特征。
2、“是的”写出了双喜的诚实;“我们请客”是“偷豆”的理由;“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可看出双喜的聪明,言外之意是偷你的豆是对你种的豆的认可;“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转移了话题。
3、因为在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表示夸奖,这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特征。
4、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破口喃喃的骂”“打起呵欠来”,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很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哦,代表了“我”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美好童年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二、《大自然的语言》
1、“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2、不能。“许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意义。
4、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三、《桃花源记》
1、(1)类(2)邀请(3)告诉(4)打算,计划
2、(1)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这类。
(2)这里面的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3、作者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4、(1)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
(2)豁然开朗。
四、《小石潭记》
1、(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其岸势/犬牙差互
2、(1)特别(2)依傍(3)源头(4)于是
3、(1)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的心里为之高兴。
(2)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在和游人互相逗乐。
4、不矛盾。乐是忧是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被贬之后的抑郁心情,但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五、《核舟记》
1、(1)靠近(2)类似(3)弯曲(4)……的样子
2、(1)左臂挂着念珠斜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2)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3、(1)峨冠而多髯(2)神情与苏、黄不属
4、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
六、《<诗经>二首》
(一)关雎
1、“他物”是指雎鸠和荇菜。“所咏之辞”是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与相思之情。
2、把追求者对意中人的无尽思念抒发得感情深挚、率真自然。
3、本诗表达了主人公一种诚挚、热烈的美好情感。
(二)蒹葭
1、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衬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惆怅、失望之情。
2、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之情。
3、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一、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参考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35分)1.将下面句子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信心点亮未来,微笑书写精彩。
2古诗文默写(10分)
(1)、海内存知己,。
(2)、念天地之悠悠,。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伤心秦汉经行处,。
(6)、人生自古谁无死,。
(7)、,铜雀春深锁二乔。
(8)、,病树前头万木春。
(9)、但愿人长久,。
(10)、,欲上青天揽明月。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7分)
风不懂/云/为何总是/心事重重/云不懂/雨/为何总是// 雨不懂/风/为何总是/来去无zong /正如/ 子不懂/父/爱你的心/有多痛 女不懂/母/对我的情/有多浓/ 风不懂云的漂泊/天不懂雨的落po/眼不懂泪的懦弱/所以你不懂我的选择/也可以不懂我的难过/不是每个人都一定快乐/不是每种痛都一定要述说/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zǒng()pò()
(2)、联系上下文,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四个字)(2分)
(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3分)
风雨云大地蓝天小溪江河
4、名著阅读(6分)
《名人传》作者是主要写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潜艇的故事。
5、综合性学习(10分)
请你参加“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2分)书名:《》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分)
(3).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荐谁?写出理由。(3分)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
(4)3.8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x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3分)
短信:
二、阅读(55分)(*^__^*)嘻嘻……
(一)想我时,含上一粒糖(17分)
【摘要】“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抽测试卷”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初二语文试题,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湛()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xiào)无情吞噬()的(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
2、课文默写。(10分)
(1)它没有,没有。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
(2)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韩愈的《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唐代_________《闻雁》)
(4)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唐代白居易《池鹤》)
(5)巢成雏长大,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葛天民《迎燕》)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B、《海燕》中“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C、小说《石榴》选自《丁东草》,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D、《敬业与乐业》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主体部分别论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4、请修改下面具的错误。(4分)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修改方法:
(2)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修改方法: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如东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4分)
二(60分)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回答6~9题(13分)
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孩子的妈妈安然地闭上了眼睛,她以为母亲睡着了,所以,她没有哭。后来,在她的床头、兜里,甚至是文具盒里,父亲都会给她塞上几粒糖果,她明白,这是用来想母亲用的。
那时候,别的孩子想妈妈的时候都哇哇大叫,唯有她,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品着一颗糖果的香滑与甜美,这种想念没有丝毫痛苦,相反,还增添了许多美妙和幸福。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第一篇作文,名字就是《想念》。她在自己的作文里这样写到“想念,就像嘴里含着一粒糖的感觉,甜甜的,有草莓味,有巧克力味,还有苹果味呢,每一种味道都调皮地停留在心里,它们在与我捉迷藏。”那次,语文老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红五星”,还在“红五星”的后面写了一大段评语,夸赞她想象力丰富。
上初中的时候,她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在她日记的扉页,模仿一个诗人的写法,写了这样一首诗:“吃一粒糖的时候哦,心会暖暖的,很甜;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心也会暖暖的,很甜;想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吃很多糖;吃很多糖的时候,总会想念一个人;糖被吃下去,化作一片汪洋;妈妈就在汪洋里划着小舟,一下下地向我驶来;她冲我笑着,手里的船桨一下一下,让人好心动。”
经年流转,大学毕业以后,她所写的这段话被一位小伙子看到,瞬间被她如此细腻的心思所吸引,两人一见如故,顺理成章地坠入了爱河。
两年后,他们结婚了,举行婚礼那天,丈夫抱着她说:“宝贝,你的妈妈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童话,我将会为你开启一段浪漫的生活,以后,在想妈妈的时候,别忘了也想想我……”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婚后,他们旅游度了一次蜜月。在蜜月的前四天,他们吃遍了全国的各色小吃,玩得很开心,然而,在蜜月的第五天,她却昏倒在了沙滩上。丈夫抱着她拼命地往医院跑去,一检查才知道,原来,她是名低血糖患者。
后来,这件事被她的父亲知道了,父亲告诉她:“你打小就患有严重的低血糖,所以,你的母亲临走之前也没有忘记嘱咐你,想她的时候,就在嘴里含一粒糖,她那哪是提醒你想她呀,她是时时担心你的安危……”
那天,她含着一粒糖,哭得好伤心。
6、请概括本文的主旨。(写了什么事,表达什么感情)(4分)
7、本文主要采取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的形象?试着找出一处加以分析。(4分)
8、文章开头写母亲去世,她“就没哭”,在长大听到父亲的话时,为什么“她含着一粒糖,哭得好伤心”?(4分)
9、文中的“她”对“想念”有很多精彩的描写,如画波浪线的句子,请把你对“想念”独特感悟写出来。(不少于30字)(5分)
(二)《与朱元思书》(17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负势竞上()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填空(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1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
2写水的动态美态句子是:。
1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5分)
(三)送东阳马生序(21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以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4、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余幼时即嗜学。()(2)、俟其欣悦()
(3)、同舍生皆被绮绣()(3)、媵人持汤沃灌()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6原文填空(3分)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
(2)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的句子:
17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5分)
18、(2分)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5分)
三、作文(任选一题)(55分)(*@ο@*)哇~
(一)、
人生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第二次。第二次也许是第一次的重复,但可能有全新的发现;第二次也许会趋于平淡,但更可能绽放精彩。第二次是一种坚持,是一次回味,是一次新生……
请以“第二次”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二、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复习要点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测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1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迸 射 忏 悔 污秽 杳 无消息
2. 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3分)
A、侏儒 质问 诚惶诚恐 期期艾艾
B、酒肆 缤纷 黯然失色 抑扬顿挫
C、愚钝 犀利 无可置疑 鹤立鸡群
D、迁徙 凄惨 冥思暇想 藏污钠垢
3.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 句是病句,修改意见: ;第 句是病句,修改意见:
二、古诗文积累及阅读(21分)
4. 课文背诵默写(7分 每空1分)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4)《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的句子__ _,__ __。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 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②造饮辄醉( )
6.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7. “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2分)
8.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______,后四句_______,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10.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课内阅读:(10分)
《藤野先生》选段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1. 揣摩“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一句,这样写的用意是 ( )
A.交代了藤野先生教了“我”三门功课。
B.表明了藤野先生授课之多、时间之长。
C.强调了藤野先生长期坚持给“我”添改讲义。
D.反映了藤野先生在医学修养方面广博而精深。
12. 联系上文,对“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的具体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解剖图)那样的画。
B.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血管图)那样的画。
C.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骨骼图)那样的画。
D.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神经图)那样的画。
13. 对“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总算放心了,中国人向来很敬重鬼。
B.现在总算放心了,中国人并不敬重鬼。
C.现在总算放心了,你不肯解剖尸体。
D.现在总算放心了,你不怕解剖尸体。
14. 对末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向“我”了解裹足方法和足骨畸形情况,“我”感到难以应付。
B.藤野先生打听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反映出他对中国妇女的极大的同情。
C.藤野先生因为没有看过中国女人裹脚,所以对裹脚的具体情况不了解。
D.藤野先生希望亲眼看看裹脚的情况,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15. 从选段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有什么品格?归纳不当的一项是:
A.生活俭朴,待人热情,为人率直。
B.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
C.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我”关怀备至。
D.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 课外阅读:(18分)
走出地平线
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了。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觉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不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封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作者贾宝泉:有改动)
16. 作者所说的“周遭的地平线”是怎样形成的?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地平线的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又有视觉和心理的原因。
B.地平线原来并没有,是一种视觉效果,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C.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居高临下”,形成了地平线。
D.地平线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天和地这两个大圆自然重合的结果。
17. 为什么说“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以地平线形成的“圈子”为喻,说明人是有局限的,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超越自我。
B.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局限性,然后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C.这个“圈子”是不确定的,随着视野的延展,“圈子”会扩大,但它永远存在。
D.自己“周遭的地平线”是一个“圈子”,认识到了它,才能突破心理上的地平线。
18. 下边的诗句中哪句可以用来揭示本文的主旨?(2分)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9. 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4分)
20.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两次写儿时追赶地平线有什么用意。(4分)
21. 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40分)
题目:原来,我也很
要求:
1、记叙文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上可填“能干”、“脆弱”、“受欢迎”等等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
4、字数600字左右。
答案:
1.略
2、D
3、第③句,修改意见: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
第④句,修改意见: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
4、(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千里共婵娟
(3)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①处所 ②往、到
6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简陋的房子空空荡荡的,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7、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8、表现了陶渊明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
9、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10、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1、C 12、A 13、D 14、B 15、A 16.D 17、C 18、B
19、“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走出地平线”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冲破思想的牢笼”,“扩展自己的襟怀”
20、说明地平线是一种心理“视感”,是一个功与过的双面体,不断地超越它,就会有不断的进步。
21、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子,只不过站的高度不同,视点就不同,其目力所及也就不同。
三、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要点
给你一套题看看2008--2009学年新房中学
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友情提示:本卷满分100分,其中包含卷面5分,120分钟完
老师寄语:有付出必有回报。半学期的刻苦努力,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请你赶快拿起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把这份快乐传递给老师、家长,让他们和你一同分享吧!
一、一手好字是令人羡慕的,请你把下面的话抄写到空格里。(3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àng zhèn jiù zāi zhōng zhì chéng ché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积累及运用 (28分)
(一) 读下面句子,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来,油光可(jiàn)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2、蠢笨的企鹅,胆(qiè)______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3、浓密的胡髭( )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4、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hui)________,烧毁了吧,烧毁了吧!
3.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某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C、通过学习三周前学校发的《消防安全 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能否刻苦勤奋是中学生学业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二)诗苑漫步。在横线上写上相应的诗句。(11分)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_____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忠贞不屈的气节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____ ,_____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3分)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水调歌头》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赞曰: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柳先生传》
11《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点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走出课堂。
1、下面两部古典名著你读过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各写出两个你熟悉的故事。(小学、初中课本中的故事除外),并选一个故事谈谈你读后的感受。(4分)
例:《三国演义》 水淹七军 舌战群儒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读后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上开展“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2分)
(1)活动中,你一定会将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编辑成册,请你为这本小册子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并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献给母亲的歌”、“母亲的赞歌”除外)
___
3、今年是传统农历牛年,请你写出二条与牛有关的成语或俗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为下列拟物诗选择恰当的名称。(2分)
①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 ( )
②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 ( )
③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 ( )
A、年轮 B、云 C、羊 D、蒲公英
5.(2008福建漳州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
材料一:湖南遭遇了50 年一遇的冰冻天气,交通、电力等行业涌现了一大批杭击雪灾的勇士。电力员工罗文海、罗长明、周景华在高压线路上人工除冰时,因线路覆冰太厚,铁塔不堪重负而坍塌,3 人不幸殉职。
材料二:汶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让四个学生得以生还。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请你在网上发帖悼念,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昵称,不要用真名。
帖子一:网友昵称 [ 小桥流水 ]
悼词:冰雪消融,春意盎然,而烈士们却永远地去了。他们的灵魂依然还留在杭击雪灾的第一线,永驻在灾区人民的心田。致可敬可爱的人。
帖子二:网友昵称 【 】
悼词:
三、阅读(39分)
(一)(13分)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 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3、第①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 _,表达了“我” 思想感情。(2分)
14、第⑤句中的“他们”指代的是 (2分)
15、第⑥句中的“这一声”指的是 。“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2分)
16、第⑦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 的精神状态。(2分)
17、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 。(2分)
18、如果当时你也夹杂在看电影的人群中间,你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你又会怎么做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支康乃馨(16分)
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小一笔钱。
下午,当我和弟弟兴冲冲地打算去买礼物时,却发现了一桩糟糕的事情,我把攒的那笔钱给丢了。“我记得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我惊慌失措地说,弟弟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我们俩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见那钱的影子——在我们的计划中,那钱够买一打包装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块巧克力。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之后,我们决定马上上附近的花店去打临时工,在节日里,花店是最需要一些送花的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学校边上。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我和弟弟都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
老板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在她身后,全是新鲜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
“买花吗?”漂亮的老板娘看见了我们。“素色的康乃馨,送给你们的妈妈。”
“是的,噢——不,我们是想找一份工做,您这儿还缺人手吗?——我们打算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呢。”
“好孩子,你们等一等,就会有活儿干的——哦,瞧——”老板娘从一位先生手中接过扎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结,附上地址交给我们;接着又有人电话来订花。不一会儿,我和弟弟都有了满满一筐子待送的鲜花;我们把筐子挂在自行车前,骑着车出发了。
“能不能向收到鲜花的母亲们要一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第一位主顾收到我们送去的鲜花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时,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个办法一定行,谁不愿意将幸福与人分享呢?况且我们可以不要小费。”弟弟也说。于是第二位主顾收下鲜花后,我鼓足了勇气说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们,我们就要离开澳大利亚,爸爸带我们回到中国,可是妈妈有事没法走,这是我们跟妈妈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你知道我们多想送妈妈一束康乃馨,叫妈妈开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愿地递给我一支漂亮的康乃馨时,我红着脸竟不知道该怎样表示感谢。
三个钟头内我们跑了大半个堪伯宁,累得气喘吁吁,却异常兴奋。因为每一位接受礼物的母亲,在听我们的解释之后,都乐意只留下十一支康乃馨,而让我们选取一朵最漂亮的。
桑费尔德区,格林伍治街,72号……我按着地址按响了门铃。这是最后一位主顾。
开门的是位老太太,披着针织的披肩。一见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谢谢!”她接过花,深深地闻了一下,带点骄傲地告诉我们:“我儿子再忙也记得今天这个日子的,我已经有二十七张烫金的收据了。”说着就掏出小费。
“不。”我说,“我只希望你能允许我在这束康乃馨中挑一朵。我只要一朵,可以吗?”
“噢,当然,如果你需要的话。”老太太显得很惊讶,“可是,你要它做什么呢?”
“送给妈妈。”并说我们已经有十支了,就要实现我们的计划了。
老太太听完我叙述,就从花束中挑出一朵最漂亮的,交给我说:“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们的妈妈。”
近傍晚了,我们快乐地回到家,送给妈妈的,也是十一支康乃馨。
23. 十一支康乃馨是怎么得来的?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4分)
24.为什么每位收到祝福的母亲都乐意让“我们”选一支最漂亮的康乃馨?(2分)
25.请你想象一下,当“妈妈”知道这十一支康乃馨的来历后,她会怎么说。(3分)
26.文中对“我”和“弟弟”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句子说明。(举出两例即可)(4分)
①( )描写,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描写,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有人说“十一支康乃馨”表达了孩子们对母亲的祝福和爱心,也有人认为它同样表达了母亲们对孩子们的爱。读完了文章之后,你赞同哪一种看法?(3分)
(三)与朱元思书 (10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中有何作用?(2分)
10、郦道元的《三峡》这样写猿声:“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本文“猿则百叫无绝”也写猿声,试比较两者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何不同。(4分)
附加题(10分)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慕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 善!”
(选自《 说苑》 )
注释:① 晋平公:晋国国君。② 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 炳烛:点燃灯烛。④ 昧:昏暗,黑暗。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3处)(3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慕矣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让你想起了学过的哪篇文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4分)
四、作文
情景材料:
小文远离父母在外地读中学,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他想把由父母替他储蓄的500元压岁钱捐给灾区。小文知道自己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觉得必须说服父母取出这笔钱,献出他的爱心。
要求:
1、请你以小文的身份,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这种心愿。(注意书信的书写格式)
2、内容具体,感情饱满。
3、字数600字左右。
关于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的问题,通过《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复习要点》、《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要点》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