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寡人之于国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教师招聘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和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设计
  • 一、教师招聘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八课,本文是战国时期亚圣孟子与梁惠王谈论治国安邦之策时的言论。语言严谨、条理层次清晰并且内涵深远。这篇课文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文章,同时也是难以理解的文章。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议论性散文的论点和论据,体会古人圣贤的治国智慧。通过思辨性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以及雄辩技巧,使学生感受辩论的魅力和治国的思想。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高中学段,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养成,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文言文的相应知识储备,也具有学习文言新知的动力和兴趣。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诵读文章并合作探究,习得文章的重点并解决情感的理解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和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捋顺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主要包括: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和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和延伸作业等几个方面。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总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好的导入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可以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将采取“复习法”进行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初中学过的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进行对比阅读,以此形式进行新课导入。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以及感情,找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其次,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出文章讲了什么?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总结,得出文章的层次划分: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板书:民不加多)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并扫清字词障碍,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文章重难点问题。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文章中需要重点分析和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会安排三个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环节:首先我会向学生提出疑问:开篇提到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总结答案。我们可以得出: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学生接受;这是从表面上解决了“以战喻”的内容理解,之后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内容所蕴含的论证方法。此内容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随后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对现代生活有怎样的意义和启示呢?学生就此问题能够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在物质角度要: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在精神文明教化方面: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孟子这样的眼光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板书:王道)对于一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要能够理解内容,还要能够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因为我再次提出疑问: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们能够得出,从修辞角度来说: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再从结构角度来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从语言语体角度: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拓展

    在这一环节我向同学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在治国安邦上: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从人的本性和天性方面: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而身为儒家代表之一的孟子,他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最后,孟子提出的理论多为现实服务,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课堂教学的小结作业环节是课堂回顾的环节。我的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作业的完成是对本节课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很好的归纳与梳理。我会布置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我的板书力求精简,清晰直观,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重难点。

    中公讲师解析

    详请咨询:芜湖市侨鸿国际写字楼中公教育

    职位匹配链接,看你能考什么岗位http://ah.offcn.com/zg/whzwjs/?area=wuhu&uid=lsy45199

    文章转自:http://wuhu.offcn.com

    一、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

      A.养生丧(sānɡ)死 不可胜(shè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饿莩(piāo) 龟玉毁于犊(dú)中 孝悌(dì)之义

      C.数(shù)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ánɡ)者

      D.鸡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数罟(ɡǔ)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谷(稻谷) 不可胜(尽)食

      B.庠序(学校) 孝悌(孝顺父母) 斧斤(砍伐树木) 洿(浊水不流)池

      C.饿莩(死人) 王无罪岁(年岁) 狗彘(母狗) 鸡豚(养猪)

      D.勿夺(抢夺)其时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选两名学生回答,明确)

      (1)A(B.莩piǎo;犊—椟;悌tì。C.数cù;污—洿;王wànɡ。D.豚tún。)

      (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梁惠王------于国用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习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梁惠王 孟子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移民移粟) (设圈套)

      |

      不可---------------------------------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走进圈套)

      (3)朗读指导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有潜台词,读时语气要从容。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低和。

      学生尝试背诵2、3、4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1~4段。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3.熟读5、6、7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5、6、7段,理清背诵思路,教师适当作朗读指导。背诵5、6、7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一名学生独背。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5、6段

      (1)女生齐读第5段,男生齐读第6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板书:

      (Ⅰ)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

      不可胜食也。 |

      不可胜用也。 王道之始

      (Ⅱ)措施效果

      王亩之宅,树之以桑, 七十者衣帛食肉 王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黎民不饥不寒, 道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成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填充空缺处,尝试背诵5、6段。

      (3)朗读指导

      第5段兼用排比和连环两种句法,全段三大句,每句为一层,语势逐层上升,要突出最后一层,这是孟子的主要意图所在。“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轻读,后者重读。

      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表陈述语气,气势充沛,要读出层次。最后用双重否定句式总结,要读得坚定有力,其中应有劝勉之意。

      选一男生朗读5、6段,其余同学点评。

      学生齐读5、6段,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数罟 ②数之以桑 ③衣帛 ④养生丧死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研习第7段

      (1)学生齐读第7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

      明确:孟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此外,孟子还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辩护,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

      板书:

      对比 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 天

      涂有饿殍(下层百姓) 施仁政 下

      比喻 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 之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除暴政 民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尝试背诵第7段。 至

      (3)朗读指导

      “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读出义愤之情来。“涂有饿莩”句要读出悲愤、严厉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出讽刺意味。接着用一个比喻来反驳,应用严厉的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弃虐政行仁政,应用和缓、劝慰的语气来读。

      学生依照指导自行朗读品味。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检 ②发 ③王无罪岁

      四、学生背诵课文5、6、7段

      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明确: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在诵读中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注重词句积累。进行拓展训练,使学有所获。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或滚动式背诵。

      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结构严谨。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善用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如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形象生动,文字显得从容不迫。

      气势充沛。语言上使用排比句式,音节铿锵,气势非凡。

      学生随此背诵相关部分。

      教师再次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合书循声低和,从中体会孟子的论辩气势。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多媒体逐题显示

      (1)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①树之以桑

      ②可以衣帛

      ③然而不王者

      ④王无罪岁

      ⑤既来之,则安之

      ⑥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②忌不自信

      ③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④行李之往来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⑥养生丧死无憾

      (3)与“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

      A.惟利是图 B.各是其所是

      C.谁能定是非之真 D.是谁之过与

      (4)选出与“各不可胜食也”中“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5)分别说出下列句中的加黑字的词义和用法。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填然鼓之 移其民于河东

      之 王道之始 于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树之以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无失其时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不百步耳。

      译: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

      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译:这怎么能对刺伤人之后而致人于死地感到奇怪呢?

      D.未之有也

      译: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选7名学生依次回答,其他学生指出对与错。

      明确:(1)⑤与例句是使动用法。(①②③④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⑥是名词作状语)

      (2)⑤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自信:古义为宾语前置,即相信自己,今义为一个双音节词。宣言:古义为发表议论,今义为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俱与今义不同)

      (3)D(A.提宾标志,无意义;B.动词,赞同、肯定;C.名词,正确)

      (4)C(A.表句中停顿,B.表疑问,D.表句中停顿)

      (5)“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衬字,无意义;结构助词,定中之间“的”;代词,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衬字,无意义)

      “于”(对于,到,比,在,跟、与,均为介词)

      (6)①“无”通“毋”,不要。

      ②“无”通“毋”,不要。

      ③“颁”同“斑”,花白。

      ④“涂”同“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

      (7)C(注意“是何异于”应译为“这与……相比,有什么不同啊”)

      2.师生共同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明确:

      1.数目 1.发射

      数 2.几,若干 发 2.派遣

      3.shuò,屡次 3.打开

      4.cù,密 4.花开

      1.不弯曲 1.兵器

      直 2.仅 兵 2.战争

      3.价值 3.军队

      4.兵士

      1.能承受

      胜 2.尽

      3.胜利

      4.超过

      5.优美的

      四、课堂练习

      教师预先将此部分内容打印成材料,每生一份,以便课堂阅读。

      君与民

      梁惠王①曰:“晋国②,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食,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以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见梁襄王③。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 ①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五、六章),梁惠王又称魏惠王,他在位期间,曾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所以又称梁惠王。

      ②晋国:这里指魏国,梁惠王自称本国为晋国。

      ③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公元前318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阅读本文,真正认识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请学生谈谈阅读体会。(教师可作适当指导,但不能动辄评判)

      (本语段译文见备课资料部分)

      五、课堂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1998年那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极其强大的金融风波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WTO的胜利加入,无不证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行进。

      六、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孟之道及其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2.阅读《读本》P250《墨子》中的片断《非攻》,初步了解墨子的思想。

      附:孟子重孝

      孟子,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父亲早亡。孟子少年受母亲“三迁”、“断机”之教,努力攻读,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儒学大师,后世尊为“亚圣”。在孔子谢世百年之后,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孝道理论。他认为,天下事,“孝亲为大”。他以为,那种不事生产、懒惰成性、贪财好色、不赡养父母、好勇斗狠、陷父母于不义的人,都是不孝。孟子论孝,还有一个可贵之处,是他把“孝亲”推演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敬老观念。母亲死后,孟子以隆重的礼仪殡葬,有人批评他葬母规格不应超过父亲。他说:当年没有条件依礼葬父,今天有了,依礼葬母是对母亲,也是对父亲的怀念与尊敬。

      三迁断机孟母贤 孟子成长母懿范

      孝亲又及人之老 敬老当居九州先


    二、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导语:《寡人之于国也》文章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下面是其优秀教案,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ppt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曰:——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②《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②《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②《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ppt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pt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①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②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pt投影课文要点

      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六、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另印,略)


    三、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点拨教学法。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语法知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归纳本文重点语法知识,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

      (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 (2)师生问答

      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的问题,通过《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设计》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寡人之于国也(5)

    相关阅读

    •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寡人之于国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和文言文固定句式?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
    • 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寡人之于国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寡人之于国也(拜登篇)和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