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桃花源记古今异义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八年级(上)古代汉语语法总结和初中语文语法归纳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八年级(上)古代汉语语法总结
一、通假字
1.《桃花源记》
要:通“邀”,邀请具:通“俱”,完全、详尽
2. 《小石潭记》
“见”通“现”:“明灭可见”
3. 《核舟记》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拣。)
“右手攀右指”(攀:通“扳”扳着。)
4.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北冥有鱼
邪:同“耶”,疑问语气词。其正色邪
5. 《虽有佳肴》
(兑)命(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古代皇帝发布的政令。
(学)学半(通“敩”(xiào)“),教导。
6.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妻)
7. 《马说》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祇(只)”,只、仅仅。
二、词类活用
1.《桃花源记》
(1)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2)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3)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4)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5)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6)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7)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8)语(此中人语(yu第四声)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9)黄发(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的老人
(10)垂髫(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小孩
2.《小石潭记》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玩了。
3.《核舟记》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北冥有鱼》
(1)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2)水击三千里(水:名作形,在水面上。)
(3)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
(4)其视下也(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6)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惠子相梁(相:原意为宰相,文中指做宰相,名词作动词)
8. 《虽有佳肴》
(1)不知其旨也(旨: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2)不知其善也(善: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9. 《大道之行也》
(1)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3)使老有所终(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4)壮有所用(壮)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5)幼有所长(幼)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打开。
(7)选贤举能(贤)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举能(能)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
(9)外户而不闭(闭)形容词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10.《马说》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三、一词多义
1.《桃花源记》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村中闻有此人/此中人语云:“里面”。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遂:
(1)遂与外人间隔/后遂无问津者:“于是”。
(2)遂迷,不复得路:“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乃:
(1)见渔人,乃大惊(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2.《小石潭记》
可:
(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从:
(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清:
(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差:
(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见:
(1)看见。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乐:
(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以:
(1)因为。以其境过清;
(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卷石底以出;
(3)把。全石以为底。
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修饰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游:
(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环:
(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为:
(1)作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
3.《核舟记》
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
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加上,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 ( 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中轩敞者为舱 (是)为人五:(刻有)
可:
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 (形容词,“端正、正”)木:
能以径寸之木 (圆木)以至鸟兽、木石 (树木 )
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叫作)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是)
扇: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扇,量词)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扇子)
启: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
天启壬戌秋日 (明熹宗朱由校年号)
语:
如有所语(说话)
此中人语云(告诉)
云:
盖大苏泛赤壁云(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此中人语云(说)
4.《北冥有鱼》
⑴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名列前茅。(名次)
⑵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平息)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全: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
全石以为底(整个的)
6.《虽有佳肴》
学
学学半:通假字,同“敩”,教导。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7. 《大道之行也》
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译为“奉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父母)
子:
故人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子,译为“抚育”)
故人不独子其子(名词,子女)
8. 《马说》
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 ——自《木兰诗》)。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竭尽。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四、古今异义
1.《桃花源记》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 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2.《小石潭记》
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闻(古义:听到。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
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布(古义:映;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许(古意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今义:允许。)
佁(yǐ)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3.《核舟记》
卧右膝(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高可二黍许(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通“拣”,挑拣;今义:简单,容易)
人物(古义:人和物;今义:被描写或有突出贡献的人)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古义:尚,还;今义:曾经)
高可二黍许(古义:左右;今义:答应或表示猜测)
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今义:不成双的(跟“偶”相对))
4.《北冥有鱼》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古:山野中的雾气;今:野生的马。)
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①循其本(古义:追溯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②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
6.《虽有佳肴》
(1)弗食,不知其旨也。(旨 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
(2)教然后知困。(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3)然后能自强(强 古义:自我勉励;今义:到)
(4)虽.有至道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5)教学相长也(长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
7.《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造反;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小偷,窃贼)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兴起;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8.《马说》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同样;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有的人,也许;今义:或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sì):通“饲”喂养;食(shí):吃。)
(策)之不以其道。(古义:马鞭,鞭策;今义:策划,策略。)
五、特殊句式
1.《桃花源记》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舍弃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招待渔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
2.《小石潭记》
①主谓倒装
“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②宾语前置
“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③省略句:
“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3.《核舟记》
(1)判断句
“盖大苏泛赤壁云”(“大苏泛赤壁”是主谓词组,在句中充当谓语,说核舟刻的是什么,主语承上一分句宾语省略:核舟。“盖”,副词,相当于“大概”。)
“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以上两句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2)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
“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其两膝相比者”,原句应为:其相比者两膝。
(3)省略句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首省略主语:佛印)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各隐卷底衣褶中,居右者椎髻仰面,居左者执蒲葵扇,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以上五句中,“居”、“隐”、“题名”后面均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则题名其上”,省略“于”,原句应为:则题名于其上。“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于”,原句应为: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4)固定结构
“如有所语”(“有所”,固定格式,意思是“有……的人,或东西,或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5)状语后置
“细若蚊足”,原句应为:若蚊足细。
4.《北冥有鱼》
(1)判断句:
此小大之辩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
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
众人匹(于)之。
(3)宾语前置:
而莫之夭阏者;
彼且奚适也;
奚以知其然也。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状语后置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2)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我知之于濠上也)
(3)判断句是鱼之乐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子固非鱼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6.《虽有佳肴》
(1)宾语前置
其此之谓乎!(正常语序为“其谓此乎”翻译: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其中的“是故”,介词宾语前置句。)
(2)判断句
教学相长也。
7.《大道之行也》
宾语前置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力恶:宾语前置,即“恶力”。)
是故谋闭而不兴(即“故是”,因为这。)
8.《马说》
(1)反问句:
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
介词结构后置: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3)省略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六、虚词
1.《桃花源记》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然:
……的样子
①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
②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③怡然自乐(怡然):愉快的样子
④欣然向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其:
① 欲穷其林(代词,这)
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
④得其船(代词,他的)
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他,代渔人)
2.《小石潭记》
而:
①谭西南而望 (表修饰,可以不译,连词)
②乃记之而去 (表承接,连词)乃:
乃记之而去 (“于是,就”的意思,副词)
以:
①卷石底以出 (可不译,或译为“而”连词)
②以其境过清 (因为)
3.《核舟记》
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并且)启窗而观(连词,然后)
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以:能以径寸之木 (用)以至鸟兽、木石(甚至)
4.《北冥有鱼》
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鲲之大(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而: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关系)
则: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就)
时则不至。(或者)
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其:
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们)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之:
子之知鱼之乐(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指“鱼乐”)
固: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副词,固然)
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
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副词,怎么)
子曰‘汝安知鱼乐’(代词,哪里)
6. 《虽有佳肴》
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佳肴”,美味的菜)
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其此之谓乎(表示揣测)
7. 《大道之行也》
之
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大道之行也)
独
只是。(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
所以。(故人不独亲其亲)
而
连词,表并列。(盗窃乱贼而不作)
8. 《马说》
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鞭策千里马的方法。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故虽有名马:即使
七、多词一义
1.《桃花源记》
(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一、初中语文语法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归纳字 形声字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自的读音
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义符);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音符)
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音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意义相关、表示属于同一类事物的字
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
(象形字)① 用概括的线条描画实物形状
(会意字)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配合成为一个新字以表示一个新意
(指示字) 用象征性并具有指示作用的笔画来表示意义
同音字 形体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1、读音相同字形相似;2、读音相同字形不同
形似字 在形体上较为相近的字:1、笔画不同,字形差异细微;2、部首偏旁不同,字形差别明显
多音多义字 一个字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
词
实词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表示1、人名;2、处所;3、时间;4、方位;5、事物;6、抽象概念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
表示1、动作行为;2、存在变化;3、心理活动;4、可能、意愿;5、趋向;6、判断
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表示1、形状;2、性质;3、状态〔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数词 表示数目:1、确数;2、概数;3、序数 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
量词 表示单位
表示:1、事物的单位(1)个体(2)集体(3)不定量(4)度量衡;2、动作、行为的单位
代词 起指示(或替代)作用的词
包括: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2、疑问代词:提出问题;3、指示代词:区别人或事物
虚词 副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连词 起连接作用;表示:1、并列关系;2、选择关系;3、条件与副词配合使用
介词 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助词 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
分为:1、结构助词;2、动态助词;3、语气助词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一般都是单用,位置可在句子的前、中、末,语句的意思不变
拟声词 摹拟声音
词汇
单义词 只表示一个意义
多义词 表示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
一个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是最初的常用的基本义;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是比喻义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反义词 表示的意义或者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短语: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组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是两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是三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是四个词。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学校管理”和“管理学校”;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父亲的母亲”和“父亲和母亲”。
一、短语的种类
词和词组合成短语,主要有六种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和介宾短语。
1、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例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调查研究 唱歌跳舞
2、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用( )表示定语,〔 〕表示状语。)
例如: (我的)老师 (清晰的)字迹 (一个)顾客 〔激动地〕说
3、动宾短语
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不及物动词);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及物动词),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表示宾语)
例如: 吃晚饭 卖豆浆 夸奖我
4、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处所等。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用〈 〉表示补语)
例如: 盛〈满〉 吓〈跑〉 洗得〈干净〉 睡〈在床上〉
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
例如: 暗得〈很〉 大得〈多〉 冻得〈麻木〉
5、主谓短语
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种短语叫主谓短语。(用 表示主语, 表示谓语)
例如: 养分多 举止稳重 天气好
6、介宾短语
介词与其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组合成介宾短语。起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 从明天开始 在新的岗位上工作 睡在床上
复杂短语的层次划分:
例如:
泻 在 这 一 片 叶 子 和 花 上
并列
偏正
偏正
偏正
介宾
动补
巩固练习: 这 就 是 中 国 的 脊 梁
二、句子及句子成分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的类型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复句分为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两类。
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几种成分。此外还有独立成分。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主干)。
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情”。
表示为: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表示为:
宾语:宾语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表示为:
例:我喜欢打球。
定语: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表示为:( )
例:(漂亮的)女孩爱吃冰激凌。
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表示为:〔 〕
例:他〔用扫帚〕扫地。 她〔十分〕漂亮。 〔那天晚上〕,他〔没〕来上晚自修。
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表示为:〈 〉
例:(他)肚子疼得〈厉害〉。 他坐〈在桌子旁〉
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的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惊讶、感叹、模拟语气等。
表示为:△
例: 砰, 砰,一阵枪声传来……
△ △
1、单句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主谓句的具体类型有很多种,我们这里只研究比较常见的主谓宾式和主谓式)
例:我们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主谓宾式)
他〔非常〕健康。(主谓式)
(他的)病症消失了。(主谓式)
注:主谓宾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这样,后面才有可能带宾语;主谓式的句子中的谓语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但动词是不及物动词。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
例;飞机! 站住! 哦! 呜!(我们这里不做研究)
结构复杂的单句的分析:
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句子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它和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例:1、(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2、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巩固练习:用符号标出各种句子成分
1、 严肃地对待文章内容的人一定也在文章形式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
2、 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2、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
(1)并列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既A,又B”、“不是A,而是B”、“也A,也B”、“一方面A,一方面B”。
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变动。常用的关联词语:“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他们俩手牵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不但(不光、不只、不仅)A,而且(并且、还、又)B”、“尚且A,何况B”。
例: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出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的关联词语:“或者A,或者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
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因为A,所以B”、“既然A,就(那么)B”、“因此”等。
例: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7)假设复句
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假如”、“假使”、“要是”等。
例: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
(8)条件复句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不管)A,都(也)B”等。
例:只有党风在正,才能事业兴。
多重复句的分析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用“”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依次类推。
例: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了,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1)中国人民 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1)满天乌云 顿时消散了。
(2)树叶 黄了。
(3)小王 今年十六岁。
(4)鲁迅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 星期日。
(6)什么书 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 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 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 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 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 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 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 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 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 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 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在句子成份的定义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有特殊句式,它改变了成份的位置: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二、古文语法知识
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例如使动,状语后置,重要的句式结构答:同学你好,具体知识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 )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古代汉语有哪些常见的语法现象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主要指的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词的分类是词的语法分类,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语法区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征。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的词性在特定的场合发生临时性的变化,叫做词类活用。分为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等等。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它们都有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语序或者表达方式,是古代汉语语法的常见现象,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点和难点。
语法现象不同于文言现象,不属于语法范畴的文言现象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的古今异义等,不能算作语法现象。
关于桃花源记古今异义的问题,通过《古文语法知识》、《古代汉语有哪些常见的语法现象》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桃花源记古今异义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