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闻一多简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历史上最后一代名士,因痛骂蒋介石“混账王八蛋”而惨遭暗杀和历史上的廖光义是什么样的人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历史上最后一代名士,因痛骂蒋介石“混账王八蛋”而惨遭暗杀
历史上最后一代名士,因痛骂蒋介石“混账王八蛋”而惨遭暗杀
文/晏建怀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我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先后教过楚辞、唐诗、古代神话。闻先生上楚辞课,走上讲台,点燃烟斗,开场白:“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确有一股名士气,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名士。
闻先生每次上课的时候学生很多,除了本系的、外系的,还有许多外校的学生都挤进来听,连窗外都挤满了人。学生们除了对闻先生的诗才博学感兴趣之外,更多的是希望一睹这血性汉子的名士风采。然而,闻先生的名士风采,不仅体现在教学中,还体现在忧国忧民、碧血丹心的民族气节上。
作为诗人的闻一多,曾在《诗的格律》中表示,诗人应“戴着脚镣跳舞”。在美国留学期间,面对内忧外患的祖国,他激情难抑地写下了《醒呀》、《七子之歌》等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
抗战爆发,强敌入侵,闻先生如坐针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男人的胡子标写着‘血性’二字,这样的危亡时期,血性必不可少,胡子何患其多?”在远赴西南联大的途中,他便蓄起了这代表着男人“血性”的胡须,并誓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在西南联大教学期间,闻先生鉴于当局的腐败无能,逐渐走出书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怒作狮吼”。当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联大学生愤然罢课,国民党武装军警冲进西南联大,用棍棒、石块和刺刀对付学生,造成了4名学生死亡的“一二•一”惨案。闻先生为此拍案而起,怒诉这种“黑色恐怖”行为,痛骂蒋介石“混账王八蛋”,最终于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饮弹报国。
闻先生常常对学生说,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最能反映他思想和情操的一句话,也是他终身恪守的一句话,更是铭刻在许多联大学生心里并对他们影响至深的一句话。
一、历史上的廖光义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没有廖光义这个人。
廖光义是电视剧中《我的特一营》里面一个虚构出来的角色,在电视剧当中廖光宇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暂编五十六军的军长,在一次泰安五峰山的战役当中,英雄的牺牲了。
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廖光义本人的存在,但是廖光义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是国民革命军的原五十六军军长谷良民,和著名的抗日将领张自忠。
扩展资料:
《我的特一营》是首部肯定国名党部队是正面战场主要战斗力的电视剧,这部片子里讲述的都是一些军营底部的,社会底层的一些小人物的故事。
他的说服力感染了很多观众,并且值得肯定的是导演和编剧的思维,从小人物上体现大精神和大力量。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刘世仁,再到一个农村种地的半仙、三炮等人,还有老猫,从一个有钱人再到一个小四川、孙嘉谋、周天翼等等好多人。
就这么一帮人组成的一个营队中却包含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所有社会阶层。体现了是一个全民抗战的基本事实。
特一营是个正面教材,导演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把唯一的一个也是不能否认的一个,有史可据的一个历史故事搬到了电视荧幕上。
告诉了观众们,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为主要战斗力量。这不光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和对全民的尊重。
二、白崇禧逃到台湾后,躲过蒋介石特务暗杀,晚年与护士热恋,死因成谜
1966年12月2日早晨,在台北一所公寓里,一位73岁的老人被发现 赤身裸体俯卧在床上 ,已然气绝身亡。这位老人就是曾经的国民党一级上将,叱咤风云数十年的 “小诸葛”白崇禧 。
关于白崇禧的死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有一种说法是,白的遗体呈铜绿色,不像是正常死亡。保姆曾看到床头柜上主人晚上喝的药酒杯中尚剩有小半杯药酒,但后来药酒和酒杯都不见了。而在前一天晚上,与晚年白崇禧热恋的护士张小姐跟往常一样在白宅夜宿,担当他的副官第二天早上破门而入时, 看到的只是白崇禧的尸身,张小姐早已不知去向 。
尽管白崇禧的死因谜团重重,但白家人觉得此事背景复杂,并未追究。其实在蒋介石父子专权的台湾地区,即便白家人想要追究,恐怕也追究不出个什么来,反倒会给家人造成危险也未可知。不管理由如何, 昔日的“小诸葛”,总归是在失意中不明不白地走了 。
早在一年前,周恩来总理就曾预示了白崇禧的命运。1965年7月,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自海外归来,周总理曾对他说 :“白健生颇自负,其实在政治上并无远见,竟听信蒋介石的话,给骗到台湾去了,我很为他的生命安全担心。” 周总理对白崇禧的评价,可算是恰如其分,而白崇禧到台湾后的命运,则跟他过去的桂系老伙计李宗仁绑在了一起。
白崇禧跟李宗仁、黄绍竑,三个广西陆军小学堂的同学(分别为二、三、四期),排长出身(俗称炒排骨)的将领,经过多年奋战,励精图治,于1925年统一广西,形成了影响近代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被称为桂系。为了区别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他们也被称为新桂系。
桂系部队作风强悍,无论在北伐还是抗日战争中,都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也曾在蒋介石的“清党”行动中充当急先锋,屠杀共产党及进步人士的刽子手。自蒋介石1927年入主南京中枢后,桂系又三次向蒋逼宫,三次迫蒋下野,与蒋介石水火不容。 白崇禧曾说,蒋介石“恨桂系比恨朱毛更甚”。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过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荡平国民党残余部队。桂系几十万主力兵团一击即溃,政治资本输得精光,昔日以几十万大军向老蒋逼宫的神气不复存在,李主中枢白屯武汉的得意烟消云散。白崇禧曾幻想“划江而治”,顷刻间也被击得粉碎,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找个安全的避难所了 。
参加过北平和谈的桂系将领刘斐从香港赶到广州,在李宗仁的行宫里,力陈李白在南京拒绝和平协议,又到广州负隅顽抗的失策,恳请他们认清形势,投靠人民,不要再错过机会。白崇禧望着窗外的白云山,李宗仁用探询的口气问 :“怎么样,你手中还有枪杆子吗?” 白崇禧沉默不语,过了一会才慢慢说道:“将来如有必要,去台湾怎么样?”话音未落,李宗仁勃然大怒: “王八蛋才去台湾!”
蒋介石对李、白恨之入骨,但为了彻底整垮桂系,并使桂系为之所驱使,他又在白崇禧身上下了一番工夫。他见白崇禧反共比李宗仁坚决,又手握重兵,就对李、白二人采取一打一拉、各个击破、以白制李之术。
白崇禧很快就着了蒋介石的道 ,当李宗仁在桂林尚有和谈意向时,白崇禧四处散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主战言论,并扬言“以后谁敢言和,给我抓起来!”也正是在白崇禧的劝说下,李宗仁才从桂林飞赴广州主政。蒋介石想复职而李宗仁坚决不让时,白崇禧又幻想着从老蒋那儿谋得“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的宝座,而多次劝李宗仁让步,放弃“代总统”的名义,让蒋介石复出主政。
李宗仁却早已看透了蒋介石,不再心存任何幻想,毅然抱着“代总统”的名器去了美国。临行前,他对秘书程思远说:“ 白健生的一些做法过于天真率直,他还指望同蒋介石合作 ,我则对蒋介石不寄予任何希望,因为我太了解他了。蒋对人毫无诚意,唯知玩弄权术,当他利用你时,不惜称兄道弟,歃血为盟,一旦兽尽狗烹就要置人于死地。记得1928年9月,蒋介石一面命健生代行总司令职权,用兵冀东,一面派刘兴北上夺军,并授刘兴密令,如果抓到白健生就把他杀了。其人用心之狠毒,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台湾我是不去的。”
其后,李宗仁赴美就医,蒋介石逃到台北,白崇禧也退守海口。蒋介石却派人到海口白崇禧住处,带去金砖数万两,并暗示有意让他出任行政院长。白崇禧明知蒋介石让他去台北,是为了“劝进”,但仍没能经受住“组阁”的诱惑,于1949年12月30日乘专机飞赴台湾。
如果不是因为海外的李宗仁,蒋介石或许早就对白崇禧下了杀手。正是因为李宗仁在海外进行反蒋活动,白崇禧还有可利用的余地,但他一旦进入台湾就休想再出来了。 “小诸葛”算计种种还是不及蒋介石,最终自投罗网。
到了台湾,白崇禧毫无意外没有得到“组阁”的重任,自1950年起就只挂着战略顾问委员副主任委员的虚衔,该会的主任委员是何应钦。白崇禧还做着“反攻大陆”的美梦,蒋介石却开始“务实”起来,为蒋家王朝的“千秋万代”布局。所谓“功勋”将领,大多被剥夺兵权。但何应钦还比白崇禧幸运一些,他还可以出席“道德重整会”会议到美国去看看,作为四星上将去欧洲考察军事。
至于白崇禧,当他进入台湾以后,就从未或许离台寸步,其政治生活的处境,仅仅比张学良稍微好一些。 在国民党召开的第七次“全代会”上,所有在台湾的国民党六届常委都被任命为中央评议委员,唯独白崇禧被排除在外。 国民党元老们为他抱不平,推选于右任、居正两位老人前往见蒋介石,要求设法补救。蒋介石听了两人的意见后,以他一贯含糊的态度说道:“健生,这个,这个,他的问题我知道。”话说到这里就再没有下文了。
白崇禧跟夫人马佩璋都是回族,在大陆时期就担任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50年代中期,约旦国王侯赛因访问亚洲期间途径台北,专程邀请白崇禧访问中东。蒋介石不准白崇禧离开台湾,怕他一去不回,就暗示回教协会改选,白崇禧回教协会理事长的身份也就被剥夺了。此时的白崇禧,在台湾的唯一作用,就是三不五时给在美国的李宗仁发一份电报,对老伙计责备申斥一番。
即便这样,蒋介石仍难消对白崇禧的仇恨,将他列为头号政治敏感人物,给他起了个代号叫“老妹子”。保密局在白崇禧公馆对面专门设了个派出所,对白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敏感的白崇禧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减少了外出活动和与朋友的交往,深居简出。
有一次,白崇禧跟朋友在咖啡馆喝咖啡,临走时将另外两桌的帐也付了,朋友对此莫名其妙,白崇禧解释说: “我看出他们是监视我的人,这个客我应该请。” 后来这件事传开来,那些不速之客承认,那么多桌客人中,确实只有这两桌是有监视任务的。白崇禧能一眼看穿,不多不少,真不愧是小诸葛。
蒋介石虽然没有公开处理白崇禧,却由湖北籍“国大代表”敲山震虎,对白崇禧提出弹劾案,对他曾经拥兵逼宫之事大做文章。白崇禧对此非常恐惧,连忙出来托词辩护。不过,蒋介石暂时还不想清算他,陈诚适时出来为白崇禧开脱,一场弹劾案才不了了之,但这些不过是蒋介石集团迫害白崇禧的冰山一角而已。
1952年, 蒋经国突然派特工人员搜查白家,在白家翻箱倒柜,连地板都被撬开检查,白崇禧为官半生所积的一些文件和信件被洗劫一空。 气愤不过的白崇禧当场打电话责问蒋经国。小蒋回答说:“健公,这并不是我的意思,你不信,打电话去问总统好啦。”白崇禧又打电话问蒋介石,老蒋回答说:“我知道这件事,不仅对你如此,人人都应该这样来一次。”实际上在台湾高级官员中,除了白崇禧外,只有薛岳享此“待遇”。
白崇禧在台湾生活17年,平时几乎无事可做,只是偶尔从事一些无关紧要的礼节性活动。罢免“副总统”李宗仁的职务,就由他主持“国民大会”处理。除此之外,白崇禧就是在家读书写字,找人下下围棋,或是外出打猎,借此打发落寞时光。从1963年2月起,白崇禧开始接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采访,直到去世前八天为止,共接受了128次访问。这些谈话内容,后来被整理成《白崇禧回忆录》,其内容虽然不免顾及当时的环境,有所辩解或回避,但也算是对 历史 做了一个交代。
1965年,李宗仁夫妇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大陆,在北京受到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极高的礼遇。李宗仁的回国对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回到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就消失了,蒋介石不再需要白崇禧了,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白崇禧自己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曾痛苦地对身旁的人说: “德邻投共,我今后在台湾,更没脸见人了。”
果然, 李宗仁回到大陆后,蒋介石立马迁怒于白崇禧,下令毛人凤对白崇禧直接采取制裁行动。 毛人凤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谷正文,谷正文奉命后,立即着手部署暗杀行动,并确定行动的最高原则是,绝不留下半点痕迹,以免外界怀疑是一起政治谋杀。
保密局的特务们开始行动了。谷正文收买了白崇禧身边一位副官,获得了白崇禧的外出计划,决定在白崇禧外出打猎时,制造一起意外事件。谷正文做了严密的布置,他料定年逾七旬的白崇禧不会徒步上山,必定要坐轨道车,于是事先将一段轨道破坏,届时白崇禧便会连同轨道车一起坠入五十米深的峡谷。
事发当天,白崇禧果然坐上了登山的轨道车,但陪同一起打猎的寿丰乡乡长林意双父子乘车在前,白崇禧跟副官乘车在后。当林意双所乘的轨道车行至预设地点时,只听一声惨叫,车人一同坠入谷底。白崇禧和两名副官急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副官用力将他推了下去。 白崇禧跌倒在地捡了一条命,但他亲眼见到林氏父子及另一名副官尸沉谷底,顿时明白了一切。
特务们当然不会因为一次失败的行动就停下杀手,只是白崇禧经历一次险情后,行动更加谨慎,更少出门了,这让谷正文的暗杀行动很难下手。为此,谷正文仍然将目光对准了白崇禧身边的人。
自从妻子马佩璋1962年12月去世后,白崇禧备受打击,为了解除心中的烦闷,他终日寻欢作乐。就在谷正文为无从下手而发愁时, 白崇禧与照顾自己的护士张小姐热恋起来 。特务们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决定买通医生下重药,置白崇禧于死地。
谷正文给经常给白崇禧看病的医生赖少魂打电话,询问白崇禧的情况,赖少魂如实报告说:“白将军不是病,他想补……”谷正文回答道: “不管他是买什么,你要发挥自己的专长,蒋总统要你多照顾将军,须以猛药起沉疴,重病得下猛药。”
白崇禧还是一如既往找赖少魂开方子,然后到药店照方抓药,回来泡成药酒。往后数月,白崇禧似乎从药酒中得力,与热恋的张小姐频繁往来。不多久,白崇禧即油尽灯枯。
三、韩复榘写得一首好字,因何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
民间盛传韩复榘是一字不识的大老粗。实际不然,韩复榘不仅有文化,而且字写得非常好。韩复榘19岁离家闯关东自谋生路,后投效兵营。以擅长作战并兼通文墨而发迹,在北伐战争中一路猛打猛冲过关斩将,是率军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将领。时人称其为“飞将军”,在军阀征战中屡立战功。
韩复榘,字向方,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县东台山村的一个小康之家。有六间平房,30多亩自耕地和自养畜及碾、磨等动产、不动产。父亲兄弟二人,其父韩世泽,字净源,是一个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腐儒,在本村做塾师。其叔韩洁亭,早年参加京奉铁路的修筑,承包过起路基的土工活,在筑路过程中曾接触过美、法等外国人,对洋人的一些生活方式稍有所知,学会只言片语的外语,回乡后在群众中宣扬洋人生活,偶尔也学舌只言片语,以显示自己阅历不凡。
榘有三兄(复森、复懋、复模)、一弟(复彬)一姐,均年幼不能支撑家事。
全家八口人的生活靠父亲教书所得薄酬维持,常出现无隔宿粮或断炊情况。弟兄五人皆从事打草、拾柴、拣粪等劳动,以弥补生活不足。但因其父是塾师,孩子们白天拾柴拣粪,晚间凭灯读书学墨,所以韩复榘虽幼年辍学,但能握笔为书。
1900年,义和团运动波及霸县境内,各村遍设团坛,倡议“扶清灭洋”,对“二毛子”严惩不贷。县境内捣毁教堂事件频频发生,善来营附近团民曾有过杀死天主教神父的壮举。韩洁亭被认为是“二毛子”,当年夏,该村团民操矛刀将其宅院团团围住,搜出后当场砍头。韩复榘之母身负轻伤,趁混乱之际抱彬领榘仓皇逃匿村外草堆,幸免杀身;其父等家人获悉较早,提前遁迹。其祖母杨氏,外逃未逞,钻进磨坊罗柜,团民杀死洁亭后将宅院付之一炬,杨氏即葬身于火中。从此,家贫如洗,日子十分困苦。
韩复榘十四岁时,父母做主为他迎娶当地名士高步瀛的侄女高艺珍为妻。
韩复榘成家后,因为字写得好,经人介绍到县衙任“帖写”,相当于现在的文书。由于薪俸极低,加上他又嗜赌如命,欠下了大量赌债。十九岁那年,他为了躲债,出走东北到新民府当兵,被编入清军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当时该营的管带是冯玉祥,他见韩复榘写得一手好字,就叫他当了司书。从此之后,韩复榘跟随冯玉祥多年。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倒戈,致使吴佩孚全军覆没。
在这之后,冯大量扩充部队。在两次军阀混战中,韩复榘表现得很勇敢,立下战功,在国民军中有勇敢善战之名。1926年秋,冯部从南口往西北撤退时,韩复榘升为第一师师长。
1928年秋,第六军由河北保定一带调到陕西潼关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韩复榘任师长。
1928年年底,冯玉祥把河南省主席让给韩复榘(驻开封)。1929年春,冯玉祥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尖锐,已各在准备大战。冯玉祥计划把潼关以东的山东、河南等省所有的部队,统统撤到潼关以西集中,然后再与蒋介石作战。他的理由是,欲用拳头打人,必须先把拳头缩回来,然后再伸出去打人才有力量。冯在潼关召集高级将领开会,宣布这个作战计划。韩复榘不同意冯的意见,与冯争辩,认为大军都集中到潼关以西,军粮即成问题,据说冯在盛怒之下打了韩一个耳光,韩当时未敢反抗,但内心不服,决定叛冯投蒋。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韩复榘重新担任第二十师师长,并出任讨逆军第三路总指挥,统率七个师南下。当韩复榘部行至湖北孝感时,蒋桂战争已告结束,蒋介石派人前往慰劳,又邀韩复榘到汉口会晤,蒋介石对韩复榘嘉奖备至,临别时还送给韩复榘一张十万元的支票,并说已在上海为他准备了一处住宅。蒋介石的极力拉拢,使其萌生了投蒋之意。
同年5月,冯玉祥策划反蒋,决定将部队先行西撤,然后寻机反击。韩复榘不肯西撤,遭到冯玉祥的训斥。于是,韩复榘联合石友三、马鸿逵叛冯投蒋,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央军第三路讨逆总指挥、西北军总指挥,仍任河南省主席。
韩复榘虽然投靠蒋介石,但也并非死心塌地为蒋效力。同年10月,蒋冯战争爆发,他极力避免与冯玉祥交战。12月,蒋唐战争爆发,他开始拥唐反蒋。
1930年3月,中原大战爆发之前,蒋介石将韩复榘调往山东,出任冀鲁豫剿匪总指挥,使他远离冯玉祥、阎锡山及石友三,而韩复榘也乐得往山东发展,避免夹在蒋、冯、阎之间。中原大战爆发后,韩复榘奉命率部在山东与晋军展开连场恶战,牵制了晋军的主力,使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为使韩部更加卖力作战,9月5日,蒋介石正式任命韩复榘为山东省主席。
韩复榘主政山东八年期间,闹出了不少政治笑话。由于他急于求治,改革旧行政,试办行政区;厉行剿匪、禁烟,整顿社会风化;颁发整顿吏治严令,规定公职人员统一服装。他自称韩青天,标榜“廉洁政府”,喜欢亲自审案,还常到各地“巡察”、“私访”。但是,剿匪往往误杀良民,审案常常草菅人命,山东人民怨声载道。
韩复榘视山东为禁脔,决不容许别人染指。他千方百计排挤南京政府派去的官员,两次逮捕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负责人,暗杀中统调查室主任,锐意扩充韩家军队,企图把一切异己力量赶出山东……蒋介石对韩复榘软硬兼施,韩复榘则与南京中央明争暗斗,蒋韩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九一八”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三省,进而把魔爪伸向华北。他们千方百计拉拢韩复榘,煽动他搞“山东独立”,企图实现“华北自治”。韩复榘不愿听从其任意摆布,但却利用手里的这张牌,要挟蒋介石放松对山东的攫夺。他与日本人时而杯酒言欢,时而冷面相对,左右周旋,若即若离。
1937年冬,日军大举进攻山东,韩复榘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战而弃济南城,并在撤离济南前还下令焚毁了省政府、进德会等重要机关,在全国引起了一片声讨之声,全国民众要求国民政府严惩韩复榘。
然而韩复榘与日军并非一仗未打,1937年11月中旬,日军逼近黄河北岸,韩部官兵一再要求出战,韩被迫与日军连续激战数日,伤亡惨重。最后韩复榘拼死从济阳突围而出,撤至黄河北岸防线,拆掉黄河大铁桥与日军对峙,也不出击,结果日军在攻下南京后,对济南发起攻击,日军渡过黄河仅有几千人,韩部有四个军十几万人,为保存实力竞放弃济南,向南退却致使日军长驱直入。
据资料记载,1937年年底,“刘湘、韩复榘、宋哲元三人曾密谋准备联合倒蒋”,蒋介石接到了关于这一消息的密报,才对刘湘、韩复榘起了杀心。而且,在1937年9月,冯玉祥出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赴津浦线北段指挥抗战时,因为抗战吃紧,冯玉祥接连三次打电话给韩复榘,要求他速派兵增援前线,但韩复榘却阳奉阴违,按兵不动,使得冯玉祥非常恼火。冯玉祥后来还接到密报,说韩复榘正在与日本武官石野等密谈,冯玉祥怒火中烧,向蒋介石发密电一封,告发韩复榘“叛国降敌”。这些,最终促成了蒋介石杀掉韩复榘的决心。
关于韩复榘真正的死因,其次子韩子华曾在(国家先锋历史)(文史博览)上发表文章,认为主要以下几个原因:在西安事变时,韩曾发两封电报支持张学良。同时截留税,还解散了山东省党部,各县党部,这一切让蒋介石决心除韩复榘。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河南开封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和第五战区团长级以上的军官会议。在会议上,蒋介石当众公开问责韩复榘,随即将韩复榘逮捕,并押解到了汉口,由何应钦、鹿钟麟、何成浚等人从速组织军法审判,判决书上韩复榘的主要罪状为:“该被告并不尽守土之责及抵抗能事,对于本会委员长先后电饬出师应援德州及进击沧州,牵制敌军之命令均不遵奉;复因敌军渡河,擅先放弃济南,撤退泰安。委员长继令该被告坚守鲁南防地,又不奉命令,节节后退,弃鲁西济宁,后敌军跟踪侵入,致军事上重大损失。”
准确地说,诱捕韩复榘,戴笠并没有费多大力气。
2012年,有关记者采访了当年参与枪决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原军统成员郑培雄。据郑培雄回忆,早在1937年11月,戴笠就抽调军统三百多人,从南京撤出,坐火车到武昌,进入武昌市平阅路33号内院一座二层小楼,并将其作为军统在武昌的大本营。
1937年11月下旬,戴笠就亲自到武昌大本营训话:“韩复榘不但不凭借黄河天险抵抗日寇,逃跑前还在济南府放一把火再逃跑。所以,蒋委员长要制裁他。”
也就是说,诱捕韩复榘的计划,从1937年11月下旬就开始筹备了。
据郑培雄回忆,当时戴笠的命令一下,军统在武昌大本营的三百多人就紧张了起来,而且戴笠一再强调,任何人走漏了风声,都格杀勿论。准确地讲,军统正式成立于1938年8月,所以当时的军统局还应该称为复兴社。
逮捕韩复榘的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河南开封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和第五战区团长级以上的军官会议。在会议上,蒋介石当众公开问责韩复榘,随即将韩复榘逮捕。
之后,从押解到处死韩复榘,都是戴笠手下的特务一手操办的,连最后处死韩复榘,都是在军统局武昌大本营进行的。所以可以说,蒋介石握着戴笠的手,枪决了韩复榘。
1938年1月24日,在“军法会审”后,韩复榘被枪决,这是中日开战以来,第一个被蒋介石处决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据郑培雄回忆,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从关押他的房间出来,正准备下楼梯,早已准备好了的军统特务们,在屋门外一起举枪朝韩复榘射击,韩复榘身中七弹,从楼梯上滚下来,当场毙命,时年48岁。
韩复榘被戴笠手下的特务们击毙后,《中央日报》向全国发布消息,宣布了韩复榘的十大罪状。
这十大罪状是:
1. 违抗命令,擅自撤退;
2. 按兵不动,拥兵自保;
3. 勾结日寇,阴谋独立;
4. 收缴民枪;
5. 纵兵殃民;
6. 派销鸦片;
7. 破坏司法独立;
8. 擅征和截留国家税款,破坏税制;
9. 侵吞国防经费;
10. 扰乱金融。
就这样,在四川军阀刘湘被戴笠手下的特务毒死四天后,山东军阀韩复榘也被戴笠手下的特务们枪决。
关于闻一多简介的问题,通过《白崇禧逃到台湾后,躲过蒋介石特务暗杀,晚年与护士热恋,死因成谜》、《韩复榘写得一首好字,因何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闻一多简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