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大唐“诗豪”刘禹锡的传奇人生(二):仕途受挫,接连被贬

大唐“诗豪”刘禹锡的传奇人生(二):仕途受挫,接连被贬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刘禹锡的资料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大唐“诗豪”刘禹锡的传奇人生(二):仕途受挫,接连被贬和刘禹锡先后被贬三次 刘禹锡被贬的原因是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大唐“诗豪”刘禹锡的传奇人生(二):仕途受挫,接连被贬
  • 刘禹锡先后被贬三次 刘禹锡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 唐代诗人刘禹锡
  • 仕途坎坷的刘禹锡写下一首诗,为何却遭贬?
  • 一、大唐“诗豪”刘禹锡的传奇人生(二):仕途受挫,接连被贬

    导语:

    从公元806年到826年,刘禹锡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数度被朝廷贬谪。先后在朗州(今湖南常德)、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在巴山楚水之间辗转了二十二年。他失去了在朝廷中发挥才干,实现抱负的机会,只好寄情笔墨,把诗歌和散文作为见志之具,继续为坚持自己的操守理想而斗争,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才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刘禹锡谪居朗州一共9年多的时间,他名为司马,实无执掌,积极谋求量移,又一再受挫,因而精神上很是苦闷。

    但刘禹锡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排除苦闷,不愿自甘沉沦,不屈服于命运的压力,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

    他写于这段时间的《砥石赋》

    雾尽披天,萍开见水。拭寒焰以破眦,击清音而振耳。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砥石赋》节选

    通过一把宝刀锈蚀以后经过磨砺而重新变得锋利这件事,把自己贬的不幸视为宝刀蒙垢,不足为耻,他要砥砺志节,保持雄心壮志,继续顽强的斗争下去。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正当苦闷和期待交织着刘禹锡心灵的时候,朝廷颁发诏书召刘禹锡回京,刘禹锡在朗州10年的贬谪生涯暂告结束。

    谁知好景不长,回到京都的刘禹锡因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讽刺并触怒权贵,不久就又被贬播州,后改迁连州,被命运开了一次大玩笑的刘禹锡又继续他的贬谪苦旅。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宪宗为宦官所杀,穆宗李恒即位,次年改年号为长庆。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冬,穆宗任命刘禹锡为夔州刺史,这里是巴人竹枝歌舞的故乡。

    刘禹锡在这里开始了《竹枝词》的创作,他写的《竹枝词》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色泽清莹,音调和美,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竹枝词九首》

    至此,《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刘禹锡坎坷的一生中,有一位挚友始终陪伴在他心灵的左右,他就是诗人柳宗元。

    他们两个人一起进京应试,同榜登进士第,同朝为官,共同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并肩革新,遭遇失败一同被贬。

    宪宗元和十年,因永贞革新被贬10年的刘禹锡和柳宗元回到长安,他们本以为可以重新开始施展抱负,干一番事业。

    不料,因刘禹锡《游玄都观》一首诗触怒权贵,刘禹锡柳宗元一干人等又遭贬谪,柳宗元被贬到柳州。

    刘禹锡因是此诗的作者,使他遭到了比柳宗元等人更重的打击,置他于最远的播州恶处。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道:"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柳宗元念及与刘禹锡的友情,上疏建议说刘禹锡的父亲去世了,还剩一个老母亲,他得带着他的母亲去上任。播州路途遥远,环境险恶,柳宗元愿意和刘禹锡交换,但是皇帝没有批准,二人也没有换成。

    最终,因裴度等人的求情,宪宗将刘禹锡改贬到稍近的连州当刺史。

    在赴任途中,刘禹锡与柳宗元结伴而行,一直从长安走到湖南衡阳才依依不舍地挥泪分手,临别时,他们互相赠诗表达彼此深厚的感情。

    柳宗元在离别的船上作《重别梦得》感慨万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重别梦得》

    他希望将来告老还乡,能够和刘禹锡在一起做邻居,由此可见二人的深厚友谊。

    刘禹锡则在诗里说:"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盼望柳州的桂江水能流到连州山下,而实际上桂江水并不流过连山,自己则可以和挚友相望,长吟《有所思》了。

    离别的情景让世人动容,而这一别则是永诀了,这次分手以后,他们两人只能借助吟诗的方式来表达思念之情,再也没有会面。

    后来柳宗元客死柳州任上,刘禹锡接到噩耗顷刻间便泪如雨下,悲痛不已。

    刘禹锡花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然后又全力第资刊印,使其得以问世,并收养了柳宗元一个儿子。

    可以说,没有刘禹锡也就没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于世,柳宗元的《江雪》、《渔翁》等经典美文,可能也会如流星一般消逝在远古的天空,不为世人所见,无法被今人所吟咏和传唱。

    刘禹锡和柳宗元这种生死契合,同进同退,相濡以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世代传诵的佳话,二人也被后人并称为"刘柳"。

    刘禹锡一生并不甘心当一个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他长期在朝廷和地方任职,忠于职守,审时度势,对治道颇有研究。

    刘禹锡在所写的大量的表状、书启、碑志、序记中,在所创作的政治抒情诗、政治讽刺诗、咏史怀古诗中都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其进步的政治思想。

    刘禹锡进步的政治思想与他投身于具有革新意义的政治实践分不开的,在哲学思想上他也以同样的战斗精神和理论创造批判了天命神学世界观,总结了先秦以来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

    其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从内容、体系、战斗性和科学性方面来看,不仅在唐代是最为突出的,而且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上,也以其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而占有独特的地位。

    刘禹锡对医药、天文、音乐、书法等也有研究,他在诗中写道:"语到不言时,世间人尽睡。"

    刘禹锡和精通天文的僧惟良常常到了深夜还在讨论天文问题,为了搜集各种医药单方、验方,他30多年一直没有间断过,后来在连州时编出《传信方》一书,广为流传。

    刘禹锡弱冠入仕,一生为官,但却历经坎坷,在中国贬官历史名册上可谓赫赫有名。

    他一生遭贬次数最多,在地方任职时间最长,"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他一生遭贬经历的真实写照

    从时间上看,刘禹锡刷新了中国古代文人遭贬期限的最高记录,但他身处逆境却不消沉,打破了过去古人贬谪的忧愁怨愤的局面,创造了中国迁谪文化豪迈劲健的崭新风貌,不幸的政治命运却促成了他文学上的成就。

    在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中,刘禹锡创造了大量有价值的诗文,这些诗篇都承载着诗人怎样的智慧,诉说着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等

    大唐“诗豪”刘禹锡的传奇人生(一):年少好学,胸怀大志

    一、刘禹锡先后被贬三次 刘禹锡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刘禹锡第一次流放是因为参加“永贞革新”事件而遭贬。而第二、三次流放却是因为写诗讽刺权贵而遭贬。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唐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

    这段时间里,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

    唐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但不久又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此后,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

    次年三月(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扩展资料: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应物等交游赋诗 ,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

    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二、唐代诗人刘禹锡

    唐代诗人刘禹锡

      你对拥有“诗豪”之称的唐代诗人刘禹锡有怎样的了解呢?是不是只在课本上粗略的了解过他呢?如果你想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位诗人,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希望这些这篇文章你能更加了解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唐代诗人刘禹锡1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很小时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后来,刘禹锡考上了进士,在三十岁时升到了监察御史,和韩愈、柳宗元成为了好朋友。刘禹锡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举措,但改革也触犯了很多宦官和官僚们的利益。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时,刘禹锡也接连被贬,二十三年后才回到洛阳。

      公元842年,刘禹锡在洛阳病死,享年七十一岁。刘禹锡虽然仕途不顺,但在被贬期间创作了大量有名的诗歌,后人称他为“诗豪”。

      唐代诗人刘禹锡2

      刘禹锡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白”。1、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唐代诗人刘禹锡3

      刘禹锡现存诗歌722首,诗歌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兼具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其中《竹枝词二首》·其一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是上品之作。《竹枝词二首》·其一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诗中主要描写青年男女爱情,全诗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贬后返回途中,为回赠白居易所作。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反映了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此外,刘禹锡的《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也都是不可错过的名篇。

    三、仕途坎坷的刘禹锡写下一首诗,为何却遭贬?

    刘禹锡为人跟傲气很张狂,他眼里容不下一丁点朝廷的腐败官员的奸佞,于是把心中的抑郁通过写诗来讽刺得势的奸佞小人,以及他不怕被打击、坚持抗争的意志,这样帝王对他很不满,于是就贬黜他。

    刘禹锡第一次被贬是因为参加了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在那一次贬黜中他在外呆了十年。熬过了十年之后,皇上用“以恩召还”把他叫回了长安。本想着这一次在长安一定要好好的大展宏图,还天下一个清明,但是刘禹锡刚刚做好大展拳脚准备,却被眼前的朝堂给弄郁闷了。如今的朝廷已经是小人当道,昔日的忠臣被死死的压着,而佞臣却坐在高堂之上谈笑风生,刘禹锡特别气愤,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正好好友相约去看桃花解一解心中的烦闷,可是那开得灿烂的桃花却无法让刘禹锡心中欢快,反而更加气愤。于是他做了一首诗《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用这首诗讽刺当时朝廷奸臣当道,以此抒发心中的郁结。但是朝廷上的新贵不干了,他们到皇上那求做主,说刘禹锡指桑骂槐,于是刘禹锡又被贬回了之前待了十年的播州。

    十二年之后,当了宰相的裴度把刘禹锡叫回了长安,此时的刘禹锡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了,但是人不改当年的傲气,看着当年的玄都观的桃花,他又做了一首诗《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用这首诗嘲笑当年的佞臣终究还是个跳梁小丑,死得还是最早的,而他却还顽强的活着。这事被告发了之后刘禹锡又被贬黜到了苏州,从此在那过完了一生。

    关于刘禹锡的资料的问题,通过《唐代诗人刘禹锡》、《仕途坎坷的刘禹锡写下一首诗,为何却遭贬?》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刘禹锡的资料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刘禹锡的资料(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