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诗家天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艺术赏析及精神境界的意象

“诗家天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艺术赏析及精神境界的意象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诗家天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艺术赏析及精神境界的意象和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及赏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诗家天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艺术赏析及精神境界的意象
  • 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及赏析
  • 离别古诗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 一、“诗家天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艺术赏析及精神境界的意象

    说起唐诗,诗之仙、圣、佛——李白、杜甫、王维,我自是极爱的。除此三位唐诗圣手,还有一位“诗家天子”我认为也值得品鉴,他就是王昌龄

    在今天,王昌龄的名气虽然不如李白、杜甫那样大,但在整个文学史上,他是不可忽视的一代唐诗圣手。

    一、王昌龄的文学地位

    有着“诗家天子”美誉的王昌龄有多优秀呢?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注: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计29年。

    从诗的整体发展而言,七绝从七古发源,是诗的精华,诗中之诗,是唐诗发展的最高形式。王昌龄最以七绝见长,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存世作品不多,只有181首,但质量很高。题材涉及为离别、边塞、宫怨,成就以边塞第一,宫怨第二。

    他的边塞诗与岑参、高适、王涣之并称

    其代表作《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被奉为七绝第一。明朝三才子之首的文学家杨慎,在其《升庵诗话》一书中,认为“此诗可入神品”,即诗歌品鉴的最高等级。

    其闺怨诗可与李白比肩。

    长信秋词

    唐·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今天,我就以他一首《芙蓉楼送辛渐》,管中窥豹,窥一窥他的文心和精神境界之意象。

    二、作品背景简介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文直译:秋冬时节,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早上微明,好友即将登舟北归,天地间唯有楚山孤立在那里。若是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近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此诗作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王昌龄被贬为江宁县丞,江宁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他的好友辛渐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润州即今天的镇江。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三、作品艺术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体裁为唐七绝。

    此首送别诗,王昌龄没有直写离情别恨、依依不舍的场景,而是以物喻人,寓情于景,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立意高远。

    1.结构巧妙,突破线性叙事, 打破时间线

    前面三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用线的写法,依层次而串联下来。

    “夜入”“平明”,从夜晚写到天明,“送客”“楚山”“亲友”“相问”,由眼前写到别后

    作者用清晰的时间线,把文字点画成立体的画面,短短廿一个字,点出了时间、事件、人物、环境以及送别的心境,勾画出离别的黯淡气氛,用文字完成了一部流动的动态影像

    2.炼字如神, “汉字锻炼功夫上别开天地”

    闻一多先生说,“大谢(谢灵运)练字功夫极深,但尚不能堆成七宝楼台,完成这一任务的只有王昌龄了”,“昌龄在汉字锻炼功夫上别开天地,比大谢成就更大。”

    那我们来看一下,诗人是如何炼字如神,“堆成七宝楼台”的。

    首句用“连”和“入”两个动词,一气呵成,便写出了雨势连绵,江天一际,寒雨浩然而来的磅礴气势,反衬了诗人因离别在天明时分,似而一夜未眠的情景。

    而寒雨,一个“寒”字,既点出送别在深秋季节的寒意,更点出离别在即,送别好友离情不舍的心凉。

    次句,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既是指代作者自己,好友离去之后独自留在此地,也指辛渐即将孤身一人踏上慢慢归途。

    从而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一句,诗人与亲人彼此的记挂, “洛阳亲友”一定会惦念远在吴地的他而“相问”。

    王昌龄素有 “七绝圣手”之誉,这炼字功夫确是已臻化境,别开天地。

    3.情绪渲染饱满,寓情于景

    在辽阔的江边,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

    “寒雨连江”本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然而王昌龄并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而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楚山是代称,不是具体指哪一座山,吴楚之地即今天的江浙一带,当地的山都是连绵的山丘,并没有如泰山那样平地而起的一座山峰。

    这孤寂而峙的楚山,实际是诗人内心的外化。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同时也在隐喻诗人遗世独立的坚毅品格。

    4.文字色彩浓密,以景传情

    多数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与夜雨芭蕉、窗下梧桐、残荷月影等等琐物结合。

    王昌龄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而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写意的水墨,勾画出一幅萧瑟秋意之中,寒雨连江、烟波浩渺、气势磅礴的吴江夜雨图。

    以北望孤山的开阔视野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辽阔意境,一如他边塞诗中大漠雄关、孤城长云的雄浑。

    5.卒章显志,以点的手法,题点全诗灵魂

    末句用了点的表现手法,是全诗的题点、灵魂,最为世人传颂。

    “冰心在玉壶”,由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化出,而能青出于蓝,连那个“如”字都给省掉了,意境更胜前作,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

    “冰心”是说冰清玉洁之心,“玉壶”出自道教概念,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此处是说处身之洁。表明诗人身处低谷,却不舍高洁之志,在浊世之中身如玉壶心如冰晶般清透无染。

    6.整首诗,起承转合,结构严谨,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前三句以线串联,起承转合,全在于引出全诗题点——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可见,此离别诗,离别并不是这首诗最主要的主题,诗人是借离别表明自己的心志。

    那连江的寒雨,正如他在仕途上的坎坷波折,而孤峙的楚山,则是孤傲不屈的自己,“神骨莹然如玉”。

    《新唐书》中记载,王昌龄“不护细行”;《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慬小节,谤议沸腾”,可见他才情张扬,锋芒毕露,不免遭人谤议,而得罪权贵,屡遭贬斥。

    此句即诗人借以明志,请辛渐代为向洛阳的亲友表明,我心未变,仍然无染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七字写尽诗人的身世感慨。以壶比人,是王昌龄所创意境,也正是他的文心所在。

    全诗格调高绝,江边送别,既没有直写友人,也没有直写自己,以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将离情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虽然没有直写离情别恨、依依不舍的场景,离情的伤感却直透人心,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恰如宋人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评:”少伯请送别诗,俱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留连。“

    四、精神境界之意象

    王昌龄跟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大多情谊深厚。著名的有李白、岑参、孟浩然、王维、高适、王之涣……不甚出名的则有辛渐、魏二。能成为至交好友,必是以心相交,精神世界的意象相通。

    玉壶即为他们精神世界意象的表征之一。

    如前所说,”一片冰心在玉壶“由南朝诗人鲍照“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化出。

    初唐的骆宾王《送别》中亦有: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李白诗中也有此意象,《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都是借玉壶来表白,自己的心如同放在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剔透。

    王昌龄和他的朋友们,都喜欢以玉壶冰心来明志。

    为什么他们能写出如此传颂千古,跨越古今击穿人心的传世名作呢?

    关键在于他们的人格,可昭日月,可参天地。在精神意境上,追求纯净不染凡尘的高洁意象。

    五、结语

    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明了自性如玉如冰,身为玉壶明透,心若冰晶不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是白公子,爱读书爱写作,等你来,随你去。

    感谢你的阅读,期待你的分享,我们一起成长!

    一、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及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写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接下来分享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及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和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平明送客,临别托意。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芙蓉楼送辛渐》创作背景

    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二、离别古诗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 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此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供大家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

      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中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拓展: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词鉴赏
    “寒雨连江夜人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连”字和“人”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扛面上,进人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扛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从清澈勰、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王昌龄经典名句
    1、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代扶风主人答》
    2、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答武陵田太守》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柴侍御》
    4、前军夜战洮河北,巳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6、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
    7、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
    1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2、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13、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14、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从军行》
    15、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6、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17、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8、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塞下曲四首》
    19、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长歌行》
    20、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芙蓉楼送辛渐》
    2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22、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2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24、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塞上曲》
    25、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西宫秋怨》
    26、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七首》
    27、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2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9、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O州》
    30、青山明月梦中看。

    关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问题,通过《离别古诗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