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巧译三国中的成语:分久必合与七步之才

巧译三国中的成语:分久必合与七步之才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吴下阿蒙成语意思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巧译三国中的成语:分久必合与七步之才和写出四个三国故事成语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巧译三国中的成语:分久必合与七步之才
  • 写出四个三国故事成语
  • 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大全
  • 三国演义中的四字词语
  • 一、巧译三国中的成语:分久必合与七步之才

    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前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改变历史的事件和人物层出不穷,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成语,如初出茅庐、草船借箭、七步之才、才高八斗、缓兵之计、知遇之恩、封金挂印、三顾茅庐、吴下阿蒙、如鱼得水、桃园结义、过关斩将、刮骨疗毒、唯才是举、不知所云、赤膊上阵、乐不思蜀。这些成语,不仅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也成为汉语语言鲜活有机的组成部分。

    【配图:彭靖雯】

    《三国演义》小说的开篇就是一句成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到了东汉灵帝时,已有近四百年,支撑王朝的梁柱已经腐朽,维系社会的链条开始散落,黄巾起义成为压断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进入了群雄争霸,三国鼎立的时代。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寥寥八个字,却道出了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的至理,同时,又揭示出无常与无定中的必然性。

    罗慕士的译文:Here begins our tale. The empire, long divided, must unite; long united, must divide. Thus it has ever been.

    邓罗的译文:Domains under heave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ivision, tends to unite; after a long period of union, tends to divide. This has been so since antiquity.

    Yu Sumei和Ronald Iverson的译文:Unity succeeds division and division follows unity. One is bound to be replaced by the other after a long span of time. This is the way with things in the world.

    几位翻译家的译文各有千秋,都有很强的节奏感,准确地传递了原文的内涵。罗慕士和邓罗属于直译,而Yu Sumei和Ronald Iverson的译文则属于意译。罗慕士为了让译文更加顺畅,特意加上一句“Here begins our tale”,相当于原文中的“话说”。中国的章回小说源自评话,前一回的结尾要留个话口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If you wish for further details, you may learn them from the following chapter.),后一回的开头要有个过门儿(上回书说到…… In the last chapter, we have left the father and son waiting outside the gate...),罗慕士的翻译充分展示了章回小说这一特点。

    “天下”一词的翻译也很值得探讨。在不同的语境中,“天下”的含义不尽相同,“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天下兴亡”中的“天下”翻译成英文,会分别侧重world,everywhere under heaven和country的意思;还有像“天下奇闻”“天下无敌”中的“天下”,则没有必要字对字地译成英文。罗慕士用empire来翻译“天下”,邓罗选择了“domains under heaven”,而Yu Sumei和Ronald Iverson没有把“天下”作为主语,只说统一与分裂相互交替,然后用this is the way with things in the world来找补回来,“天下”又成了“world”。

    中国的成语,大多与人物典故有关,这样的成语最难翻译。如果意译,必定会丢失文化特性;如果直译,又必然会导致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前面提到的“七步之才”“初出茅庐”以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莫不如此。

    【配图:彭靖雯】

    我们以“七步之才”为例,看看罗慕士和邓罗是怎么翻译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曹丕即位不久,因忌惮弟弟曹植的才华,想找借口除掉他,于是就想到了一个歪点子,命曹植行七步吟诗一首,若不能,从重治罪。七步成诗,对于常人是千难万难,但对曹植来说,却如探囊取物,信手拈来。他略加思索,随口吟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曹植也因此逃得性命。

    “七步之才”,《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解释是ability of quick, spontaneous literary creation;北外编著的《汉英词典》先是直译为seven-pace talent,然后再进一步补充解释为literary talent in ready play;梁实秋《远东汉英大词典》也是采取了直译的方式—— to compose a poem within the time required for taking seven steps。字典的解释固然详尽,但用英语行文时却不能直接照搬,还是要根据上下文的原意进行选择,不能以词害意。如果说某人出口成章,有七步成诗之才,只要说“He has a ready wit in composing poems.”就可以了。

    曹植的这首《七步诗》,是应急之作,妙处不在文采,而在于寓意。豆子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但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连处心积虑要加害于他的曹丕听了都羞愧难当,潸然泪下。1941年1月6日,蒋介石策划并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1月17日,周恩来以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最后一句“相煎何急”就是借用曹植的七步诗的一句来表达对国民党挑起内战、杀戮同胞的强烈抗议和极大愤慨。题词在《新华日报》甫一发表,举国舆论哗然,立即激起了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强烈呼声,蒋介石政府慑于舆论压力,也不得不暂时有所收敛。

    那么,这首“七步诗”究竟应该怎么翻译呢?我们先来看看罗慕士和邓罗的译文:

    罗慕士的译文:

    Beans a simmer on a beanstalk flame

    From inside the pot expressed their ire:

    "Alive we sprouted on a single root --

    What's your rush to cook us on the fire?"

    邓罗的译文:

    They were boiling beans on a beanstalk fire;

    Came a plaintive voice from the pot,

    "O why, since we sprang from the selfsame root,

    Should you kill me with anger hot?"

    罗慕士和邓罗的翻译很接近,甚至可以说是互为释文。罗慕士的译文与原诗更为贴近,没有用人来作主语,保留了原诗豆子与豆秸的对话。simmer作名词是即将烧开的状态,还未到翻滚沸腾的程度,英文的解释是the state when sth. is almost boiling。罗慕士在使用这个词时应该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如果换做是我,很可能不假思索译成Beans boiled on beanstalk flame,缺乏文采且不说,一旦boiled,就是熟了,煮熟的豆子是不可能表达愤怒和抗议的。ire是愤怒的意思,属于文学语言,日常生活中较少用到,罗慕士选择这个词,一是取其典雅,二是为了与第四句句尾的fire押韵。

    邓罗按照英语语言习惯,加上了they作为主语。“相煎何太急”一句,罗慕士的翻译是what's your rush to cook us on the fire,邓罗的翻译是why should you kill me with anger hot,前者用了cook,后者用了kill,cook是相煎的原意,而kill则成了相杀。

    在网上查到了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抄录如下:

    Pods burned to cook peas,

    Peas weep in the pot:

    "Grown from same root, please,

    Why boil us so hot?"

    在诗词译者中,许先生是押韵的大师,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最为明显。peas与please,pot与hot,押韵非常整齐。英语诗歌不仅有尾韵,还有头韵,加上音步和抑扬,复杂程度不亚于中国传统诗词,只不过是我们学习英语的人境界一般达不到,很难体会和欣赏罢了。许先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译文的音韵之美,为此,对原文原意加以改动也在所不惜。原文是“豆萁”,译文却是“pods”,成了“豆荚”了。很明显,他是为了押头韵,才选择pods和peas,而为了照顾第一行的peas,在第三行又加上了一个please,这样一来,似乎冲淡了原诗中悲愤的情绪。许先生翻译的这首诗,虽然押韵整齐,形式讲究,但从文义上看,显得有些随意,更像是一首顺口溜,还原不了曹植充塞胸中的愤懑。

    《三国演义》是非常古雅的白话文,四字成语非常多,对照罗慕士和邓罗的英译本来学习和体会,既是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方法,也是提高英语翻译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的捷径。

    一、写出四个三国故事成语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
    刮目相看 甘宁
    乐不思蜀 刘禅
    单刀赴会 关羽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二、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大全

    三国四字成语大全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三、三国演义中的四字词语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关于吴下阿蒙成语意思的问题,通过《关于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大全》、《三国演义中的四字词语》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吴下阿蒙成语意思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