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中世纪的愚人节:比今天玩得更疯,笑的更狂

中世纪的愚人节:比今天玩得更疯,笑的更狂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愚人节是哪天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中世纪的愚人节:比今天玩得更疯,笑的更狂和愚人节的来历 愚人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中世纪的愚人节:比今天玩得更疯,笑的更狂
  • 愚人节的来历 愚人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 愚人节的起源 传说故事
  • “愚人节”的来历是什么?你觉得愚人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一、中世纪的愚人节:比今天玩得更疯,笑的更狂

    愚人节是欧洲历史上非常古老的节日,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愚人节不过是个互相开玩笑的节日,但是中世纪的欧洲人却十分重视这几日,他们比今天的人们玩的更凶,闹得更疯,笑的更狂,可以说,正是愚人节让中世纪的人们得以度过漫长的艰苦岁月。

    一、起源:中世纪的娱乐生活

    愚人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戏谑和反讽的娱乐和狂欢活动,这种娱乐活动确实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之前作者讨论过圣诞节的前身——罗马农神节的时候,就提到这个节日有选举“酒鬼皇帝”的习俗(《圣诞节的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圣诞节的起源其实和耶稣没有关系》)。罗马人会在那一天选举一个“农神节皇帝”,对此人各种戏谑和捉弄,这种习俗在中世纪就有流传,可能正是愚人节恶作剧的前身。不过中世纪的人们并不像罗马人那样在农神节狂欢,也不像今天的人们那样在四月一日恶作剧,事实上他们会把大部分有宗教游行和狂欢的日子都过成“愚人节”。

    欧洲中世纪的“酒鬼皇帝”

    中世纪并不是人们理想当中的美好时代,虽然很多人为中世纪也没那么黑暗,但是不得不承认中世纪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之前的希腊罗马时代和之后的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就比如说人们的生活吧,中世纪的农业生产都比较落后,农民们即便在丰收的季节也有可能饿肚子,更别提无处不在的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了,就是教会宣传的美好来世也无法根除当下的痛苦。然而和今天的人们想象的不同,中世纪的人们可能并不比今天的我们更痛苦,他们用来面对不幸的方法之一就是戏谑和反讽。在一部中世纪的诗歌集《布兰诗歌》当中,就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六百个大子怎够开销,肆无忌惮毫无节制。我们都是极乐的酒鬼任人去辱骂我们早已一贫如洗。

    中世纪的娱乐生活

    毕竟,面对再多的不幸,生活都要继续下去,古罗马人如此,中世纪的人们也是如此。因此,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严肃和强硬的中世纪教会不但没有镇压这一类娱乐活动,反而对此类活动比较支持和鼓励,甚至很多领主和教会人士会主动与他们的臣民们一起从事这种娱乐,毕竟,又要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那总得让马儿有点乐子吧。

    二、形形色色的愚人节

    法国的愚人节在中世纪是比较出名的,很多人甚至相信愚人节就是起源于法国。在这些愚人活动当中,平日里高高在上的领主和严肃的修士们都要和平民们一起参与。就比如选举“愚人国王”,无论是平民,贵族还是修士们都可以参加,参加者对选举出来的“愚人国王”各种恶搞和戏弄。

    中世纪的这一类恶作剧多半和宗教有关系,比如他们会让当选者骑着驴子游行(因为驴子曾是耶稣的坐骑);如果是女人当选,他们就让女人抱着一个孩子,这显然是在模仿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虽然是模仿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可这样的场景发生在愚人节,就完全不是神圣和庄严的,狂欢的人们簇拥着他们的“耶稣”和“玛利亚”,在全城大游行,载歌载舞,纵情饮酒,不少人还会在游行队伍经过的时候学驴叫,全城上下都充满着快乐的空气。

    要知道,妇女和儿童平日里是不能参加公共活动的,主教和贵族们显然平日里也不会和老百姓混在一起,而耶稣和圣母玛利亚都会被恶搞,可见对于中世纪的人们来说,愚人节就是一个专门与平日里的各种禁忌作对的节日,是平民们发泄对于日常生活不满的一个窗口,更是中世纪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当中唯一能够将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联系起来的节庆。

    中世纪平民狂欢的场景

    看到这样不虔诚的场景教会当然是不开心的,可是愚人节太好玩了,很多教会人士都乐在其中。1394年,法国试图禁止这类不虔诚的娱乐活动,结果竟然遭到了从贵族到教会再到平民百姓的一直抗议而作罢,连一些教会人士都支持愚人节,声称人们的笑声正是人们虔诚的体现,笑得越大声表明越虔诚。还有的教士们则认为,适当的娱乐并不会妨碍人们的虔诚,他们经常引用圣徒约翰的一句名言,“一直绷着的弓容易断”。

    当然,我们也可以猜得到,其实低级教士是更喜欢参加愚人节的,在有的地方,愚人节并不是扮演国王或是耶稣和玛利亚,而是选举“愚人教皇”或是“愚人主教”。不过被恶搞的主教大人们也并不总是会生气,据说一位主教在去世之前还专门指示旁人,把自己的主教袍留给愚人节用。由于在中世纪绝大多数节日都有宗教人士参加,所以其实在绝大多数的中世纪愚人节当中,教士们都是狂欢的主力。

    一个当选为“愚人主教”的男孩

    不仅是教士们喜欢愚人节,贵族们也热爱愚人节,甚至很多国王都热爱愚人节活动,在这方面比较有名的比如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只要有这样的活动,亨利三世就会带着一帮随从们到街上去狂欢,经常彻夜不归。亨利三世的时候已经是十六世纪晚期了,教会对愚人节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严厉,很多教士们都公开批评亨利三世的做法,国王的回应是让这些人都去参加愚人节。

    不过当时的氛围和中世纪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中世纪那种贵族和平民们互相取乐的场景以及很难看到了,尤其是亨利三世这么一个任性的国王,就更是只准他捉弄别人,不能让别人追弄他。据说在他出现的场合就只准他戴面具,其他人戴面具都会被他拿掉,这样表明只有他拥有恶搞别人的权力。他经常冲进一堆狂欢的人群当中,摘掉人们的帽子和面具,如果有人被他冲倒或是掉进了水里,他就更开心了。虽说亨利三世的玩法太过于自私,可是在他死后,愚人节就因为在法国就没什么人撑腰而迅速衰落了。

    热衷愚人节的亨利三世

    俄国地处欧洲的边地,愚人节衰落的速度要比欧洲其他地方慢,所以到了18世纪,著名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也是一位愚人节的热爱者。俄国人的玩法和欧洲其他地方差不多,也是选举一位“愚人教皇”,不过和欧洲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愚人教皇”并不是取乐的对象,人们会在“愚人教皇”的率领下大闹全城,无论要去谁家捣乱都不能拒绝。

    彼得不像亨利三世那么霸道,如果别人当上了“愚人教皇”,他也乖乖的服从命令。如果轮到彼得自己当选了,他就把自己恶作剧的天才展现出来了。有一次他当上“愚人教皇”之后,就下令让自己的一对臣民结婚,然后不由分说把这一男一女关进一个屋子里洞房。你以为接下来会是好事的话,那就是你太不懂愚人节精神了。彼得和其他人会躲在门后面偷看,然后撞开大门,把新郎抓出来装进一个酒桶扔进了涅瓦河(最后被人救上来了)。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然而,讽刺的是,正是如此热衷愚人节的彼得大帝所引进的欧洲近代文化导致了俄国愚人节的衰落,而在此之前,欧洲的愚人节就已经衰落了。彼得死后,来自欧洲的宫廷文化成为俄国精英文化的主流,民间的愚人节文化迅速失落了。

    三、愚人节的衰落

    对愚人娱乐首先发起攻击的是宗教势力,我们知道在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很多宗教思潮都是反对娱乐活动的,比如加尔文宗和英国的清教。他们将这一类娱乐活动视为不道德的,认为正是这类娱乐活动导致了天主教的腐败堕落。比如人称“日内瓦教皇”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在他的治理下,唱歌喝酒弹钢琴都是不道德的,更何况胡闹的愚人节了。

    宗教改革先驱加尔文

    有趣的是,在天主教的圈子里面,愚人娱乐活动也是遭到歧视的,这个原因稍微有点复杂。因为宗教改革时期,形形色色的宗教改革者们都批评天主教的腐化堕落,说天主教受到了异教传统的影响。于是在1562年,天主教会召开了一次教义整顿大会来讨论这个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第二十二次塔伦特会议。讨论的结论是天主教要重新进行整顿,不能给宗教改革派留把柄,尤其是教士们要以身作则,杜绝一切形式的不道德娱乐活动。换言之,正是为了显示自己比新教更“虔诚”,更“正统”,天主教会才开始了自我净化。自此之后,整个天主教世界范围内也开始反对愚人娱乐活动,愚人节选举,开玩笑和恶作剧都被命令禁止了。

    塔伦特大会,天主教正式发布愚人节禁令

    到了启蒙时代,启蒙运动的一个主题就是批评中世纪的教会和迷信,可是这并没有带来愚人娱乐活动的复兴。相反,启蒙时代的一个主题是“理性”,要求人们自律,以健全的理性来指导人生。这样一来,戏谑,反讽和恶作剧的愚人娱乐在启蒙时代及之后的人们看来就显得十分低俗和下流。于是,愚人娱乐这种起源于中世纪民间的娱乐活动,居然同时遭到了宗教改革势力,天主教保守势力和启蒙势力这好几股思潮的同时反对而衰落了。

    启蒙时代的沙龙活动

    然而这并不是说,有着长期历史传统的愚人活动就此消失了。事实上,教会,宗教改革者和启蒙主义者对愚人节的拒绝实际上是整个精英阶层与平民之间在娱乐方式上的分化。由于对愚人节的不断污名化,贵族精英和知识分子都渐渐觉得这类愚人恶作剧都是下层老百姓上不得台面的娱乐活动,他们作为绅士和体面人,应当去追求更高尚更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和老百姓混在一块儿。于是中世纪那种平民和贵族,修士们一起参加的,打破阶级差别的愚人狂欢活动就逐渐消失了。精英们热衷于那些可以展现他们身份的娱乐活动,比如沙龙,歌剧,赛马。从此,愚人节就逐渐成为平民百姓之间互相开玩笑的节日了。

    维多利亚时代的精英们热衷于赛马这种平民难以参加的娱乐活动

    文史君说:

    今天的人们总以为娱乐活动是吃饱了撑着之后的消遣,然而,越是绝望无助的生活才越需要娱乐和欢笑。愚人节在近代的衰落并不仅仅是教会的打压,也是因为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正在瓦解。如果说中世纪的人们因为等级制度无法逾越而需要一个打破阶级壁垒的狂欢的话,近代却因为给人们提供了上升了渠道而提供了一种新文化:精英们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中产阶级开始模仿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有意识的和下层民众疏远。如果说中世纪的人们因为无望而狂欢,今天的我们却因为希望而焦虑。

    参考文献:

    1、莱斯利阿德金斯,罗伊阿德金斯.张楠, 王悦, 范秀琳译:《探寻古罗马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

    2、唐运冠:《游戏与法国11-17世纪的社会演变》,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3、沈坚,唐运冠:《节庆游戏与“共同体”生活》,浙江大学学报2013年。

    4、詹全友,何海涛:《彼得大帝传》,湖北辞书出版社。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一、愚人节的来历 愚人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导读:愚人节是西方国家传过来的一个节日,时间在每年的4月1日,人们最是喜欢在这天开玩笑愚弄他人,只要不是太过分都会一笑置之。那么,愚人节的来历是什么呢?想知道愚人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就来看看我的介绍吧。

    每年4月1日是愚人节。这不是一个国家性的节日,但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互相开玩笑,搞恶作剧,被愚弄的人往往被称作“四月的傻瓜”。

    据维基百科介绍,愚人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古罗马时期的“嬉乐节”(3月25日)及欧洲中世纪时的“傻瓜节”(12月28日),被看做是愚人节的前身。

    据传说,最早把4月1日和愚弄别人联系在一起的是英国著名诗人乔叟,在他1392年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一只自负的公鸡在这一天被一只狐狸愚弄了。尽管有学者对此持有异议,但普通读者通常接受这种说法。

    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一些欧洲诗人和作家也在作品中提及在4月1日搞恶作剧愚弄人的事。1686年,英国作家约翰·奥布里把这一天称为“愚人圣日”,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及这个节日。1698年4月1日,不少英国人被作弄,相继跑到伦敦塔去“看狮子洗澡”。

    愚人节传说故事

    说法一

    在亚当神话说法中,当年上帝以洪水来毁灭世界,却仅仅留下亚当的第三个儿子的后代诺亚,他以一条人造的大船,就是那艘诺亚方舟,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在洪水稍退之后,他放出一只白鸽,向探出一条洪水消退之后的陆地,因为正好是4月1号,所以后人认为在这一天做毫无意义的事儿,就好像一只白鸽做了白工一样,行为愚蠢,这便成为愚人节的起源。

    说法二

    比较大众的说法呢,是说愚人节起源于法国。在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了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就是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新年的开端,改变了过去以4月1日作为新年开端的立法,而在新立法推行过程中,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中改革,坚沿袭旧制,反拒绝更新。有没有清王朝的既视感呀~

    这些老顽固们呢依旧在4月1日那天互赠礼物,组织庆祝新年的活动,然后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表示了森森的不开森,为了嘲弄这些老家伙,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这天会给顽固派赠送假的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的庆祝会,并把这些受愚弄的人称之为“四月傻瓜”或者是“上钩之鱼”,此后,由于他们在这天的互相愚弄,日久天长,便成了法国流行的一种风俗,到了18世纪,这样的风俗习惯又流传到了英国,后来又被英国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说法三

    当然啦,愚人节的起源还有很多说法。比如,宗教说法中就说,愚人节是公元15世纪宗教革命之后开始出现说谎的节日,当时,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建立了一个异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视为异端,在每年的4月1日处以死刑,臣民们感到非常的恐怖,于是每天以说谎取笑为乐来冲淡对统治者的恐惧和憎恨,此后,这种习惯沿用日久,就成了今天的愚人节。

    说法四

    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这一习俗源于印度的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3月31号的节日当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相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

    愚人节的真实来历

    主流说法是,愚人节起源于法国。

    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

    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这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

    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后又被英国早期移民者带到了美国。

    在这些国家,人们常常为欢度愚人节而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比如,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如把房间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等客人到来时则祝他们“新年快乐”,让人惊讶欣喜。

    二、愚人节的起源 传说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 愚人节是干什么的 趣味整人

      愚人节的起源:希腊
      愚人节起源于一个很有名的希腊神话传说。农业女神得墨忒尔,在希腊是个妇孺皆知的神祗。她具有无边的法力,可以使土地肥沃,五谷丰登,也可以令田园荒芜,万物凋零。在希腊众神中,她也是最受尊崇的女神之一。万神之王宙斯是她的弟弟,也是她的丈夫。仅仅这个身份,就足以使众神在她的脚下俯首帖耳了。
      但是,这位权势无比的女神的生活并非十全十美。宙斯凭借着神王的地位,到处拈花惹草,闹出了许多风流韵事,给得墨忒尔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唯一能够让她享受生活乐趣的,还是她和宙斯生的女儿佩尔塞福涅,一个聪慧、美丽、天真、活泼的姑娘,和她在一起,任何人都不会悲伤和忧愁。


    你可能感兴趣: 愚人节是中国人的节日吗 有哪些习俗

      除上述这个故事外,关于愚人节的起源,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在中世纪时,多数宗教国家都使用儒略历,把3月25日到4月1日作为新年节日来庆祝。按习俗4月1日这天,人们要互赠礼物致贺。公元1752年,格里高利历开始颁行,新年移到了1月1日。但人们旧俗难改,仍愿意在4月1日向别人送贺礼,这个“新年”,本身就是虚假的了。后来,有些爱恶作剧的人,干脆把礼物也变成虚假的。说是送一盒点心,里边可能是块石头。声言前去拜访,却让主人干等半天。受骗的人不甘心,也照方抓药,进行报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愚人节。


    你可能感兴趣: 愚人节整人点子 趣味十足

      今天,愚人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节日,差不多在整个欧洲和北美都流行。苏格兰称这一天的受骗者为“布谷鸟”,似乎和农业女神仍有些关系。法国人则叫作“四月鱼”这大概是因为小鱼在四月刚孵出,糊里糊涂地见饵就吞,容易上钩的缘故吧!

    三、“愚人节”的来历是什么?你觉得愚人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每年的四月一日是愚人节,这个并未被任何国家承认的民间节日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愚人节是纯粹的西方节日,英文名为April Fool's Day,愚人节来源于法国,我认为愚人节存在的意义到了现代已经发生了改变,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到快乐和轻松变成了主要目的。

    愚人节的起源要追溯到500多年前,当时的法国皇帝查理九世,不顾守旧派的劝阻,执意将法国的历法更改为格雷果里历法,四月一日原本是法国的新年,但是在新的历法中,新年变成了一月一日,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守旧派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仍旧在四月一日那天过新年,举办派对活动,这一切被革新派知晓后,革新派就想要借此机会打压嘲弄守旧派,于是就在四月一日那天,骗那些坚持四月一日是新年的守旧派前来参加虚假的活动,并赠送一些搞怪嘲弄的礼品给他们。被愚弄的守旧派自然也就不甘示弱,双方开始了斗智斗勇,然而这种行为在民间也流行开来,形成了愚人节。

    如今愚人节的意义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之前的愚人节主要是捉弄别人,所以在盛行愚人节的美国,大家会编造出各种骇人听闻的谣言,越离谱的越受追捧,这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危害,还有人借机闹事,想要搅乱社会安宁,这迫使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控制这种荒唐的行径。

    而如今的愚人节已经成为了带给大家快乐的节日,朋友之间不痛不痒的小玩笑和小恶作剧,不但不会引起他人反感,还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有了前车之鉴的人们也不会做很过分的闹剧,只是想要在愚人节那天,感受到朋友、家人之间无拘无束且平等的快乐。

    关于愚人节是哪天的问题,通过《愚人节的起源 传说故事》、《“愚人节”的来历是什么?你觉得愚人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愚人节是哪天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愚人节是哪天(3)

    相关阅读

    • 活了几十年了,才知道清明节是哪天?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愚人节是哪天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活了几十年了,才知道清明节是哪天?和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