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为什么你写的古诗总被人说不符平仄?不懂平仄到底能不能写古诗?

为什么你写的古诗总被人说不符平仄?不懂平仄到底能不能写古诗?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如何写古体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为什么你写的古诗总被人说不符平仄?不懂平仄到底能不能写古诗?和写诗词一定要遵循平仄规律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为什么你写的古诗总被人说不符平仄?不懂平仄到底能不能写古诗?
  • 写诗词一定要遵循平仄规律吗?
  • 诗词一定要讲究平平仄仄,不讲究可以吗?
  • 为什么看到许多的古诗的平仄都不对,是因为古语和今语的差别吗?
  • 一、为什么你写的古诗总被人说不符平仄?不懂平仄到底能不能写古诗?

    不懂平仄照样可以写古诗!这点我可以肯定!不信我来教你,看完这两篇文章,你就会信心十足。如果愿意,慢慢的我还会教你写格律诗,但如果你只喜欢古体诗,格律诗不学也罢,只要你的诗受人喜欢,关键是只要你喜欢!

    第一篇

    如何写古诗词(入门篇)之古体诗写作

    ●南郭居士

    应朋友的邀请,要我抽空写篇传统诗词写作经验相关的授课稿子,给书院孩子们上课用。能借此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欣然接受。不过也有点犯难,给孩子们讲诗歌似乎更不容易,浅了讲不透,深了听不懂,万一有讲的不对的地方还会误人子弟。不过我还是坚持认真对待,不要辜负这大好的机会。这里我就如何写古诗词先作入门篇,以后还会写深入篇。

    下面,同学们请看过来,让我们先读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诗(不要怕,这只是引子,拿平仄开路,但不以平仄结束,这不是古体诗,之后马上教你写古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平水韵)流:十一尤】押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平水韵)楼:十一尤】 押韵

    这是一首仄起格式的五言绝句,平仄非常完美,当然不用说,意境更优美。

    首先,《登鹳雀楼》是一首古诗,是古诗里的格律诗,格律诗里的绝句,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里我们开始接触了古诗、格律诗和绝句的概念,但这还不全面,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诗词的体裁分类。

    诗歌的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和新诗。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也就是我这里所讲的诗词。概括地说,诗词就是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现在我分部来讲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的写作方法。

    【 古体诗写作 】

    古体诗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唐代以后基本以五言和七言为主,简称五古和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的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陆游等。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现在以我作的一首《微暇轻吟》为例,感觉一下古体诗。

    映日照红尘,冷眼看长天。

    身无功名事,信手写清闲。

    漫诗撒大地,临拾一句还。

    托风送故友,小心过关山。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除了每句都是五字外,其它方面都很宽泛。比如在第一、二句和最后两句应用了对仗,很随意,全诗未讲平仄,在押韵方面,如果按新韵,则“天”、“闲”、“还”、“山”四字押韵,如果按平水韵,其中的“天”字不押韵,但为邻韵。通过这首诗我们又接触了平仄、押韵和对仗的概念。

    由于押韵对古体诗很重要,甚至非常重要,本节作为重点介绍。

    押韵,亦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韵律感、铿锵感及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一般情况下,平声韵发声比较平缓抒情,仄声韵读起来铿锵有力,错落有致。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一般来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即可以换韵。但是通用也非随便乱来,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平水韵和中华新韵。

    “平水韵”是古韵(或古声韵)的一种,是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今人作诗上网查一下平水韵表就可以了,古人学科少,有的是时间,基本是把韵表背下来了的。经过不断修订,我们现在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

    “中华新韵”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41年10月10日公告,共列出十八个韵。中华诗词学会又于2010年整理发布了《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符合现代读音,由于以拼音字母的韵母和普通话发音为标准制定,因此更准确更科学,也容易使青少年理解和接受。

    用新韵还是用古韵,我认为取决于自己的喜好,不必互相排斥,关键还是要作品的意境和内容好。有一部分人不接受新韵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首先接触的是古韵,先入为主。我本人新韵古韵都用,给接受古韵的人只显示我的古韵作品,给其余人及广大诗词爱好者则同时展示我的新韵或古韵作品。青少年由于拼音学的好,普通话也标准,建议先从中华新韵开始,以后可根据自己的偏好取向再决定用新韵还是用古韵。按趋势估计,将来新韵会普及,而古声韵慢慢会作为学术研究来用,因为新韵实质就是古韵的继承和发展,随着新生代的成长,他们会将新韵逐步发扬光大。

    古体诗的押韵方式具体为:1.全诗可以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也有可随意转为其他的。2.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3.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4.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5.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现在我们体会一下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本诗为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其中“香”、“尝”、“觞”、“长”为韵脚的押韵字。因押韵规范,使该诗读来朗朗上口,当然,这也可以引深平仄方面的因素(说白了就是高音低音的穿插),平仄的具体内容将在近体诗写作中介绍,不过不喜欢平仄的你完全可以不论,因为古体诗没有这方面的要全。

    到这里,你已经完全可以写一首自己的古体诗(或称古风)了,不然你按照上面的方法试一试。

    第二篇

    跟我学古诗之别拿平仄吓唬人

    (前言)不懂平仄就不能写诗了吗?窃以为,首先意为第一,古风和格律诗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古体诗和近体诗都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文化的精粹,缺一都是不完整的。那么不懂平仄到底能不能写古诗?

    平仄咋听起来还真深奥的,对初学者来说还真会吓着,而且纷纷吓退,其实他们对诗词的对仗和押韵还不算陌生,只是这个平仄格律把许多诗词爱好者拒之门外了。不懂平仄就不能写诗了吗?且听我细细道来。

    本文丝毫没有排斥平仄格律的意思,只是为了说明,不懂平仄之前照样可以写古诗,并且一样可以写出好古诗。如果有兴趣,可参阅我写的《如何写古诗词》(入门篇上、中、下)。

    【 别拿平仄吓唬人 】

    ●南郭居士

    不知何时起,竟然喜爱上古诗词,特别对词犹加钟爱,于是不知不觉间也照猫画虎写了一些。虽然写的不一定好,但多数自觉还是满意的,因为我写诗词并非为写而写,而是情感所至,思想使然,因此矫揉造作的东西也不多。

    不过我的一些诗词在网上发出后,不同的声音并非批评作品的立意和内容,而是对格律的平仄予以委婉的指正,当然我都是欣然接受。许多网友极力主张平仄是很值得尊敬的,这充分体现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但我注意到,一些刚写了一两首诗词的人,收到他人的意见后都不再写了,意见最多也最见效的就是诗词不合平仄要求。平仄咋听起来还真深奥的,对初学者来说还真会吓着,而且纷纷吓退,其实他们对诗词的对仗和押韵还不算陌生,只是这个平仄格律把许多诗词爱好者拒之门外了。

    我写此文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热爱诗词而又不敢涉足的人拉进来,别让平平仄仄把他们给吓跑了,让诗词领域的知音更多,最后作品多了,终会出现一些优秀的来。

    那么到底什么是平仄?平仄必须遵守吗?我想我回答的越直白越浅显大家才越容易理解,进而也就不产生畏惧了。

    所谓平仄就是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这样直白的答案是不是很给力啊?现代汉语把声调分为四声,古人更简单,直接归纳为两声,第一和第二声就是平声,第三第四声就是仄声。平仄的最原始要求就是在一个句子中读起来不要始终太平顺,或者读起来绕口,这些都叫“拗句”,原来平仄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拗句”而产生的。换句话说,只要你的诗句读起来不拗口,其实无形中你已经符合平仄的规定了,这个回答我想作为初学者的你是不是更喜欢呢?相反学术界对平仄的解释是很“拗口”的:“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调,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是永恒的话题。”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感觉更麻烦,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如果你只写古体诗,最好别理。其实唐代诗人杜甫倡以拗句写诗,形成独特风格,至宋黄庭坚专写拗体,崇尚艰涩拗曲,形成了所谓“江西诗派”。

    归纳一下,平仄的实际教义是最终让诗词读起来或抑扬顿挫,或琅琅上口,少产生一些读起来过于平顺或者绕口的句子来。如果语句读起来有韵律感,也就符合平仄的原始意义了,我个人更倾向于此。仅为此目的就制定了一个平仄的规则,古人也真是用心良苦了。其实平仄原本就不是教条的,这个规则也不是古人都严格遵守,还有许多古人是不以为然的。再说了,中国东西南北中方言无数,凭什么你就说你的是平仄有音乐美,别人的不平不仄就拗口呢?难道古人也讲普通话不成?当然说归说,没有规矩毕竟不能成方圆,平仄作为一个规矩我们应该认可其存在价值的,但它不是守则,更不是定则。平仄与不拘平仄之争已经沿袭了一千五百年,诗有诗律,词有词律,前人的格律,可能是后人的束缚。比较容易让多数人认可的结论是:合律最好,出律也可,不能强求。

    但是,最终我还是支持拿平仄说事的网友们的治学精神的,只要不影响诗词的意境和内涵,我们就要尽量应用平仄的规定,如果能做到平仄对仗押韵都非常严谨,作品就会得到各层次的认可。我早先的一些诗词在对仗押韵方面比较严格,但在平仄上也马虎,如果读起来不别扭,我就尽量表达自己的思想,舍鱼而取熊掌了。

    我再更浅显的阐释一个平仄的技巧,那就是“平仄要穿插,四同莫出现”。平仄要穿插不难理解,就是让平和仄这两类声调在单句中交错,在对句中也要对立,即上下句尽量做到平对仄,仄对平,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四同莫出现,就是避免同时出现四个平声,也要避免同时出现四个仄声,比如“平平平平”是不是读起来真的太平了啊?这是我总结的技巧,虽然不正规,但也很实用。

    如果你非常反感别人说你的诗不合平仄的话,你就说你写的是古风,五古或七古,保证会让对方很尴尬的。古风也是唐以后的诗人专门用来对付格律诗的。其实,诗词在古代多是用来唱的,因此需要符合平仄方便吟唱,现在不兴唱了,平仄的使命也完成大半了。善哉,善哉,南郭居士误人子弟了。说真的,我还是喜欢写格律诗(即近体诗)和格律词的,但我还是推荐初学者先写古风(也就是古体诗),以后根据爱好再选择是否写近体诗,古代占了半壁江山的古风不是照样流传千古吗。

    尽管本文标题是《别拿平仄吓唬人》,但如果你不懂一点平仄的基本知识的话,那一定会被吓坏的,前面我已经简单说了平仄的一些原理,下面举一些实例,真枪实弹加深理解吧。注意例子中个别处是引用其他作者的。 一、符合平仄韵的句子

    白日依山尽 古:中仄平平仄 今:中平 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古:中平仄仄平 今:中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古:仄平平仄仄 今: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重楼 古:中仄仄平平 今:中仄平平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水韵) 钟山风雨起苍黄 古:平平平仄仄平平 今:平平平仄仄平平 百万雄师过大江 古: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仄仄平平仄仄平 虎踞龙盘今胜昔 古:仄仄平平平仄仄 今:仄仄平平平仄平 天翻地覆慨而慷 古: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平平仄仄仄平平 宜将剩勇追穷寇 古:平平仄仄平平仄 今: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可沽名学霸王 古: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仄仄平平平仄平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古:平仄仄平平仄仄 今:平仄仄平平仄仄 人间正道是沧桑 古: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不符合平仄的句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上下联都用了“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有人说这是唐人的一种体,但不符合七绝格律。) 三、拗句举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唐]崔颢写的《黄鹤楼》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是律诗,是不是很有趣啊?有人直接把这首诗叫拗体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折取一枝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渭城朝雨挹轻城,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问题多多,干脆叫古风,或者本来就是古风。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尊映翠微;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异昔时。 多处失黏 溪云初起日沉阁 古:平平平仄仄平仄 今:平平平仄仄平平 山雨欲来风满楼 古:平仄仄平平仄平 今:平仄仄平平仄平 城尖径仄族筛愁 古: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平平仄仄平平平 独立缥缈之飞楼 古:仄仄仄仄平平平 今:平仄平仄平平平

    也许本文将引起学究们的一些不适,因此提醒拍砖前先普及一点小知识:除了格律诗和词外,其他形式的诗均不要求讲平仄,即古体诗、楚辞、乐府诗等。也就是说,“古体诗(古风)”“歌”、“歌行”、“引”、“曲”、“呤”等等古诗体裁的诗歌均不需讲平仄。

    作者简介:

      南郭居士,本名郭军,67年生人,陇南市武都工作,籍贯甘肃徽县。有近千篇文学作品在各类报刊书籍及网络平台发表。著有《南郭词文》,并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诗歌提名奖。合编有《雪藻兰襟精华诗词》、《清韵十二家》、《临屏精华诗词赏析》等四部诗文集。获“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入围奖。作品入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被全国诗词家神州行组委会授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诗词家”及“新时代诗书人家”称号。

      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甘肃省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会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中华文化旅游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武都区作协理事,陇南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成州文学》顾问,雪藻兰襟诗词终审主编。原精品文化论坛总编,原《中国诗歌报》诗词创研中心副主编。

    一、写诗词一定要遵循平仄规律吗?

    不一定。

    诗分古体和近体,写近体诗(律诗、律绝)必须严格如律,古体诗则几乎百无禁忌,押韵就行。词要严格一些。填词按谱,每一个词牌都有对应的词谱,上面规定了一首词的用韵、断句、每个字的平仄要求等,必须严格按照词谱规定的来填。

    先秦到魏晋时期的诗与歌都是韵文,最早都是用来歌唱的,截止到魏晋时期,并没有平仄的概念。

    关于四声、平仄的观念是从南北朝才开始有的,齐梁以前没有什么平仄,当然写诗也不考虑平仄。在齐朝永明时期,以“竟陵八友”为代表的永明体诗人开始注意四声:平上去入。其中平就是平声,上去入就是仄声。

    在齐梁以后,诗人开始注意四声与平仄的应用,沈约等人甚至搞出了作诗要注意的“八病”,“八病”之说完全基于四声与平仄理论,不过后人对于八病并不是完全认可。

    扩展资料

    平仄目的

    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于是有人想到为何不让诗词的声音也能给人美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说就此诞生。

    随着平仄之说的刻意发展,到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诗词气势和意境的发挥和拓展,成了诗人的蹩脚鞋或包袱,大大地误入歧途、有违初衷。

    特别是平仄之说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众说纷纭,难以统一、难以规范,让学习的人无所适从,学会的人无法运用,这是对诗词文学的自我封闭,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极其不利。

    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大众、服务大众,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说而拒人千里,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诗词只是文体的一种,应该走进课堂、走进课本、走进考卷,让教师、学生乃至社会民众都喜闻乐见、共同参与。

    李白、王维、苏东坡、辛弃疾等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

    二、诗词一定要讲究平平仄仄,不讲究可以吗?

    诗词一定要讲究平平仄仄,一定要符合格律吗?当然不是这样,不讲究也是可以的。古典诗词的分类有四种,分别是古体诗,近体诗,杂体诗和词,其中重视格律的有近体诗和词,所以如果不想讲究平仄规律可以写一些以文字游戏为目的的杂体诗或者不求平仄的古体诗。古体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与近体诗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格律要求。比如李白的《静夜思》《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都是不讲究平平仄仄的古体诗。

    杂体诗起源于汉魏晋时期,主要包含了古体诗格律诗以外无法进行归类的诗作,比如打油诗,藏头诗,神智体,宝塔体等。这部分诗作风格轻松活泼,以游戏为主,并没有格式韵律的要求,所以进行杂体诗创作也可以不讲解平仄。

    应该讲究格律的近体诗中有没有不讲究平仄或者平仄规律有误的呢?当然有。古人创作并不是非常死板,一定要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只要能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流畅的进行表达,诗歌中的意象意境有传神的效果,那么即使个别字没有压住平仄,也并不影响整首诗的水平,所谓瑕不掩瑜嘛。最明显的就是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按照平仄来说“不”字的位置应该是平声,“吹”字的位置应该是仄字,白居易这样写并不符合格律。同理还有杜甫的《天末怀李白》"凉 风起天末"等等。这种现象在诗词中叫做“拗救”,即在该用平声的时候用了仄声,那么在下面用仄声的时候就用平声作为补偿,有在同一句子中的补偿叫做同句相救,或者上下句中补偿,叫做对句相救。

    三、为什么看到许多的古诗的平仄都不对,是因为古语和今语的差别吗?

    一部分是因为古语和今雨差别,另一部分是因为作者实在没能把握好平仄,还有一部分,那就是那首诗本来就不是平仄对称的

    关于如何写古体诗的问题,通过《诗词一定要讲究平平仄仄,不讲究可以吗?》、《为什么看到许多的古诗的平仄都不对,是因为古语和今语的差别吗?》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写古体诗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如何写古体诗(3)

    相关阅读

    • 我怎样学写古诗(陈年旧作)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如何写古体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我怎样学写古诗(陈年旧作)和如何写古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