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轻鸿数点千峰碧-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工作成果综述和生态文明时代呼唤资源管理创新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轻鸿数点千峰碧-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工作成果综述
多情的土地。(岳阳天赋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供图)
徐亚平 欧阳林 胡欣鑫
4月22日,第53个世界地球日暨全省第十届“爱地球·看我的”公益活动在岳阳市君山区举行。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陈仲伯宣布活动启动。启动台上,从湘、资、沅、澧四水采取的水样同时汇入,寓意四水汇聚洞庭湖,共同见证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这是春天的约定,亦是生态的约定。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深入华龙码头、城陵矶水文站考察,嘱咐大家“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人民牢记殷殷嘱托,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总揽,向着生态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设计的主力军,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谋划,整体布局,全力推行生态保护修复、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和矿产开发利用,在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1 “十大工程”绘就“生态底色”
登上岳阳城陵矶新港码头,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碧波荡漾的长江水光潋滟,绵延数里的岸线风景如画。极目远眺,烟霞缥缈,水天一色。江面上,货轮或往来穿梭,旌旗猎猎;或停泊码头,装货卸货,一片繁忙。
这是岳阳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上的一方胜景,也是岳阳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的一抹亮点。
环洞庭,伴长江,岳阳是湖南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4年来,岳阳市劲奏生态立市号角,发动全市人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等方面,积极参与岳阳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东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修复、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君山沿江环湖生态绿道项目、己内酰胺产业搬迁转型项目等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
“岳阳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以沿江通道和对外开放平台为依托,深入挖掘岳阳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和经济外向度潜力,引导沿江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落后产能空间腾退和新兴动能培育发展,突出“空间有序管控、产业绿色准入、链条互补共进、设施共建共享、资源循环利用”,统筹沿江生态、生产、生活设施布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环长江与洞庭湖马拉松赛道上,跑步爱好者们正逐绿奔跑。市民李见兵说:“这条跑道全线风景秀美、空气新鲜,在这里跑步简直是一种享受!”
“这是君山沿江环湖生态绿道工程的其中一项,也是全省首条专业级高颜值的马拉松赛道,现已成为最美长江岸线网红‘打卡地’。”君山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王吉平说,该工程兼容“防洪、交通、赛事、旅游、景观”五大功能建设而成,自华龙码头至荆江门码头,全程16.85公里,总投资1.6亿元。目前,沿着长江岸线君山段已建成了11个观景平台,并同步建成了高等级堤顶慢行系统。
为了传承长江生态文化、发展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岳阳市按照东部成线、西部成片的基本发展思路,在洞庭湖东岸,串联起岳阳楼、慈氏塔、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岳州关等众多旅游景点,拉通集生态、休闲、文化、景观、安全等功能于一体的14.84公里长的生态旅游廊道;在洞庭湖西岸,通过洞庭湖博物馆景观工程和濠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建成集农耕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旅游观光休闲区,打造洞庭湖文化客厅、文旅客厅、农旅客厅。目前,洞庭湖博物馆景观工程已建成投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当前,一个个生态项目,犹如一曲曲嘹亮的绿色长歌,在洞庭之滨唱响着千年巴陵古城的生态之美。
2 “一湖两岸”凸显“湖湘风情”
自古以来,岳阳因水闻名。
借江湖之胜,岳阳做活水文章,不断打响“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品牌。2020年,岳阳市启动“一湖两岸”城市设计,挖掘“一湖两岸”的独特价值,以更高标准、更广视野和更大格局推动“一湖两岸”规划建设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动编制《岳阳市“一湖两岸”城市设计》,将“生态价值观”贯穿始终。
承载岳阳两千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记录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场景。该设计以“清水走廊、湖荡湿地链、洞庭湖管控圈”协同流域治水体系,以保护生物迁徙廊道作为空间布局前提,将城市内部水系绿地与长江、洞庭湖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形成错落有序的沿江界面,探索山水营城路径。同时,圈入岳阳楼、洞庭湖、君山岛和洞庭博物馆四大标志景观,沿江环湖生态廊道串起岳阳中心城区十公里江湖秀色与厚重人文。该设计作为湖南唯一“大江大湖地区”示范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的优秀案例。
“基于多维度的价值识别,岳阳‘一湖两岸’城市设计着重回应三大重大使命。”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淞说,要守护“生境江湖”,树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岳阳样板”,在自然山水底色上共筑山水林田湖全域全要素的生命共同体;要传承“人文江湖”,弘扬“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丰厚文化底蕴,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展现“魅力江湖”,应对城市提升品质的转型发展阶段,将精彩、连续的开放水岸呈现在市民面前,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而今,西环线建成通车、生态廊道建设、夜景灯光秀点亮湖岸线、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一个具有湖湘风情、江湖气象和岳阳风韵的高品质旅游城市,正款款走来。
3“生态修复”奏响“绿色乐章”
走进临湘市灌山矿区,一排排桂花树吐着新绿,绿意袭人;一朵朵格桑花竞相开放,纷繁一片。可谁又曾想到,几年前,这里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灌山矿区蕴藏丰富的石灰岩,“掘土出金”曾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张“王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自然资源保护优先,加快矿业转型绿色引领。针对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局制定方案,并不定期聘请相关专家加强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绿色矿山的建设质量。
根据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灌山矿区采取新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并投资1000万元用于环矿线路升级改造,投资约1200万元用于环保设备及防护设施升级。同时,通过栽种桂花树、红叶石楠等树木、播种格桑花等花籽草籽,进行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目前复绿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实现了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该矿区的成功改造,是岳阳市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典型案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全市已建成绿色矿山1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2家。全市共有生产矿山28家,建成绿色矿山占比57.14%,其他矿山在今年年底前有望全面完成绿色矿山建设。
该市全面完成了对“散、乱、多、小、弱、污”的砂石土三类矿山全面整治,共完成了130个砂石土矿权关闭注销和设施拆除任务,全市砂石土采矿权从141个减少到11个,现有砂石土矿权均未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红线及永久基本农田。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采矿权208个,经过3年多的艰辛努力,全市关闭退出采矿权162个,无序采矿的乱象得到根本扭转。
去年,该局还积极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申报工作,并做好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后期整改验收工作。全年应修复矿点133个,修复面积476.27公顷,实际修复矿点134个,修复面积483.25公顷;按省自然资源厅的要求,在全面开展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核查工作的同时,迅速启动《岳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共完成各类矿山图斑核查1529个。
玉台镜如月,满意事铅华。生态保护修复、矿山集中“治秃”等行动,让岳阳大地处处飞扬着绿色的旋律。
许淞告诉我们,该局还将力争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国家项目,助力财源建设,并编制好《岳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科学确定规划目标,合理提出修复任务,据实部署工程项目,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规划引领。同时,加速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十四五”期间拟修复313个图斑,面积为497.21公顷,占全市未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总面积的66.3%。
4“耕地保护”保障“土地资源”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4月26日,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平整的大田里,数台插秧机来回穿梭。插秧机驶过后,整齐的秧苗立在田里,春意盎然。
该村共有耕地4132亩,其中水田3593亩、旱土539亩。全村劳力有81%外出务工,耕地撂荒现象严重。为了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村委会按照“农户自愿、村级统筹、规范流转、合作社运行”的思路,将全村3593亩水田的经营管理权,从各分散的农户手中集中流转到村集体。
耕地“化零为整”,村集体对全域耕地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实施土地平整、整修沟渠等工程,将小田改大田,把抛荒多年的高岸田,变成了高产稳产优质水田。
高丰村推行的耕地整村流转、全域整治和集体经营管理,是岳阳市探索出的多个耕地保护新路子中的一条。近年来,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坚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指示精神,端稳人民的饭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稳定耕地划入比例,并逐地块提出了调出、调入的理由依据,实现了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
通过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创新耕地保护办法,岳阳市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成效显著,实现了520多万亩耕地保有量和430多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目标,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5“节约集约”实现“生金长银”
4月20日,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己内酰胺、硫铵、氧化法环己酮装置主体结构集中封顶,主装置全面进入安装施工阶段。
建设好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转型升级项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和切实解决“化工围江”问题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岳阳乃至全省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转型项目,原厂址占地4600亩,项目搬迁后,占地只有2650亩,占地面积减少了一半。产能却由原30万吨提升到60万吨,产能提升了一倍。
在岳阳市云溪区的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采访时,岳阳振兴中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攀晒出亮丽成绩单:“淘汰落后产能后,在土地面积、人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公司实现年产值由8000万到4亿元的飞跃,亩均年税收由8万元提高到超40万元。”
近年来,岳阳市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对重大项目未明确标准要求的,开展节地评价,坚决核减不合理用地,确保节约集约用地的刚性约束,让“寸土生寸金”。针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达的建设用地实施全过程监管,排名在全省名列前茅。
根据自然资源部、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部署安排,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开展产业园区土地利用专项普查和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底数、提升产业园区亩均效益,确保园区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闲置土地处置率和空闲土地盘活率分别达到省厅规定的35%、90%、35%以上。
万顷青山绿浪腾,千里沼泽鸟欢鸣。如今,一幅幅色彩斑斓、悠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在岳阳大地上徐徐展开……
一、生态文明时代呼唤资源管理创新
编者按 走进大课堂: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明确要求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在生态文明时代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两难局面,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统筹资境环境的开发利用格局,才能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期大课堂特邀国土资源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彦英研究员,系统地阐释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提出以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为核心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创新。
问:“生态文明时代”这一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答:以生产力水平为标志,人类文明进程迄今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明进程不同,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人类文明开始逐渐融合、趋同。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这使得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共同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因而转变发展方式、缓和人地矛盾成为人类共同的诉求。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标志着人类文明一个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
问:生态文明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答: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更加尊重自然本身固有的存在与发展规律,改变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把自然视作在生态系统中与人类平等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劳动对象。因而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方式,是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生、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文明形态不仅表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现在自然资源环境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上。这种把生态持续发展视作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同等重要,并在人类文明建设中推动生态持续发展的文明,称之为生态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在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
问:我国是从何时开始引入这一概念的?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从专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进步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
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飞跃。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应运而生了新的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人地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设计,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将大大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1.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传统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观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互为消长,只有合理地平衡资源环境的双重价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即使用价值。价值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为出发点,以人类的主观视角来探讨和判断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或产物有没有价值、价值的大小,而资源环境的价值也是出于资源环境是否参与到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是否经过人类劳动,是否对人类有用来判断的。
2.传统资源环境价值理论面临挑战
在生态文明时代,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传统价值理论提出两方面挑战:其一是随着知识经济、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及其作用的修正和质疑;其二是对于有些自然物质以及环境,因为没有参与社会劳动,没有在商品交换中体现出实体性,导致部分价值(使用价值,未进入计价、交换)的缺失,导致对资源环境的无节制使用却没有相应补偿,造成资源环境的恶化与破坏。
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是以人地和谐为前提,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使用价值为立论基础,通过寻求发展与保护的价值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3.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
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能量及其所处环境,只要能够被人类利用,就具有使用价值。资源环境不仅对于人类具有使用价值,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使用价值。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不再仅仅体现为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计量工具,还体现为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保证,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与发展的功能。按其保障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功效不同,资源环境价值可以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
生态是自然系统存在的形式和运动的状态。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依靠自身的组织机制,通过空气、水、阳光、土壤、生物等生态要素的运动,完成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维持其平衡发展。这一过程无需人类劳动的参与,这种自然物质生产也没有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价值,但却有着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发展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保证人类拥有充足资源、良好环境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
生产力是在人类利用资源环境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资源环境进入社会生态系统,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经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加工,最终形成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财富基础,其效用或价值体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源基础与环境条件。资源环境这种相对于社会系统、相对于人类生产劳动的使用价值,称之为生产力价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程度,促进了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实现的过程正是文明进步的过程。
4.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对立统一
资源环境具有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生态价值对于自然和人类都有意义,而生产力价值只对人类具有意义。生产力价值依附于生态价值存在,二者对立统一于资源环境。
在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的人地观产生了不同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文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诉求不同,资源环境价值的实现存在差异。文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只能靠石器、动物骨角、树枝等简易工具,直接利用自然物质为生活资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弱,生态价值得以保全。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不断加深。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开始从被动依赖到主动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社会物质生产表现为利用畜力、水利发展农业、畜牧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价值此消彼长,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文明时代,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内,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使得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然而,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相继出现,生态价值严重损毁。
资源环境的双重价值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互为消长。生产力的进步实现了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最大化,却使得生态价值大大降低,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发展将不可持续。要形成协调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发展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必须化解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之间的矛盾。
人类要在生态价值实现过程中生存,更要在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寻求发展。若生态受到破坏,生存质量无从谈起,发展亦无从谈起。因此,文明发展要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更要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这是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实质。
二、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与国土资源管理
1.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科学统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格局,平衡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文明时代,国土资源工作关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
2.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目标定位
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人口与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其中应充分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实现保护生态与保障发展的平衡,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以双重价值平衡理论协调“双保”矛盾
要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因保护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是一对矛盾,要通过平衡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来解决。
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是有限的,其循环更新有其自身规律和前提条件,因此其能维持发展的总量也是有限度的,发展的速度必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更新周期吻合。不合理的规模与速度,必然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连锁反应。可能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内这种反应并不明显,但是其累加效应则是巨大的。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连带大气环流、海洋水温的异常,近年来一系列异常现象所带给人类的损失与对发展的制约是灾难性的。
生态文明时代,生产力价值实现以不破坏自然生产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即不破坏生态价值为底线。要在两种价值实现中寻找一个合适的“价值平衡点”,确定合理的生产力发展速度、生态保护的约束强度,达到两种价值实现最优化。只有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处在一个合理的平衡位置,才可能确保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保持和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4.做好资源环境价值平衡的基础工作
国土资源工作要实现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目标,首先要从国土资源调查职能出发,做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为调节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奠定科学基础。
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承载体,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资源环境所要承载的对象。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可恢复与可持续,并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能够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源环境各种要素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阈值,用以指导确定承载对象活动的范围、强度、规模等,通过对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排放总量的控制,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一方面考量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另一方面考量社会需求的总量,同时考虑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文化背景、制度政策及管理体制和法制等因素对人类社会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方式、规模和速度等影响,最终确定承载力大小。
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实际上界定了生产力价值开发的最高上限值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最低下限值,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调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与速度,调节资源环境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
5.发挥国土规划调控功能解决“双保”难题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调节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要通过国土规划来实现。国土规划是最高层次的空间发展规划,主要是通过资源、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来协调不同空间单元的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规划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开发秩序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管理工具。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编制国土规划可以有效调控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速度,科学统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格局,科学设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一个地区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类型与规模,确保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与恢复周期,避免过度开发,从而实现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确保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6.国土资源管理走进生态文明时代
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环境优势,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和差别化管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生态文明时代,应及时转变思路,找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
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资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资源寓于环境之中。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资源工作中必须把资源、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整体谋划、统一安排。
目前环境资源利用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在认识层面,由于对环境的资源属性认识不足,环境价值不能全面体现,导致环境资源缺乏明确、清晰的产权。在实际操作层面,人们认识到使用者应该支付环境成本,但是往往只考虑正常的环境资源使用成本,而忽略了使用资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的补偿成本。使用者在消费环境资源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补偿往往由社会承担,使环境成本外部化,势必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及过度使用。因此,必须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将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形成“谁使用谁付费、谁破坏谁治理”的补偿机制。
国土资源工作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成本计量标准,将资源环境使用成本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成本,纳入GDP核算体系,遏制资源环境的破坏性、掠夺性使用和过度开发使用。
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格局
资源环境禀赋条件具有自然的地域性特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行政区为单元,往往导致不同行政区在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上的条块分割,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各自为政。人为的行政分割必然加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各行政区之间的资源分配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行政区之间产生的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区域间产业布局的不协调。
国土资源开发应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为单元,从全国层面确定区域国土资源开发格局,在此格局下进行各行政区的规划设计,各行政区的规划与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交叉或者重叠的,要按照全国国土规划格局进行区域间协调,避免地方利益驱动或者地方保护的不合理开发行为。划分资源环境自然分区,并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来引导和协调各区域生产力布局,应成为国土资源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和持续性的工作。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克服“短板”制约
一个区域的发展规模、强度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不仅取决于该区域的优势资源环境条件,还取决于其限制性因素的制约。国土资源工作不仅要注重资源环境优势的发挥,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途径引导各区域克服资源环境的“短板”因素制约,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将我国国土资源划分不同区域,确定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与劣势,即确定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与限制性因素。通过功能分区对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行合理定位。通过适宜性评价确立不同地区适合发展、不适合发展的产业类型,对可发展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及布局进行总量和空间的控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补偿方案,成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科学依据,既能保障适度发展,改善民生,也能有效控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不会使“短板”更短。
健全经济利益分配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要求,建立环境产权制度,形成生态补偿和环境有偿使用机制,构建反映市场需求、资源环境稀缺程度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并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及相关政策。改革完善有关资源环境配置相关利益分配政策,协调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利益关系。
当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矿产资源配置方面,要协调、处理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与中央、地方财政分灶吃饭这样一对矛盾。界定矿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类分级管理的事权,明确中央、地方、企业和当地民众在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责、权、利。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建立城乡土地统一市场,严格区分公益性的用地征收和经营性的用地征购,解决土地收益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合理分配。
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改变自然生态旧有的平衡,建立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依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有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建立开发与补偿双向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良性资源环境开发方式是建立平等、共生、和谐发展的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通过制定推进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加大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改进社会物质生产过程,推行清洁生产,鼓励支持节能、减排、降耗项目,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政策鼓励和技术创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发现新用途。此外,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科技进步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实行差别化管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是动态平衡的,既决定干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禀赋,又与区域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我国应以中等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处理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因其资源环境禀赋特征而不同,适宜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可持续。因此,我们必须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轨迹回归理性,客观、冷静地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制定合理的、差别化的经济发展政策。
在国家规划的不同功能区,在农村和城市分别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并与之相对应地分别确定资源开发程度和资源环境保护、补偿指标。利用资源环境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理论调节以生态保护为主和以资源环境开发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规模与强度。同时,建立生态保护激励与补偿机制,对以实现生态价值为主的区域进行生产力价值补偿,对以实现生产力价值为主的区域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区域差别政策调节国家整体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通过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规划调节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实现。
(原载《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3月14日)
二、简述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
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描述了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即“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
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
两个月后,胡锦涛同志又进一步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做了清晰的界定,即“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其实,早在2005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就已经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他提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在当年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也明确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
那么生态文明在我国的现代文明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大家知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便更加明确地由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到了党的十七大,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仍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来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两个月后,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是,“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在这次会议上,他特意就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主要工作做了具体的阐发,但是生态文明建设至此还没有明确地与其他四项建设并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过,十七大还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上做了一些探索,这也成为我们后来相关思想的重要起点。在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说明,在描述今后几年的工作任务时,实际上已经赋予了生态文明与其它文明同等的地位。这一定位在十七大后逐渐变得明确。
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对比他2007年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表述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开始与其他四项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此后,类似的提法一再出现。2008年9月19日,他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加快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008年12月15日,《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提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2009年9月29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上,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显著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加快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进程,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当然,用五个建设统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并非是说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只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实际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不能提供基本的能源资源、不能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等环境要素时,生存都难以为继,更遑论进行文明建设。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古楼兰文明等等许多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我们为此而扼腕叹息之时,也更要以史为鉴。恩格斯曾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瓶颈、环境污染对群众健康的危害等问题,正是从反面印证了生态文明对其他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我们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必须把宣传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必须把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着力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总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体系。
二、建设生态文明适合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
胡锦涛同志曾提出,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发展,总是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深刻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往往又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如此循环往复,引导社会前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业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不同,我国实现现代化不仅要着力把产业做大做强,而且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只有从思想观念上深刻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凝聚力量,同心同德,扎扎实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将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我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做出的科学决策。
我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从总量上说的。如果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形势就要严峻得多。例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50%、20%,人均耕地0.095公顷,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原油可采储量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4.3%、55.4%。与此同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环境隐患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劣5类水体约占三成,已失去使用功能。一些地区地下水下降、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生产生活。据统计,2004年,全国669座城市中,相当部分城市水源短缺,全国有7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困难,3.4亿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仍未形成。有鉴于此,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
但是,即使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仍是粗放型的。2004年,我国单位能源消耗量(千克石油当量)所创造的GDP不到0.7美元,而世界平均为3.3美元;2004年中国GDP增长为9%,而能源消耗增长为15%。此外,中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也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情况依然普遍,加剧了能源资源的紧张状态和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严重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适应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的新要求。十七大上,以人为本更是明确地被定义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已经成为更多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待。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盼,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早在2003年,胡锦涛就要求全党同志都必须认识到,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2004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更是明确地强调了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005年,胡锦涛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严重危害了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为此,他要求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 。2006年,在与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胡锦涛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要通过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 。
由此可见,将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党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做出的一项科学决策。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这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1962年美国学者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对我们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战略,“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的问题,通过《简述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