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作文的好素材(三)

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作文的好素材(三)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哲理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作文的好素材(三)和思辨的作文素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作文的好素材(三)
  • 思辨的作文素材
  • 有哪些具有禅意或古意的词句体现出哲思或哲学思辨?
  • 续写诗中的两句名言,并写出能体现所蕴涵哲理的铭言警句。
  • 一、古诗中的哲理思辨警句:作文的好素材(三)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尤其是经过了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后遗留下来的经典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不仅闪烁着灿烂的文学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和无穷智慧。

    1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哲理: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也就是说,花儿开过了,并不是无情地离开了,而是落到地下变成肥料来支持以后的花开得更鲜艳!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宁化作春泥而护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

    2

    《和子由渑池怀旧》

    北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哲理:在苏轼看来,生行无定踪,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地,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可见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偶然留下痕迹,随时变灭,没有必要过分怀念。

    3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哲理:国家的兴盛衰亡取决于时势,颠覆国家的罪责在帝王自身。诗作批判了“红颜祸水”论,极富理性色彩。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哲理:腐朽没落的旧事物、旧制度终究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新生事物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充满生机和活力。它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赞美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5

    《望岳》

    唐—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哲理:一个人在事业上只有不断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6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7

    《饮酒》

    东晋—陶渊明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哲理:保持宁静高远的心境,即便身处闹市,也能自得其静。静在心,不在境。

    8

    《吴兴杂诗》

    清—阮元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哲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9

    《竹枝词》

    唐—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哲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0

    《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哲理:自古及今,人间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无法克服的遗憾,希望各自珍重。

    一、思辨的作文素材

    上学的时候,每次到写作文的时候就哀声一片?那你一定要多积累一些作文素材了。你知道怎样正确积累作文素材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思辨的作文素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待树与待人

      养树与养人。顺木之性,树木才能长得快速活得长久;对百姓也是这样,顺民之需、,才是真正的爱民益民;对孩子的教育同样,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培育孩子成人成才;对人才的选拔任用亦然,如同梅树,顺梅之性,才能各展生机,各显风彩,夭之病之,只能抑之毁之。

      2、画竹与艺术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源于生活,才能精于生活,这是艺术规律。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方法务异,风格自成。艺术贵在个性特色,尊重个性,就是尊重艺术。(苏轼《文与可画贫答谷偃竹记》,郑燮《板桥题画三则》)

      3、环境与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决定在心,心静自然静,浮躁的社会,喧闹的氛围,守住内心的清静,才能有所作为。改变环境,不如改变心境。(陶渊明《饮酒》)

      4、民族团结的思辨

      改革开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这是富强的必由之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历史的证明。和平是共同的愿望,和好是解决民族争端的最有效渠道,内蒙有那么多的昭君墓便是力证。(《内蒙访古》)

      5、死亡与永生的思辨

      永恒的敌人是时间,永恒的载体也是时间。谁都无法跨过死亡,但他的精神可以超越时空,成为永生。(冯骥才《永恒的敌人》)

      6、自然与社会的思辨

      大干世界,人也是一柄小小扇子,很不起眼。但只要不甘心被别人捏在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终究可以微薄之用,快意于他人,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苏叶《只有扇子崖》)

      大自然中的平和安宁其实不仅仅是人生的侧显,而且是人生的导师、人们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激励,吸收活力。爱大自然即是爱人生。(法朗士《塞纳河岸的早晨》)

      7、朴素与美丽

      最朴素的托尔斯泰墓,实则世上最美的坟墓,因为,朴素之后的墓主人不为声名所累的高贵品格,最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8、自然与人

      没有树,人会隐痛与缺憾;得到树,人会快乐与幸福;失去树,人会迷惑与企盼。树是人类的朋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会真幸福。(苏童《三棵树》)

      “养弱”后有“害侵”,教育孩子是这样,国有企业是这样,英豪产出也是这样。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一味杀虫灭害,结果将灭了自己。现阶段的“害虫”正是人类自己。(詹克明《世上本无害虫》)

      9、伟大的多样

      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同样可以是溪水。巴赫的`作品,巴赫的为人,就是小溪;稳定、恬静、圣洁、旷日持久。爱因斯坦说:“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可见其神圣伟大。

      10、英雄与成败

      英雄不在成败在浩气,“身先死兮神以武,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荆轲视死如归刺秦王,虽然未成,但“千载有余情”,浩气永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

      文明人有时很野蛮,而野蛮人有时倒很文明,经济落后的云南,其杂色的文明给予现代人以纯朴的精神滋养。人类的文明不是哪一国哪一族的专利,它是众多国家、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的创造。文化是博大的,对待文化要有博大心胸。(雷达《重读云南》)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正是由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使得文化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世代延续。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于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

    二、有哪些具有禅意或古意的词句体现出哲思或哲学思辨?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一切自然自在,不管行住坐卧,不论喜怒哀乐,都如如不动,成、住、坏、空理所应当,不需追求深意,读来就让人舒畅的句子。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心,即受群邪。——《楞严经》

    佛经中处处透露着哲学思辨与警示修行的句子,不敢随意解读,若有需要请参考大德讲解。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王菩萨

    这两句与地藏王菩萨相关的,节奏明快,恳切畅达,读起来气势恢宏。题主要禅意与古意的词句,不是光看辞藻华美就可以做到,意境,或者说精神,劝善抑恶、舍身取义这些主旨,才是其魂。

    可惜鉴于题主问题描述中,是为作文累积素材,有些名句就不适合用,比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考试是入世的学问,高考尤其重视题材积极、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硬要和阅卷老师犟头倔脑,谈出世的学问,水平不到家的话,阅卷老师会认为你套题,认为你装X,认为你主题消极,总之不会认为你该得高分。

    又或者像下面这一句

    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圆觉经》

    三、续写诗中的两句名言,并写出能体现所蕴涵哲理的铭言警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关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哲理的问题,通过《有哪些具有禅意或古意的词句体现出哲思或哲学思辨?》、《续写诗中的两句名言,并写出能体现所蕴涵哲理的铭言警句。》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哲理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我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解读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哲理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我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解读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什么意思?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