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张养浩简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元代文学大家张养浩,十名句情系黎民和山坡羊骊山怀古主旨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元代文学大家张养浩,十名句情系黎民
张养浩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1、士当求进于己,而不可求进于人也。
是要想求得进步,必须依靠自己,而不能依赖别人。
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经过秦汉故地,看到昔日的万间宫殿如今都化成了尘土,止不住内心伤悲。古今多少兴亡事,不论那个朝代兴也好,亡也好,都是老百姓受苦。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4、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
白鹤挺立在花边像玉雕般清丽,黄莺啼叫于树梢如弦乐般动听。
5、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山中有云,朦胧的景色显得更美;山中无云,明丽的景色宛如图画,山色因云之有无而或明或暗。云与山为伴,时高时下。作者写山间景色,用云加以映衬,使山色显得富于变化,趣味横生。可用来描写云雾变化中的山峰。
6、真情常在,虚脾终败。
为人真诚,就能永远得到别人信任;为人虚伪,最后必然失败。
7、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身处顺境时,积极进取(只做官)安守本分实现自己的志愿;身在逆境时,退而自善(不能做官)安守本分修习不会的技能,这样进也有所作为,退也有所作为
8、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已,不竞而损人。
宁愿秉公而贫穷,不愿徇私而富足。愿为了克己奉公而贫穷,不要因假公济私而发财致富;宁可由于谦让而得不到私人利益,不应为了钻营竞争而有损于他人。
9、宁人负我,无我负人,此待己之道也。
宁可别人对不起自己,也不能使自己对不起别人,这是做人的方法。
10、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
官僚士大夫有天下为公之心,然后才能推举天下之贤。
一、山坡羊骊山怀古主旨
《山坡羊·骊山怀古》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奢侈无度,也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终究灭亡的命运。《山坡羊·骊山怀古》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张养浩的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代〕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
二、元朝张养浩诗
张养浩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散曲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他的散曲结集为《云庄闲居自适小乐府》,简称《云庄乐府》,共收录他的散曲作品一百五十多首。张养浩的诗歌成就也很高,能够与“元诗四大家”相媲美,并且内容充实,题材广泛,在咏史纪游、反映现实政治、民生疾苦方面,都有上乘之作。而且语言优美成熟,特别善于写景抒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他的诗文,晚年编定为《归田类稿》四十卷,今存二十四卷,收录于《四库全书》中。他的政论集名《三事忠告》,包括《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他还曾有一部词集《江湖长短句》,可惜今已散佚。
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我们最为熟知,影响最为深远的元曲作品。原文为: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小令遣词警辟,形象鲜明,于浓烈的抒情色彩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语言精练,且富有人民性,在元散曲,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都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为何这么讲?
这和元朝的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
张养浩生活在元代,《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诗自然与元朝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族(蒙古)统治的封建王朝,元朝将天下人分为三等:统治阶级·蒙古王族、特权阶级·蒙古人、受压迫阶级·汉人…惨啊……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 张养浩是一位拥有着伟大人格的文学家,他年轻时在朝中做官,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在民间有着颇高的评价,晚年辞官之后,他受到了朝廷的召命派遣他去陕西赈济灾民,张养浩撑起病痛的身体,毅然受职。
赶往陕西的路途中,张养浩途径潼关,他看到了雄伟的山峰、滔滔不绝的江水和秦汉时期残留下来的建筑遗迹,望着满地因饥饿而死的灾民,胸怀天下黎民的张养浩,由内心深处生出一种冷寒彻骨的悲怆之感!
天地虽然宏伟,但谁去管百姓的死活呢?
天下虽然兴盛,但那些奢华的宫殿还不都是百姓们一砖一瓦去造的?
世人赞颂华丽的楼阁亭台,但谁去思考百姓们的辛苦呢?
待到王朝灭亡了,宫殿被毁之一炬了,保受战争的之苦的还是那些穷苦的百姓啊…… 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包含了张养浩多少的愤恨与无奈?
当然,不仅仅是元朝,所有封建王朝,皆是如此!
杀手夺人性命,圣人诛杀人心。 控制思想,是最好的驭人手段,佛祖如此,圣人亦如此。
奴役思想的鞭子,儒家思想的缺陷!
千百年前,一位伟大的圣人孔子横空出世,他创立了历经百年而不衰“儒家思想”, 提出了“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人伦价值观, 向世人灌输了“君王为尊”的价值理念, 大力提倡“君主爱民,民侍奉君主”的和谐主意社会构想。
但是孔子丰满的理想,却受到了现实的残忍阉割, 大权在握的君主奴役人民,百姓们又有什么力量去抵抗呢?
儒家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等森严的等级制度像绳子一样,
系在了世人的思想上,把人按照伦理的顺序划分成了三六九等,却没有去考虑人权与人性的失衡,如此一来,儒家等于将一把“道德”的“鞭子”交到了权力阶级的手上,而被奴役的则是“卑微”的百姓,这种扼杀了人权与自由的思想如同恶性循环一般贯穿了封建社会下统治的中国。
秦帝国兴不兴盛?兴盛!百姓们苦不苦?苦! 无论天下是“兴”是“亡”,百姓们都是受等级制度奴役的一方,毫无自由与民主可言,反正都是被“鞭子”抽着向前发展,谁还会去思考鞭子刻着的字是“兴”还是“亡”呢?
封建社会的阶级思想不被打破,百姓们便会一直受苦下去,这是民族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更是拥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央央大国,却在人权思想上停滞不前的悲哀。
相信张养浩的在天之灵,当看到1911年发生的象征着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的那一刻,他的灵魂会得到慰藉。
关于张养浩简介的问题,通过《元朝张养浩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为何这么讲?》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张养浩简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