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理论|顾保国: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道路建设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

理论|顾保国: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道路建设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十八大全称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理论|顾保国: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道路建设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和教训?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理论|顾保国: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道路建设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
  •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和教训?
  •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
  •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 一、理论|顾保国: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道路建设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

    党的十八大至今,是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跃升时期,更是科学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艰辛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华民族踏上了强起来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我们主要做了哪些事?在新时代,中国道路建设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经济建设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两个最重要的概念: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经济新常态。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常态”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出来的三大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什么叫经济新常态?通俗讲,就是“两个中高”。一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由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到今天保持在6.5%—7%的增长区间。二是发展水平要从低端走向中高端。2013年至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6%,GDP总量超过9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6.7%,是美国的66.3%,相当于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总和的1.72倍。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领跑的格局并未改变。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我们的GDP数字很高,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产生了大量的库存和积压。怎么办?就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我们叫“三去一降一补”,把供给侧改革具体化,成为我们的工作思路。所以我们开始调结构转方式,进行供给侧改革,来保持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在新常态这一战略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经济年均增长7.2%,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需求结构“消费超投资”,产业结构“三产超二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国企改革依然是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强,则国家强。目前,中国企业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在哪?这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一是在数量上,世界五百强,我们在数量上还是第二,2018年120家,已经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我们2015年106家,2016年110家,2017年115家,年年有增长。二是创新能力不够,中兴通讯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三是体制机制不适应国际竞争,没有国际竞争力。四是整合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不够,没有达到一流水平。五是管理水平或者人才不足,没有或者缺少世界顶级管理人才。

    政治建设成就

    政治建设,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字“反腐败”;展开来说,就是六个字“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篇幅很多。为什么?打铁还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在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全面从严治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201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344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66.7万件,谈话函询34.1万件次,立案63.8万件。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51人,厅局级干部3500余人,县处级干部2.6万人,乡科级干部9.1万人,一般干部11.1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39万人。

    201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73.7万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10.4万人次,占“四种形态”处理总人次的63.6%;第二种形态49.5万人次,占28.5%;第三种形态8.2万人次,占4.7%;第四种形态5.5万人次,占3.2%。

    文化建设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方面有两个最大的亮点。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熟悉,它包括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有12个词、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汇聚出正能量。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得特别多,也很深刻,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现在,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社会建设成就

    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这几年强调最多的有两点:一是公平正义,二是依法办事。我们就是要强调用公平正义、依法办事来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考察时提出: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情,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著名的“塔西佗陷阱”。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今天,我们大大提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美丽中国。

    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存在的许多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以及部队内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政治建军作出部署,坚定不移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改革强军,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推动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组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军队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提高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设成就

    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围堵、干扰、遏制,党中央果断对外交总体布局作出战略谋划,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全方位外交,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阐明我国的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全球化观等,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验是什么呢?

    经验一:以中国梦凝聚民族复兴强大力量

    中国梦的全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里的关键词是“复兴”。“复兴”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历史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很辉煌,但是到了近代,我们落后了,现在,我们要复兴过去的辉煌,创造今天和未来的辉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历史现象,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吞并中国?中华民族如此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

    20世纪,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名叫汤因比,他写了一部书,叫《历史研究》,书中分析了世界上很多的文明都在历史进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断的特征,具有世界唯一性。汤因比在他初期写《历史研究》的时候,并没有非常重视中国。到他快去世的时候,他得出一个结论: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结合。他认为西方文明的优点在于不断地发明、创造、追求向外扩张,是“动”的文化。中国文明的优点在于和平,就好像长城,处于守势,平稳、调和,是“静”的文化。

    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中心在伦敦,20世纪初转到了纽约,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则转到了东京,而21世纪肯定要转到中国。所以,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经验二: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的全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个道路是怎么来的?我们说,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那么,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提出四个“走出来”?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有两点必须强调一下,就是两个“不忘”—不忘初心、不忘本来。

    第一个“不忘”—不忘初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提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仅一周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当年50多人的小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当年嘉兴南湖的红船,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轮,并驶向光明的未来。这就是不忘初心。

    第二个“不忘”—不忘本来。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吸收外来、开辟未来。讲改革开放40年,还要想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讲中国道路,还要连着中华文明。这就好比一棵大树,不管它长得再高、影子再长,仍然需要深深扎根在土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也需要深深扎根在土里,这个“土”,就是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华文化并不仅仅指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文化自信时指出,文化自信包括三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土壤,是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

    经验三: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一年时间,要让3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的前半部分就是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几次会议,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精神状态,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改革也是这样,要勇于担当,勇于创新,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过去中国的发展靠改革,下一步中国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是法治,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上,又加上这个现代化建设,也就是“五个现代化”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十四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而第一个坚持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后一个坚持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尾呼应,特别强调关键在党,党是领导一切的和全面从严治党是联系在一起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三道防线:理想信念、纪律规矩、法律惩戒。第一道防线是理想信念。我们要不忘初心,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底线。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第二道防线是纪律规矩。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但是纪律和规矩也不能管住每一个人,还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那么,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法律惩戒。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这三道防线对应了三个词。第一,“理想信念”主要对应的是“不想腐”。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底线,做个好人,做个好党员,就不想腐了。第二,“纪律规矩”主要对应的是“不能腐”。有一套严密的纪律和规矩堵住漏洞,让人不能腐。第三,“法律惩戒”对应的是“不敢腐”。即便逃到国外也要追回来,所以不敢腐。这几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继续做下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经验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共有五个理念。第一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今天的中国特别强调创新。创新是一个制高点,只有占领这个制高点,才有主动有优势有未来。否则,连生存和发展都会成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一个“中国速度”,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500多种产品中有200多种产品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行业中,中国要么是世界第一,要么是世界第二。但是,我们产品的质量问题,原创性的产品不多,特别是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不多,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东西几乎没有。第二是协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城市农村,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第三是绿色。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绿水青山,绿色发展。第四是开放。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实现开放发展。第五是共享。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由人民共享。说到底,共享就是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目前,我国正努力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强国”和“质量第一”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善质量供给、提升质量水平无疑是重要抓手。众所周知,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比重1/4。“量高质不高”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一大痛点。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早日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我国制造业已加快转型升级,在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高耗能行业产能有序缩减。2018年,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6.5%。同时,我国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等经济新动力孕育成长,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转型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国各省份公布了2018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各地在发展中坚持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济运行逐步转向结构升级优化、质量效益改善的更高发展阶段,发展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验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我们的执政之基在人民,我们的力量之源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有以下这样7句话,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每一句话都出现“人民”这个关键词。

    第一句话,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句话,人民至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什么是小康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人民富庶安康,安居乐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至上是它的必然要求。

    第三句话,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我们讲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没有人民,不会有中国道路;没有人民,也不会有中国精神;没有人民,更不会有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

    第四句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给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经常讲的“依靠谁、为了谁”。

    第五句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第六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当选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的,在新当选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他也说了。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紧接着他加重语气说:“我们一定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这是总书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信心和决心,更是今后继续砥砺奋进的铮铮誓言。

    第七句话,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019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长菲科向习近平主席发问:“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回答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此言一出,引发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热烈反响。习近平主席讲的“无我”是忘我,随时牺牲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精神,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情怀。习近平主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回答,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

    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其中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正是我们工作的坐标。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说:“将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说,将“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跨越五年的两次中外媒体见面会,习近平总书记都郑重提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表述也体现了人民立场、人民情怀的价值取向。

    一、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和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从历史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才使党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经过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

    第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说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
    第二,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起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第三,这一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中所提出来的许多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吸收,成为这一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而探索中所经历的曲折,也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总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得出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历史财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和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三、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关于十八大全称的问题,通过《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启示》、《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十八大全称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十八大全称(2)

    相关阅读

    • 房贷利率“LPR转换”知多少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十八大全称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房贷利率“LPR转换”知多少和房贷利率转换LPR时应该参考哪个LPR数值?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前后后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十八大全称是什么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前后后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