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胡人攻城,大汉军队竟不战而逃?《世说新语》这个故事恐怕是假的

胡人攻城,大汉军队竟不战而逃?《世说新语》这个故事恐怕是假的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世说新语故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胡人攻城,大汉军队竟不战而逃?《世说新语》这个故事恐怕是假的和《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古文“荀巨伯探友”的意思?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胡人攻城,大汉军队竟不战而逃?《世说新语》这个故事恐怕是假的
  • 《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古文“荀巨伯探友”的意思?
  • 世说新语里的4个小故事的翻译
  • 文言文《荀巨伯探友》
  • 一、胡人攻城,大汉军队竟不战而逃?《世说新语》这个故事恐怕是假的

    《世说新语》--刘义庆

    有人说,《世说新语》可能是最能展现文人魏晋风骨的作品了;

    也有人说,《世说新语》可以当做三国两晋时期,当时著名文人的朋友圈;

    还有人说,《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辅助材料。而且记录的故事基本上都非常可靠。

    最近头条号以史为鉴正在重温《世说新语》这部奇书,却发现其中一则故事有几点很大的疑问,现在把疑问列出来,大家评论一下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荀巨伯》

    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荀巨伯,他有个好朋友住在边疆,生了重病,于是荀巨伯不远千里去探望。结果刚好赶上胡人大兵攻城,荀巨伯朋友劝他说:“我现在马上要死了,你还是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不听,说:“我大老远来看你是为义气,结果你让我败义逃生,这不是我的所作所为啊。”

    胡人大军随后攻占了城池,俘虏了荀巨伯,并好奇的问:“俺们大军一来,全城人都跑光了,就剩你这一人,你为啥不跑呢?”

    荀巨伯说:“我朋友生了重病,不忍心遗弃他,各位好汉如果非要杀人,就请杀我而别杀我朋友。”

    胡人几个头领听到后互相瞅了瞅,感叹到:“我们这些没有义气的人,竟然跑到这么讲义气的地方啊!”

    然后胡人大军竟然没抢劫,也没杀人,就退兵回去了。。。

    “五胡乱华”期间有胡人讲究仁义吗?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头条号以史为鉴有三大疑问:

    1、故事中胡人头领说的:“大军至,一郡尽空”,说明胡人在攻城时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百姓官员全都跑路了。

    可是历朝历代中“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的汉朝大军,会看到胡人大军后竟然不抵抗全部逃跑?

    要知道两汉作为中央王朝的集大成者,对外征服和军事建制几乎达成了同时代的一个高峰。在东汉末年三国混战时期都打的周边胡人心惊胆战,别说是大一统王朝时期了。

    大汉羽林军

    2、其次,胡人大军是来联合抢劫的,胡人每次出兵都是多个部落联合行动,出兵一次就是说明许多的部落需要粮草、人口、财物等等战利品。

    因为荀巨伯一个人就这样秋毫无犯的撤军,部落里其他人会同意吗?其他部落会同意吗?

    3、第三,为什么中原地区要把少数民族称为胡人、蛮夷?就是因为他们不讲仁义,烧杀抢掠无所不做。

    要是胡人都像故事中对荀巨伯一样这么讲仁义,何来匈奴劫掠、五胡乱华那样的惨状?

    有这三点疑问,所以头条号以史为鉴认为这个故事明显是有问题的。

    不知道您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

    一、《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古文“荀巨伯探友”的意思?

    荀巨伯探望生病的朋友,遇胡人攻城。朋友劝荀巨伯走,荀巨伯却不。等贼兵来了,问荀巨伯为何停留?荀巨伯答:朋友得病,不忍抛弃,宁愿用我性命换取他的生命!贼兵为他的真情所动,调动军队回去了,全城得以保留。

    二、世说新语里的4个小故事的翻译

    任诞第二十三之四十七、兴尽而返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王子猷(王徽之)住在山阴,有天晚上下起大雪,王徽之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人斟酒。举目望去,天地一片洁白,王徽之起身徘徊,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了戴安道(戴逵),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徽之立即乘上小船连夜去找戴安道。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徽之来到戴安道家门口却没进去见面,而是转身回去了。有人问他缘由,王徽之说:“我本来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要见戴安道呢?”
      雅量第六之十九、东床坦腹
      (原文)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译)郗太傅(郗鉴)在京口时,派门生给王丞相送信,想在他们家找一个女婿。丞相对送信门生说:“你去东厢房随便选吧。”门生回来后,禀告郗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不错,听说来选女婿,都显得很拘谨,只有一个小伙子在东床上袒腹而卧,好象不知道一样。”郗公说:“就这个好。”打听此人,原来是逸少(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假谲第二十七之七、王右军诈眠
      (原文)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译)王右军(王羲之)还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很喜欢他,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里睡觉。一次大将军先从帐里出来,右军还没起来,一会儿钱凤来了,俩人屏退左右,一起商谈事情,完全忘了右军还在帐里,一起密谋叛乱的细节。王右军醒后,听到了他们密谋的事情,知道自己会遭灭顶之灾,就假装呕吐,弄脏了头脸和被褥,装作自己还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大惊失色,说道:“不能不杀掉他。”等他们打开帐子,发现右军呕吐得乱七八糟,就相信他还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当时人们赞扬王右军有智谋。
      容止第十四之七、潘岳左思
      (原文)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译)潘岳相貌出众,仪态优雅。年轻时拿着弹弓走在洛阳的大街上,妇女们遇见他,没有不手拉着手围观的。左太冲(左思)奇丑,也要仿效潘岳那样出游,结果妇人们一起向他乱吐口水,他只有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三、文言文《荀巨伯探友》

    【原文】
    荀巨伯(1)远看友人疾,值(2)胡贼(3)攻郡,友人语(4)巨伯曰:“吾今死矣,子 (5)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6)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7)何男子,而敢独止 (8)?”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9)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10)曰:“我辈(11)无义之(12)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 (13)而还,一郡并获全(14)。(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注释】
    (1) 荀巨伯:汉桓帝时颍川(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一带)人,生平不可考。
    (2) 值:适逢。
    (3) 胡贼:指北方异族入侵中原的流寇。古时我国西、北部一带少数民族统称为“胡”。
    (4) 语:告诉。
    (5) 子:尊称,相当于“您”。
    (6) 败义:败坏道义。
    (7) 汝:你。
    (8) 止:停留不走。
    (9) 委:抛弃,放弃。
    (10) 相谓:相互议论。
    (11)我辈:我们
    (12)之:的
    (13) 班军:调军队回去。
    (14) 获全:得到保全,免受侵害。
    (15) 相视:看望你。
    (16) 一:整个。
    (17) 独止:一个人留下。
    (18) 无义:不懂道义。
    (19)去;离开 (19)既:马上

    【语译】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友人对荀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疾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动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研析】
    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是因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义气,不会因富贵贫贱或生死祸福而改变立场与做法,义气是为了正当的事情,而主动愿意替别人承担危险,甚至不惜舍弃自我,成全他人的气度,这也是“真”、“诚”的一种体现。一桩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让敌军自惭而退,可见“义”以及道德的强大感化力量。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见证到患难见真情的可贵外,荀巨伯在生死关头还能不忘圣贤书所言,而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行为,更让我们学习到读书人笃行真理的精神。这是十分重要的。

    【道理】
    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去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关于世说新语故事的问题,通过《世说新语里的4个小故事的翻译》、《文言文《荀巨伯探友》》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世说新语故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世说新语故事(1)

    相关阅读

    • 世说新语故事一则的心得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简傲第二十四之三、何闻何见  (原文)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
    • 世说新语故事的名称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第一则《咏雪》讲述的是谢安在大雪之日与子女讲解诗文,听子女咏雪的故事。儿女聪明、多才,谢安的开心、快乐,家庭气氛的融洽、和睦,跃然纸上,给人以极大的感染。 原文:谢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