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八首绝笔诗:看透人生,死又何惧!

八首绝笔诗:看透人生,死又何惧!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陶渊明名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八首绝笔诗:看透人生,死又何惧!和翻译: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形似,只当漂流在异乡!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八首绝笔诗:看透人生,死又何惧!
  • 翻译: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形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 人生就象流星,匆匆忙忙,转瞬即世,生又何喜?死又何惧?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 死又何惧的前一句是什么
  • 一、八首绝笔诗:看透人生,死又何惧!

    古语有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们在行将就木之际,终于可以摆脱人世间一切喜怒哀乐的羁绊,再也不用担心坦露真言的后果,尽可以一吐为快。这些诗人的绝笔诗,不正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后想说的话吗?

    《挽歌诗三首·其一》

    【晋】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一生自在,把生死看的格外透彻,这从他不慕功名,归园田居就可以看出来,绝笔诗中“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是他一贯淡然的风格。

    《临路歌》

    【唐】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诗一如既往的豪迈、大气,却透着份悲伤,不是因为即将死去,只是壮志未酬,徒留遗憾。大家可以从诗中感受:“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被困之际,写下了很多思国怀乡的词作,感情真挚动人。据说这首《虞美人》写成没多久,李煜就被宋太宗下令毒死了。在政治上,李煜是失败的,但在文学上,李煜却无疑是成功的,佳作频出,不愧为“千古词帝”。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从这首诗中可窥一斑。诗人在临死前,告诉儿子,我死去知道什么结束了,最为悲痛的是不见国家统一。如果有一天,朝廷收复了失地,你来祭拜我的时候别忘了告诉我。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这首诗广为人知,很多人都没想到“婉约词宗”最后留下的竟是如此大气的一首绝句吧!李清照不仅关注自身的命运,更关心整个国家的命运,是一个有大格局的女子,这首诗是她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最后的讥讽。

    《绝笔》

    【明】唐伯虎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在科举上几经失利,遂不再科考,从此“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生性洒脱的唐伯虎一如陶渊明一样看淡生死,一句“死归地府又何妨”,何等洒脱,死亡似乎也不怎么可怕了。

    《辞世诗》

    【明】于谦

    成之与败久相依,岂肯容人辨是非。

    奸党只知谗得计,忠臣却视死如归。

    先天预定皆由数,突地加来尽是机。

    忍过一时三刻苦,芳名包管古今稀。

    于谦是明朝名臣,性刚直,一生为国奔波,最后死于英宗刀下,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这首诗慷慨激昂,作为忠臣的于谦视死如归,让人动容。据《明史》记载:“京郊妇孺无不洒泣”,“行路嗟叹,天下冤之”。京城百姓闻于谦冤死,老幼皆泣,合门私祭。

    《狱中题壁》

    【近代】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在清末时,一批爱国士子不愿看到国家被列强欺侮,劝光绪帝变法自强,却遭到以慈禧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变法失败,谭嗣同决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在狱中写下了这首诗,谭嗣同和维新变法人士失败了,但世间却有了“戊戌六君子”。

    一、翻译: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形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人活一世终有曲终人散的时候,死后就算去了地府又如何呢。

    人世界和地府无非一上一下,其他也都相似,就当作是飘流在异乡而回不去家的人吧!

    此诗出自明朝诗人唐寅《临终诗》

    扩展资料:

    人固有一死,无法回避。当生命的历程即将要画上句号的时候,古代文人志士大都会作一首“临终诗”用来表达当时内心的感受,临终诗便也成了他们生命之歌的最后乐章。

    唐伯虎临终时也曾写下一首《临终诗》,表达了他对生死的看法,发人深省!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出身在小商世家的唐寅,自幼聪敏,熟读四书五经,16岁时,就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屡占鳌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唐寅园共有三进古建院落,第一进为“桃花仙馆”,唐寅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作有《落花诗册》,其中的《桃花庵歌》最享名声;第二进是“梦墨堂”,沿用他生前卜居的桃花庵中的“梦墨亭”之名。

    唐伯虎才如江海,命却纸薄,他的一生道路坎坷多舛,生活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并非他死后被人传说的那样风流倜傥。

    据《明史·唐寅传》记载,唐伯虎29岁乡试中解元后,次年赴京会试,因科场试题泄漏,他无辜受牵连入狱,成了朝廷党争的牺牲品。

    后又因入僚于南昌宁王朱宸濠,发现宁王有图谋作乱之意,就伪装癫狂,被遣还故里。经历了两次致命打击后,他心灰意冷,看破红尘。一边沉潜到诗画之中,一边以酒醉日消愁。

    穷困潦倒的他,“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只得过着以作画卖文的穷苦生活。

    正是这样弄人的命运才成就了一个传奇的唐寅,使他未走仕途而成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创作出了旷世流传的作品。

    参考资料:

    二、人生就象流星,匆匆忙忙,转瞬即世,生又何喜?死又何惧?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这些事情你自己应该想想你还有什么值得你自己去做的!其实人生本来就是短短几十载,何添烦恼?很俗但很实际的话:去做你想做的!应该还有你爱的人吧?家人,或者朋友,在这样的情况下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关心,去爱他们,就算在这个得病的人走后,他们也知道这个世界曾经有个人对他们的关爱,照顾。要做价值人生。。。

    三、死又何惧的前一句是什么

    生又何欢

    出自: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生我者,玄冥之苍天,育我者,茫茫之大地,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我之游,渺渺宇宙,生之不知所之,逝之不知所往,飘飘乎一缕幽魂。我歌,长歌当哭,我舞,醉舞若泣。长啸以天,悲以动天,恸哭于地,泪如倾盆。放浪形骸,得于天真。御六合之气,纵横于长空,驭雷咤电,呼啸风云,今夕何夕,梦中杜康。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千年万年,白驹过隙。天教生成疏狂,醉眼倦看月章,痴痴狂狂复颠颠,独饮独酌独开怀。我之忧者,唯思君耳,思君不得见,相隔天与地。天地终可望,永无相会时。把酒遥祝君,东风一抛洒,仰首出门去,狂歌笑天地。世事冷暖醉里真,白云苍狗梦中花尤忆昨日少年游,朗目星剑眉,轻衣驻马江心洲,不知何为愁。 近日历尽万千事,只余杯中酒,欲将此酒淡烦忧,已白少年头。

    关于陶渊明名句的问题,通过《人生就象流星,匆匆忙忙,转瞬即世,生又何喜?死又何惧?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死又何惧的前一句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陶渊明名句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陶渊明名句(2)

    相关阅读

    • 八首绝笔诗:看透人生,死又何惧!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陶渊明名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八首绝笔诗:看透人生,死又何惧!和翻译: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形似,只当漂流在异乡!等多篇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