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瞿弦和朗诵《琵琶行》

瞿弦和朗诵《琵琶行》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绕船月明江水寒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瞿弦和朗诵《琵琶行》和古诗词带来的感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瞿弦和朗诵《琵琶行》
  • 古诗词带来的感受
  • 古诗词都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 古诗词到底可以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 一、瞿弦和朗诵《琵琶行》

    琵琶行

    作者:白居易(唐) 朗诵:瞿弦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朗诵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朗诵简介】

    瞿弦和,男,1944年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6岁随父母回国。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季诵读(songdu365)

    一、古诗词带来的感受

    1.诗给你带来的感受作文

    那些清澈明亮的青春,那些寂寞飞扬的年华,那些干净甜美的梦想,那些繁琐忧伤的岁月,那些一直流淌在我们头顶上沉默的浮云,那些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呼啸的风声,那些一碰就不见了的过往,那些淡淡消失了的昨天,那些曾经的曾经,我都怀念,并且珍惜。

    2005年的夏天,阳光灿烂得刺眼。我站在校园空旷而寂静的操场上,看周围的野草。过去的时光汇成一段段飞扬而明丽的青春,慢慢流过我的掌心,虽然我依依不舍,可心里却温暖而满足。

    在与小学岁月告别的时候,我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怀念。那些在陈旧而古朴的教室里上课的温暖时光,那些在一路月季花中散步的休闲时光,它们一直都默默无语,可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在母校那些平凡而温暖的日子。我们在自己的“舞台”上绽放的青春与热情。那个有着微薄记忆的一年,月季花开出了灿烂的一季。

    可转眼,时光就这样过去。那些不再回来的画面,那些纷乱而又平淡的画面,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它们是值得回忆的。

    站在教室前的讲台上,可以看到落日慢慢隐没于暮色中,仿佛看到老师的面孔,看到了自习课上和同伴一同翻阅的色彩绚烂的图片,看到了充满浓郁盛夏气息的小路;看到了从树叶缝隙中穿过的细碎阳光……

    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有淡淡的留恋和不舍。2005年的夏末,风呼啸而来,带走夏日里最后一丝炎热。我站在树阴下,听时光哗哗的流淌。细碎的阳光温柔地落进我的眼睛里。十五岁的我在风中寂寞而平静的成长,站在校园里看最辽阔的天空,听最安静的雨。

    一年的时光在我的掌心静静划过。我回过头去,凝望着那些曾经的片段,那些飘散着花朵香气的深刻往事。然后我抬起头,带着我微小而清晰的梦,向前方坚定地走下去。

    时光如水,我微笑并且怀念着前行。

    2.读诗给我带来的感受

    喜欢阅读诗歌和朗诵诗歌,是我长久以来的爱好。然而,什么样的诗歌适合阅读?什么样的诗歌适合朗诵?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除了诗歌体裁和诗作中所反映的内容之外,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嗓音特点,均是考量的因素。

    在当今的社会氛围里,诗歌作为一个文学样式,早已淡出了主流文化的所在。如不是有关方面,在某些情形下有意识的制作一些节目,恐怕它在主流媒体中已难见踪迹。诗歌成为一个时代的末流,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早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到,它更多地只存在于一些网友的QQ空间里,或是博客里,成为了极少数人表达内心失意与惆怅的“专利”。那么,自己为什么还会喜欢这门“落伍的艺术”呢?原因恐怕与早先的爱好与性格特点,以及时不时的在一些公众活动中,去主动或是被动的进行诗歌朗诵有关!

    想想当年住宿舍那会儿,有一位在市京剧团工作的朋友,喜欢阅读一些唐诗,或是外国的诗歌,如李白、杜甫、莱蒙托夫、雪莱等诗人的诗歌,他的这个爱好与我不谋而合,于是我们一起试着背诵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兵车行》;莱蒙托夫的《帆》等等。又因自己的嗓音纯正、高亢,故而更加喜爱李白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文意较为积极的诗歌。性格方面,自己有开朗、奔放的一面,就与大气磅礴的一类朗诵诗,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在单位某次联欢会上的显露,就在去年那举世瞩目的“共和国六十年大庆”时段,自己所领颂的参赛队,在全系统的十八个单位中,稳获一等奖!

    提高诗歌修养,不只是朗诵诗此一项,广泛的阅读各类风格的诗作不可缺少;同时自己也喜欢文艺评论、艺术理论、美术理论等等,从而为评论别人的诗歌奠定了基础。触类旁通,几个门类之间相互汲取营养,是为提高综合艺术修养,以及艺术理论修养的必须;从而间接地为更好地理解诗歌文意与内容,以及将适合自己去朗诵的某些诗歌,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习!不断的去学习!是我此生的追求与热爱!诗歌阅读与诗歌朗诵亦如此。

    3.请举例说出唐诗与宋词给你带来的不同文学感受

    唐诗带给我的感觉,大多是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或民间疾苦,也有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诗句。唐朝诗人大多志向远大,这与唐朝的繁荣也有很大关系。如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便抒发了自己想要参军报国的志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便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以及安史之乱期间国家濒临灭亡,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抒发了自己入仕的理想,以及旷达的胸襟。同时还有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景观,总之,大概来说是恢宏大气,篇篇皆见奇妙之处。

    宋词分为豪放与婉约二派,风格迥异。对于豪放派,有辛弃疾、苏轼等人,稼轩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写出了诗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子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亲人的祝愿,”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一片拳拳之心。对于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等人。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绮丽,有离别愁绪,从一定程度上也描绘了当时宋朝经济昌盛时期的生活;易安”却把青梅嗅“描绘了少女情怀与活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出了自己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的悲苦凄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出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对爱情的忠贞……语言清新浅显。两派各有特色,描绘的事物、感情不同,但总能表现出时代特色。

    总之,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各有特点,各有特色。不过,历朝历代的诗人、词人都有对一片爱国之心,都有丝丝愁绪,更多的是各种不同且复杂的感情。但正是那些不同之处,汇聚成多姿多彩的诗词,得以流传,得以见证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还有古代人民的智慧。

    4.古诗词到底可以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背诗——以诗揽情。

    文字是有温度的,文字是可以催生情愫的。诗词当然也属于文字的范畴,它所表达的情感相对于其它文学作品来说,来的更迅猛、更服帖,三五句可以催人雨下,八九字可以掬以笑脸。

    诸如,诗经的绵柔,离骚的悲愤,陶公的悠然,李白的浪漫,杜甫的现实,苏轼的豪放,柳永的婉约,等等,无一不是情的展现。那么,我们要走近诗词,就要让诗词走入我们的心中,在脑海中去记忆它。

    无疑,背,是能够长久记忆的最好选择。背一首不行,两三首也不行,要想“一览众山小”非多背不可,要想“不尽长江滚滚来”也需多背不可;要想“更上一层楼”需多背不可,要想“千金散尽还复来”还需多背不可。

    可以说,背得越多,你所拥有的也就越多,你所收揽的也就越多。悟诗——以诗表情。

    悟,感悟,感动或者受感动而醒悟、觉悟。领略诗词之美,背不是目的,关键是悟。

    我们对诗词理解的透彻不透彻,对作者创作时的心情理解的透彻不透彻,关键也是悟。悟得透了,才能明白,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也只有这样,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阅尽江南美景,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赏遍北国风光;让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春天胜若珠宝,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夏天余音绕梁,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秋天清幽甜美,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天漫天雪飞。面对爱情,如果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女神对帅锅的思盼,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帅锅对女神的渴眷;如果说“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让爱绵绵不绝,则“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让爱戛然而止……当然,诗词中咏物的、言志的、叙事的、绘景的随处可见,在此就不一一枚举。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领悟,方能明白诗词所表现的情感。诵诗——以诗传情。

    诵,读之意,诵和读是不分家的。如果真要说诵和读的区别,窃以为,读就是读,而诵则是有感情的读。

    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要求学校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某些活动中,我们都说是举行诗词朗诵比赛,仍少有人说是朗读比赛。因此来说,诵诗,相对于读诗来说,更能体味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一位优秀的诵读者,通过其诵读,能让诗词的情感在诵读的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既可以让听诵者潸然泪下,也可以让听诵者豪情满怀。不得不说,诵诗,是传递诗词情感的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方式。

    前段时间,在我市(新郑)举行的“听见·居易故里”音乐诗会上,瞿弦和、弥亚牛、于同云、连续、张彭、毛利国等大家诵读的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钱塘湖春行》《长相思》《夜雨》《暮江吟》《望月有感》《花非花》等作品,给人的绝对是心灵的震撼。吟诗——以诗达情。

    吟,就是唱,吟和唱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在古代,诗歌的传递,就是唱出来的,如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哪首歌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哪首歌就能得到很好地传唱。

    不论是田间地头,亦或是市井街巷,在那个精神文化活动不是十分普及的年代,吟诗,无疑是很好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的“吟”说的就是唱。

    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先民们,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吟唱,让我国的诗词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大火烧不断,战争撕不烂。今年春节期间,央视黄金时间热播的“经典咏流传”之所以这么火,被播出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就在于诗词之美,在吟唱、在咏唱中得到了全新的呈现,这不仅仅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全新认知。

    谷建芬老人的《新学堂歌》更是在全北京市中小学校推广。虽说我个人五音不全,但我能听出那优美的传唱带来的豪迈与幽隽。

    我想,吟诗,就是要借诗词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大胆、大声地唱出来。书诗——以诗展情。

    书,即书写。不得不说,古老的方块字,不仅仅是国人的瑰宝,更是全世界华人的瑰宝。

    它不仅仅传承着古老的东方文明,更展现着东方语言之美。而以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更是将诗词的静之美跃于纸上。

    当书法与诗词相结合的时候,这完全应该称得上艺术品。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我们当代所有的国人,尤其是我们当教师的,都应该好好地写写中国字,有机会时,也适时地来幅自己的诗词书法“作品”(在此,我勉强称之为“作品”),抒发一下个人的情怀。

    (写这一段,我都可脸红,原因不解释) 写诗——以诗言情。古人可以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当然也可以。

    以诗词的方式,描述一下自己的所见所得,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成散文,可以写成小说,当然,也可以写成诗词。

    不妨,海边观日出时,来句“红日平海生,跃然水上轻”;登山时,来句“吾本欲登顶,奈何膝有声”;夏日的雨后,来句“夏日多寂寥,雨后蝉音绕”;陪爱人轧马路时,来句“牵手共渡步,艳煞独行人”;共同晚餐时,来句“由来佳人瘦,晚来食稀粥”……。

    5.谈谈你学古诗的感受,或收获

    学校开展的“以读代讲”活动,我讲的是《赠汪伦》这首古诗,本节课是把教与学结合,重在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感悟诗情的同时基本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和步骤。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颂送别诗,但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古诗的背景介绍能为理解诗意、感悟情感做很好的铺垫。

    我通过讲述李白与汪伦的故事,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扎扎实实,层层推进。

    古诗的学习,从字词开始,会读、读通,从理解字词入手,进而理解诗句,读懂诗的大概意思。低年级的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即可。

    我设计目的是以理解为基础,以读促理解,以朗读促能力的提高。三、课外学习,拓展延伸。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

    我准备了两首送别诗《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自学,扩展学习。但是设想和生成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上完这节课才知道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几点有待改进:一、字词环节要精简。可能是我对学生比较放心,没有让学生进行系统的预习课文,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比较慢。

    提前让学生做好预习,词环节有点拖沓,可以更为精炼一些。二、给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结合这首诗的学习方法可大致分为五步: 1、课前查询知诗人。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介绍背景解诗题。不用老师介绍,而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老师总结。

    3、质疑讨论明诗意。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

    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老师要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

    4、想象诵读悟诗情。这个环节还要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迁移运用背诗文。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

    每一个步骤都有一个训练重点,都侧重于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古诗的方法应该在给学生总结一下,出示出来。

    三、时间安排上应再合理紧凑些。前面导入到环节应该再精简一些。

    还有在“拓展延伸”部分,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出示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两首送别诗,应该让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所掌握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通过朗读、吟诵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但由于时间把握的不够准确,致使没能很好地处理这两首诗,而是一读而过,这一环节的处理略显粗糙了。

    四、老师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不够。古诗词是诗人触景生情、富有高度想象的作品,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够,借助了图片反复引导,学生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理解了诗意,没能真正感悟到“看到朋友来相送时的欣喜万分的心情。”

    怎样引导孩子真正走进文本,是一个值得老师思考的问题。五、朗读是最好的学习理解文本的方法,所以朗读训练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

    不仅学习古诗如此,每一篇课文都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总之,短短的四行诗,但是要上好一节古诗课却不是那么容易。

    设计的内容很多,但好像什么都没有抓住,学生和我感到很疲惫。我在课上很努力的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但为什么没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他们的情感呢?我感到学生还没能真正地走入文本,这是这节课最大的遗憾,也是我以后要努力的地方。

    6.请举例说出唐诗与宋词给你带来的不同文学感受

    唐诗带给我的感觉,大多是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或民间疾苦,也有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诗句。

    唐朝诗人大多志向远大,这与唐朝的繁荣也有很大关系。如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便抒发了自己想要参军报国的志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便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以及安史之乱期间国家濒临灭亡,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抒发了自己入仕的理想,以及旷达的胸襟。

    同时还有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景观,总之,大概来说是恢宏大气,篇篇皆见奇妙之处。宋词分为豪放与婉约二派,风格迥异。

    对于豪放派,有辛弃疾、苏轼等人,稼轩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写出了诗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子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亲人的祝愿,”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一片拳拳之心。对于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等人。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绮丽,有离别愁绪,从一定程度上也描绘了当时宋朝经济昌盛时期的生活;易安”却把青梅嗅“描绘了少女情怀与活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出了自己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的悲苦凄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出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对爱情的忠贞……语言清新浅显。两派各有特色,描绘的事物、感情不同,但总能表现出时代特色。

    总之,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各有特点,各有特色。不过,历朝历代的诗人、词人都有对一片爱国之心,都有丝丝愁绪,更多的是各种不同且复杂的感情。

    但正是那些不同之处,汇聚成多姿多彩的诗词,得以流传,得以见证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还有古代人民的智慧。

    7.谈谈由某一诗句引发的生活感受

    也许是因为不善言辞,才更多的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倾注笔端。从来都不去羡慕那些华丽流殇的词句,只用自己朴素的文字。

    诗,它缩短了时间的长度,像幻灯片一样一张张的放映生活。它不会等待,也从不徘徊,刚出生就进了人的内心深处。诗只在生活中孕育,有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诗。诗,从不骗人;骗人的,都不是诗。当我读诗就仿佛是小时候在妈妈的推送下荡秋千,秋千一起一落,而我的心却始终安然。当我拿起笔想要写诗,手中的笔很沉重,而笔下写出的却是幼稚。如果我不认真生活,那我就只能永远是个孩子。

    从生活中诞生了诗,从诗里升华出新的生活。生活的基调是重复,诗的主题是新奇。生活中多的是疼痛,诗里多的是甜蜜。

    很久以前,我总把诗和生活看成两个世界,直到有朋友这样对我说"我是在把诗生活化,而你是在把生活诗化"。究竟是矛盾还是统一的,我结不开中间的结,但有一点我清楚,那绝不是个死结。

    还在偶尔的写,写了又忘,忘了又写。人生也是这样啊,不要总在回忆中留恋,做更优秀的自己,才能让自己快乐。

    二、古诗词都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传承千年熠熠生辉,在当代仍旧大放异彩。

    古诗词教会了我们生活中要像李白一样洒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仕途不顺,遭遇追杀,李白依旧喝酒吟诗,不负韶华。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遭遇众多的磨难,会达不到自己理想抱负的顶峰,但不要气馁,洒脱面对,生活的苦涩不过是洒脱侠者的徐徐清风,带来凉意的同时也让人清醒。李白仕途不顺依旧喝酒吟诗,在山水天地间做盛唐最洒脱潇洒的人,今日的我们在苦难中应有诗仙之风骨。


    古诗词教会了我们要像杜甫一样饱含悲天悯人之心,人道主义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生活潦倒落魄,一生颠沛流离,心系天下百姓与读书人,终未能实现自己报国为民的理想抱负,但他在一生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留下的诗篇尽是关于百姓疾苦,读书人不得志,朝廷腐败,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百姓的同情,对仁人志士不得志的可惜,胸怀人道主义精神和大爱。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太需要为民请命的人,为民做主,为民办事的人,太需要像是诗圣一样包涵悲悯之心,一心为民的人。


    古诗词教会了我们一种生活态度就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归隐田园在世外桃源追随自己的心性,做桃花源中人的惬意生活方式。生活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陶渊明的田园归隐,回归自己的内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未必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当今社会,生活方式选择更加的多元化,只要是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乐趣,足矣。



    古诗词我们从小背到大,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文字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领悟。

    三、古诗词到底可以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背诗——以诗揽情。文字是有温度的,文字是可以催生情愫的。诗词当然也属于文字的范畴,它所表达的情感相对于其它文学作品来说,来的更迅猛、更服帖,三五句可以催人雨下,八九字可以掬以笑脸。诸如,诗经的绵柔,离骚的悲愤,陶公的悠然,李白的浪漫,杜甫的现实,苏轼的豪放,柳永的婉约,等等,无一不是情的展现。那么,我们要走近诗词,就要让诗词走入我们的心中,在脑海中去记忆它。无疑,背,是能够长久记忆的最好选择。背一首不行,两三首也不行,要想“一览众山小”非多背不可,要想“不尽长江滚滚来”也需多背不可;要想“更上一层楼”需多背不可,要想“千金散尽还复来”还需多背不可。可以说,背得越多,你所拥有的也就越多,你所收揽的也就越多。
    悟诗——以诗表情。悟,感悟,感动或者受感动而醒悟、觉悟。领略诗词之美,背不是目的,关键是悟。我们对诗词理解的透彻不透彻,对作者创作时的心情理解的透彻不透彻,关键也是悟。悟得透了,才能明白,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也只有这样,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阅尽江南美景,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赏遍北国风光;让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春天胜若珠宝,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夏天余音绕梁,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秋天清幽甜美,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天漫天雪飞。面对爱情,如果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女神对帅锅的思盼,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帅锅对女神的渴眷;如果说“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让爱绵绵不绝,则“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让爱戛然而止……当然,诗词中咏物的、言志的、叙事的、绘景的随处可见,在此就不一一枚举。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领悟,方能明白诗词所表现的情感。
    诵诗——以诗传情。诵,读之意,诵和读是不分家的。如果真要说诵和读的区别,窃以为,读就是读,而诵则是有感情的读。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要求学校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某些活动中,我们都说是举行诗词朗诵比赛,仍少有人说是朗读比赛。因此来说,诵诗,相对于读诗来说,更能体味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一位优秀的诵读者,通过其诵读,能让诗词的情感在诵读的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既可以让听诵者潸然泪下,也可以让听诵者豪情满怀。不得不说,诵诗,是传递诗词情感的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方式。前段时间,在我市(新郑)举行的“听见·居易故里”音乐诗会上,瞿弦和、弥亚牛、于同云、连续、张彭、毛利国等大家诵读的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钱塘湖春行》《长相思》《夜雨》《暮江吟》《望月有感》《花非花》等作品,给人的绝对是心灵的震撼。
    吟诗——以诗达情。吟,就是唱,吟和唱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在古代,诗歌的传递,就是唱出来的,如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哪首歌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哪首歌就能得到很好地传唱。不论是田间地头,亦或是市井街巷,在那个精神文化活动不是十分普及的年代,吟诗,无疑是很好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的“吟”说的就是唱。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先民们,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吟唱,让我国的诗词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大火烧不断,战争撕不烂。今年春节期间,央视黄金时间热播的“经典咏流传”之所以这么火,被播出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就在于诗词之美,在吟唱、在咏唱中得到了全新的呈现,这不仅仅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全新认知。谷建芬老人的《新学堂歌》更是在全北京市中小学校推广。虽说我个人五音不全,但我能听出那优美的传唱带来的豪迈与幽隽。我想,吟诗,就是要借诗词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大胆、大声地唱出来。
    书诗——以诗展情。书,即书写。不得不说,古老的方块字,不仅仅是国人的瑰宝,更是全世界华人的瑰宝。它不仅仅传承着古老的东方文明,更展现着东方语言之美。而以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更是将诗词的静之美跃于纸上。当书法与诗词相结合的时候,这完全应该称得上艺术品。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我们当代所有的国人,尤其是我们当教师的,都应该好好地写写中国字,有机会时,也适时地来幅自己的诗词书法“作品”(在此,我勉强称之为“作品”),抒发一下个人的情怀。(写这一段,我都可脸红,原因不解释)
    写诗——以诗言情。古人可以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当然也可以。以诗词的方式,描述一下自己的所见所得,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成散文,可以写成小说,当然,也可以写成诗词。不妨,海边观日出时,来句“红日平海生,跃然水上轻”;登山时,来句“吾本欲登顶,奈何膝有声”;夏日的雨后,来句“夏日多寂寥,雨后蝉音绕”;陪爱人轧马路时,来句“牵手共渡步,艳煞独行人”;共同晚餐时,来句“由来佳人瘦,晚来食稀粥”……

    关于绕船月明江水寒的问题,通过《古诗词都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古诗词到底可以给我们带来些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绕船月明江水寒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瞿弦和朗诵《琵琶行》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绕船月明江水寒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瞿弦和朗诵《琵琶行》和古诗词带来的感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
    • 赵忠民 行书:白居易《琵琶行》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绕船月明江水寒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赵忠民 行书:白居易《琵琶行》和琵琶行原文、译文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