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我的叔叔于勒》没选入课文的202字,才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我的叔叔于勒》没选入课文的202字,才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我的叔叔于勒》没选入课文的202字,才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和《我的叔叔于勒》备课手记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我的叔叔于勒》没选入课文的202字,才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 《我的叔叔于勒》备课手记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 选入教材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原文相比 做了哪些改变?改编的原因是什么?
  • 一、《我的叔叔于勒》没选入课文的202字,才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

    提到国人最熟悉的外国短篇小说,也许非《我的叔叔于勒》莫属了。这篇被选入语文课本、陪伴过无数人的青春时光的短篇小说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这位位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高手,寥寥数千字就将人们的期待与失落、赞美与苛责、善良与罪恶刻画得淋漓尽致。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的叔叔于勒》入选语文课本时原著被掐头去尾,只呈现出了中间核心的部分。然而,正是这被课本刻意抹去的202个字,却恰恰讲述了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和最不可说的秘密,彰显着莫泊桑对人性敏锐深刻的洞察和怜悯。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们一家人身处困窘境遇,期待着写信回来说自己到远方做生意的叔叔于勒“拯救”,却终究在哲尔塞岛旅行时发现叔叔在轮渡上卖牡蛎,成了流浪汉的故事。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于勒是活在亲戚一家人口中的人物,年少时的花花公子形象,写信来说赚了点钱后的慷慨能干,都不过是一家人的想象而已。

    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一家人凭着这样的信念度日,“于勒”成了一家人的希望。然而当他们在船上与于勒偶遇时,现实瞬间让“我”一家人展现出最初的态度、避之不及:

    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再被这个讨饭的认出来,在这船上可就有热闹看了。咱们到船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隐深山有远亲。老话俗语里总是展现着人性最真实的一面。也许是语文课本的编写者们生怕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难以消化比失落和悲伤沉重的情绪,才会将莫泊桑精心安排的情节断然删掉。然而,如果你觉得莫泊桑只是想通过《我的叔叔于勒》吐槽一下人性的真实,那就太天真了。

    《我的叔叔于勒》原著的开头,同伴约瑟夫·达弗朗舍“豪气”地给了乞讨的白胡子穷老头五法郎的银币,引来“我”的惊异,这才是故事的缘由。叔叔于勒,是约瑟夫·达弗朗舍的叔叔,期间种种,也许是莫泊桑听来的故事。

    一个自身贫穷的人为何要给陌生的乞讨老人巨额金钱?小说原文里的最后一句话给出了答案:

    今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于此。

    人们总是对陌生人很礼貌,却对亲近的人很苛刻,然而,当我们真的用那些像刀子一样锋利的语言、态度去对待家人时,心中总是不免愧疚。

    然而人生有太多的抱歉来不及表达,即使关系亲密如叔叔于勒,擦肩而过之后可能就是永别。因此,当人生的路旁出现一个苍老的、佝偻的、贫困的身影,我们宁肯相信,他是像叔叔于勒一样的人。每一种莫名的慷慨背后,都是未能弥补的遗憾,和无处言说的心酸。

    《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局,是人性本善的执念,莫泊桑想要告诉人们的,不仅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更是照亮人心的一小束光芒。

    莫泊桑

    一、《我的叔叔于勒》备课手记

    文/郭跃辉

    按照我原来的备课习惯,教《我的叔叔于勒》一定会“自然而然”地采用“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赏析重点语句——概括小说主旨”的流程。这似乎成为小说教学的“集体无意识”,而学生最终获得的是关于“三要素”的文体知识。我在阅读了施良方教授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其他教授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著作之后,阅读了王荣生教授、孙绍振教授以及肖培东老师等专家和教师的理论著作与实践案例之后,对过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产生了疑问。在我看来,备课的第一步应该是裸读,即不带任何成见、不参考任何辅助材料的情况下,直接与教材文本进行“第一重对话”,读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来。

    于是,我翻到了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71页,对文本进行了一次“直寻”与“现量”。裸读了三遍之后,还真读出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例如:为什么全家人星期日到海边栈桥散步要“衣冠整齐”?假如于勒叔叔没有占用“我”父亲的财产,“我”家的贫穷面貌能改变吗?为什么全家人对于勒那封漏洞百出的信深信不疑呢?看中二姐的青年真的是因为看了于勒叔叔的信之后才决定求婚的吗?作者为何要安排家人在哲尔赛岛的轮船上遇到于勒?于勒知道欠了兄嫂的钱而且不愿意回到“我们”身边,这不正说明于勒是有羞耻感的吗?为什么船长和家人原来对于勒的称呼都是“流氓”?“我”去付钱时先写“看了看他的手”再写“又看了看他的脸”,为什么不直接写“我看了看他的手和脸”?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的事情,现在的“我”怎么样了呢等等。对于这些间题,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进行了回答。当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我”家的基本经济状况、小说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异化的批判等,也在阅读感悟与思考的范围之内。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根本不用解读文本,因为统编教材配套的教参质量很高,参考书上有现成的课文分析,自己只需要将教参的理解教给学生就行。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意识到自主解读文本的重要性,但苦于“手无寸铁”,缺少解读的方法与理论,面对文本只能是“望洋兴叹”。总结起来就是,教师要么是缺少“解读意识”,要么是缺乏“解读能力”,更多的是两者皆无。教师对文本没有真实的感知,学生自然与文本有了一层隔膜,这就导致学生理解文本只能停留在一些抽象的概念、手法上。这种不良现象值得警惕!

    裸读很重要,但自己的视野毕竟是有局限的,因此参考大学教授、优秀教师等专家对课文的解读很有必要。一线教师要善于通过学术网站例如中国知网等,查找前人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思考等方面的论文,发现他人研究与教学的长处,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读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先阅读了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教授合著的《解读语文》一书,王富仁教授的《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钱理群教授的《略说〈我的叔叔于勒〉》、孙绍振教授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称视觉》三篇论文,解决了不少此前裸读的疑惑,还解读出很多以前从未想到过的内容。随后,我又在中国知网查到了数十篇同行的解读文章、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一一研读。有的论文打破了“资本主义金钱关系”这一传统的理解框架,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课文;有的论文借用了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叙述视角等角度解读课文;有的论文辨析菲利普、船长的形象;还有的论文挖掘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引导学生思考“于勒有没有认出兄嫂一家”的问题等等。

    “裸读——参考名家解读——参考同行解读——参考教参解读”的流程,已经成为备课的基本模式。当然,这样的备课已经是“研究性备课”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信我觉得,这样的备课是扎实的,不仅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对个人的专业成长也是极有益处的。

    仅仅有了对课文的解读还不够,备课的第二步是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往往认为一节课的内容就是 “教完课文”,后来随着专业阅读的开展,我逐渐认识到一节课的内容就是“教课文”和“教语文”的区别,于是便有了“教学内容”即教学什么的意识。以前,面对一篇课文,心里老是想着“怎么讲这篇文章”,现在则想的是“这篇文章究竟要教什么内容”。最初的认识,是将教学内容等同于“语文知识”,比如各种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等等。不过随着专业阅读的逐渐深入,我意识到“教学内容”与“语文知识”的关系,开始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知识”概念。 知识不是静态的、从教师传到学生头脑里的“点”或“体系”,而是动态建构的过程。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以往我们告诉学生什么是故事情节,情节包括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要素,于是就请学生按照这样的框架去概括故事情节。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状况与实际的学情。

    那么,《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教学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 我们要从小说本身的文体特征入手进行把握。所谓阅读理解,就是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文本体式的规定去理解文本。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小说,那就要按照小说的文体特征去解读。传统小说理论认为,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于是不少教师就是遵循“概括故事情节—一分析人物形象—一赏析环境描写——把握故事主旨”的套路去教学。单元导语也提示:“ 学习这个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这其实也暗示了小说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是少了“环境描写”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我首先确定了两大教学内容,一是梳理小说情节,二是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是梳理小说情节。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是:“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不同角度理课文的故事情节。”这四个角度分别是: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

    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悬念→结局(技巧)

    这道题目设置得十分巧妙,其巧妙之处就在于题目既提示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是直接的“教学环节”。这一点也是 部编本教材的特点,即既是“课本”,又是“学本”,也是“教本” 。第一个角度是传统的时间、板块顺序,即将完整的故事人为地分为几个时间片段,其好处是能够迅速把握基本的故事情节,缺点就是过于机械化。对于另外三个角度,学生相对陌生。所谓“原因→结果”就是分析故事情节前后的逻辑关联。按照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的说法,“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就是个情节了。学生可以按照“正因为……于是”的句式对情节进行重新理解。所谓“期待一→破灭”着眼于故事情节背后的人物心理,这也是故事构造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凸显情节之间的“落差”。所谓“悬念→结局”着眼于故事的讲述技巧,最终的效果就是让情节曲折生动,而非平铺直叙。钱理群教授在《略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就运用了这种模式,对故事进行结构技巧层面的分析。

    其次是分析人物形象。以前教学生概括人物形象,过于局限于高考试题的答题模式,即先概括人物的性格与品质,然后从文中找相关的句子加以证明。结果,我发现学生只掌握了一些空洞的、抽象的概念,例如善良、机智、聪明、忠厚等等,并且在抽象的人物性格与具体的词句之间,缺少具体深入的分析。于是,我又回到教材“单元导语”,其中谈到“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究竟什么是“从不同角度”呢?我的理解是: 不仅要打破“好”与“坏”的二元分析模式,注意到形象的多面性、立体性,避免概念化,而且要从“看”与“被看”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存在状态。 例如“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逐次分析“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我’眼中的于勒”“船长眼中的于勒”“于勒眼中的自己”,进而结合小说内容,去分析体会“读者眼中的于勒”,只有这样,才不会单向化地理解人物。

    当然、本文除了于勒的形象,还有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我”的形象等,也需要进行简单的理解。对于菲利普夫妇的形象,长期以来的理解就是用“势利”“冷酷无情”之类的词语去概括,这些性格当然存在,但是如果脱离实际生活环境去抽象概括人物,那势必会有偏颇。对于菲利普夫妇,不仅要意识到其“势利”的表现,同时还要分析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势利”?“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父母的“势利”态度与行为的?是无情的批判,还是辛辣的嘲讽,抑或是带有一些温情?

    在小说“三要素”的文体框架下,情节与人物显然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环境描写在本文中也有所体现,例如结尾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底钻出来”,甚至带有一些象征意义,不过这样的描写并不多在“三要素”的框架之外,如果能够引人西方叙事学的相关知识,那么对于《我的叔叔于勒》这样的小说文本,便有了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这一点也是统编教材的进步之处,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是这样设置的:“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九年级下册《孔乙己》课后“积累拓展”第四题是:“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故事,试着换个视角简单讲述这个故事,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同学之间交流。”学生并不要求掌握专业的叙事理论知识,但要能够变换叙事视角对故事进行重新讲述,并体会不同的讲述带来的小说主题的微妙变化。

    其实,《我的叔叔于勒》和《孔乙己》中的“我”有一个共同点,即存在着“童年的我”与“成年的我”的差异。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我在裸读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小说多次提到“我们”“全家人”的称谓,说明“童年之我”对于勒的情感态度与大人们是一致的,或者说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但小说的精彩之笔是,即使受到了大人的影响,“我”依然保持着纯真善良的一面,将亲情看得比金钱重。这其实也说明了,“我”在慢慢长大,逐渐有了主见,有了独立的判断与自觉的行为。

    我在解读文本时,习惯于将“教材文本”与“母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原文在选人教材时的增删、改编的内容,进而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对比原文我发现小说原是一个“套层叙述”,但在选人教材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即:

    “我”的这种“给小费”的行为一直延续到“我”的成年期,并且扩大到没有亲情关系的穷人身上。一来是“我”为了弥补年幼时期由于自己能力不足而没有帮助叔叔的遗憾,二来也是将某种关爱推而广之,延伸到陌生人身上。可以说, 小说的主题是为了表现“我”身上的那种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陌生人的人道主义关爱之情。应该说,“我”的存在就像是黑暗里的一道光明,“我”在童年时就已经超越了周围人特别是家人的境界,成年以后又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广到陌生人,这是难能可贵的。“我”的存在,恰恰寄托着作者某种超越现实的理想。 而且,因为“我”的存在,小说的主题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是寄寓着人性关怀的理想。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提示说:“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这个提示也将我的关注目光从“于勒”转移到小说中的“若瑟夫”身上。 作为教师,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关注教材的“助读系统”,例如单元导语、预习提示、课后思考题、知识清单等,把握教材导向,重构教学内容,而不能一味按照过去的教学经验、不顾及教材的变化以及课程理念的变化。 教材将《我的叔叔于勒》和鲁迅的《故乡》、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等放在“少年成长”的单元,一定是提示师生能够从少年成长的角度去阐释小说的主题。如果还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框架内打转转,那就是无视教材。至少,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在童年时期到成年时期的成长变化历程,从而分享人物的成长经历,并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文本本身,还关注了教材的“助读系统”,从而将这篇小说的教学内容确定为: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在视角变换中体会小说的主题。而这三项内容,都要求学生回到文本本身,理解文本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在语言品味、分析中落实教学内容。

    确定了“教什么”之后,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以前总是急于将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原封不动地“转”给学生,或者是先摆出教学的框架结构,生硬地将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板块中“拽”,教师是导演,学生只是按照剧本规规矩矩演出的演员。这样的教学,还是教师的“一言堂”,久而久之,学生早已失去了探究的热情与欲望,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提升了。 好的语文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困惑处、理解障碍处进行有效引导,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研讨的热情,能够设计各种学习活动,真正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前段时间,我读到了黄厚江老师的一篇教学课例,即《从猫的关系出发,走向小说的深处一—〈猫〉课堂实录及点评》,课例中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就让我钦佩不已。课文《猫》后的“思考探究”第一题是一个表格,请学生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填写表格。应该说,直接把这个表格拿到课堂上,或者对其进行变化改造,都是语文课堂常见的现象。黄老师上课没有绚丽的导入,而是直接入题,问学生课文写了几只猫,学生回答是三只。老师又问三只猫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回答大猫二猫三猫。老师说这样的命名太幼稚了,你家里要是有一只猫,你是不是会给它取一个又可爱又有特点的名字?于是第一个学习活动开始了: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家的三只猫分别取个名字?教师板书提示要从色彩、形状、性格等方面取名。学生的学习、讨论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黄老师这个环节和课本上填写表格的题目,虽然在信息提取方面有些差异,但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他们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目标一致,但达到目标的方式完全不同,而效果自然就会有差异了。黄老师上课的秘诀就在于: 千方百计把学习变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语言活动等。 这也启示我们, 要善于将教学内容“活动化”,在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针对第一个教学内容,我设计的活动是“小组合作探究”,即学生在预习课文、初读课文之后,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对故事进行重新讲述。第一组学生从“情节”角度,第二组学生从“逻辑”角度,第三组学生从“心理”角度,第四组学生从“技巧”角度,分别对原故事进行复述。复述的过程也是对原故事进行分析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掌握小说文体知识的过程。第一组的复述相对常规,另外三组就需要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拟定复述框架及内容。例如从“逻辑”角度复述:

    针对第二个教学内容,我设计的环节是“语言活动”,即从菲利普夫妇、“我”、船长、于勒自己等角度,分析于勒的人物形象。学生依然分为四个小组,并用“××眼中的于勒是……”的句式进行回答。例如可以按照以下的范例:

    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年轻时是挥霍家产的浪荡子,是全家人的噩梦;来信说发财时是善良正直的人;沦为卖牡蛎的水手时是流氓无赖,是贼。菲利普夫妇看待于勒的标准是金钱。

    再比如:

    “我”眼中的于勒是亲人,是父亲的亲弟弟。“我”小时候也跟着家人一起认为于勒是噩梦,发财之后于勒是有良心的人,而当于勒沦为穷光蛋时,“我”依然认为他是全家人的亲人,于是冒着被责骂的风险向于勒表达了善意,并将这种善意延续到成年时期。

    当然,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结合文本的重点语句或典型细节。例如在表达“‘我’眼中的于勒形象”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抓住“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等句子,学生可以反复朗读,读出这三个同义在语气和语调上的区别,特别是“我的叔叔”和“我的亲叔叔”,语气加强,感情色彩也更为浓烈。在朗读中体会“我”眼中的于勒形象,从而加深对人物的了解。

    再比如“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句话中的“我们”既包括菲利普夫妇、“我”的姐姐和姐夫,还包括“我”,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的人物心理。菲利普夫妇此时眼中的于勒已经是流氓和贼,于是心安理得并无情地抛弃了弟弟;“我”眼中的于勒是亲人,改乘轮船意味着再也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心中充满了遗憾。

    针对第三个教学内容“在视角变换中体会小说的主题”,教材设计了一道“思考探究题”即变换叙事视角,体会表达的差异。除此以外,教材还设计了一道写作训练题即“积累拓展”第五题:“想象一下,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我认为这道训练题在逻辑上与小说原文没有本质区别,无非是表现菲利普夫妇的势利。黄厚江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活动:“在若瑟夫看来,亲情比金钱更可贵。大家设想一下,再过20年,若瑟夫会不会长成菲利普夫妇那样的人?”这个活动设计得也相当巧妙,一来可以辩证认识过去的“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解读,二来可以适时引入被删去的原文片段,体会小说人道主义情怀的主题。而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假如于勒在船上也认出了菲利普一家人,他在心里会对全家人说些什么呢?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更为深人地体察人物心理,同时也可以丰富小说的主题,还能够比较“于勒视角”和“若瑟夫视角”的差异。例如于勒会对若瑟夫说:

    当然,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前提是把握真实的学情 ,我的习惯是进行课前调查,有时是简单的问卷调查,有时是通过谈话判断学生的难点,也有的时候是站在教师立场推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情是教学的起点,我意识到了学情的重要性,但做得还远远不够,以后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用更为科学的手段探测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

    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老课文,但老课文的教学却可以有新的思路。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反思 ,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范文 1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作者用洗练的笔墨,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深刻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作品以貌似平淡无奇的叙述在悠然的余韵中,让我们得到了一个回味咀嚼,反思默想的机会。

    一、彰显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让课堂“活”起来。

    教育 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变换、自主创新。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体验 语文学习 给人带来的愉悦,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问题由学生去提出,知识让学生去领会,规律让学生去发现, 方法 让学生去探究,效果让学生去评价。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欣赏者、,引领学生在探讨、实验、研究、体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范文2

    4月2日,我在某校讲授了一节县级公开课,下面是我的备课过程、课堂实录与课后反思

    一、备课过程

    3月28日(星期一)下午,通过申请,说课比赛(读书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我的说课较其他教师可能多少多了点新意,这恰恰助长了我的骄傲,潜意识中我形成了讲课也是表现自己的错误认识,这可以说是此次赛课不理想的伏笔。另外说课时我的声音较低,像是在自言自语。这个缺点, 八年级 四班的同学们也在课前给了我善意的提示,真应该谢谢他们。)我成为我们学校二位参赛选手之一。晚上,我知道了比赛课题《我的叔叔于勒》,然后开始读书。

    3月29日(星期三),我开始读手头上能搜集到的有关《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所有资料(这些资料有孙绍振老师,有李镇西老师的,有余映潮老师的,还有各种学科杂志上的,以及教学参考书) 整整一天,还没有读完。(其实,我这是在浪费时间,说课需要搜集资料,而讲课则需要了解学生,资讯有实践 经验 的同行。不知不觉中,这又强化了我的错误!当时,我最应该做的是把文本读上几遍,并初步确定课时目标,而且这一切应在半天内完成。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我可以去闯;别人做过的事情,我则应该去学,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

    3月30日(星期四)上午,我有两节课。直到下午第一节课,我才初步制定出第一份导学案。第二节课时,我还在读“专家”。第三节,我在十四班试讲,因为是试讲,自己的心理上就放松了许多,也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学生仅在中午自己读了读课本;导学案是在课前发给学生的。讲课过程中,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评价大多延着“贪婪、自私、冷酷、势利”,也就是“钱”的角度去评价。在课上我对学生的结论感到好笑,却好没有仔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存在的价值,反而觉得学生“被金钱所迷惑”,我暗暗嘲笑他们的“愚”。(此时,我研究的不应该是学生为什么有这些“鄙陋”的想法,更不应该“嘲笑他们的“愚”,而应该分析“怎样在学生认知的基础,通过语文味的分析,加上我的介入主,使他们的认知有所提高”。至于提高的方向,可能有很多,但从我们国家价值导向(人本)和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来看,这个方向,应该是人性方面。“人性”是个很好的解读文本的角度,当我们用人性的标尺去衡量分析文学作品时,我会觉得很舒服。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探索那些生命中本性的东西。)这使我又一次失去了修正航向的机会,继续滑向悲剧的深渊。

    晚上,我睡得更晚,可惜的是我仍然在研究“专家”的解读。

    4月1日(星期四)上午,我的导学案终于出炉,但没有很好的去做它的预设,直到我正式上课时,导学案很是一片空白。现在想来真是后怕。

    早晨,值班时听过课的数学老师说,“上课的学校有多媒体”,下午,我开始做课件,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4月2日早晨5:30。(用课件上课是另一种思维,我用了如此多的时间来做课件,其实是在重构自己的上课思路,这又使我离“好课”的目标越来越远。)

    4月2日,上午7:35我到了高青四中(有点晚,他们7:20上早读)。上课前,我问同学们有什么建议,“老师,声音再高一些,我采纳了。”第一节课,我在八三教室,继续备课,继续从自己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此时,我应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可惜,我没有那样做。(此时,我尚有改正自己的时间与机会。)

    这时,岳老师正在上课,课题与我的课题一样。我为什么不去听听她的课呢?她的课一向是过渡自然,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且教师有激情,学生活跃。如果听一听她的课,我也许会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一些改变。这是我失去的又一次宝贵的机会,非常可惜!

    二、教学思路

    我的思路是从于勒的称呼入手,引出信,由信的真假,去分析“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知道信是假的却又不敢不愿承认的心理;接下来,再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重点在“衣冠整齐”与“郑重其事”以及“高贵与拮据”的矛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识的目的;最后,指出“菲利普夫妇”一家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于勒给他的那封虚无缥缈的信上。从而得出他们的可悲、可怜与可理解。

    三、教学过程与反思

    课堂的开始与我设计的基本吻合,学生只是在分析信的真假时,有些不得要点,但总算进展顺利了。接下来,按照设计,我们应该分析人物的性格,当然是“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然而,学生的回答却使我乱了方寸,因为他们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这时我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按我的思路走下去;二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随机应变。(这是整节课的分水岭)潜意识中,我选择了前者,至此,我失去了最后一次改正的机会。我为什么会选择前者呢?当时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以我的课,来阐释孙绍振的“错位说”。现在想来,我做了一件极其错误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我为什么没有意识到呢?归根结底是我对一节课的标准是什么还不清楚。现在,我把这个结论写出来:一节好课的标准,应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有所收获,而且这种期望不能太高,只比学生的认知提高一点点就可以了。这种提高包括知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情感方面的,一节课只抓住一点就够了。比如,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方面,让他们明白,拮据的“菲利普夫妇”追求金钱是一种非常条件下的正常要求罢了。而我的目标却定位在“学习一种分析小说的方法-----错位”,这个目标是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中学生学习本文的目标。目标定位的错位是自己对课堂本性认识的不到位,以及自己平时眼中没有学生、没有养成关注学生的习惯有直接的关联。

    现在,我不得不重新树立自己对好课的标准,那就让学生在你所主导/掌控的40分钟内,能感到生命的快乐,没有白白的浪费生命中的这40分钟。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我应该是学生的“仆人”,我应该为他们服务,而不是视学生为我才情展示的道具。这个认识比是不是有语文味还具有根本性。一位教师当明白了这一点时,他才能有资格上出有学科特色的语文课。我认为自己的课有语文味,但谁是课堂的主人,一节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却不明白,或者说,是假明白,表面明白,实际却不想做,进而不会做。如果,我因势利导,当学生的见解与我的预设大相庭径的时候,我顺着学生的认识,稍稍点拨,加入我的介入,然后再有所提高,那将是一堂好课。我有上好课的能力,却没有上好课所必需的人本意识。结果是,我上了一节文本解读最透彻的和教学设计最差的语文课。

    由此,来反观一位教师的任何一节课,都是他人生智慧的一次折射:做事情目标纯一些。我是一名教师,教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有点收获;(有点收获是经济的,是可能达到的;有所收获是笼统的,是不经过思考的,是不知道教学目标的,是贪婪的)。作为一名班主任,目标就是给学生一个安全的保障,一个好的品德;做为一名学校的中层干部,做事的目标就按时创造性的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做为一个人,目标就应该人性一些,并最大限度的人性一些。

    无论那一个角色,角色的本身就是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范文3

    初中 语文教材 中,小说教学,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我是如下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

    一:从标题上看,讨论主要人物。

    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1看人物着墨的多少2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3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一人发言, 其它 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四: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说人物形象。

    1、品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相关 文章 :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反思

    ★ 我的叔叔于勒反思总结

    ★ 我的叔叔于勒反思范文

    ★ 《我的叔叔于勒》课后练习答案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及反思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3篇

    ★ 教师国培个人心得体会总结随笔最新5篇

    ★ 《邓稼先》教案及反思(2)

    ★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反思

    三、选入教材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原文相比 做了哪些改变?改编的原因是什么?

    改变内容和原因具体解释如下:

    选入教材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原文相比删除一些内容以下几个地方的内容:

    1、《我的叔叔于勒》并不是像我们所阅读的课本中是那样平铺直叙的,而是采用一个倒叙的手法。在教材中文章一开头,就是主人公在叙述自己的家庭条件。

    2、我们的课本上的这篇文章不仅仅删改了开头,连结尾也有了一些小小的变动。课文最后的结尾是作者一家离开偶遇于勒的那艘船,不再和自己的这位亲戚联系。

    改编的原因:这篇课文的适应年级比较低,当时的孩子是没有办法去真正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内容的。加入各种插叙倒叙,容易让整个文章的结构变得复杂冗长,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是无法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的。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介绍如下: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主人公出生在一个比较贫寒的家庭,家中父母卖力工作,却也没法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只能勉强度日,但主人公家中有一个十分有钱的叔叔,名叫于勒。

    于勒在年轻的时候是个放浪形骸的纨绔子弟,整日最爱做糟钱的事,后来甚至被逐出家门。但是在于勒发家之后,主人公的父母对于勒的态度却发生了一个十分巨大的改变,他们甚至把曾经百般嫌弃的于勒称为福星,希望能够借助于勒的力量,把自己一家从底层社会拯救上去。

    在后来于勒再次落魄,只能在船上卖一些廉价的海鲜食品为生,主人公一家在船上偶遇他之后态度再次转变,假装不认识就离开了。

    在这样一个故事中,我们毫无疑问能够从莫泊桑的笔下看到对赤裸裸的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抨击和讽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和人品有关,而是由社会地位以及个人财富决定,这样的一种讽刺文学让人读上去有一种“寒心”的感觉。

    关于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的问题,通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选入教材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原文相比 做了哪些改变?改编的原因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